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选择的轻重作文
轻与重 生命的琴弦 又是一个无法消遣的夜晚,又是坐到桌前,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图而烦躁不安。目光在书架上游移不定,随手抽出一本书,读不了几行,就搁下了,我觉得日子停留在原处。今天和昨天一模一样。 我对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求闻达,只愿生活充实,多一点快乐,多一份情趣,因为在欲望的折磨和自身的匮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我说我认清了自己,我既不能弹奏出一串美妙的音乐,又不能研究出一项造福人类的成果,同样,也不能写出什么划时代的巨著。我没有天赋,太平庸,太寻常。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从前的理想,因为理想终究是理想,如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为缥缈的未来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为了未来必须失去现在,所以,我宁愿选择一种自在逍遥的方式。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睡懒觉,看风景,听音乐,看闲书,瞎聊天,有时则据案枯坐无所事事直到一天时间悄悄溜走。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每晚躺在床上睡觉时,内心总冒出一阵阵无名的空虚。自愧自责的情绪使我入睡前的心情非常恶劣。没有一个晚上我不是忏悔着进入梦乡。如此这般,三番五次,忏悔成为自我惩罚,誓言则仅仅论为仪式。 瞧,我不再执著,想自在地生活,可得到些什么呢?我解放了,我自由了可我并未因此体会到生命的欢欣。我没有折磨自己,苦苦追求,没有向往通过奋斗获得什么,我不视“价值实现”为绝对价值,我似乎悟透了财富、知识、声誉、成就的空虚和脆弱,它们不过都是“古来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东西而已。钱钟书先生有诗云:“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既然喜食人间烟火,既然热爱红尘亲切、人伦和美,那又何必学嫦娥奔月,过寂寞的生活呢?我们的很多追求都是不免如禅宗所谓:“得鱼忘筌”,或者像蜂蝇往糊着窗纸的光明瞎闯,却不知道返身从门口走出一般。记得梁实秋和钱钟书都引用过这个禅宗讲义。从这个禅宗讲义的道理看来,皓首穷经做学问,或者殚精竭虑干事业,最终都免不了越来越偏离生命的本真。可是,我想明白了,也同样苦恼和厌倦了。 我有以前劳动时的体会: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被压得龇牙咧嘴这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幸的了。见人家荫凉下休息,简直要生出恨!终于,我走到一棵树下,重重地歇下担子,一种突然解放的快感充溢了我的心。我倚在担子旁,懂得了什么叫快慰和幸福。但是,这种时间何其少!闲坐在屋里,一事不干,有电视、有电扇、有吃有喝我却感到无聊和疲惫。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哪个更难忍受?有的人把轻松看作受罪;有的人把重压为人生苦难,并不能一概而论。叔本华说过,人生如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欲望没有满足,拼命去追求,是疲惫的;欲望满足之后,却只有厌倦因为欲是无穷的,不会到头,所以便继续追逐。人是这样地为“欲”所累,摆来摆去,永无真幸福。有的人“欲”淡,有的人“欲”强,因此也便有不同程度的幸福和痛苦。譬如我就不该强奈下欲望之蛇,否则,心中的大片空白靠什么来填补呢?更可况,区区我辈,放弃执著,享受生活,这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其实也是一种欲,只是它更其感官化而已。平庸散淡的生活本身并不可厌,如果来之不易的话。而现在,得之快,则倦也快;得之易,则倦也易。生命之重,给人疲惫;生命之轻,给人倦怠。