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全面看待事作文结尾

全面看待事作文结尾

发布时间:2020-12-25 19:15:18

Ⅰ 全面看待自己作文,,,,

全面看待自己,就不能将关注面局限于自己的优点、缺点。
一人一宇宙专,一个人可能就属包括了宇宙中全部的善恶美丑。
透视全部的自己,就透视了整个人类社会,甚至广阔的生物界。
当然,自己也是最难认清的。哲学基本问题之一,就是“我是谁?”

所以,人们为了搞清楚自己,有时候还是要先从客观世界一些比较容易观察、比较和得出结论的事物入手。看看别人,看看历史,就等于拿镜子照照自己。
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别人的事情终究还比较容易些。
也许看透了整个世界,自然就看清了自己;也许即便看透了整个世界,也看不清楚自己。

想知道如何全面看待自己,还不如看两本传记或者名著。

Ⅱ 以要全面看问题为话题的作文

1.
美,来自外表还是源于内心?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一直弄不太懂。我的一位好朋友青,最近因为脸上长了痘痘,鼻子上又长了黑头,再加上眼睛下面的那两个眼袋,着实把原先那个皮肤白净的形象给毁了。人们见到她,都避而远之,认为她长得太丑了,污染了他们的眼睛。更有甚者还当面嘲笑她、侮辱她。走到哪儿,似乎都有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感到十分的自卑。“世界之大,竟无我的立身之处?”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多余。

面对自己的好朋友遭遇这种困境,我也不禁陷入了沉思。难道美只能用肉眼去捕捉吗?我想不然。“内心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歧视长得丑的人呢?难道外表美在天平上称出来的质量或多或少都真的要大于内心美吗?

在这方面,我觉得人们就得换一种眼光来看问题了。世界之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一张脸,或清秀、或漂亮、或丑陋、或相貌平平,就连多胞胎都长着不一样的脸。这么多的脸,经过比较,肯定会有美丑之分。但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香味,它才是一个人美与丑的衡量标准。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就其外表来判断他这个人的美或丑,而是从他的行为、动作、言谈举止去观察、去发现,不能光被外面所迷惑而应该深入地去挖掘出内在的美德,再美的也不过是一种装饰,就算你装饰得再美、再豪华,内心的空虚也会使你的这种装饰黯然失色。而再丑陋的外表下埋藏着的是一颗火热的、散发着光芒的心,那么这种美将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冲出去,洗涮掉外表的残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永恒美。

换一种眼光看丑陋其实你也会觉得丑可能是一种美;换一种眼光看美丽,其实你也会觉得美可能是一种丑陋、阴险。

换一种眼光看问题,你就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从多方面了解物质本身,真正认识美与丑。
2.
天很大,地很宽,水很深,路也很长。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而又危险重重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智慧,来消灭它,来击败它,来克服它。但是,当我们失败时,不要气馁,也不要一味的伤心,或许,我们换个角度去想这次失败,它就会变成我们的一次教训,我们要振奋向前的动力。

换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走出困境:当你在苦思冥想着数学题,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后,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时,你也许会悲观;也许会伤心;也许会不停地抱怨……。但是如果你能换个角度去想一想,就可能变成: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上课没认真听讲;作业没认真完成……。这样,你就会从悲观变成了乐观;从伤心变成喜悦;自己去反省自己,这何尝不是件好事?正所谓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这样你就能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并加以及时的改正,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路,会一直的不停的促使你努力学习,坚持不懈,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半途而废。

换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会使你豁然开朗:当你无缘无故被朋友误会时,这时的你一定是很无助的;一定是很伤心的;一定是忧愁的。但是,如果你能换个角度去想这件事,那么你就会想可能是因为朋友当时心情不好的原因而误会的;可能是朋友根本就弄错了;也可能是因为朋友正在被其它事所困扰。毕竟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变化无常的,有时是甜的:像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有时是苦的:像迷失在黑暗中的小孩……。这样一想,便会使你豁然开朗了!

难道,换个角度想问题不是件好事吗?就没有过收获吗?

