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麻烦给几则有关“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作文素材
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一心想早日成名的少年拜一位剑术高人为师。他迫不及待地问师傅多久才能学成。师傅答曰:“十年。”少年又问如果他全力以赴,夜以继日要多久。师傅回答:“那就要三十年。”少年还不死心,问如果拼死修炼要多久,师傅回答:“七十年。”
少年可谓是不惜一切想尽快成功,可是为什么在师傅的眼中,他越是努力就离自己的目标越远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它的心完全被渴望成名成功的思想所占领,没有平和的心态。努力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期盼迅速成功,一夜成名的心态反而会使人欲速则不达。
说起欲速则不达,不能不令人想到下面这则小故事。
天色渐晚,一个卖橘子的想赶在城门关上之前走到前面的一座城。小贩问一位路人,他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城门。路人回答说:“如果你慢慢走,关门之前能到达。如果你走的很快,就到不了了。”小贩感到很奇怪,没有领会路人的话,开始快速赶路,却又走得太急,打翻了橘子,不得不停下来捡拾满地的橘子,也最终没能在关城门前到达。究其原因,是因为小贩一心只想着赶路与到达,没有平和的心态,以至于最终自乱阵脚,打翻了货物。
可见,急于求成,心态浮躁,会把最简单、最熟悉的小事都办糟,何况富有挑战性的大事呢?
贝多芬写《合唱交响曲》用了39年的时间,最终将无数次的灵感串联成了旷世佳作。如果他也急不可耐地希望完成作品,一个小时作完曲子,我们还能听见他发自内心的《欢乐颂》吗?
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受了多少年的凌辱,尝了多少年的胆。他从来没有草率地为报一箭之仇而出兵吴国,而是用平和、坚定的心对内不断提升自己,对外等待最佳时机。可见,坚定而又平和的心态才是成功的前奏。
一针一线都是细心缝制的帆,才能迅速而安全地将我们送到成功的彼岸。
用焦急与功利心打造出的船,只能将我们埋葬在失败的大海中。
❷ 欲速则不达的作文素材
以下两个个素材仅供参考;
1、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些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2、珍珠港事件
1941年日本政府决定突袭美军驻太平洋基地珍珠港。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战役获得巨大成功。美军战舰被击沉4艘,重创1艘,炸伤3艘,炸沉其他船只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死伤人员4500多人。而日本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死伤200人。
日本在突袭珍珠港的同时,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进攻。英国2艘战航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在新加坡附近被击沉,失去了在远东的主要力量。美国在菲律宾失守后只得将远东陆军司令部撤至澳大利亚。到1942年6月,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然而这一珍珠港的胜利却导致日本战略的全面失败,因为美、英在珍珠港事件后决心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1941年12月,两国首脑举会“阿卡迪亚会议”提出组建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后经中、苏等国协商,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的第一事项是“每一政府保证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以对抗三国同盟成员及其仆从国”,随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
随后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战败就如摧枯拉朽之势一败如山倒,最终快速灭亡了。
拓展资料:
欲速则不达出自于《论语·子路》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篇)。
译文:(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❸ 求欲速则不达作文素材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欲速则不达”是南先生一直着重强调的.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有一位老果农已是癌症末期,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一日,他说要验收两个儿子在他养病期间栽种水蜜桃的成品,藉此决定遗产分配的比例.
大儿子秉性忠良温厚,做事光明磊落,脚踏实地,精挑细选了不大不小却色泽漂亮,坚实饱满,整整一箩筐的水蜜档桃.小儿子向来好动,有些好高骛远,尽挑硕大,甚至略呈烂熟的水蜜桃,装盛得像一座小山.
两兄弟开心地要把水蜜桃运下山,弟弟超载的水蜜桃不堪山路颠跛,倾覆而全毁;反观哥哥则是一路安稳,完成地呈献给父亲,关因此获信任,分得六成的田地.
大道理
这个故事乍看之下有些老掉牙,然而却有很深的道理和智慧在里面,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受益无穷的法则.
不择手段遂“欲速则不达”,更坏的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❹ 欲速则不达 作文素材
中国当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欲速,结果中国的后果就是不达咯!这个是正面例子。反面的就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漫长、准确的规划!
