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生命”话题的文章(600字)
三、生命的特征
雪 峰
生命的本质是有灵性的反物质结构,要使生命有活力,有表现,这个反物质结构必须要借助能量,装载在具体的物质结构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来看生命的特征。
生命有八大特征(就地球上看到的生命而言):有形状、有意识、有灵性、有活力、有诞生、有新陈代谢、有死亡、有转化。
能符合以上八大特征的,就是生命,不符合以上八大特征的就不是生命。
我们试举一些例子来分析。
人是生命。有形象:能看得见、摸得着、能占据空间;
有意识: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变化有反应、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感觉上升到思维领域,进而形成思想,并以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
有灵性:灵魂只是灵性的基础,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对上帝的敬畏、对神佛的敬拜、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等等是人的灵性的表现。
有活力:能行走坐卧、能劳动创造。
有诞生:不论是从母亲子宫中生出来,还是“克隆”出来,总有个开始。
有新陈代谢:人从诞生,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就标志着人有新陈代谢。
有死亡:没有永垂千古、万寿无疆的人,人都有一个结局——死亡。
有转化:从物质不灭定律讲,人的肉体是吸收了能量的结果,人死后,肉体被微生物吸收后转化成了其它能量;从灵体不灭角度讲,人的灵体是一个反物质信息结构,人死后,这个反物质信息结构进入了横向时间领域,在另一时空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生命的循环。
人是生命,对此,想必没有什么人会提出异议。
那么家畜、野生动物包括飞鸟鱼类呢?
它们都是生命,都有意识,这是不言而喻的,惟有动物的灵性和转化有些人持怀疑态度,其实,只要稍加观察,就知道动物是有灵性的,狗猫都会“撒娇”,鹦鹉会“学舌”,马不“乱伦”,海豚与人“玩耍”等等表现就是动物有灵性的标志。此外,有关动物报恩的故事、马戏团里动物们的“绝招”,动物求偶时千奇百怪的“献殷勤”方式,一些动物为了不使种族灭绝而表现出的“高尚”自我牺牲精神等等,都说明动物有灵性。至于动物死后生命的转化,只有在神话和小说中有记述和描写,从科学的角度人类尚不了解,这表明科学尚未到达这个领域,人类的思维还未达到这个认识水平。
现在地球上为什么动物越来越少,而人越来越多了呢?
实际上,大多数动物都转化成了人。我们从人类的习性上分析就会发现,有些人天生非常残忍,因为他们是从狼虎豹等动物转化而来的;有些人生性非常胆小怕事,因为他们是从小鹿小羚羊转化而来的;有些人天性倔强,但又忠诚可靠,因为他们是从牛羊等家畜转化来的;有些人天生狡诈,因为他们是从狐狸转化来的;有些人生性机灵,善于见风驶舵、察言观色、投人所好,原因他们是从狗转化来的......
那么昆虫和微生物呢?当然也是生命。
关于昆虫的灵性,请阅读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这个10卷本,400余万字的专著对许多昆虫的灵性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描写。实际上,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蜣螂(屎壳郎)把粪制造成球形往“家”里搬运的情形,蚂蚁和蜜蜂配合默契的团队精神,苍蝇做爱时的动作和技巧等就不难知道昆虫是有灵性的动物。
至于昆虫和微生物死后的转化,这是另一个空间(世界)的事,昆虫和微生物虽然与人类息息相关,但它们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性质不同,相互没有转化,也就是说,人不会成为昆虫和微生物,微生物和昆虫也转化不成人。
我们现在来看看植物有没有灵性。
首先我信手拈来网络上登载的一篇文章中的几个事例,“天台山,南华寺有一种叫“细叶紫薇”的植物,当人们抚摩它时,它的枝叶会摆动不止。“含羞草”只要一触动它,它的叶子就马上收拢起来。还有一种植物叫“风流草”,有风吹动时,它的小叶子会不停地翩翩起舞。”
“中国抗战时期,各地竹子自杀性地大量开花(白花开后即自行枯死)。80年代末,江淮洪水发生的当年春季,当地竹子也开花,当地民谚有‘竹子开花,洪水到家’的说法,预报了夏秋的水灾。”
“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君子兰不爱开花,家中喜庆将要来时,君子兰会提前开花‘报喜’。”
“橡树在伐木工人到来时会自行爆炸,胡箩卜在田里生长期间,若见到兔子,会惊颤不已。状似棕榈的龙舌兰,在电流计上试验出,它能反应试验人的心理感情,甚至追踪其主人每天的安危和喜怒。”
喜阳的植物若栽在阴湿处,它们就闹情绪,不好好生长,喜阴的花草若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它们就要发脾气,甚至会“气绝身亡”。
有些花草会释放“毒气”,“夜来香”会使血压高和患有心脏病的人不舒服,有些花草能使自己不喜欢的人过敏得病。
“葡萄栽在松树旁不结果,栽在榆树旁结酸果。”
折断植物的一个枝条,我们发现它们会“流泪”,会释放一种愤怒的“生物波”,我们关心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播放音乐、与它们交谈,它们就会欣欣向荣,并释放喜悦的“生物波”。
长颈鹿喜欢吃的一种树能在长颈鹿开始吃它的几分钟之内释放毒气,迫使长颈鹿弃它而去。
在神话小说中植物,特别是花卉拥有人一样的灵性,甚至是上界的仙子下凡。
总之,植物有灵性,它们有语言、有情感、有喜怒哀乐、有记忆、有思维、有感应,人拥有的特性它们都有。我们对植物好,它们就会保护我们,我们对植物差,它们就会惩罚我们。