可是,许许多多的事却已经证明了:换个角度想问题,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和价值。

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活跃我们的思维,还可以让我们逐步变成一个目光长远,遇事沉着的人。还记得小学时所学过的一篇课文:《通往广场的道路不止一条》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考虑事情要全面,要从多方面去思考,去验证,既要看到事情的正面,也要看到事情的反面反面,不要做个目光短浅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问题,如果一味的钻牛角尖,往往会走进死胡同,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又一无所获;如果退一步,换一角度,调一个位置,就会走进一片新天地。

Ⅲ 专注与全面发展作文开头结尾

第一次买来书那是2013年源9月的一天,,我上小学一年级,刚开学的第二天,这一天是星期五,老师布置要我们每人买一本书名叫《三新一点通》的辅导资料。于是,星期天,我把其他作业已写完之后,就去买《三新一点通》这本书。星期天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耀着大地,仿佛一切都要着火似的。我顶着火热的太阳,一路小跑,跑到了一个名叫《新华书店》,于是我就进了书店。书店里人买书的、看书的人非常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人小孩,真是人山人海。人们的读书声、喧哗声真让人震耳欲聋,简直是欢闹的海洋呀!我来到了学习用书区,这里的书也太多了吧!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左找右找就是找不到我要的《三新一点通》。我实在着急了,就去问服务员阿姨。我说:“阿姨《三新一点通》在那里呀!”服务员阿姨说:“在门口的服务台就有《三新一点通》这本书。”于是,我便来到了门口,一看,真的有《三新一点通》。我向售书的阿姨问道:《三新一点通》的价格是多少?阿姨说:“九元钱!”我买了书。很高兴的说:“谢谢阿姨。”然后就飞快的跑回了家。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买书,我很高兴,我一直难以忘怀。

Ⅳ 作文:从两个方面看待事物

记得黑格尔曾说过:“只看人的一面,你永远也分辨不出好人与坏人。”生活亦是如此,如果只看其一面,生活与我们仅仅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尘埃,但只要我们全面的,一览无遗的看待它,就会发现那尘埃之后,是璀璨的星光。

前不久,在被问到中国现状时,著名作者梁晓声先生说:“唯有网络中国,数字中国,身边的中国,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诚然,这样的中国,才
是真实的中国,如果仅仅看数字的一
面,看网络的一面,我们会被漫天的信息遮蔽双眼,混淆思绪,而只看身边的中国,我们又无法与时俱进,视野永远被局限在着有限的天地中。因此,我们需要全面
的看待这个问题,既不偏激,也不傲慢,唯有此,方能于安乐处寻蔽陋,于蔽陋处,思进取,方能感受真实的中国。(此节用题目材料方法可圈可点。)

试看唐朝女皇武则天,一席黄袍,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这仅仅是武则天的一面,辉煌的一面,再看其其他方面,武则天登基后,大肆屠杀老臣,老将,李氏子
弟,又常用酷刑,使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仅其辉煌的一面,我们会被那盛世遮蔽双眼,迷失心智,而无法看到这锦绣盛世背后那可悲可叹的血泪史。唯有全
面看待武则天,全面看待这盛世,方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借古人之史鉴今人之世,方能使国家更好更强。

反观当下,在这充斥着焦躁与不安的世界中,人们早已成为黑格尔口中那无法辨别好人与坏人的人。各种偏见,各种片面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底,牢牢的牵引
着人们的思维。诚如那高调行善的中国第一捐陈光标先生,当媒体指责他捐献爱心过于高调,有炒作嫌疑时,不少网友一哄而上,纷纷谴责,谩骂。这些网友便是那
些偏激偏见之人,他们没有全面地看待问题,仅就在一个方面发挥自己有限的智慧及无穷的精力,而不是跳出当前这一层次,全面的看待问题,这不仅伤害了别人,
同时也使自己在偏见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其实生活也是这个道理,只看白天的天空,谁能知道,原来黑夜也是如此的美!

Ⅳ 关于看事情要全面的作文

换位思考与事物的两面性
就像坐在一个房子里,你在阴暗的角落,你什么也看不到,如果你坐在窗户旁边,你将看到无限美丽的风景。所以说,如果你现在一直坐在那个阴暗的角落,那么你就挪动你的凳子吧!其实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如同坐在一个凳子上,如果你永远依赖于那个位置,你只是一只井底之蛙。
——乐观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还要会考虑事物的两面性。

