① 贪婪作文素材
贪婪是人的本性,可以说没几个人是不贪婪的,但是有些人却贪婪的有些过分,比如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基本上没个人好似不贪婪的,如果有一笔钱就这样放在你面前,你会不由所动吗?或许你能不拿这笔钱,但你能保证你心里没想过一丝想拿这笔钱吗?答案基本是否定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有这份毅力.
过于贪婪的人往往都是没有好结果的,像古代的和砷,他就是一个例子,他贪赃枉法,经常把国家用于赈灾的前私吞,然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最后还不是死了.在看看现代那些官员,也大多都是行过贿的,这写的原因就是由于贪婪.
你的渴望升为欲望有由此更升至一级贪婪。它好比猛兽,发狂时无限止的吸取自己所渴望,却又得不到的东西。甚至为了满足贪念,你会不择手段。但也决定了你的人生,画上了应有的符号……
有些人就利用贪婪这个人的本性,而骗取他人财物,比如有写人告诉一个人他中大奖了,然后叫那人办点手续肺,那人照做了……或许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苯,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换做是你,你难道就一定抑制的住?
让我们一起让贪婪离开这个世界吧!
② 古人因贪婪却一无所有的作文素材
贪婪者,一无所有
前几天,我学习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课文。不管是善良的金鱼,没有主见的渔夫,还是永不满足的老婆婆,都清晰的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老太婆的贪婪导致最后一无所有,是对我们最好的警戒。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渔夫打到了一条不平常的金鱼,金鱼苦苦哀求老头儿把她放回大海,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酬谢老人。老婆婆知道了这件事,就像金鱼提出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当一位世袭的贵妇人的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谁知老婆婆仍不满足,还想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金鱼侍奉自己。这激怒了金鱼,收回了给她的一切,老婆婆最后变得一无所有。
故事中,老婆婆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最后失去了所有。这正应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同时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乞丐身背一个破旧的褡裢带,挨家挨户乞讨。突然,命运女神出现在乞丐面前,和蔼进言:“其实我早就想帮助你,我搜集了一大堆金币。请你把袋子打开,我要用金币把它装满。不过有一个条件:落入袋子的将全是金币,如果金币从袋子里掉在地上,那就会立刻化成尘埃。请当心,我已经警告了你,我要严格遵守这个条件。你的袋子已经破旧不堪,可别装得太多,以免被撑破。”乞丐听罢,高兴得几乎无法呼吸,他觉得自己似乎飘了起来,一时间竟有些忘乎所以!他连忙把袋子奋力撑开,于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就像黄金雨似的流进褡裢袋,袋子越来越沉。“够了吗?”“不够。”“可不要把袋子撑破!”“无需顾虑。”“瞧,你现在已经十分有钱,要成为大财主了。”“请再给一点,哪怕是一小攒金币!”“喂,满了!看,袋子要破了!”“再给一点点吧!”袋子突然被撑破,金币全部撒在地上,变成了一堆破烂货。命运女神不见了,眼前只剩下褡裢袋,乞丐一贫如洗,一如往昔,只好继续沿街乞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远离贪心这座深渊,学会知足。千万别掉进“贪”的深渊,别让“贪婪”为自己的心戴上枷锁,懂得知足,你会常常喜乐幸福。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上午,爸爸给了我20元钱买书,谁知营业员在忙乱中多找了5元钱给我,我刚想把钱还回去,可转念一想:做好事又没人知道,不要白不要,这钱就归我了。于是我又将钱塞进口袋里,得意地扬长而去。花钱本是心安理得,可谁知这钱我却怎么也用不出去。我的心中像是闯进了一只兔子,咚咚的跳个不停,刚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我要是没有贪婪的心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心只想着不劳而获。哎,现在想后悔也没用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把钱还回去。我来到那家书店,走进书店时我脸红得像苹果一样,最终我把这钱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营业员,把钱还了回去,营业员表扬了我。我觉得心里舒畅多了,浑身像松了绑似的,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贪”字就是一座无底的深渊,不管是谁只要掉进“贪”这个深渊,既害人又害己。人们为了那贪婪的欲望,会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可是,他们最后的结局会一无所有。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 因为贪欲而死作文素材
