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奉献的名人事例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
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3、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
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两弹元勋:邓稼先
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
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5、达尔文心系造福事人类
达尔文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
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是正确的,所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⑵ 关于坚持做自己的作文人和物的素材
回想古今,哪一位成功的伟大人士不是在不懈的坚持下而成功。如果没有爱迪生挖井般的努力,又那里来的电灯为我们带来光明;如果没有瓦特挖井般的执着,又那里来得蒸气机为我们带来便捷;如果没有拿破仑挖井般的坚持,有那里来的法兰西的强盛。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认准一个目标为之努力,为之执着,为之坚持。将一口井直到挖出水方才停止。所以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
反观漫画里的主人公,他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他缺少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了这精神你能将腐朽化神奇,没了这精神就算你是天纵奇才也是枉然。同样是残疾人,有一些人只会去乞求别人的同情。而有一些则会逆着风微笑,他们会用百倍的努力去坚持,去奋斗。张海迪亦是如此,她让生命放出了眩目的光;海伦也是这样,她让生命开出了美丽的花;霍金不也是吗?他让生命里的灰暗变成了久远的光明。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便是坚持。
坚持下来便是水滴石穿,坚持下来便是铁杵成针,坚持下来便是绳锯木断。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只要坚持便会成功。成功的定义也许不是坚持,但没了坚持便一定不会成功。再一次回到井的问题上:你一直向下挖不见得会有水,但不挖却一定没水
坚持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井就在你面前,如何挖?怎么挖?便要看你了。
关于“坚持”的名言 材料
名言警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 子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钱学森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爱迪生
1/8
┏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