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素材的积累
引名句,起点高远
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如: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江苏考生《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2)“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例1引孔子及冯友兰的话导入,例2由古语及谚语入笔,切合题旨,意蕴丰富,既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底,又展现其灵活驾驭的才思。可见,把自己平时集锦的妙言佳句巧妙地安置在文章的显眼处,无疑会使开篇文采飞扬,魅力十足。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问世间情为何物》)
(4)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5)古人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无怪乎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原再“误入尘网中”。(《水的联想。》)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孟子曰:“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宁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匆匆的心灵选择。在这来去匆匆之间,又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心星点灯》)
一、开篇明旨,篇末点题或开篇点题、篇末明旨的佳句。
二、高度概括、内涵丰富、意蕴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
三、烘云托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佳句。
四、显要精炼的段落首括佳句,承上启下的段间过渡佳句。
五、整散结合、形式整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的佳句。
1.开篇明旨,篇末点题或开篇点题、篇末明旨的佳句。
开篇
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
(摘自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摘自河北省学生《把握青春》)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摘自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摘自荆州市考主《把爱心带给他人》)
不知是否曾经擦身而过,你轻轻地如天边的一丝薄云,即使可遇而不可求,也带走了我心灵的关注……
(摘自广东省考生《我关注生命中的点滴》)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如遭受挫折,被人误解,受到批评等等。当时感觉,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以后蓦然回首,那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多彩岁月的一缕馨香。
(摘自重庆市考生《馨香缕缕》)
人生需要掌声。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青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声吗?
(摘自安徽省考生《人生需要掌声》)
就像是风对于帆,就像是温度对于种子,就像是阳光雨露对于万物生长,赞美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摘自安徽省考生《渴望赞美》)
世上有一种不会凋谢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开放。越是高洁的心灵,微笑之花越美。
(摘自荆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篇末
生命是正在燃烧的火焰,在灰烬里同样会放射出光芒,因为生命在你手中,你只要把握好。
(摘自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么?青春需要好好把握。无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风吹过时,回想过去,自己的认真把握,干好了该干的每一件事,至少" 这" 也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交待。将青春握在手中,将希望铭记心头,带着希望与梦想,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青春之辉煌。
(摘自河北学生《把握青春》)
在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
生活中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中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摘自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爱心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摘自荆州考生《把爱心带给他人》)
2. 关于知音的作文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相遇也许是一种缘,但若能够回相知那答启不是缘分上的一颗明珠?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人际圈中,认识的人很多,但是很少能够找到自己的知己。王勃正因为有
知音是黑暗中的一颗星火,为你带来光明的希望;知音是苦海中的一丝甘甜,让你苦中有甜;知音是痛苦中的安慰,把你带到幸福的边缘;知音是天涯海角中的依恋,让你没有被丢弃的危险;知音是一个储蓄盒,收藏着你的泪水与心酸......寻找知音,需要彼此间的互相了解;需要彼此间的相互信任;需要彼此间哦相互承诺。
每当我心情很烦时,总喜欢打开日记写下心情,在没有找到我的知己之前,只有将它作为代替。高中的生活让我苦涩又让我向往:向往它的与众不同,苦涩着事事的变迁。自从上高中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思想也成熟了许多,与父母之间也更加的默契。但是人大烦事多,有时不知为什么总会因莫名其妙的事情而闷闷不乐,心中真的是好难过。不敢想爸妈说,怕他们担心,又没有朋友可以诉说。真的好无奈……
总喜欢夜晚对着星空,与月亮和星星谈心,但又怕风儿悄悄偷走了我的话语,真想有个知己......