生命之重,咬咬牙,之后是美丽瞬间;生命之轻,则将何以承受?就像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人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肩上有分量,他才会想到站起来,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面对着人生,正实践着人生;他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黑格尔曾说:“只有挫折,风浪才能见出一个人的威力。而古罗马诗人鲁克烈斯这样写道:如果没有森的阻挡,大风必定早早地失去它的力量。有多少人,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我不断胶行,复又折回,反反复复。 我努力过,也放弃过,现在应该明智许多。我不是个耽于安逸的人,安逸是苦。而我为自我放纵所找的任何理由无不是懒惰的托辞,是自我安慰罢了。我宁做跋涉长途中的流浪汉,也不愿做一个苍白岁月的寄生者。印度佛教典籍《经集》中有关于“执著”的两段话,一段是魔鬼说的,一段是世尊说的。魔鬼说:“执著是快乐。”世尊说:“执著是痛苦。”我竟不幸与魔鬼同调,悲哉也乎!还是借韩愈之口来表明我复杂的心迹吧:“梅心怠心往往如水沤石炸生还灭……匹似转磨之驴,忽尔顿足不进,引吭高鸣,独抒其气,旋复贴耳踏陈迹也。” 在人生之旅中,总得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个吸引你走人生路的金苹果哪怕它是虚幻的,也要把它当真。作家史铁生有篇著名的小说《命若琴弦》讲了一老一小两个瞎子的故事。两个瞎子以弹琴为生,老瞎子珍藏着一张“药方”,可以使两眼重见光明。“药方”的药引很奇特——1000亲手弹断的琴弦。一辈子下来,他弹断了1000根弦,却发现师傅留下的所谓“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老瞎子很快死去了,临死前,他把“药方”传给小瞎子,说自己记错了数,药引应该是1200根断弦。就这样,小瞎子将继续走老瞎子的路。
② 选择决定人生的作文好标题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往往那美好的童年是那么令人怀念,每当想到童年,都会想到自己以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你是否想起你的童年?曾想到你那无限美好的回忆,那开心的生活?还记得我的童年,那时候的我胆小、天真、爱吃零食、不爱吃青菜,那时候的我8岁很幼稚、记得那一次,过年了!大家都准备开开心心老家过年,我也不列外,爸妈提着打包、小包的行李,左一袋衣服,右一袋年货,把东西塞进了车厢,“OK准备出发”爸爸说道,我们上了车,开始了“西天取经”漫长的道路,一路的颠颠簸簸,大约过了78小时,晕晕的下了车,一阵呕吐之后,终于!到了老家!一见面便是和蔼可亲的奶奶,吃饭的时候奶奶对我还是这样体贴细致,,又是给我夹菜,又是给我添饭,饭后,一家人开始讨论明天先去谁家拜年,我更是一晚上的激动,终于熬到了明天,先去大伯家拜年,进们大伯端茶送水热情招待我们,去这一家,去那一家,嘿嘿!红包得了不少也,准备过完年回去了,妈妈忽然叫我把钱给她保管,妈妈说让她保管,怕我搞不见了,要的时候她就给我,我也只好把钱交给了他便出去玩了,半小时后我逛街了一样东西,便回家叫妈妈给钱我买,谁知道我一回到家向妈妈“取”钱的时候,妈妈说:“买菜用完了”,那时候我是小孩很好骗,我当时只能唉声叹气!,呵呵!那时候傻傻的我,好天真啊!其实现在想起来我不怎么怪妈妈,别人发红包给你,父母也要发给别人,拿回是应该的,那时候的童年、那么有趣那么美好啊!
③ 写关于人生的作文怎样起题目
文艺版:冬天来抄了,春天还会远吗?
强悍版: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沧桑版:落叶终究会归根。
马云版: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网络版:网络一下,你就知道人生。
伤痛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青春版: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宅男版:那些年,我们一起爱过的女孩。
女生版:么么哒,我要活的漂亮。
还要不?