植物死后能转化吗?是的。不开花的草木死后会转化成微生物,能开花的草木,死后其生命可转化成昆虫,既能开花,又能结果的草木死后会转化成食草动物,草木死后不会直接转化成食肉动物和人。
所有的花卉属于仙界的灵气所致,死后直通仙界,不会转化成人。
草也是生命,但它们的生命与昆虫等构成一个生命体系,不属于花木动物人类仙佛体系,也就是说,人不会转化成草,草也转化不成人。
除了人、微生物、昆虫、其它动物和花草树木外,其余的都不能算作生命,但这不是说,它们就没有灵性,“万物皆有灵,”山有灵性、水有灵性、大地有灵性、石头,特别是宝石类有灵性。金属有记忆力,万物都有记忆力。虽然这些物质具有生命的绝大部分特性,但它们没有思维意识,也无法在消失后转化成其它生命,所以不属于生命范畴。
至于无形的天仙、佛、神、魔、鬼等,属于灵界,当他们以有形体出现时,才能看做生命,若没有形体时,只能称为灵,这就是为什么神耶稣、佛释迦牟尼、仙老子以人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缘故。
死后去往千年界、万年界的人不是灵,而是生命,因为他们在那儿仍是以有形体出现,至于死后成佛的人,他们有变化,在极乐界他们可以以灵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幻化成有形体的形式出现,自由自在,无所不能。
总之,我们要以生命的八大特征来区别生命和非生命,凡符合八大特征的,就是生命,凡不符合八大特征的,就不是生命。
❷ 有关生命为话题的作文 600字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鹿寨小学 六年级〈4〉班 陈粤
人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人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人有了生命,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
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有一次。何况人生在世肩负着太多太多的责任。因此,重视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前提。
在今年1月份的某一天,三名同学一起在蒸谷米厂旁溜冰,其中一名男孩在溜冰时扶停在一旁的大卡车,这时车子正好开动,男孩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不小心滑到了车底,不幸被当场轧死。
在8月份的某个下午,鹿寨县城文化广场发生了一起惨案:一名骑着电动车的男子,因为超车,被一辆大卡车压的脑浆四溅,当场死亡。
还是在8月份的一天下午,在鹿寨县城南新区教师公寓旁的大马路上,一骑摩托车的男子试图超一辆大货车,后与大货车相撞,不幸当场死亡。
……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几乎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那些忽视安全的人们,因交通事故或受伤、或惨死车轮下,一件件血的惨案给人们敲了一次安全出行的警钟。
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仍没能引起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足够重视,忽视交通安全的人还大有人在。仔细看看车水马龙的大街,你就会发现,有开摩托车不戴头盔的,有撞红灯的,有超速超载的,有酒后驾车的等等违规行为。还有的行人不走人行道,不看红绿灯,在大街上左避右闪,大摇大摆地穿行。人们都怀着侥幸的心里,挑战着交通规则。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生命并不只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一件件一桩桩血腥的交通事故,让多少家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多少家庭从此蒙上阴影。
珍爱生命并不难,只要遵守交通规则,不把交通规则当儿戏,我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是能避免的,不幸与灾难也会越来越少。
❸ 生命为主题的高中生作文800字左右
敬畏生命
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伟大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每个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甚至连死亡的方式都有很多选择。最近,总是能看到或听到有人离开我们的新闻或传闻,有的人被无良的飙车族毫无理由地夺去了生命,也有很多人选择用跳楼的方式为自己作人生最后一次选择。
我无法想象,人在空中作最后飞翔的那几秒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激动、平静?酣畅、紧张,后悔或无悔?真的是无法想象,也不愿意想象。
今天我要说的是,敬畏生命。敬畏自己的生命,敬畏每一个人的生命,敬畏地球上每一个生命。
敬畏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上苍的恩赐。想想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需要多大的运气和机遇,需要克服多少困难险阻?上苍创造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每一个生命尽管将面对悬殊的未来,但是生存的权利却是完全平等的。除了自然界的法则可以抹杀生命,我们又有什么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甚或伤害别人的生命?