3. 作文素材
话题:理解
思路
人们都渴望别人的理解
理解需要沟通
理解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相互的
理解是一种宽容
理解的基础是尊重
理解能使家庭更加和睦,友谊更加牢固
理解不是单纯的原谅和一味的放纵
理解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名言
其实,爱和理解并不能使人原谅,而只是使人容忍———对事实表示无可奈何的承认和接受。———周国平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爱因斯坦
除非你理解世上最令人发笑的趣事,否则你便不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难题。———丘吉尔
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像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高尔基
我不能相信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萨特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所无法占有的。———歌德
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理解的。———爱迪生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居里夫人
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怎样思想,要比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行动更为重要。
———伏尔泰
理解还是很有用的!如果你不理解,你就得不到什么。———罗曼·罗兰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体谅。
———富兰克林
人与人之间,原存在许多隔膜与怀疑,惟有理解是化解隔膜为知己,消释怀疑为良友的桥梁。———赫尔利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应该“理解”,必须“理解”,人类最高尚的目的就是:理解一切。革命的捷径也是:理解一切。———莫兰黛
有些人为了生计而不去理解某些事情,要让他们理解这些事情是很难的。———厄普顿·辛克莱
解释和理解是两个不同但又互为补充的认识手段。———科恩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佚名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最孤寂的,每个人都渴望理解。———佚名
经典素材
卡耐基挨骂
(理解意味着宽容)
理解意味宽容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理解的一大妙用就是它还能化干戈为玉帛。
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住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理解可以打破人们之间的阻隔,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给对方一个痛哭的机会
(理解就是心灵相通)
英国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只有12岁,不幸由于骨癌准备截肢。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包括她的观众闻讯赶来探望。这个说:“别难过,没准儿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起来呢。”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人微笑致谢。
她很想见到戴安娜王妃,她优美的舞姿曾得到戴妃的赞美,夸她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经过别人转达她的愿望,戴安娜王妃终于在百忙中赶来了。她把埃利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
据说,戴安娜虽出身富家,却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她经常说自己笨得像牛,智商不高。但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戴安娜一句贴心的话,足以让埃利受益一生。
“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
(理解造就科学大师)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生气,她找到老师理论。但是,她得到的答复是:“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如果爱迪生的母亲不理解爱迪生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我们今天还处于黑暗之中。
朱德为母亲分忧
(要理解父母)
朱德从小就非常理解自己的母亲,经常主动为母亲分忧。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她总是天没亮就起床,把饭煮熟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朱德看到母亲这样整日劳碌着,从四五岁开始就在旁边帮忙。到了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但能挑能背,还能种田了。每天从学堂回家,看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时,朱德便一声不响地把书包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一到农忙季节,他就整日在田里跟着母亲劳作。
他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满两桶水,是很累人的。但是,朱德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总是尽力去做。一个秋天的晚上,母亲做完了全家的饭,收拾完厨房,又忙了半天。等一切忙完,已经是深夜了,她看到水缸空了,就打算一早去挑水。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水缸是满满的,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母亲终于发现是朱德趁天不亮挑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肩分担了母亲的负担。
伽利略与车夫
(真理要得到世人的理解需要时间)
据说,有一回,伽利略为了节约钱,搭了一辆拉橄榄油的车从比萨去佛罗伦萨。在车上伽利略一路跟车夫聊天,车夫一出口就是赚钱,而伽利略一出口就是他的数学计算。他俩越谈越糟糕,最后两个人干脆谁也不说话。车夫在想他这一车橄榄油能挣多少钱,伽利略在看着车夫装橄榄油的桶发呆。伽利略很想算出桶的容积,这些桶的容积应该怎样算呢?他想这些桶几乎都是圆柱体,那么要求出桶的容积,看来只能用桶的底面积乘以桶的高度。伽利略于是目测了一下桶的高度和直径,一下子他便把这些桶的容积算了出来。