④ 关于人生价值类作文的新颖题目
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道路上,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危险的时候,只能靠人类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才能走过去的,对一般人来说;人类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就不怕所有的困难,这种说法还不一定的,也许有时会必然的,只要人类做的那一点。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给人类一次机会,一旦失去了,就无法挽回,要珍惜,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人类如何生存,孟子有句名言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就是;在忧患中使人生存,在安乐中使人死亡。这句话用在这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名人的名言指导的,在人类生存的过程中,必须先有理想和梦想,不过,在梦想和理想实现的过程中,肯定会有痛苦在磨难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梦想是人对事业成功的盼望,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努力的追求美好的人生目标,一定要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重大梦想。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一切,人类的吃,穿,行,住都来源于大自然的,人类的生存不应该与自然的千姿万物做代价的,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用我们共同的力量,保护大自然。
人生因为有了目标,才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缺乏目标,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并会很轻易地被打倒。人生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向往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强数年,数十年及至一辈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人生的征途上,有无数的成功者。他们留下了许多脚印,在他们的脚印上,留下了深深的两个字,坚强。
人类的生存要吃穿行住,社会的进步要发展,就需要人们有所贡献,否则,人类难以生存,社会将难以发展,一个真正懂得珍爱生命价值的人在享受现实生活的给予的同时,更会积极的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生的价值,也就体他人和社会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无论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生命价值的要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踏上成功之路,要从磨练坚强的意志开始。
⑤ 求关于人生作文的题目
人生目标要选择
有人说:“人只要有了一定的目标,并一直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果真如此吗?
从前有个渔夫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了一誓言。市面上什么价格最高就准备捕什么,偏偏捕到的不是想要的。结果只好空手而归,最后在饥寒中死去。这个渔夫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不切实际。所以人生目标要选择。
如果卢浮宫着火,你救哪幅画?很多人要救蒙娜丽莎,著名作家贝尔纳的
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他的理由是:“成功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选择目标一定要选择最可能实现的。因为当你追求最有价值的目标——蒙娜丽莎,很有可能未救出人,就葬身火海。我们只能是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也就是切合适的目标。
我的人生目标过去是做父母最好的孩子,在学校做老师最优秀的学生,将来到社会上做最出类拔萃的人。这样的目标让我活得很累,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没办法成为最好的。于是我重新确立我的目标,做孝顺的孩子,做优秀的学生之一。这样的目标很实际,我正在向这个目标一步一步逼近。我深信自己会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我每天都快乐。将来到社会上,我的目标也很实际,就是做一名人民警察。因为我相信自己一定会除暴安良,保护好人民财产的。一想到我的目标有可能实现,就忍不住心花怒放,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有精神
⑥ 关于人生的作文题目
