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用古诗词开头的作文

用古诗词开头的作文

发布时间:2020-12-21 00:13:41

Ⅰ 以诗句开头的作文

一。含有成长滴诗句:
和《大嘴乌》
(唐)
白居易
群雏又成长,众嘴骋残凶。
别弟妹
(唐)回王维
两妹答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满江红
(宋)刘克庄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
虞美人
(宋)黄人杰
青青两鬓年方壮,儿女俱成长。
二。有关成长滴诗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
《少年行》一身能擘两雕弧,辱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赴新词强说愁。
《乐府诗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昔我往已,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哪里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Ⅱ 求引用古诗或名言的作文开头

又见枝头吐新绿题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总以为春天是被当作一枚精美的书签,珍藏在岁月的扉页间,蕴含在古典的唐诗宋词里。然而,当她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里被再次拽出来,试图用她久违的美丽感染每一株小草,让不经意的微笑蜂拥枝头时,我才发觉,窗外已是春光烂漫。春天的每个角落里都有着各自的奇妙。在渐吹渐暖的春风里,万物开始复苏了。透过教室的窗子,我看到春意在教学楼前这方小小的花园里四处漫延。不,春天毕竟不是一枚精美的书签,她不会因为我们的不留心而不来,更不会为我们的挽留而驻足。望着窗外这个美丽泛滥的春天,我也审视着人生的春天。清澈的河水再次明媚了;白杨树冷冷清清的躯干,逐渐的丰润成青绿色;枝头鹅黄的嫩芽正踮起脚仰望着阳光,压抑了一冬的愿望试图伸展成一片片碧绿的叶;各种各样的小草争先恐后的探出了脑袋,唯恐错过布谷鸟衔来的那缕阳光似的,她们欢畅的心情肆无忌惮的疯长着。追求作为生命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对于年轻的我来说,是那么的深切。生生不已,奋斗不息这是我的人生信念。多想把青春的时光谱写成一片翠绿的追求,多想把流泉轻唱的期望书写的更加简洁明亮。此时,我轻盈的思维仿佛翩飞的蝴蝶,已飞出了我的视野,穿过遥远的时空,迷失在唐诗宋词里。朦胧中我看到那些叹春、伤春的以及惜春的诗词大家,依旧站在春天的画卷里身影落寞的凝神苦思。何必刻意的期盼或挽留春天呢﹖无法企及的只是虚枉罢了,与其这样,不如让生命以无限的激情响应春天的勃勃生机。窗外的春天正活力四射,多么可贵的时光啊但是,人生的春天更加珍贵那么,就用我激情生命与这些花草树木共邀春天的一笑吧!

Ⅲ 求引用古诗或名言的作文开头

例如:
引用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记叙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

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

3.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Ⅳ 古诗开头的作文怎么写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然后你就可以接着写春天的文章了

Ⅳ 与古诗词有关的作文满分的要有题记

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0.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
11.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何承天《上邪篇》
1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1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5.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水浒传》
1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1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1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19.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2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21.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杨万里《小池》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5.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26.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27.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水浒传》
2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二首》之一
2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31.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3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3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3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歇送武判官归京》
3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8.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3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俞文豹《清夜录》
40.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一
41.九州生气恃春雷,万马齐喑究可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4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4.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
4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4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5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李开先《宝剑记》
51.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史记·苏秦列传》
5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5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5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5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5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石灰吟》
5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6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61.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苏轼《洗儿》
6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作者:李白《将进酒》
6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详《过零丁洋》
6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6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6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6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68.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6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7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7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7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
73.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74.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唐·温庭筠《望江南》
75.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7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7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7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8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8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8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王翰《凉州词》
8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84.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马并)《山亭夏日》
8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8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8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送》
9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91.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9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9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9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
9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97.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唐·杜甫《咏怀古迹》
98.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99.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00.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10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10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0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
10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0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106.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彼得斐诗集》
107.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梅村《圆圆曲》
108.品德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朱熹
10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11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篇》
112.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1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1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11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11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11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

学生写作文如何引用诗词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诗词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如何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灵活引用古诗词的创新意识,将佳诗丽词换成自己作文餐桌上的美味,让学生作文神采飞扬呢?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
一画龙点睛,精心拟题。“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用诗词入题,扮出了许多美目。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等。再如:“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网络》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引用诗词还可以拟小标题。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用“月有阴晴圆缺”拟题来写悲欢离合,既主旨明确,又使人浮想联翩。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写家长会的风波可以使人一接触到作文的题目就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二灵活引用,激扬文字
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要使文章“出彩”,可以使用诗词等片断性、局部性妙语佳句,来“点亮”读者的眼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让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起来。
引用诗词开头。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你要是把古诗放在开头,利用它的结构鲜明,来引导全文,这样便起了一个“群龙之首”的作用