“你每桶橄榄油是300公升?”
“你怎么知道的?”
伽利略便认真地给车夫讲解起计算公式来,无论伽利略怎样耐心地解释,车夫还是听不懂。听不懂还不要紧,重要的是听不懂的车夫还认为伽利略是在利用巫术。结果死活也不敢收伽利略付给的钱。
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者,是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天文科学家。但他由于宣传科学,屡遭罗马教廷的残酷迫害,被罗马教廷判决终身监禁。后来,伽利略在满目凄凉和贫病交加中,在监禁地佛罗伦萨含冤去世,终年78岁。
释鹿得人
(理解就是推己及人)
鲁国国君孟孙带随从进山打猎,臣子秦西巴跟随左右。打猎途中,孟孙活捉了一只可爱的小鹿,他非常高兴,下令让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宫中,以供日后玩赏。
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突然发现一只大鹿紧跟在后,不停地哀号。那只大鹿一号叫,小鹿便应和,叫声十分凄惨。秦西巴明白了,这是一对母子,他觉得心中实在不忍,于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两只鹿撒腿跑进林子里不见了。
孟孙打猎归来,秦西巴对他说放走了小鹿,孟孙一下子火冒三丈,把秦西巴赶出宫门。
过了一年,孟孙的儿子到了念书的年龄,孟孙要为儿子找一位好老师。许多臣子都来向孟孙推荐老师,孟孙一一接见这些人,但他总觉得不是十分满意。突然他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赶出宫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开朗,立即命人去寻找秦西巴,并把他请回宫来,拜他为太子老师。
臣下对孟孙的做法很不理解,他们问道:“秦西巴当年自作主张,放走了大王所钟爱的鹿,他对您是有罪的,您现在反而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孟孙笑了笑说:“秦西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小鹿都生怜悯之心,宁可自己获罪也不愿伤害动物的母子之情,现在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终于被国君理解。
王野罢官
(理解会使人如释重负)
南宋理宗淳祐元年,两浙转运判官王野被别人诽谤诬陷。结果,他就被罢了官。于是,他回到了老家。王野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他怕母亲难过,担心,就谎称自己是要调到别的地方任职,想以此来让母亲高兴高兴。不料,他的母亲早就猜出来了。母亲说:“你罢官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当初你父亲就是因为直言敢谏,触犯了当权者,被贬官流放的。现在你又是这样,我其实很高兴,因为你继承了你父亲的好传统。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王野就非常感激母亲的理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意林故事
知子者莫若父
我国有位著名作家,中学时数学成绩竟得过零分;一位杰出数学家,却因讷于言语而不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浙江海宁曾有过一位农家女孩,上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发现,她对任何乐曲能“过耳不忘”,只要听一遍,就能当即在风琴上演奏,而她在这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音乐训练,但她的学习成绩却很普通。我有一位朋友,他可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大师、社交天才,但他的乐感差得惊人,哼一句最熟悉的歌词,也总是五音不全。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性格、兴趣、意志、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则更是七彩纷呈,难辨高下。作为父母,必须努力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其优势与弱点,这是成功教育的甚础。
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势,不理解自己的孩子,这是许多父母容易犯下的大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称职的父母必须独具慧眼,把握孩子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知音难觅乎
江湖上的人都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是难得的知音 。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十分不幸的是,某一天钟子期仙逝了,俞伯牙自是伤心不已。
伯牙长叹:“天下再无知音!”从此每天操琴于子期墓前,但奏《高山流水》,不再过问世间事。这自然引起俞伯牙老婆的不满。
俞伯牙心想妇人之见,实在俗不可耐,同床共枕几十载,却还不及楚人钟子期理解他,一个能达到心灵共鸣的知音岂是易得?
某日,伯牙和往常一样到子期墓前,忽然看到老婆追将过来,不禁摇头喟叹:“天下之大,知音却难觅啊!”
老婆这次却未数落他,只走到伯牙面前,取过他手中的琴,端坐下来。伯牙疑惑地看着她,结婚这么多年,他从未见过妻子奏琴,也未听她谈琴,不知这回葫芦里卖什么药?
却见她已经开始弹奏,正是《高山流水》,他无数次弹给子期听的曲子!他不曾知道妻子的琴艺竟是如此之高,远在自己之上!时而玉拨金鸣,如大江东去,万马奔腾;时而灵动婉约,如小桥流水,燕过柳梢。一曲奏罢,万籁俱寂。
良久,夫人开口:“天下不只一个钟子期,也不只一个俞伯牙。所谓知音难觅,是自己的心难觅。”
伯牙颓然坐下:常慨叹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又何曾尝试过去理解别人?所谓知音,存乎一心之间也。
0的争论
意想不到,一个小小的“0”,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化学家在书中写道:“O是氧的化学元素符号。没有氧就没有生命,O是一切生物的命根子!”
数学家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0怎么会是氧?它明明是什么都没有的0!一切从0开始,没有0就没有一切。”
英语教师听了,连连说:“NO,NO。它明明是O、P、Q的O。没有O,就没有OK。没有OK,世界就失去了诗意。”
长跑运动员对0发表一番新颖的见解:“它是我的跑道呀。我天天踏着它前进,任何一个运动场里,都躺着一个巨大的‘0’!
长跑运动员的话,引出天文学家的一席高论:“不,不。在我看来,‘0’象征着地球的‘跑道’!春往秋来,一寒一暑,地球绕太阳公转,在浩瀚的太空中画了一个‘0’。”
几何学家发言了:“在几何学上,‘0’叫椭圆。任何圆,除了从正上方观看之外,从其他角度看过去都成了一个椭圆!正像原子核外的电子轨道是圆形的,可是画家们总是把它画成椭圆形。”
争吵声传入作曲家的耳朵。他正在构思一首小夜曲,而嘈杂的声音使他无法静下心来创作。“在我看来,‘0’是休止符!”