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简单的说,不管从什么方面看一个问题都是不一样的。一只蝴蝶不小心飞到了一个房间里,它盘旋着想飞出这里,它不断往高处飞,但是总是发现飞不出这里,于是它开始不断地向墙上冲撞,它多么想从这里出去,可是知道它折断了自己美丽的翅膀都始终没有从这里飞出去。我看到当它每次离窗口只有不到一寸的时候,它却再次往上飞。
我们有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那只蝴蝶呢?很多人都是这样。在公共汽车上踩了别人的脚,有的人气势汹汹,嘴下毫不留情,还反要别人一口;但是有的人总会心平气和地向别人道歉。这种很明显地对比,很容易让人理会到事物的两面性以及换个位子的思考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效果,仔细想想,这也是很正确的。如果别人不小心踩到了自己的脚,你会怎么做?多多用这种方法考虑问题,相信也会乐观许多。

我慢慢的长大了,别人都说我的思想中应该要更加多一些人性的思考和对于这个社会的思考。我已经不是那个小孩子了,我正在慢慢成熟,什么事情也应该改变了。最最大的改变估计就是思想方面的进步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最最成功的就是考虑倒关于换位思考以及事物的两面性了。
人应该体会别人的感受。我知道,每次我和别人发生了小小的争吵,别人的感受也一样不舒服,何必是这样?所以我总会每次先和别人道歉。原来的我的脾气一直不是很好,但是自从我觉得自己应该考虑别人的感受时,发现自己慢慢的改变了,我也不那么容易生气了。人总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虽然发现自己很难改变,但是总是想要尽力去做。虽然不太相信星座什么的,但是我实在忍不住把它所说的往自己身上靠,自己是双子的,即使认为自己改变了性格那也只是另外的性格罢了,有的时候自己突然又会变成小孩子,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多一个性格也就能够更多体会别人的感受,何乐而不为?
人应该考虑到事物的两面性。简单地举例,比如人家讨论很多的网络游戏,从两面看就很清楚了。我原来也说过,网络游戏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譬如社会生存常识等等,但是如果一味迷恋这种游戏,那就会让人上瘾,这是最好的例子了。想来想去,其实每个事情都是这样的,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思考方法。所以我才说自己长大了,就是学会了很多这种深入思考的东西,也并不是空想。
我应该感谢自己的性格,虽然双子是变化无常的,但是,人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变化?

如果我是那只蝴蝶,也应该?

Ⅵ 好的作文结尾

关爱
开头抄:关爱,就袭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结尾: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诚实
开头: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结尾: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责任
开头: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结尾: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Ⅶ 全面看待自己作文,,,,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内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容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Ⅷ 《全面看问题》作文800字

“全面地看问题”与“客观地看问题”等等,可能是我们在各种场合下使用最频繁的话语之一。关于“客观地看问题”后面再用另一篇文章来分析,现在先谈谈“全面地看问题”。我们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似乎形成了一种风气,就是普遍要求“全面而客观地来看问题”。用于要求自已固然是“全面地看问题”,用于指责别人的说话或者作出学术批评的时候那更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但是,我们很少想过,“全面”究竟要“全”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全了?全不全,究竟又是以什么为依据?当你说别人不够全面地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全面地看问题”的自信来自于什么地方?

哈耶克曾经在他的晚年写了两部书《科学的反革命》和《致命的自负》对之作了很好的回答。这种“全面地看问题”、“客观地看问题”的要求原来是来自那种“致命的自负”和那种打着“科学”的旗号的对事物的歪曲。而这样自负先是来自于自笛卡尔的理性,特别是发展到理性绝顶高峰的黑格尔的理性。这个理性用辩证法的理论大厦,把整个的宇宙都包容在里面了。乃至后来罗素说:“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第282页。)这种自负来自于黑格尔说的:“理性即对全部实在这样有意识的确信。”(同上书,第280页)

不幸的是,我们正是运用了黑格尔的这种理性,我们把老祖宗的含混粗俗的辩证法教条与高深精细的辩证法口号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在思维上特别自负的一个民族,也形成了国人特有的“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一大景观。全世界恐怕没有哪个民族更像我们这样要求每个人“全面地看问题”。为了全面地看问题,我们还被要求要有两点论,要学会正面看过问题后,还要反面来看。好的说过,就要说说坏的了。无论是评价人,还是说到某件事,都要求每个人都来一个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但是,奇怪的是,一个这样“全面地而又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民族却总是犯那些愚不可及,蠢不可言的错误。反倒是没有像我们这样对每个人作出这样的要求的民族与国家却没有犯类似的错误。而奇怪的是似乎凡这样对每个人的思维规定要求“全面地看问题”的社会 都会犯类似的愚蠢的错误。前苏联与中国的“大跃进”及“文革”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犯错误的民族在这个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出现过。但是,一旦他们的人民被要求“全面地看问题”的时候,不但要犯错误,而且要犯的几乎是长期的、毁灭性的错误。而且在这样的错误中几乎不能自拔。越是犯错误,我们越是从没有“全面地看问题”来检讨自己的言行。