Ⅵ 求一篇每一段开头都是古诗引用的作文

题目《古诗中的春》
古诗有云:“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开篇点题)

初春时节,细雨在夜里静悄悄地降落,睡梦中的人却无知无觉。翌日出门,惊喜地发现地上已长出绿茸茸的细草。描写的是大自然的无言独化,表现的却是诗人内心无所牵挂的安详与淡泊,暗喻着这世间不求名利从容宁静的那一群体。(对“春”的解读很深刻)

“春来草自青”,与人无关。春天来了,草儿就葱茏起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世间万物,自身自长,循环往复,与人毫不相关。重要的是人心也不会执着于草青不青,草何时青。草,该青时便青了;春;该来时便来了,这一切都有造物主的安排。

其实,只要人们能从寻常无事的恬淡之心关照生机盎然的自然之景,就能从“春来草自青”中体会出人生的情趣,心灵境界一经扩展,整个人便极具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就不会睡时不肯睡,吃时不肯吃,百般需索了。(由春联想到人生,想象丰富)

人既然能领悟时序代换万物荣枯的道理,那么又有什么放不下甩不脱的呢?一切都不系于心的人,又怎么固执拘泥,胸襟狭窄呢?只不过是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罢了。(设问句,引人深思)

人要做的,无非就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享受春光,沐浴春*,在顺应季节的变化中编织梦想的花篮,在恬淡的日子里,以宁静的心灵去领略生命的灿烂。(对春深情的讴歌,深入主题)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香。不用刻意安排,不要执意等待,也如春暖花开一般,春的温馨会暖人的心,让爱在春天延续……(含义隽永,升华了主题)

Ⅶ 以我与古诗词为话题写作文

斑斑驳驳的墙砖上因为潮湿而而长出了青黑的青苔,一块光滑的墙砖上用飘扬而有力的文字刻上了一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时间在周围虽都留下了烙印,但是这首诗的光辉却丝毫都没褪色。如同我爱的诗词,无论经过了多久,诗词中包含的感情也不会消失,如一坛美酒,越酿越纯。

诗鼎盛于唐,词则是宋,固有称号唐诗宋词。唐宋都是发展极好的朝代,经济的发达才会有一群群文人墨客、奇人志士感叹社会、感叹美景、感叹历史,或愤世嫉俗,抨击时弊,或慷慨激昂,激扬文字。也许有人是在朝代极盛时留下诗词,在盛世繁华、熙熙攘攘中留下对美好生活得赞美。望着“绝胜烟柳”的皇都,坐在酒馆的二楼,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许有人是在朝代日渐衰败时留下诗词,在一片破落的废墟前留下对流离生活得无可奈何,终得“人比黄花瘦”,不得圆满。病重的父母、待哺的婴儿、破旧摇坠的茅屋、时时吹响的战火,叹出对亡国的悲愤与无奈。也许有人是在伤情离别中留下诗句,孜然一身游荡在他乡,节日来临,却总少了一份欢乐,多了一份孤寂与落寞。”遍插茱萸少一人”,何时才能“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能把满目的思乡与思亲的泪水融入到笔下的文字。远古而来的文字,仿佛穿越时空,将诗人、词人的感情传递给我们,我爱淡淡的忧愁,,也爱繁华盛世下的艳丽,更爱这让人感动,让人流泪的古诗词。徜徉在古诗词之中,感觉是在和诗人、词人们进行一场心灵的聚会。

一首古诗词是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勉强译之,也会没有那份神奇的韵味。中国传统的东西是无法替代的,也不能丢失。因为古诗词中不仅有人类的善于美,更有结晶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民主精神与民族之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面对强掳入侵,那种汗撒大地,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那份凛然与浩气,那份执着与坚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永立于世界之颠的武器吗?当你面对被战乱侵害的历史遗迹,你是否会想起历史中的“烽火连天”,在诗人留下的诗词中,品味着那个时代的豪情壮志。当你读着这些诗词,在金戈铁马中细细品读那份荡气回肠,可以感受到心灵深处的震撼。我爱诗词,更爱这带着热血的古诗词。

美景如画,美景如诗,古诗词中你也能够寻觅到种种人间美景。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欢快旖旎的夏天,也有“独钓寒江雪”空旷辽远的冬韵。或许历史带走了当年的诗画美景,但诗词所留下的却不会被历史所带走。淡淡花香犹如一幅画卷在眼前展示,浓浓人情犹如一首乐曲在耳边回荡。心随景动,读着这些古诗词,感觉在放飞心情。我爱诗词,这些如画如歌的古诗词。

一杯清酒,回旋在历史的隧道中,而这杯清酒便是古诗词,越品越香。

我爱古诗词!