作曲家的话给这场“马拉松”争论画上了休止符。从此鸦雀无声。
理解不是纵容
每当玛瑞塔上学前,玛丽总会叹口气:“我的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她身上穿着她爸那件旧T恤,那条牛仔裤更是惨不忍睹,低腰,裤身紧得像包粽子;她走路时,裤管上的须须便在后面拖呀拖的。
这是年轻人最流行的打扮。虽然玛丽小时候曾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穷得没钱买衣服,也没穿得这么邋遢过。
然而有一天,玛丽突然像是听到上帝的话:“女儿出门时,你都对她说什么?‘我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你看过其他的女孩穿成什么样子吗?何不亲自去瞧瞧呢。”
玛丽去接女儿,发现穿得比她女儿更“惊世骇俗”的大有人在。于是,玛丽向玛瑞塔表示,也许她对“牛仔裤事件”反应过度了些:“现在起,你去上学或和朋友出去玩,爱穿什么随你的意,我不过问。不过你跟我一起上教堂,逛街,或拜访长辈时,你得要乖乖地穿些像样点的衣服。”
玛丽继续说:“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我却得退百分之九十五,你说谁比较划算?”
玛瑞塔眼睛一亮。母女俩达成了妥协。
从此之后,玛丽每早快快乐乐送玛瑞塔出门,对她的衣服不再啰嗦半句,而玛瑞塔和玛丽一起出门时,也都是衣着整齐大方。
苦似良药的严格和无限宽宏的理解都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理解之后,还须尊重
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之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着小丑、大象。
他们的父母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母亲挽着父亲的手。
卖票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母亲的头垂得低低的。
售票员又报了一次价格。
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直视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我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着,泪水忽然滑落在他的脸颊。
一枝钢笔
北京有一位丁蓉老师,几十年前他的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东西,当时他没有厌恶,没有指责,而是掏钱买了一枝钢笔,送给这位学生:“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枝钢笔送给你,我知道人家的东西你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地送回去。”几十年后这位小有成绩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老师的面前说:“没有丁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我们无须讳言这样一个事实,当学生崇拜你时,你讲十分课,他能听进十分,当他对你反感时,你讲得天花乱坠他也充耳不闻。理解不需要雕饰,理解不需要炉火纯青,理解需要坦诚,理解是春的交融。信任就是理解的一种。
当然,理解不是放纵,在老师理解信任学生的基础上,长辈对晚辈有把握的等待,有结果的期望。老师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自我反思的契机,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修正的空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育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
应用与创新
要会向孩子“推销”自己
有位做母亲的老是抱怨说女儿不能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父母白天工作很紧,晚上回家后还得操持家务,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女儿呢,对父母的爱心并不“领情”,不管父母多么忙和累,她都跟无事人似的看电视或玩游戏机,甚至连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因此,这位母亲时常一生气就爱骂女儿:“你不知道我有多累。”
也许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委屈”,女儿太不理解自己。造成女儿如此“薄情”的,也许正是这位母亲自己。
不可否认,这位母亲确实对女儿是一片爱心,确实是辛辛苦苦。但问题是,你的这份爱心让孩子体验到了吗?你的这份辛劳让孩子理解了吗?如果你总是对孩子不吭不响,默默地做着“无名英雄”,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认识到这种不平凡中的伟大呢?又怎么能让他们对养育自己的亲人产生敬爱的情感呢?
有位女孩,总是满怀深情地谈起她的母亲,虽然有很多事自己还不懂,但母亲却老跟她讲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怎么忙?怎么累?让她从小就知道理解父母的辛劳,所以这位女孩自幼年起就比别的孩子懂事。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是,父母投入感情绝不是为了让孩子与自己的感情距离越拉越大。因此,为了以爱心唤起爱心而不是换得伤心,请父母们也要学会宣传“推销”自己吧!
理解就在你身边
人人都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是不明白理解是相互的。
早上正值上班高峰期,人多、车多、路挤。骑自行车的,人刮着你,你刮着别人,人撞到你,你撞到别人,这并不稀奇。这时候,你撞了别人,会不会向人道声“对不起”呢,如果撞伤了别人,会不会马上喊人救治?别人撞了你,你是开口先骂,不依不饶,还是在别人的“对不起”中,道一声“没关系”,然后微笑着说“再见”,继续赶路?假如你被人撞伤了,是体谅别人的无意,还是得理不让人,甚至胡搅蛮缠,条件提了一大堆,还觉得不满足?乘坐公共汽车,别人挤了你的坐,或者撞了你一下,你是不是能不去理会,还是一撞就跳,恶语伤人?