从前有个国家里来了一只践踏耕地、咬杀牲畜的野猪,国王为此大伤脑筋。迫不得已下令:谁能捉住野猪,就将公主许配给他。住在乡下的两个穷兄弟愿意试一试,国王对他们说:“你们兄弟二人必须从两头进森林。”于是,哥哥从西头走,弟弟从东头进。没走多远,弟弟遇到了一位小个子男人,并获得了一支长矛。不久他看到了野猪,便用长矛轻而易举地将它杀死。而哥哥则坐在森林另一端的房子里,饮酒作乐。当他看到弟弟扛着战利品凯旋而归时,贪婪和嫉妒让他心里无法平静,可从无戒心的弟弟却将经过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哥哥。天色将晚,兄弟俩走在一座桥上,哥哥对准弟弟的脑后狠狠一击,弟弟倒下死了,哥哥却扛起野猪向国王领奖。几年之后,牧羊人在桥下拾到一根雪白的骨头,决定用它做一个号角。可他第一次吹响它时,骨头竟自顾自地唱起了小调,于是牧羊人将它献给了国王。国王一听就明白了,把罪孽深重的哥哥抛进了深河,把弟弟的尸骨埋葬在漂亮的墓地里。
读完整个故事你一定觉得弟弟太单纯善良,而哥哥太阴险毒诈。可我觉得哥哥也并不是十恶不做的大魔头,如果兄弟俩联起手来一定会有更好的结局。哥哥的做法是因为当时贪婪和嫉妒蒙蔽了他的心,使他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像现代社会的囚犯,很多人都是一时的糊涂才铸成大错的,哪一个在监狱里不追悔莫及?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一句: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④ 作文素材 贪心(淡泊)
点石成金的故事,,,阿里巴巴与40大盗里的哥哥,,,还有一些贪官污吏,,,
但是贪心却可以化为你上进的一种动力,,,要合理地运用,,,这样正反写很好,,
⑤ 懂得舍弃才有收获议论文800字作文素材
《成功》杂志出版商达伦.哈迪曾采访过一些着名的成功人士,探索他们的成功之道,最后他总结出他们的成功在于放弃一些次要的事情,把重点放在至关重要的少数事情上。的确,有时成大事必定要舍弃一些东西,轻装上阵才能决胜千里。
在如今的“快餐时代”里,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迫使许多人急功近利,妄想着获得成功。在2013年5月开幕的戛纳电影节上,韩国鸟叔受许多人的追捧。但与此同时,鸟叔又在新加坡一见面会上现身,这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然而,当事实揭晓后,众人的猜疑转眼间变成了谩骂。戛纳电影节上现身的鸟叔只是鸟叔的一个替身。他在戛纳电影节上骗吃骗喝,出尽风头,却让电影节上的鸟叔热成为一大笑柄。我想,与其说他只是热衷于模仿,不如说他已经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在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应当放弃对模仿的依赖心理,告别简单的拿来主义。而那些披着偶像外衣争名夺利的人更应该反思,真正的成功不是伪装自己而是自我创新。一味的模仿,只得其皮毛,只会自毁前程。诚然,倘若毅然放弃所谓的名利,放弃无谓的模仿,做真实而全新的自己,成功不是幻想。
我想,一个人若能放下那些浮华而锈蚀的东西,会用更轻快的脚步迈向成功。同样,一个社会也需要舍弃。即便有些传统礼节与习俗传承了上千年需要不断的丰富,但适可而止才能立足社会。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家家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近年来粽子却由祭品变成了礼品。作家莫怀戚对于此现象愤愤地说到:“这些杂味的粽子何必一定要用竹叶呢,用塑料袋不就成了?”或许这句话的背后正折射出物质生活的悲哀。与其说是注重礼节,礼尚往来,不如说是过度包装,与礼节背道而驰。我想,那些虚无的外表应当果断地放弃,不能让传统美德,社会伦理被生硬的附着上现代人的物质观,占有欲。或许一个社会如果能舍弃所谓的“金玉”,清除其中的“败絮”,让它们不再成为枷锁,这个社会才能无限的向前迈进。
不管是人还是社会,要想进步,就应当果断地舍弃一些东西。无论走得多么遥远都应当记得自己为什么而出发。有时舍弃也是一种收获
⑥ 高中作文议论文坚持不懈的素材有哪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恒”,完成幼苗茁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苏轼,是国文坛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强调的是,坚持和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成大事”的目的。美国当代的医生威廉?奥斯罗每天都要坚持阅读15分钟,这使他不仅在医学领域知识渊博,其他方面也满腹经纶,拥有了良好的文学素质。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持之以恒,不好高骛远,着眼于今天,着眼于当下,一步一脚印,坚持走好每一步。