人生,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倾尽自己的一生去领悟它的真谛.作为无名小卒的我,本不该在这个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华大谈特谈人生。倒不是因为无名小卒的话平平淡淡,而是因为人生这个话题向来就是成年人的东西,我自认自己还是一个乳气未干的小小男生,不过既然已经对它产生了一点关于它的不太正确的想法,也就不得不一吐为快,算是给我这个特定的年龄留下点什么吧。 人生就像一条正弦曲线,有希望的巅峰,也有失落的深谷,而且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道,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生活中只有欢乐与愉悦,没有痛苦与彷徨;也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生活道路是康庄大道,只有平坦,没有坎坷;更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一生只有鲜花与掌声相伴,没有荆棘与陷阱相随。于是明白了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完美的矛盾统一体。 理想总是完美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所以有了王勃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有了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此,不妨将人生想像得痛苦些.我不否认现实中也有美好的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也不否认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样,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对人生的看法,但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我有必要将覆盖在生活表层那不堪一击的美好面纱撕掉,赤裸裸地直面人生,直面自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珍惜所有出现在我面前的美好事物。承认人生的痛苦性的同时,也是为了使自己在困难与挫折的打击下不致于一下子就消沉下去.突然想起一个外国名人的话:"难道痛苦是白忍受的吗?不,它应当使我们伟大起来!” 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我也就没必要对自己抱太多的的希望,对生活怀太多的梦想,但我又会尽我所能地去追求属于我的东西,这是不是很矛盾?现实的残酷逼迫我变得对自己残酷,而这种残酷又是一种对人生的高度负责.我想,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我必须对我的人生使命负责任。我不愿意我以一堆烂肉的形式存活于人世间,那样无异于行尸走肉. 没有意义的生活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费,我不喜欢浪费,所以我选择有意义,选择充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⑦ 关于人生的作文的题目
《路》、
⑧ 轻与重为话题的作文
1.作文题目:
现代人大都陷入了日常的忙碌,被无数轻细而烦琐的事件缭乱了双眼、模糊了视线、凝滞了脚步、壅塞了胸怀……生死边缘,回眸一望,常常发现玉石俱焚,鱼龙混杂,重要的事情被疏漏,不重要的事情却被无限放大。
请以“轻与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900字。
『佳作展台』
权 , 然 后 知 轻 重
辗转于人世,起伏的人生让我们茫然,蓦然回首,原先计划的道路已成为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何为轻,何为重早已扑朔迷离。我们还未到生死边缘,但孰轻孰重,漫漫前程谁又能道破。
面对轻重的抉择,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
“楚汉之争”,一名游荡于市井之中的“平民”在屠户让他选择“刺我”或“出我胯下”时,选择了后者。“市人以为怯”,而他忍辱负重,多年之后,承受了“胯下之辱”的懦夫终在十万大军面前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轻重缓急,成大事者也。——淮阴候韩信如是说。
倘使韩信不分轻重,将其倒置而选择“刺之”,他一剑下去必使自己身首异处,那么恐怕历史记载的只是一个宁死不受辱的无名小卒。更有甚者,当历史的车辙辗过之后他也将随之灰飞烟灭。
然而古人并非都如此明智,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追求自以为重要的一切,却终究一无所获。所幸的是他们把握住了那些在后人看来重要的举动,虽然那些举动多少带着阴差阳错的意味,但他们也如淮阴候一般,为历史所铭记。
回望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位清瘦的读书人正忍受着十载寒窗、悬梁刺股之苦,为的是分得琼林宴上的一角席位,然而,他落榜了,在月明星疏的夜晚,陪伴他的只有静静的江水,支离破碎的雄心,此时远处传来寒山寺缥缈的钟声,心中的万千感慨让他轻而易举地谱出了一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在他波澜不惊的一生中,最不经意的恐怕是这次吧,而后人能够记住“张继”这个名字,恰恰是因为这个看似平凡的夜晚他不经意的一次率性发挥。而这样的人物又何止一个?归有光八次落第,却有《项脊轩志》传世;苏子左迁黄州,造就了两篇《赤壁赋》;王勃欲写《滕王阁诗》,以序为辅,诗为主,而人们却深刻地记住了《滕王阁序》淡忘了那首诗。
造化弄人,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注重的往往是无足轻重的不断追逐,殊不知有时重要的却是追逐间隙的那段漫不经心的小插曲,值得庆幸的是阴差阳错间,先人们竟敏锐地把握住了这重要的人生插曲,没有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谓的幻想、复仇和追逐之中,于是后人记住了他们,文学的天空也因他们曾经驻足变得熠熠生辉。
漫溯悠远的历史,且不论我们能否像韩信那样分清轻重,单议那些有着不经意之举的诸多古人,如果张继没有乘兴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如果归有光落第之后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苦读浪费光阴;如果苏轼一心惦记官复原职;如果王勃吝惜笔墨未能写下诗序……是的,阴差阳错带来了多么幸运的光环,然而我想并非所有人都能这般幸运,太多的如果道破一个不变的真理:权,然后知轻重,知轻重然后择重而为之,人生方能无憾!
看那人生的天平无论在右盘中加入多少砝码,也永远称不起左盘中重要的一切。权,然后知轻重,发人深省!
