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乡村的四月作文开头

乡村的四月作文开头

发布时间:2020-12-21 10:15:39

『壹』 乡村4月的作文怎么写好作文来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已成为中考作文的主要形式。话题作文作为一种独特的命题形式,有着明显的特点:扣题难度不大,文体不限,文题可以自拟,选材和立意可以多向发散,开放性较强,自由度较大。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逐渐完善,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从2003年、2004年。2005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来看:写作限制的内容增多(题引中),短语式话题明显加强……。有人说:话题作文无论如何变化,都不存在审题障碍,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其实不然,无论是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存在着一个审题的问题。只有准确审题,才能掌握开启话题作文之门的金钥匙。

话题作文的审题,主要要关注以下几种情况。

1、明确定向型话题作文。此类话题作文在题引中给我们提供了作文的诸多限制,作文时必须符合规定。如2003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就要求文题中必须含有“泥土”二字。再看2004年江苏盐城的中考作文试题:“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每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写作的内容必须是自然风景,必须运用第一人称。结果不少考生不懂得审题,违背了写作的规定性,把文题拟作“生活让我陶醉”、“母爱让我陶醉”等等,这就离题了。

2、暗含信息型话题作文。这类话题作文具有隐含的、特定内容的规定性或意义指向性。它能考查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从中看出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又可考查学生在限制条件下的思维发散能力,体现学生的创造力,有效地防止抄袭。如“生活中有真,有善,有美,你的生活是怎样的?请你选择一个作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像这样的话题就具有了“捆绑效应”,强化了固定的意义指向,不可一味地想去创新,强扭方向,去写生活中的假恶丑,那样就会弄巧成拙。

3、横向型多选择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中有的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而有的却提供了多个话题供你选择。如2004年安徽省的中考作文:“珍惜所拥有的(知识、青春、激情……)”。这类文题虽然提供了多个话题,但我们写作时只能选择一个,而且要细加比照,精心挑选。选择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自己在哪一个话题上思想最深刻最成熟,占有材料最充分;一是哪一个话题别人少有问津,自己则可以求新求异。

4、纵向型多层次话题作文。汉字的表意较为复杂,许多词含有表层义(基本义)和深层义(比喻义和引申义)。有的作文命题正是抓住这一点,提供的话题构成了纵向型多层次。这类话题要求我们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吃准吃透命题的意图,否则就会偏离写作要求。如“桥”、“门”等话题,既可取其基本义,也可取其比喻引申义。2003年山东省的话题作文“心中的太阳”则宜取其深层义,2005年杭州中考话题作文“心灵的距离”也是如此。而像“身边的风景”也可取其深层义,当然如果将“基本义+深层义”双重结合表现话题,以自然美景来映衬动人的场景,也不失为巧妙之举。

5、近义甄别型话题作文。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遇到此类话题作文时,更须精心审题,甄别异同,稍一疏忽,就会造成离题偏题。比如要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结果有的学生却大谈“诚实”,忽略了其中“信”的含义;要求以“失去”为话题作文,不少同学却围绕“失败”选材写作,从而导致了作文的严重失误。

准确审题,透彻洞悉命题人的意图,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不断加强审题的训练,在写作前精思熟虑,审慎推敲,才能确保作文扣题,写出切合命题要求,令阅卷老师满意的文章来。
追问:
能少点吗
回答:
自己省略一下就行了

『贰』 《乡村四月》改写成作文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川流。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几乎是没有的。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画面。

『叁』 改写乡村四月的作文300字

初夏,南宋四大家之一——翁卷,清晨浊步在乡村的小路上欣赏着四月的风景。
诗人专独自一属人走到高山上看见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一大片一大片的像绿色的梯子。稻田里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显出一派独特的乡村风光,让诗人心旷神怡。
在蒙蒙胧细雨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两声杜鹃“喳喳喳”地鸣叫,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把树叶冲洗的更加鲜亮,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美妙的声音,诗人也沉浸在这美景当中。
乡村的四月,人们都在忙着农活,没有一个人闲着,村子里也是冷冷清清的,看不到一个人,人们都到哪能里去了呢?有的人采桑养蚕,有些人在农田里正插秧呢……绘出了一幅农民劳作的图画。
诗人欣赏着乡村四月的美景,看着眼前劳作的人们,诗性大发吟出了这样一首诗: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肆』 乡村四月的诗意写成作文400字

晚来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源庞,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欢乐时光。
一、早晨去田野
一大清早,外婆就把我叫醒带我去田野。一到田野,我便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那田野里金灿灿的一片!走近一看,原来是油菜花。我抚摸着油菜花那柔滑的叶子,它是多么得脆弱,多么得娇小!外婆让我拨开花瓣仔细看看,我小心翼翼地将油菜花的花瓣拨开,这些油菜花都结子了。外婆又对我说,等天气在热一些就能采下来榨油了。我好期待……
二、午饭吃完后
中午吃饭外婆告诉我,午饭吃的糯米是她亲手种的,吃起来有点甜甜的。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点糯米尝了尝,嗯,的确如此。吃完之后,外婆拿来两把椅子放在院子里,让我同她一起坐在椅子上聊聊天。躺在椅子上,静听小鸟的歌声,感到十分惬意,耳边一直回荡着小鸟的欢叫。喳喳,喳喳……
三、夜晚入睡前
一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我和外婆都上了床。外婆呢,用毛线织毛衣,要知道她所有的冬季衣服都是自己织的;我呢,在看课外书,所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嘛!一边闻着窗外传来的幽幽清香,一边专心致志地看书,令我不由赞叹:乡村真是个好地方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进入梦乡,那将是一个什么梦……

