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浙江2014高考作文题目

浙江2014高考作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0-12-25 18:28:19

Ⅰ 2006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题目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专学,告仲尼曰:属“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Ⅱ 2014浙江语文高考作文

题目中“门与路永远相连”的说法也许过于绝对,难道路的前方就不可版能是丛林、悬权崖或者大海?确切地只能说:“来时的路,永远与门相连”,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概括出“路,它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而门,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要奔跑、要奋斗、要发展,同时也要停歇、要休整,要回归!
而今年高考适合发散式思维,你的立意应该也算可以。
补充:门是目标,路是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所以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放弃那扇或许会改变你人生的大门,坚持不懈举例;二是不要止步于打开一扇门,人生就是在不断顿悟和自我通关中成长。引入安于成就而走向失败的例子。上升门与路的抽象意义。世界本是无意义的,人只有努力去寻找意义,才能免于虚无地度过一生。故门与路是人类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意义的象征,路代表着追求与探索,门代表着拯救与希望。

Ⅲ 2014浙江卷高考语文作文怎么写立意是什么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最大的亮点:重视考核考生欣赏语言的能力和思辨性的合理回归。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卷继续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来开考。所选用的是一段既有哲理性又有诗化性的散文材料作为背景材料。对这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走。
第一个步骤是“品语义”。“门”,词典解释为“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路”词典解释为“往来通行的地方”。很常见,同学们多懂。
第二个步骤是抓意象。该散文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审题时,我们可抓住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们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门”和“路”的意象,孰轻孰重,有什么联系或象征意义,从“门”的原始意义看,“门”作为家的一个成员,具有阻挡外来伤害,保护门内的人的安全的重要作用,然后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入门”、“门第”、“门望”、“豪门”等;从“路”可以引申到“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可以联想到思想或行动的方向,如“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等。
第三个步骤是析主旨。这一步,要找出并理解它们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第一句中““门与路永远相连”是开宗明义,点明两者不可分割;然后分说思辨关系,“终点”与“起点”、“挡住你的脚步”与“走向世界”是对立的统一。“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第二句是具体列举,以”大学的门“和”大学的路”为例,采用了以大缩小或以小见大的方法来论证,很有哲理性。这里的难点是“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这个比喻句增添了审题难度,如果把“门”解读“理想、目标、希望、事业”等,你要入门,除了一路上要克服种种困难险阻,勇往直前,还必须要有“通行证”才行。我们可以顺材料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审题立意方向(仅供参考)
1. 把“门”理解为“成功与辉煌”,“路”理解为“人生之路”,“通行证”理解为“学习、探索、创造”。写在人生之路上行走,既要敢于奋斗拼搏,不能害怕失败,又要开拓创新,才能“入门”。如“佩戴通行证,拥抱辉煌”。
2.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在求学之路上行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迈向终点。如“终点在于起点;起点之后在于坚持”。
3.行走在事业之路上,有的脚印“很浅”,有的“很深”,无论浅和深,只要走,便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走路的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获得打开大门的喜悦,因此要正视没有入门所带来的难堪、伤心,有勇气再找入门之路。如“无怨无悔,曾经徘徊在大门口”。

Ⅳ 历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1951年高考作文题目: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年高考作文题目: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母亲

1958年高考作文题目: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高考作文题目: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高考作文题目:“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高考作文题目: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高考作文题目: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年—1976年: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习惯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尝试

1995年: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高考作文题目高考作文题目: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诚信

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

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 ,05年浙江:一叶、一枝、一世界,06年浙江:生有所息生无所息,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08浙江: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

Ⅳ 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浙江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回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答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请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Ⅵ 2013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2013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
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内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容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Ⅶ 201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作文<<倚门>>

作文题:\r\n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 \r\n作文要求:\r\n 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内居空间,城市生活和容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r\n 请你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为题,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Ⅷ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4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门与路

适用地区:浙江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专也是路的起点属,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
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原文http://www.brlte.com/2014/0607/2265.html

阅读全文

与浙江2014高考作文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