敬畏生命,因为生命不全属于你自己。人类的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线,每一个人都是这条线上一个点。这个点却不是独独的,孤立的,但是连绵线上的一个点,是一个承接前后点的个体。上苍创造了这个点,就赋予了相应的使命;生生的切断这条线,就是违背自然,违背规律。
敬畏生命,就是要努力让生命在规律的春夏秋冬里呈现自己的色彩。在春天里播种,在夏天里欣赏繁花似景,在秋天里听梧桐叶落,在冬天里贯看白雪飞扬。人生短短几十年,二十岁之前懵懂无知,三十而立却困难重重,四十不惑而家庭负担沉重,五十总算轻松一些,却又要看日落西山,六十一到,告老还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规律,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色彩。
敬畏生命,就是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平常的生活。
❹ 以生命的名义为话题的作文
“本来,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源谁都是宝贵的”,这是瞿秋白说的话。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也非常相信这句话。
我不能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它像什么。生命像一面镜子,我们若是对他皱眉,他只会回我们以皱眉,我们若是对他微笑,他同样会回我们以微笑。许多人在为生命而奋斗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是能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去对待他,他会变的更加精彩,更加绚丽多姿。
生命像一缕温暖的阳光,在寒冷的冬天给予我们温暖,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力量。在饥寒交迫给予我们慰藉,满足我们心灵的祈求。在遇到艰难险阻时给予我们希望,鼓舞我们努力奋斗。然而,这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去对待生命,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其实,生命也像一场春雨,重要的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及时。生命是一个进取、斗争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去享受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在痛苦中感悟生命,认识生命。在生命的快乐中体验生活的美好,认识生命的本质,懂得应对生命持有的态度。
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是好是坏,都由自己决定。我决定要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负责自己的生命,把我自己的人生创造的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意义,活出我生命的价值!
❺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以上
生命的泉水——《天启篇》之九十
雪峰 中医诊察疾病靠的是望、闻、问、切,所谓切,主要指脉诊,中医总结出了四大脉类,二十四种脉象,通过脉诊,可以判断出人体的寒热虚实,病理成因;风水师看风水,除考虑结构的因素外,主要通过观察山脉、地脉、水脉、气脉来区别风水的优劣;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智慧深浅,除了考虑其出生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外,主要看他接受过一些什么样的教育和读过一些什么样的书籍;我们推测一个人生命的走向,主要窥探他前世的生命结构和现世中所做的功德和所造的罪孽。❻ 以“生命需要”为话题的作文
生命需要勇气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说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那些所谓的财富,却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上。他们临终时却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升受挫,邻居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许多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乱而导致生命危机:自杀或杀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叹说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话“船板下面是地狱。”只是一板之隔,生死两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心中存着“现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实地活着,且活得尽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寥寥无几。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便负有严肃的生命使命,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
据说当代是“自私与不负责的时代”。多年前,三岛纪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却先后自杀了,一个是切腹,一个是含煤气管。他们的死,据许多心理学家分析,可能是唯恐自己身体及创作能力衰退,而企图在生命的巅峰陨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其实,敢死,固然精神可贵,敢活有时比敢死更为可贵。因为生命本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一旦勇敢地承担起使命和苦难,才显出一种尊严。有时你要记住,你活着毕竟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生命是从你造化接受的恩赐,你有责任承当这项恩赐。你若不珍惜生命,善巧运用内外条件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你就未尝真正做到“主人翁”。佛说:“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驻人间。《涅盘经》说:“人命之不息,过于山水。今日虽存而明日难知。”这就是说,人类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为迅速,转眼之间就消逝了。今天虽平安,可谁也无法保证明日的安定。《摩耶经》中有一节谈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这就是人生的真相。既然生命这么来去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生命是宝贵的,谁开得起玩笑?生命又是残忍的。