『伍』 描写乡村四月的春景作文

乡村是乡下人家的居住地,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版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权,或种丝瓜,门前一跳渠道,渠道边,是孩子们的"运河"这一连串的迷人景观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农家风景画。乡村四月,桃花开了,牡丹花开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顿时把春天打扮得五彩缤纷,大地被春姑娘给唤醒了,银杏树长出了小扇子,那嫩绿绿的叶子,犹如翠绿的屏障,使人心旷神怡,石榴树成了小刺猬,傲慢地挺起那尖而长的刺,真是花繁叶茂。乡村四月,山坡上满是鲜嫩的竹笋,竹笋是那样嫩,嫩得用指甲就能挤出一滴滴碧绿的汁,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竹笋是那样鲜,鲜得根本用不着放味精,里面包含着天然的风味,吃一口让人叫好。乡村四月,满是漫山遍野的绿,浅绿、深绿、墨绿......养眼得很。傍晚,草地上,柔嫩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摇晃晃,就像起伏的波浪,草地中,有一位绿色的大哥哥——-树。这些在树荫下的小草不停地向哥哥撒娇,脸都红了,还争着说是夕阳的关系。我爱乡村,更爱乡村四月!

『陆』 乡村四月的创作背景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所做的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翁卷生活的时代,正是风靡一世的江西诗派已渐趋末流之时。江西诗派那种“以资书以为诗”、拼凑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风,正是温州翁卷等四位诗人所深为不满的。翁卷他们从晚唐诗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贾岛、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功夫“因狭出奇”。这大约是翁卷等人及后 《山雨》
来的江湖派在唐以后,自感才力薄弱而又欲有所建树的诗人的共同想法,也是翁卷等 “四灵”的诗歌在当时诗坛被推重的一个原因。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准则和目标。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十分真切。他的《东阳路旁蚕妇》诗,虽短短七言,却把蚕妇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写得入木三分: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可以联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来,蚕妇和卖炭翁都是古代社会真正的劳动人民,几千年封建社会,能为劳动人民而歌的诗人毕竟不多。
他的山水诗,既继承了晚唐细腻精致的风格,又蕴含有宋诗理性化特点,如《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又如《山雨》:
一夜满林霜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柒』 描写乡村四月诗景色的作文

一个温暖的的下午,诗人翁卷来到郊外的原野上。这里草木茂盛,一片葱茏专。远处是属一片稻田,稻田里面的水色与天光互相辉映,变得满目亮白,诗人被这片美景迷住了。

突然,一声清脆的鸟叫声把诗人从梦幻中惊醒过来。原来是一只布谷鸟在枝头兴高采烈地唱着“布谷,布谷……”。眼前的美景让诗人如醉如痴,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毛毛细雨,如烟如雾的小雨,给美景增添了一份朦胧与神秘。

因为农村四月正值春耕季节,根本看不到闲着的人,他们都会赶在最佳时期播下种子,种下一年的希望。

诗人来到一户屋檐下想避避雨,忽然听到从房间里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每天都这么忙啊?刚刚弄完蚕桑,又要忙着插田了,都没有时间陪我!”这时又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孩子,如果春季我们不及时采桑、插田,哪来的秋天丰收的果实啊!一年之际在于春啊!

诗人于是即兴吟诗一首: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捌』 关于安溪的乡村四月美景作文

《村居》和《乡村四月》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有名诗作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写出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和繁荣。

『玖』 乡村四月的写作背景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所做的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翁卷生活的时代,正是风靡一世的江西诗派已渐趋末流之时。江西诗派那种“以资书以为诗”、拼凑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风,正是温州翁卷等四位诗人所深为不满的。翁卷他们从晚唐诗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贾岛、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功夫“因狭出奇”。这大约是翁卷等人及后《山雨》
来的江湖派在唐以后,自感才力薄弱而又欲有所建树的诗人的共同想法,也是翁卷等“四灵”的诗歌在当时诗坛被推重的一个原因。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准则和目标。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十分真切。他的《东阳路旁蚕妇》诗,虽短短七言,却把蚕妇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写得入木三分:“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可以联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来,蚕妇和卖炭翁都是古代社会真正的劳动人民,几千年封建社会,能为劳动人民而歌的诗人毕竟不多。
他的山水诗,既继承了晚唐细腻精致的风格,又蕴含有宋诗理性化特点,如《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又如《山雨》:
一夜满林霜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拾』 乡村四月作文两百字

乡村四月

乡村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景色,不管是绿意盎然的春天,专或是蛙声十里属的夏天,不论是天高云淡的秋天,又或是白雪皑皑的冬天都有是十分美丽。

在我心中最美丽地永远是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春天。

在花园里,小笋们把头探了出来;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争先恐后地开了出来;桃树上的花苞笑开了花;柳树姑娘把一头乌黑的头发染成了绿色的了,春风变成了一位理发师,为柳树姑娘梳理起她的长发,可是春风在梳理时不小心把在边上的小河弟弟的脸蛋儿给划破了,泛起了水波。

在田野里,可以说没有一个人闲着,大伙儿都忙着插苗,等着秋天的丰收。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句:“乡村四月行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在山上许许多多的树木都穿上了绿衣裳,顿时一座座大山就好像绿色的颜料。

乡村的四月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美得无法形容。

阅读全文

与乡村的四月作文开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