上街买东西,正遇人多排队,假如别人插队,你是耐心地询问他是否有急事,然后决定是让步还是劝服,还是连讥讽带挖苦,直至引起口角?
乘火车旅行,假如你率先登车,是把你的行李舒适、宽松地摊在行李架上,还是尽管行李架空荡荡,也按规定位置排好行李?假如有人上车晚了,行李架上没了位置,你能不能主动靠紧你的行李,挤出空位,方便他人?还是对人的难处熟视无睹,装糊涂?
如此等等,相互体谅一下,所有的不愉快岂不都烟消云散了?
与其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还不如从自己出发,先理解一下别人。
还行吧...
4. 有关于聆听的作文素材
聆听。。
1唐太宗和魏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人与人之间需要倾听,更何况君与臣?可惜懂得倾听纳谏的君不多。而唐太宗谙治国之道、汲历史之训,以魏征为镜虚心纳谏。可以说贞观之治离不来唐太宗的倾听。
2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倾听拉近心灵的距离。假如钟子期不用心倾听领会便听不懂伯牙之心、历史上便少了一段佳话。凡事、用心倾听。朋友、用心倾听。
3马稷拒谏失街亭
诸葛亮出战前强调街亭直接关系到北伐成败和蜀军安危,「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并指出街亭「守之极难」。而马谡却满不在乎,说什麼:「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其次,诸葛亮郑重提醒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马谡却不把强敌放在眼裏,声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再次,诸葛亮以「军中无戏言」来告诫马谡,马谡却仍然头脑发胀,以 「愿立军令状」来担保必胜。由於马谡过去曾出过一些好主意,赢得了诸葛亮的器重,这次又自信必胜,诸葛亮便把镇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他,并拨「平生谨慎」的王平相助,又谆谆叮嘱了三点:其一,「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这是守卫街亭的基本部署。其二,「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这是防止部署错误的保险措施。其三,「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这是要求王平尽到辅佐匡救之责。这三点如果都能做到,守住街亭应该是做得到的。马谡、王平领兵去后,诸葛亮犹恐有失,又命高翔屯兵列柳城以为救援,命魏延驻扎街亭之后以为策应。层层设防、布置前呼后应。可叹的是,骄矜自用的马谡却完全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他一到街亭便讥笑诸葛亮「 多心」,认为魏军不会来。接著,他又撇开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处」的指示,硬要扎营於山上。王平再三劝告,指出魏军若包围蜀寨,断绝汲水之道,蜀军将不战自乱,他却固执己见,甚至用「丞相诸事尚问於我」这类大话压人。王平苦谏无效,只好分走五千兵到山西下寨。
马谡如此自行其是,目空一切,不听取诸葛、王平建议这就决定了失街亭的败局。我暂时想起这些。。
5. 急需!有关于“知音、朋友间的理解”,古代 现代的作文例子、素材
当你有钱的时候,所有人都来和你称兄道弟;当你没钱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人都离你而去;只有真心真意的才会来帮助你,那就是朋友。当你尽力了却无法帮助到朋友的难处时,真正的朋友不会对你怨声载道,而是反过来安慰你感谢你所付出的力量,真正的朋友不会在意你和其他人聊天而奚落你,因为朋友是信任对方的。
——题记
在学校里,有没有老师不重要,没有朋友是最不幸的;在事业上,有没有家人不重要,没有真心对你的人是最危险的。在我看来,朋友可以是雨中的一把伞,她积极的帮助你挡住风雨;朋友也可以是冬日里手中的热茶,用他的体温来温暖你的心。朋友是最亲近的,友谊则是最美好的。
我也有一个知我懂我的好朋友,每当我内心稍有难处时,她总是会留意到,然后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有的时候我的难受也会给她的心情带来影响,有的时候我甚至用恶语伤到她,她却仍然不在乎,她说:“别在意,有什么好想的,你看我。”真的,每每听到这话时,我心里确实是很舒服,但其实也知道,她能这么说,是因为她也遇到跟我同样的难题了,即便她内心很难受,也会走过来先安慰我。
她去北京了,回来给我带了一个手机挂链,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福娃贝贝,她精心的用透明塑料袋包好给我。“是不是太小了一点,去一趟北京就给你带这么一个小东西。”“不会呀,我很喜欢,多可爱呀!还是正版北京的呢!”她笑了。谁想,隔了不到几天,她竟邀我到西餐厅吃饭,我一脸的惊喜,当然那顿饭也花了她将近150元,我替她心疼。我问她为什么突然邀请我出来吃饭,她简单的回答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上次送你的礼物太小了”。我心里刹的重重一击,原来是因为这件小事,想好好批评她一顿,告诉她礼轻情意重,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想来自己被她的行为感动了,换作是我又会怎么做呢,也请她吃饭?恐怕不会有那个心。
正想着,“怎么了,饭不好吃?”,她关切地问。原来我的心思又跑到她那里去了,作为朋友当然不能将她的愿望落空,好吧,接受礼物。“谁说的,等一下我还要,你不可以拦着我哦。”我会心一笑,她也笑了。
6. 每周一则作文素材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7、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10、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苏尤里·郁达列夫
11、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
12、 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
13、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4、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
15、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16、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17、 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
18、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毛泽东
19、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 邓-小-平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郭辉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各类话题优美语段集锦
1、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2、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4、不知是否曾经擦身而过,你轻轻地如天边的一丝薄云,即使可遇而不可求,也带走了我心灵的关注……5、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如遭受挫折,被人误解,受到批评等等。当时感觉,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以后蓦然回首,那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多彩岁月的一缕馨香。
6、人生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青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声吗?