那么,难道要求“全面地看问题 ”错了吗?难道还要故意地片面地看问题吗?如此追问也不对。人类对事物的了解,就其天性来说固然是在追求全面与客观 ,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我们存在的误区就在于,我们总是要求用一种所谓的“辩证法”教条来武装所有人的头脑。使每一个人都要求“全面地看问题”。以为这样自然就会达到“全面而客观”的境地。所以,我们做员工的,就被要求站在领导的角度来一个所谓的换位思考,不这样当然就不全面。当农民的,也要求站在工人或者商人的角度来思考,当然最好是“工农商学兵”联为一体,以作最全面的思考。可是,不要说是一个普通的庸庸凡夫俗子而已,就是一个极高明的思想大师,恐怕也不容易就真正做到全面地看问题。更何况,全面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全面了?做不到的事被泛泛要求后,就会得到含含糊糊的结果。结果做不到全面地看问题就来一个假装全面的看问题。明明只是对这一点有点认识,还要来一个否定意义观点,以说明自己是全面的。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人类的认识正是以其片面而达到认识的深度,我们其实都无法摆脱片面,但是我们可以要求深刻的片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流行着这样的话:“错得深刻比对得肤浅要更有认识上的意义和价值”。在利益问题上,人们要做到全面地看问题可能就更难,因为利益的有色眼镜会把我们的眼睛弄得昏花。更何况,就是看清楚了,还可能因为利益的驱动而不顾其他因素而变得片面。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人不可能能够真正一劳永逸地摆脱片面。与人类的历史长河相比,特别是相对于茫茫宇宙而言,每一个人,无论是谁,甚至是每一代人都是片面的。而且每一代人对人类知识海洋增添的东西,正是以其片面的方式在追求全面,以其主观的方式在追求客观,以其相对正确的结论在追求一个更为准确的答案。那么,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比全面看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可以自由言说,独立思考的环境,在法律框架下对个人自由的保证。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却是一方面禁绝大家独立思考与自由言说,另一方面却要求每个人的要“全面、客观”地看问题。这样的要求只能在一个辩证法教条下的话语套套中才能够虚假地“实现”,而不可能在真实的世界中真正地实现。其实一个人无论其多么聪明能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类似于在“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规定每个盲人必须全面地“看”问题,甚至把其中一个掌握强权的盲人所摸到的东西说成是真实而完整的大象,这可能才是问题所在。在一种全面看问题的要求下,其实最后变成的总是谁掌握了实权,谁就成了全面地看问题了。所谓全面并不是真正的全面,而是全面的程度随着他的权力的大小而增加。权力最大的人那个人物,他的话就是“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把全面的底子翻过来一看,其实就是权力。但是,这样的权力恰好就是要取消每个人自由言说的权利与独立思考的可能。因为,既然存在着一个随着权力大小而变化的全面思想观点,那么其他的观点无论是全面还是片面,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因为人们真正关心的其实并不是在于认识上是不是客观全面,而是目前这个观点是不是有利于自己更进一步掌握权力或者巩固权力。

真正的追求真理的社会,第一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做到诚信,也就是要学会真实地言说,也允许真实地言说。用制度的方式对谎言与诈骗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每个人对于自己说出来的言行负责。我们依据的原则就是最基本的逻辑原则:“是什么就说什么”。也许你看到的可能是片面的,但是只要是你真诚的看到的,想到的,认识到了的,不以他人的脸色为标准,不看风使舵,能够诚实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在说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允许片面,还可以允许错误。如果一个色盲把红色的看成了白色的,那就说是白色的,尽管可能说白色是错误的。也绝不跟风唱调。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想革命的革命,要反革命的尽量反革命,大家不要投机,中国就会向一个良性的方向走来。其次是要用一个制度来保护每一个人都有自由而片面地言说的权利。反观一些民主法治国家,他们实行服从多数,保护少数的原则就很有启发意义。服从多数我们是理解的,为什么还要来一个保护少数呢?就是因为人们有片面与错误的权利。少数人即使可能说错了,他真实表达自己思想言论的权利还是需要保护。因为,人们的弱点就在于他永远不能够那么一清二楚地就把正确与错误区分开来。保护少数,也就是保护人们犯片面错误的权利,也就是在保护真理的火种。因为,真理可能就掌握在那少数人手中。不允许人们犯片面的错误,其实就是等于扼杀人们的追求真理的路途,也等于扼杀这个民族的创造力。人们没有任何尝试的可能了。为了正确,以自保,所以只好唯权是从。