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丘吉尔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此,在于他的不肯放弃。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想,没有人会遭遇到比丘吉尔更大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不能畏惧,唯有选择迎难而上,把困难作为一种不断鞭策自己促使自己前进鞭子,要知道,把希望放在所谓的奇迹上,日复一日地等待奇迹出现,实不可取。曾有人说过:“绝望谓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没有脚踏实地的坚持,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想用一个个不切实际的希望来支撑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我只能说那是痴人说梦。
毛泽东说过:“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它被无数莘莘学子写在案板床头,恨不得每日吟诵十遍。然而坚持,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动,它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每天多弄懂一道题,多背过一个知识点,积少成多,你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苹果总裁乔布斯说;“大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在命运、人生、学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这种思考方式从没有让我失望过,并且改变了我的人生。”
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正是告诉我们,坚持是至关重要的吗?让我们站在原点的位置上,坚持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坚持去做认为正确的事,就会赢得丰厚的人生馈赠。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二
我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可我有一个缺点就是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到底,妈妈总是抱怨我说:“你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了!”所以我今天一定要一口气一千米跑完!
今天是星期天,本想睡个懒觉的我却被我老妈活生生的从床上拽了下来,于是我痛苦的去刷牙洗脸准备和老妈去跑步。我们来到小区广场准备跑一千米。随着妈妈的一声“开始”我疯狂的跑了起来。一开始我跑得非常快,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可过了一会我就没有体力了,突然看到前面有一把椅子,如同雪中送炭,刚想坐下我那正义的小天使在我耳边说起:
“不要轻易放弃啊!坚持就是胜利!”可我那贪婪的小魔鬼又说:“休息一会再跑也不急啊!”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妈妈跑了过来,对我说:“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累,客服处于收获是成正比例的,没有付出自然没有收获,加油吧!坚持就是胜利!”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充满了力量。于是又努力地跑了起来,眼看就要到一千米了可我实在没有力气了,真想原地坐下,可想起妈妈的话我便打消了这个主意,我想:马上就要到终点了现在休息那我前面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我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放弃!终于我跑完了一千米,我感到格外自豪,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竟一口气跑完了一千米。妈妈的话让我走向成功,我想说:“坚持就是胜利!”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就如同,学习一样,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学,收获就是令人自豪的成绩。最后我想对所有人说:“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放弃,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⑦ 贪图名利的作文素材
王莽,若不篡政,必是一代忠良贤臣
鳌拜,若不结党营私,谁敢说他不是能臣
吕不韦,一代贤相,只是因为贪图名利
⑧ 我需要贪婪为题材的作文素材!