2.轻与重的话题
“四斤棉花,四斤铁,哪个重?”昔日的智力测验或智力游戏中,有这样一道题。孩子们往往不假思索,脱口便答道:“铁重。”在人们的感觉中,铁代表重,棉花代表轻,这是由物质的质地给予人的经验。世界上的诸多事物中,轻与重的对立和两极对比,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稍加审视,便能得到颇堪玩味的话题。
对人类来说,死是沉重的,而生轻松;战争是沉重的,和平轻松;奥斯威辛是沉重的,迪斯尼乐园轻松;悲剧是沉重的,喜剧轻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就事物的一般常态而言,特定情况又当别论。“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死亡本身也有轻重之分。一个人受不住酷刑折磨和精神摧残,在生比死还痛苦的境况下,“引刀成一快”,自杀了,便找到了解脱之道,这时,死便转化为“轻”了。再如饥饿,腹中空空,就其物质状态而言,是轻,但是饿了三天,精神上受不住了,便又成为沉重负担了,只有饱餐一顿,使体力恢复,心情才会舒畅,就又轻松起来。由此可见,轻与重的话题,大有文章可做。
人类总是在避重就轻。科学技术对解脱和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最明显的例证。就世界的整体而言,和平与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轻松和快乐,但是,还有“9·11”,还有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大屠杀,还有灾难、贫穷、艾滋病和“自杀性爆炸”。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富裕和幸福,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轻与重的不平衡并未彻底消失。“无职一身轻”的下岗职工,是轻了还是重了?“告别”劳动,无所事事,身体轻快了,心情却不轻松,这个话题沉重了些,不说也罢。当今社会更普遍的现象,不是“不能承受之重”,而是“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它的深刻含义,我不是一下子便理解了的。直至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接触到当代人尤其某些“新新人类”的生存状态,我才读懂了这句话。
值得羡慕的当代年轻人,未曾经历过严酷的政治运动洗礼、强制性思想改造的压力、“红卫兵”运动的狂热之火和下乡知青艰辛劳动的冶炼,一切“不能承受之重”都未亲历,他们是有福的了。“蜜罐”里泡大,“小皇上”、“小公主”们娇宠成性的幸运儿中,有的人便不知人间尚有苦和辣;有的人则混迹于享乐、游戏生涯,出入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高枕无忧,高薪无忧,高位无忧了。不仅仅是“不管他人瓦上霜”,便是“自家门前雪”也悉由他人打扫,何劳自己操心劳神呢。至于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类老掉牙的语言,更不会往心里去了。游戏人生,人生游戏,只知享受而不思付出,光想自己而不管别人,但享权利却不尽义务的人生,无责一身轻、轻如一朵云的人生,何等快乐,何等逍遥!“后现代”的解构、虚无,意义的抽空,价值的否定,嬉皮士的满不在乎,漫不经心,这样的一种“轻”,果然充实、美满、幸福吗?
“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身而毫无意义。”昆德拉这样说。虽然,人各有志,有选择自由,但作为社会,或许也负有提醒之责吧。尤其是文化载体,大众传媒,应起到循循善诱还是推波助澜的作用,便值得想一想了。毕竟,到处滋生“轻如云烟”飘飘然的人群,终非一个健康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之福吧
3.轻与重 又是一个无法消遣的夜晚,又是坐到桌前,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图而烦躁不安。目光在书架上游移不定,随手抽出一本书,读不了几行,就搁下了,我觉得日子停留在原处。今天和昨天一模一样。
我对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求闻达,只愿生活充实,多一点快乐,多一份情趣,因为在欲望的折磨和自身的匮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我说我认清了自己,我既不能弹奏出一串美妙的音乐,又不能研究出一项造福人类的成果,同样,也不能写出什么划时代的巨著。我没有天赋,太平庸,太寻常。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从前的理想,因为理想终究是理想,如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为缥缈的未来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为了未来必须失去现在,所以,我宁愿选择一种自在逍遥的方式。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睡懒觉,看风景,听音乐,看闲书,瞎聊天,有时则据案枯坐无所事事直到一天时间悄悄溜走。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每晚躺在床上睡觉时,内心总冒出一阵阵无名的空虚。自愧自责的情绪使我入睡前的心情非常恶劣。没有一个晚上我不是忏悔着进入梦乡。如此这般,三番五次,忏悔成为自我惩罚,誓言则仅仅论为仪式。