❺ 欲速则不达的高中作文素材
欲速则不达
1941年日本政府决定突袭美军驻太平洋基地--珍珠港。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战役获得巨大成功。美军战舰被击沉4艘,重创1艘,炸伤3艘,炸沉其他船只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死伤人员4500多人。而日本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死伤200人。日本在突袭珍珠港的同时,出兵五路,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进攻。英国2艘战航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在新加坡附近被击沉,失去了在远东的主要力量。美国在菲律宾失守后只得将远东陆军司令部撤至澳大利亚。到1942年6月,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但这一胜利,导致了日本甚至整个德、意、日轴心国更快走向灭亡。美、英在珍珠港事件后决心参加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12月,两国首脑举会“阿卡迪亚会议”提出组建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后经中、苏等国协商,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的第一事项是“每一政府保证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以对抗三国同盟成员及其仆从国”,随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法西斯的末日终于到来了。日本以珍珠港战役的胜利换来了战略的失败。 一个小孩在草地上捡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家去,想看看蛹怎样羽化成蝶。几天后,蛹上出现了一道裂缝,里面的蝴蝶痛苦地挣扎着,几个小时也没有出来。小孩忍不住拿来剪刀,把蛹壳剪破。没想到里面的蝴蝶由于没有锻炼成熟,不久就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达到目标,就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孔子有一句名言:“欲速则不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破蛹的蝴蝶要经历痛苦和挣扎,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总会遇到阻碍。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给吴王夫差当仆人,才得以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汉相陈平在吕后手下韬光养晦,静待其机,终消灭吕氏,保全了刘氏天下。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理解了“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真谛。
相反,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的败亡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军驻太平洋基地——珍珠港,获得巨大成功。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打击。但另一方面,珍珠港事件促使了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心。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共同对抗法西斯,法西斯的末日终于到来了。日本的急于求成将法西斯帝国推向了覆灭的深渊,同时也警示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工”,把刀磨得快了,才能更好地砍柴。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同学总急于成功,想一鸣惊人,基础还没打牢,就整天忙于“奥数”、“奥英”。但是“欲速则不达”,这样不仅得不到提高,就连基本的知识都遗忘了,又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还是让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不要求走得最快,只求做那个走得最远的人吧!
❻ 关于 欲速则不达 的作文素材,如名人故事,名人名言,要能做议论文论据的
据说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长向学校反映作业太多,孩子整天熬夜,都成了近视眼。但学校却认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学知识的黄金时期,应该学习,而且还说,说这些话家长的孩子学习不刻苦,无主动性,成绩又不好,只能通过多做练习才行。而我认为,学校的初衷虽然是良好的,但他们却真的没有想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学生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但学习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保证,学生怎么去很好地学习呢?就说眼睛吧,让“孩子整天熬夜,都成了近视眼”,怎么让他们看清黑板上老师的讲解,怎么让他们掌握应该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呢?
就算这些家长的孩子学习不刻苦,无主动性,成绩又不好,但用让他们多做些练习的办法就能克服他们的这些缺点吗?我想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一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说,这些家长的孩子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兴趣,你怎么让他们在学习上刻苦,主动性强,成绩还好呢?作为学校,本来最主要的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做扎实细致的工作,而这所重点中学的初中不但没有做这一方面的工作,而且还用让学生多做练习的办法无形之中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让人痛心啊!
我只想奉劝这所重点中学的初中,快快停止你们错误的做法吧!因为——“欲速则不达”!
❼ 欲速则不达的作文素材
正如破蛹的蝴蝶要经历痛苦和挣扎,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总会遇到阻碍。越王勾内践忍辱容负重给吴王夫差当仆人,才得以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汉相陈平在吕后手下韬光养晦,静待其机,终消灭吕氏,保全了刘氏天下。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理解了“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真谛。
❽ 材料作文 少年学剑 关于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则抄寓言:一位一袭心想早日成名的少年拜一位剑术高人为师。他迫不及待地问师傅多久才能学成。师傅答曰:“十年。”少年又问如果他全力以赴,夜以继日要多久。师傅回答:“那就要三十年。”少年还不死心,问如果拼死修炼要多久,师傅回答:“七十年。”
少年可谓是不惜一切想尽快成功,可是为什么在师傅的眼中,他越是努力就离自己的目标越远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它的心完全被渴望成名成功的思想所占领,没有平和的心态。努力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期盼迅速成功,一夜成名的心态反而会使人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