Ⅷ 作文是否可以把名家的诗词作为文章开头结尾

可以,对大家都知道诗词名句引用,可以不说明是哪个作者。
对一些比较不普遍的,最好以“*************************”——作者。来做开头或结尾。

Ⅸ 享受诗词文化作文开头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读诗,让你成为一个有内蕴的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明明只是读诗,眼前却常常表现一幅幅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并没有新奇的结构,奇特的想象,绚丽的情思,有的只是平淡如水,近乎白话的语言,可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去品。其实,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追求名利,跟随潮流,让自己金光闪闪,其实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罢了。一个真正自信的,有才华的人并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修饰,他仅仅是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让人折服的气场。“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内而外的。所以。读诗,让我们成为一个有内蕴的人吧!读诗,让你成为一个洒脱的人。时光易逝,一生几十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人于世光,如蚍蜉于天地,沧海之一粟,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伤怀。这时去读一读李白,苏轼的诗,去品味诗中的洒脱人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他们活得随性,没有为世俗所累,难道不是这样吗?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不能活得充实洒脱尽兴,岂不可惜?让我们做一个洒脱的人吧!读诗,让你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现在的人,少了一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决心,多了一份利欲熏心的贪婪,少了一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坚持,多了一份溜须拍马的奉承;少了一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的博爱,多了一份自私的贪心。所以,读诗,让我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古诗,就像茶一样,初入口只觉苦涩,但却有绵长的回味,期中蕴含了无数做人的道理,需要仔细品读,这大概就是古诗的魅力吧!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在抑扬顿挫里低回不尽,让人忘忧,使人开颜;诗词如画,在虫鱼鸟兽中描摹自然,在小桥流水中展现乾坤,为我们描绘出或凄美、或壮阔、或静谧、或热烈的绝美意境;诗词又像一位哲人,在历经千年后,向我们娓娓道来人生的真谛,激励我们走向生活,面对挑战。喜欢诗词,喜欢诗词的韵律美。谁不曾陶醉于诗词的天籁中?谁不曾被诗词的音韵之美拨动心弦而乐以忘忧、喜笑颜开?牙牙学语时,我们被父母教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虽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却有种异样的感觉;上小学时,我们背着手,昂着头,摇晃着脑袋朗诵“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个个都瞪着无知的双眼,乐在其中;至于现在,当我在心中吟诵“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仍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就是诗词的音乐美所带来的美好体验。诗词如歌,让我们陶冶性情,促我们享受人生。喜欢诗词,喜欢陶醉于诗词的意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向往荒居野处的古人,携一张琴,捧一杯茶,于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啸歌,在千里澄江之上快乐垂钓。与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变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欢陶渊明式的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淡观天边云卷云舒;沉醉于王维的山水田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更流连于苏轼“水风清,晚霞明”的初晴凤凰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诗词如画,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瑰丽,我只愿做一个画中人,永远陶醉在诗词的意境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使学生领悟蕴涵在古诗词中的各种美,从而陶冶学生自身的情操呢?一、吟——古诗词声律之美吟,即“吟咏”。古诗词教学,我认为“吟咏”是第一位。所谓“吟咏”,就是有节奏地诵读诗文。说“吟咏”是第一位,这是古诗词这一特定文学形式所决定的。作为古诗词,其语言本身就是有音响、节奏、旋律的,是抑扬顿挫的,是音乐性的。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指出“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感悟古诗词,还是要从“吟咏”开始。当然,就现阶段而言,我们不可能向学生灌输有关古诗词声律方面的知识。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用“吟咏”的方式来让古诗词呈现其特有的声律之美韵。就拿程颢的《春日偶成》来说吧。全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而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描写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悦心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一味地不遵循任何方法地去读去背;或者通过教师的无休止的讲解。我想,学生是很难从古诗中体会到诗人那近乎孩童似的无比愉悦心情的,更无从谈起从诗中得到美的享受。但如果我们教师指引学生来“吟咏”这首诗,我想,那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首先,我们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将这首诗分出节奏: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分的节奏来读一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标上需要重读的字词: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标出何处该扬,何处该挫,从而形成这首诗的“吟咏”效果: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经过反复吟咏之后,那云之“淡”,那风之“轻”,那鲜花之清香,那绿叶之婀娜,一幅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春光美景图不就早已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了吗?