瞧,我不再执著,想自在地生活,可得到些什么呢?我解放了,我自由了可我并未因此体会到生命的欢欣。我没有折磨自己,苦苦追求,没有向往通过奋斗获得什么,我不视“价值实现”为绝对价值,我似乎悟透了财富、知识、声誉、成就的空虚和脆弱,它们不过都是“古来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东西而已。钱钟书先生有诗云:“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既然喜食人间烟火,既然热爱红尘亲切、人伦和美,那又何必学嫦娥奔月,过寂寞的生活呢?我们的很多追求都是不免如禅宗所谓:“得鱼忘筌”,或者像蜂蝇往糊着窗纸的光明瞎闯,却不知道返身从门口走出一般。记得梁实秋和钱钟书都引用过这个禅宗讲义。从这个禅宗讲义的道理看来,皓首穷经做学问,或者殚精竭虑干事业,最终都免不了越来越偏离生命的本真。可是,我想明白了,也同样苦恼和厌倦了。
我有以前劳动时的体会: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被压得龇牙咧嘴这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幸的了。见人家荫凉下休息,简直要生出恨!终于,我走到一棵树下,重重地歇下担子,一种突然解放的快感充溢了我的心。我倚在担子旁,懂得了什么叫快慰和幸福。但是,这种时间何其少!闲坐在屋里,一事不干,有电视、有电扇、有吃有喝我却感到无聊和疲惫。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哪个更难忍受?有的人把轻松看作受罪;有的人把重压为人生苦难,并不能一概而论。叔本华说过,人生如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欲望没有满足,拼命去追求,是疲惫的;欲望满足之后,却只有厌倦因为欲是无穷的,不会到头,所以便继续追逐。人是这样地为“欲”所累,摆来摆去,永无真幸福。有的人“欲”淡,有的人“欲”强,因此也便有不同程度的幸福和痛苦。譬如我就不该强奈下欲望之蛇,否则,心中的大片空白靠什么来填补呢?更可况,区区我辈,放弃执著,享受生活,这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其实也是一种欲,只是它更其感官化而已。平庸散淡的生活本身并不可厌,如果来之不易的话。而现在,得之快,则倦也快;得之易,则倦也易。生命之重,给人疲惫;生命之轻,给人倦怠。生命之重,咬咬牙,之后是美丽瞬间;生命之轻,则将何以承受?就像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人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肩上有分量,他才会想到站起来,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面对着人生,正实践着人生;他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黑格尔曾说:“只有挫折,风浪才能见出一个人的威力。而古罗马诗人鲁克烈斯这样写道:如果没有森的阻挡,大风必定早早地失去它的力量。有多少人,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我不断胶行,复又折回,反反复复。
我努力过,也放弃过,现在应该明智许多。我不是个耽于安逸的人,安逸是苦。而我为自我放纵所找的任何理由无不是懒惰的托辞,是自我安慰罢了。我宁做跋涉长途中的流浪汉,也不愿做一个苍白岁月的寄生者。印度佛教典籍《经集》中有关于“执著”的两段话,一段是魔鬼说的,一段是世尊说的。魔鬼说:“执著是快乐。”世尊说:“执著是痛苦。”我竟不幸与魔鬼同调,悲哉也乎!还是借韩愈之口来表明我复杂的心迹吧:“梅心怠心往往如水沤石炸生还灭……匹似转磨之驴,忽尔顿足不进,引吭高鸣,独抒其气,旋复贴耳踏陈迹也。”
在人生之旅中,总得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个吸引你走人生路的金苹果哪怕它是虚幻的,也要把它当真。作家史铁生有篇著名的小说《命若琴弦》讲了一老一小两个瞎子的故事。两个瞎子以弹琴为生,老瞎子珍藏着一张“药方”,可以使两眼重见光明。“药方”的药引很奇特——1000亲手弹断的琴弦。一辈子下来,他弹断了1000根弦,却发现师傅留下的所谓“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老瞎子很快死去了,临死前,他把“药方”传给小瞎子,说自己记错了数,药引应该是1200根断弦。就这样,小瞎子将继续走老瞎子的路。
⑨ 帮我想几个作文题目 不要作文, 关于人生的 例如:人生的…… 尽量超过10个
“棋道人生”
“人生如梦”
“路过人生”
“五彩的人生”
"人生的感悟
"人生如梦,回首自知回 "
"人生起浮 "
"人生路漫漫答,谁陪我走完一生的路"
"一步一人生"
“人生的航灯”
“耐磨的人生”
“人生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