严监生作为吝啬鬼形象,与世界文学名著中的葛朗台、阿巴公相比,他的性格更具独特性。首先,他的吝啬已不再是共性的寓言式的特征,而是从人物的特定的生活经历、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活生生的个性。严监生守着祖业,每晚算账到三更,精打细算地盘剥农民,克扣家用,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往里抠,居然抠下了十万多银子。这种极端落后的封建性十足的剥削方式,养成了一种胆小的吝啬。他舍不得银钱去结交官府,在小县城里,十万财富反而使他成了“有头发可抓”的冤大头。他的哥哥严贡生虎视眈眈,窥伺着他的财产,几个侄子“就像生狼一般”。偏偏严监生只有赵妾生了一个儿子,又太年幼,迫使他不得不把赵妾扶正,好让儿子继承财产。为此,就要大把地把银子送给妻子王氏的兄弟,偏偏两位舅爷又是敲诈的能手。于是,这个守财奴便陷于腹背受敌、杯弓蛇影的境地,他的吝啬越来越染上了忧心如焚的色彩。然而,严监生并不是“吝啬”这个概念的化身,他不同于《吝啬鬼》中的阿巴公,……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表现得如此直接和纯净,不受父子之情的任何干扰。而严监生的“吝啬”就不同,它是和别的感情交融在一起的。他虽然悭吝成性,贪婪成癖,但又有“礼”有“节”,不失人性,既要处处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时时保护住自己的面子。所以,当他哥哥严贡生被人告发时,他能拿出十几两银子来平息官司;在夫人王氏去世时,修斋、修七、开丧、出殡等竟花费了五千两银子,并常怀念王氏而潸然泪下。一毛不拔与挥银如土,贪婪之欲与人间之情,就是这样既矛盾又统一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特性与丰富性。
(摘自齐裕、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
2.吴敬梓讽刺的矛头虽然总是直接落在某一个人的身上,但体现在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鲁迅说得好:“非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如写严监生临死时,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便伸着指头迟迟不肯瞑目。这就不仅仅是严监生个人特殊性格,而且反映了地主阶级极端悭吝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
《儒林外史》还有一个艺术特色,就是善于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挑选典型性的情节来表现性格,而这些情节正是日常发生、普遍存在着的。如严贡生吹嘘自己“为人直率,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话正说着,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对他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猪羊鸡鸭走进人家宅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严贡生关了别人的猪,向人勒索钱,就典型地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贪婪横霸的性格。关于严贡生赖船钱的描写也是同样精彩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吴敬梓善于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讽刺描写。虽然《儒林外史》中也用夸张的手法,但更多的是白描。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总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一经指出便觉“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
(摘自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3.《儒林外史》语言的特点是准确、洗炼而富于形象性。作者经常能三言两语,使人物“穷形尽相”。……有时由于一个字用得很恰当,使人物“情伪毕露”。如严监生妾赵氏在正室王氏生病期间侍奉汤药,极其殷勤,在王氏病重时,甚至祈求菩萨宁愿替她死。但当王氏死前对赵氏说了“何不向你老爷说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之后,作者紧接着就写“赵氏忙叫请爷进来,把奶奶的话说了”。这一个“忙”字,就把赵氏的虚伪面目暴露无遗。(同上)
4.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儒林外史》的作者,就是运用了准确、鲜明、带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如严贡生说话刁钻凶恶:“严贡生发怒道:……骂毕,扬长上了桥,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在这里,严贡生是硬把云片糕说成价值几百两银子的珍贵药品,紧接着是省里“张老爷”、四川“周老爷”、县里“汤老爷”,一口一个“官”,一声一个“打”,胡赖中紧跟着威吓,而且着重在威吓,因为这个谎扯得太离奇,不如此讹不住人家。一个刁钻、凶顽、卑劣、无耻的恶棍形象,跃然纸上。几个上船劝解的脚夫所说的一番话也很有意思,它表面上是句句责备船家不是,骨子里却字字揭穿严贡生的无赖行径,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插进他卑污的心灵,以至使色厉内荏的严贡生听了不得不赶忙“转弯”溜走。在这里,被压迫者雪亮的眼睛、正义的行动、机智的斗争艺术和对严贡生、官府的敌视鄙视的心情,都从那声口语里表现了出来。