那“余心乐”之高亢,那“学少年”之窃喜,不也都早就荡漾在学生那因“吟咏”而陶醉的小脸之上了吗?学生不懂什么是声律,但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或低沉,或高昂,或急促,或绵长的“吟咏”,这正是对古诗词声律的最好诠释。二、品——古诗词妙语之美品,即“品味”。古诗词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对于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一是要品诗眼,正如北宋大文豪苏轼所说“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去搜求最贴切的字辞入诗。这一点,我们从贾岛的“推敲”一事上就可以略知一二了。二是要品佳句,古诗词中有着许多令人回味一生的句子,这些句子或给人以启迪,或给人以美的享受。面对如此精湛的词句,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巧妙呢?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用心去“品”,古诗词妙语当尽展眼前。在教学白居易《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品”诗中之妙语的。师:请大家读古诗的第一、二句。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描写了什么?生:描写了夕阳余辉照在平静的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成了红色。师:是“照”吗?生:是“铺”在江面上。师:大家看得真仔细,可白居易为什么不用“照”,而用“铺”呢?(生一时语塞)师:没关系,我们来好好读一读这两句。注意在读到“铺”字时,我们大家要慢慢地,轻轻地去读一读,回味回味。让这个字响在耳边,现在眼前,熔在心中。(生又开始读诗了。)生:我想,此时的太阳一定是贴在江面上,所以作者才用了“铺”字。生:我觉得“铺”这个字用得特别好,一个“铺”字就能把夕阳照在江面上这一画面写“动”起来了。生:我也认为作者“铺”字的运用非常得恰当,当我读到这个字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红红的阳光从江的那一头向江的这一头缓缓滚来。生:读到“铺”字,我感觉到夕阳是多么的美好,它轻轻地为江面抚上一层红绿相间的衣服,是那样的体贴入微;也让我知道秋天不仅有丰收的果实,更有美伦美幻的夕阳。生:当我从“铺”字去看这江面时,那江水在缓缓流动,微波粼粼的江面上光彩在不停的闪烁,那红的,那绿的,映入眼帘,好一个“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江面!师:是呀!多美的景色!一个“铺”字用得多形象。当我们大家读到这个字的时候,心中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安闲。这是秋天夕阳的柔和,这也是秋天夕阳的魅力之所在。让我们再来读读两句话,读读这首诗,品一品这无与伦比的“铺”字!回味回味这江水一半是绿,一半是红的壮观景象吧!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总是停留在对诗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上,或只是把诗人的思想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始终无法在古诗词学习中走得更远。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指引学生去对古诗词语言的品味是一条必经之路。毕竟,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美韵是要“品”出来的。三、想——古诗词意象之美想,即“想象”。中国的古诗词有着丰富意象,这也决定了古诗词深沉的内涵和表达的含蓄。如何把诗歌的浑厚内在传达出来,让学生与古诗词来一起做一个深呼吸?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美的感悟。如何引领学生去感悟古诗词意象之美呢?我认为,除了“想”,别无其他佳径。看看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一词时是怎样让学生在想象之中感悟古诗词意境的吧!伴随着如袅袅轻烟似的丝竹民乐《琵琶语》,王老师开始了:师:好,孩子们,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进纳兰性德的故园。我们去看一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的画面和情景。生1: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你们看到了哪些?生2: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沽,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圆圆的月亮,鸟儿也不再“唧唧喳喳”地叫,只听见外面“呼呼”的风声,花儿合上了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你看到了——生3: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汉子们正往家挑着水,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喝酒聊天。可以说,“想象”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缺乏“想象”的一堂古诗词教学课,必将会使堂课变得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王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使得教师与文本,课堂与文本浑然一体,当学生置身其间时,必然会与课堂的意境也浑然一体了。这么一个依托“想象”而整合而成的意境,能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其实,我们真的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为我们创造这么一种让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而不乏美韵的文学形式。古诗词是“美”的,我们要以“美”的方式来让其展现在我们学生的面前。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的那样,让我们的学生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Ⅹ 描写春天的古诗引用于作文开头

1、《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回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答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阅读全文

与用古诗词开头的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