一个人片面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诚地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他的片面只要不与权威主义结合起来,只要不形成权威的意识形态,只要不成为全国人都必须学习的最高指示,只要允许另一些人也同样的可以自由言说与独立思考,那么他的片面会有人去补充,他的错误会有人去更正,他没有说到的,不等于别人就不会去说。要相信人的思想智慧总是在于趋向于求真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真实而正确的认识,有时能够认识到问题所在的人最先总是少数。保护他们的自由言说的权力与独立思考的空间,等于为人类保存了一个可以随时反思的对象,可以参照的一面镜子。

据说,在美国,人们在选举的时候,常常就因为某一个观点符合某个选民的意图,他就是选这个人,并不去追究什么全面地看一个人。全面地看一个人怎么可能呢?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人片面的真实就不错了。他们在制度设计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充分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局限性。一个人常常在宣称自己全面的时候,很可能只是冒充或者虚假的全面。正因为这个原因,一个社会才需要给人以片面的权利。每个人真实而深刻的片面,合起来不就是更为全面了吗?既服从了多数,又保护了少数。这不就是更为全面了吗?

我们每个人虽然在同一片蓝天下,其实是在不同的世界里。每个人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个人经历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个性特点的不同,社会上所担任的角色的不同,每个人理解的世界并不会完全相同。对此人很有兴趣的,对另一个人可能会枯燥无味;对此人至关重要的宝贝,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形同垃圾。人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以及不同的立场来看问题的。他们看到的及理解的都不会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与另一个人可能很不相同。更不要说在利益上,特别是生活上的多姿多态,五彩缤纷。说到底,这些都是片面的。每个人的片面可能正意味着我们更需要自由的言说、独立地思考及充分地平等地对话,而不是自我修炼到所谓的“全面”。正因为这些片面的合法的、自由的组合,才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和谐的社会。

Ⅸ 以看待问题要长远要全面为话题的一篇作文800字

记得黑格尔曾说过:“只看人的一面,你永远也分辨不出好人与坏人。”生活亦是如此,如果只看其一面,生活与我们仅仅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尘埃,但只要我们全面的,一览无遗的看待它,就会发现那尘埃之后,是璀璨的星光。
前不久,在被问到中国现状时,著名作者梁晓声先生说:“唯有网络中国,数字中国,身边的中国,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诚然,这样的中国,才是真实的中国,如果仅仅看数字的一 面,看网络的一面,我们会被漫天的信息遮蔽双眼,混淆思绪,而只看身边的中国,我们又无法与时俱进,视野永远被局限在着有限的天地中。因此,我们需要全面的看待这个问题,既不偏激,也不傲慢,唯有此,方能于安乐处寻蔽陋,于蔽陋处,思进取,方能感受真实的中国。(此节用题目材料方法可圈可点。)
试看唐朝女皇武则天,一席黄袍,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这仅仅是武则天的一面,辉煌的一面,再看其其他方面,武则天登基后,大肆屠杀老臣,老将,李氏子弟,又常用酷刑,使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仅其辉煌的一面,我们会被那盛世遮蔽双眼,迷失心智,而无法看到这锦绣盛世背后那可悲可叹的血泪史。唯有全面看待武则天,全面看待这盛世,方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借古人之史鉴今人之世,方能使国家更好更强。
反观当下,在这充斥着焦躁与不安的世界中,人们早已成为黑格尔口中那无法辨别好人与坏人的人。各种偏见,各种片面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底,牢牢的牵引着人们的思维。诚如那高调行善的中国第一捐陈光标先生,当媒体指责他捐献爱心过于高调,有炒作嫌疑时,不少网友一哄而上,纷纷谴责,谩骂。这些网友便是那些偏激偏见之人,他们没有全面地看待问题,仅就在一个方面发挥自己有限的智慧及无穷的精力,而不是跳出当前这一层次,全面的看待问题,这不仅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使自己在偏见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其实生活也是这个道理,只看白天的天空,谁能知道,原来黑夜也是如此的美!

阅读全文

与全面看待事作文结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