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四时田园杂兴作文开头

四时田园杂兴作文开头

发布时间:2020-12-26 11:38:31

A.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之中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由于范成大能够系统深入的观察老百姓的生活,并且欣赏乡村的美景,所以他将整个诗歌创作分成了五组,分别是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每组都包含了十二首绝句,根据时间顺序全面的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诗歌都是范成大自己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创作的,所以非常的真实,其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自然的风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读罢这诗集就仿佛自己在江南的乡村生活了很久一样。

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昏暗的朝政,这样的思想深度也让范成大的田园诗充斥着别样的生机,千百年来流传不休。

(1)四时田园杂兴作文开头扩展阅读

其中《四时田园杂兴·夏日》第七首,已收录北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农活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诗词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首句用昼和夜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图景。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

全诗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流畅自然,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B. 四时田园杂兴写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来兴》是南宋诗人范成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C. 四时田园杂兴 的作文

改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个风景优美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的人家,他们有一个可爱而聪明的女儿,一家人甜甜蜜蜜的过着幸福生活。
早晨,天刚蒙蒙亮,丈夫就悄悄地起床了,为了让妻子再多睡一会儿,他轻手轻脚的穿上衣服,去草房里拿出犁耙,赶上自己家的老黄牛,往田里走去.妻子也醒了,她起床伸了个懒腰,看着床上睡的正香的女儿,疼爱的用手摸了摸她那可爱的小脸蛋,转身去厨房准备早餐,房顶的烟囱上冒出了一道袅袅的炊烟。不一会儿,一阵香喷喷的饭香飘在空中。妻子又拿起扫帚,仔仔细细地把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厨房装好可口的饭菜,提上一壶开水,给正在锄地的丈夫送去。
田里,丈夫正满头大汗的吆喝着老黄牛犁田,一块块、一排排泥土被翻过来,在他的脚下整齐的排列着。看见妻子送饭过来,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犁耙,走上田边。妻子拿毛巾擦擦丈夫的汗水,让他赶紧吃饭。看着丈夫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妻子开心地笑了。
回到家里,聪明的女儿早就起床了,她正在荫凉的桑树底下,认真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一棵碧绿的瓜苗种在已经挖好的坑里,脸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真像个顽皮可爱的小猴子。
晚上,房间里传出一阵搓麻绳的声音,灯下,纺织机均匀的转着,麻绳在机上越卷越大。旁边,玩累了的女儿已经熟睡了。
这真是一幅和谐的田园杂兴图啊!
改写《四时田园杂兴》 童年 500字-600字

D. 四时田园杂兴怎样可以写成作文呢

古诗改写成作文,应该合理发挥想象,同时尊重古诗的原意。
比如可以写一写农忙时节版田野的一派丰收景象,结权合课文插图和“村庄儿女各当家”,融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外貌等。后两句可以写一写儿童学种瓜的天真可爱,注意细节描写。

E. 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背景

网络知道
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时间及地点
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背景
查看全部2个回答写回答有奖励
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背景
我来答有奖励
占雅霜笃意
聊聊关注成为第6位粉丝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其中一首: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家乐事图。这里有写实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使人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F. 范成大写作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来六十首》是南宋自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共60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G. 四时田园杂兴其31写记叙文四百字怎么写,400字

梅子金来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公鸡“喔喔”的叫鸣,小鸟“唧唧喳喳”兴奋地在树上乱蹦,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一大早,张大爷一家就开始工作了。张大爷虽然已年过花甲,但身体非常健康,一家九口过得非常美满充实。
全家人吃完早饭就开始工作了,张大爷和他的三个儿子下地工作;
勤劳能干的大儿媳妇在原子里浇花,喂养家畜;
心灵手巧的二儿媳妇在家里织布防线;张大娘则在烧火作饭,
等到中午给张大爷他们送去;而两个小孙子不会纺织也不会耕田,只好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模样锄草种瓜。

张大爷家种了许许多多的庄稼,麦田里开出了雪白的麦花,各种菜花稀稀拉拉的开了一地;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香味很浓,果实味酸,俗称梅子),杏树上挂满了一个个摇摇欲坠的“小铃铛”。

太阳升得高高的,篱笆的影子越来越短了,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H. 四年级的作文:将《四时田园杂兴》展开写成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习作

乡下人家的生活十分有趣。阳光通过门窗钻进破旧的茅草屋,家里的男人们刚吃过回早饭,就急急忙忙地头戴答着草帽,扛着锄头去田地里干活去,他们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哼唱着田间的小曲。在田间干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下,渴了,就喝几口凉水。烈日当空,火红的太阳把他们的皮肤晒的黝黑,辛勤的汗水顺着脸颊流到了田地上,但他们从不叫苦,也不叫累。太阳很快便落山了。他们扛着工具走回家。女人们在家里非常的忙碌,除了做饭,还要缝补衣服、绣几朵牡丹花、织布。傍晚的时候,干完农活的男人们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又和家人一起搓麻绳,一直忙碌到深夜。

农家儿女个个都是勤劳的,能干的。织布,绣花,种瓜,样样拿手,乡村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他们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因为他们在编织幸福的生活。

大人在田间忙碌的时候,小孩子也不闲着,尽管他们还不会耕田织布之事,但他们总会约上自己的好伙伴,三三两两来到高大粗壮、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拿起铲子,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学起种瓜……

美丽的乡村,勤劳的人们,懂事的小孩,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风景图

I. 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的写作背景是: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9)四时田园杂兴作文开头扩展阅读:

范成大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

在古代诗歌史上,田园诗事实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隐逸情抒情诗,如王维、孟浩然诗中的田园风光都是作为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出现的。

除了少数陶诗以外,古代田园诗中对田园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农事反而是忽略不顾的,偶尔出现的樵夫、农人也往往被赋予隐士的性格。

阅读全文

与四时田园杂兴作文开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