(摘自王俊年《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5.另外两个丑陋的封建文人典型形象是严监生的两位舅爷——王德和王仁。这两个人,既不同于严贡生之恶,也不同于严监生之吝,而另具一番“贪”的神貌。
作品对这两个丑类的揭露是不动声色地悄然展开的。他两人,王德是府学廪膳生员,王仁是县学廪膳生员,都按月在官府领取膳米,而且“都做着极兴头的馆,铮铮有名”。照常理,这已是很有身份名声的了,但我们全不见其“道德文章”,能看到的却是“文人无行”。
严监生因为哥哥严贡生逃讼而去,只得出面了结官司,请两位舅爷——王德、王仁来商议。事过之后,严监生又治办酒席款待这两人,他俩先是“拿班做势”,不肯来;来了以后吃酒时要行“状元令”,中一回“状元”吃一杯酒,他俩中了几回“状元”,却“吃了几十杯”,见严监生一回也没中,“二人拍手大笑”,最后“吃到四更尽鼓,跌跌撞撞,扶了回去”。整个一副饕餮贪杯的丑陋嘴脸,哪有一点温文尔雅的模样。
除了一些细节之外,这两个秀才的肮脏贪心和下作面目更集中地体现在替妹夫把妾“扶正”的前前后后。
严监生之妻王氏病危,妾赵氏假意殷勤,实际上逼迫王氏答应把她“扶正”,顶替王氏死后的夫人座位。严监生巴不得如此,忙请两位舅爷相商,那王氏二兄弟听了,“把脸木丧着,不则一声”;待到严监生唤小厮取来银子送与他们每人一百两,“二位双手来接”,旋即变了面孔,屁股整个移到对方一边,把个亲姊妹全然撇在一边,来为严监生着想了。王德道:“你不知道,你这一位如夫人关系你家三代”,好像他比严监生还清楚扶妾为正的重要性;而那王仁索性拍起桌子嚷道:“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工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在他看来,置姊妹病危于不顾,反替妹夫扶小妾填房乃是儒生至高无上的“理”,孔子也就不过如此。其后,王仁又道:“你若不依,我们就不上门了!”这点儿银子的效力真是无比,弄得两位舅爷立场大变,亲自操持为妹夫之妾行填房大礼。
赵氏“扶正”之日,即王氏“归天”之时。这是场道地的闹剧。按情理王氏兄弟应照应自家姊妹,但他们不,他们反倒为严监生撑腰,声称有他二人在,“谁人再敢放屁!”整个是为虎作伥的帮凶相!果然,当时他们又是各自得了五十两银子,现金交易。那王仁又亲为严监生“做了一篇告祖先的文,甚是恳切”,真是卑下无有过于此者。待到王氏死了,赵氏欲披麻戴孝,“两位舅爷断然不肯”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在银子的作用下,这两位“铮铮有名”的秀才要钱不要脸,要钱不要亲姊妹,分明是下三烂的市侩,哪见一点“儒雅”的影子?
令人瞠目的两位秀才“播种”必有“收获”,先是“赵氏感激两位舅爷入于骨髓,田上收了新米,每家两石;腌冬菜,每家也是两石;火腿,每家四只;鸡、鸭、小菜无算。”之后又每人二百两银子,做盘费赶考去了。
这一回目中人物的性格塑造最为成功,情节也很集中。四个无耻文人既有卑庸腐俗的共性,又都各有独到个性,恶、吝、贪、卑,各具情态。在全部《儒林外史》中,这些形象都是极富典型意义的。另外,作者这里的笔触也极细极工,就连人物的名字也设计得颇见匠心。譬如严家兄弟,老大名“大位”字“致中”,老二名“大育”字“致和”,合起来正是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上的四个字“中和位育”,是儒家的核心口号,“中和”是目的,不偏不倚,谐调适度;“位育”是手段,各守其分,适应处境。单就这四个字来说,自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远非一两句能说清,但它是极严肃的儒家口号是不错的。但我们看看用了这几个字作名字的两位儒生——小说家的深刻尖锐的讽刺不也在这里么?另如王家兄弟名字亦取自儒典《论语》中“据于德、依于仁”的句子,一个名“德”字“于据”,一名“仁”字“于依”,可我们看看他们那嘴脸,可配得上这几个字么?
⑨ 关于贪婪最终走向毁灭的作文素材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钱……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许多身处逆境的人,磕磕绊绊,但靠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走向了成功,而另一些人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身与成功无缘。
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本来是一个好人,但是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让贪婪之心变强大,好人也可以变成坏人。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的呢?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