想不到,多年以后,台湾女作家三毛,竟在医院房里,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匆匆逝去,在很风光和精力旺盛地展开着自己人生的时候遽然消失,好像是留给后人一种思索,又好像无从把握生命的重量。这是无法承受也得承受的现实。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明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却又迷惘自身的价值。楚辞体的辉煌抹不去汩罗江畔的哀怨;向日葵的一抹金黄的永生抹不掉枪响后灵魂被锯割时疼痛的煎熬;诗坛上的中国童话抹不去魂断激流岛的悲剧;法国的《羊脂球》抹不去喉管割破时的血腥味;俄国诗人叶赛宁,他的死也很艺术的—— 他割开自己的血管,以笔蘸着流下来的血,写他最后的一首诗,直到血尽人亡;还有美国的普拉斯、杰克·伦敦、海明威,到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中国的海子、戈麦、徐迟等等,一串长长的名字是列不出尽头。很多作家都自杀了,我想主要是他们获得不了那个时期生命所需的那种宁静,他们会被逼成歇斯底里的。他们的判断力太明智又特别强,所以选择了谢绝人世的方式。面对死神的到来,田汉说过一句话:“艺术家不妨生得丑,但不可死得不美!”是的,那简直是一些艺术的殉道者。
若要穷其究竟,那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活着?仅仅是活着?难道我们被什么施予了某种生活计划?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体验开始与终结?那又是什么样的终结?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是的,生命是一种承诺——一种对父母、对亲友、对社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美丽的承诺。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每个人的生命态度各有不同,我想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都是带着某种使命而生于世上的极其宝贵的人。人绝不能为外界而活着,而应为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一位台湾女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活着的时候总该好好活着,不为自己,而为那些爱你的人!因为死亡留下来的悲哀不属于自己,而属于那些还活着还深爱着你的人!到世上来一趟,为不多的几颗心灵所吸引,所陶醉,来不及满足,也来不及厌倦,又匆匆离去,把一点迷惘留在世上,能不令人恻惊!
生命一旦结束,便无法复生,一去不返了,所以生命是无价之宝,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既然如此,我们应在有生之年,善用上苍赋予的生命,为自己,也为社会做出点贡献,才不致于辜负那些为我们生命存活付出心血的人。
生命作为一个流程,流程中充满着尴尬,每个人都必须承受生活中所有挫折和痛苦,好好活着,善待生命,而我们有时无力抗拒这种尴尬时,活下去的确需要很大勇气,非大智大勇者所不能为。敢活有时比敢死更可贵,因为生命是短暂的,因而也是宝贵的。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应善待生命,好好活着,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间,不应选择消极的方式结束生命,却私自将痛苦和迷惘长久地留给亲人和世上。
❼ 以生命为话题作文600字
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生命自产生起就是为了精彩而存在。
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生命只有焕发光彩,方不辱没生命的意义。
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使生命变得精彩而做出了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变得精彩投入了泪罗江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血洒咸阳殿;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千古绝唱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为了生命的精彩躺倒在蒙古人的大刀之下;“一腔碧血勤珍重”的鉴湖女使秋瑾为了生命的精彩,命丧清狗之刀下。无数的英雄儿女,不甘平凡,舍生取义,使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需要精彩,精彩燃烧出生命的辉煌。
巴斯德说:“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骆驼奔走于沙漠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只有精彩的生命才能在宇宙之中永生不灭。
生命有意义才会精彩,精彩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凡高的一生融入了向日葵,把艺术的精华留给了人类,他的生命是精彩的;贝多芬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用生命之曲唤醒人类,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马克思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孔繁森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兰考人民,他的生命同样是精彩的……巴金说过:“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生命如果没有意义,那么尽早就结束它”。
小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红日,把它的温暖传递到严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更生。生命亦是如此!
让生命精彩起来!
❽ 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
以生命为话题作文
生命短暂,宽度无限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华贵的丝绸回;画眉死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答的歌声。人生短短几十载,然而面对这有限的生命,我们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令其意义无限,价值无穷。生命虽短暂,但其宽度无限。
走在历史长河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知生命之须臾,于是在有生之年拓展着生命的宽度。
扶杖篱笆旁的陶渊明,身后是在风中晃动的“草屋八-九间”,面对贫困,他坚守一颗淡泊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拓宽生命的绝好诠释。
晚年流寓西南的杜子美,虽然“茅屋为秋风所破”,却仍“心忧黎黍”。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便是他拓宽生命最好的证明。
生命的厚重不在于时间长短,而是在于生命的价值多少。拓宽生命,生命才有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