7、就像是风对于帆,就像是温度对于种子,就像是阳光雨露对于万物生长,赞美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8、世上有一种不会凋谢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开放。越是高洁的心灵,微笑之花越美。
9、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么?青春需要好好把握。无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风吹过时,回想过去,自己的认真把握,干好了该干的每一件事,至少“这”也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交待。将青春握在手中,将希望铭记心头,带着希望与梦想,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青春之辉煌。
10、在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中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中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1、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爱心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2、关注无须矫情,关注只会无意,那份认真与执着,就像飞向天空的蝴蝶,带走我的关注,无意中又捎来生命与爱的消息,送给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13、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里酸酸的,只是这种委屈没有升华成恨,而是造就了我坚强的性格,我也理解老师的心情。如果没有那一次,我能体会到委屈的滋味吗?哈哈!岁月无痕,惟有馨香缕缕。
14、人生的鼓掌永远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重要。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亲爱的师长,多么渴望得到您的赞美,哪怕是一两句简单的话语!
15、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去点缀生命。不用再苦苦寻觅快乐,乞求光阴的怜悯,而是含着微笑走过四季,再将它们贮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
16、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
7. 高考作文名人素材
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摘自《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屈原
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高中课文《屈原列传》、《离骚》、《湘夫人》等,都说到屈原。
【原文再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传》
【素材评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谄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适用话题】
适用“肩膀”、“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责任”、“理想”、“执著”等等。
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曹操的奸恶。
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操,却有着对理想的追求,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极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学过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写的。
【原文再现】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素材评析】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适用话题】
曹操爱惜人才,胸怀大志,杰出的军事才能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曹操狡诈多变,性格多疑也常常提醒大家,适用话题有“智慧与狡猾”、“理想”、“抱负”及“诚信”、“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人与路”、“谈意气”等。
诸葛亮
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
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原文再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摘自《出师表》
【素材评析】
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人们在甚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甚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自从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
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适用话题有:“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司马迁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时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这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乒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八篇,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高中第六册第四单元,专门用一个单元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史记》中的选文。
【原文再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自《报任安书》
【素材评析】
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而当我们的人生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适用话题】
《史记》,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为朋友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为了理想而放弃尊严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适用话题有“坚强”、“意志”、“忍辱”、“诚信”、“心灵的选择”、“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
杜甫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素材评析】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适用话题】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我们学习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等诗,在高中第五册的第五单元还专门安排了李杜诗歌单元,学习了《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
【原文再现】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素材评析】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阮籍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
阮籍,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有篇文章写到《阮籍不拘礼法》。
【原文再现】
阮籍不拘礼法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素材评析】
阮籍的性格上尤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从上文中在母终时的表现以及喝醉酒后的行为中,可以一斑。而他的这种有放有敛的性格还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阮籍的诗写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着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统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缘故。
【适用话题】
阮籍佯狂而歌,蔑视礼教、洁身自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适用话题:“符号”、“走与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
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我们学过的课文《桃花源记》《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诗文,它们的作者就是陶渊明。
【原文再现】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素材评析】
本文从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适用话题】
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适用话题“高洁”、“荣辱”、“谈意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李清照
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与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快乐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弃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随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时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无定所,四处流亡。国家的半壁江山顿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高声歌唱。
【原文再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加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素材评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作者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适用话题】
即便在国恨家仇面前,李清照还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来自律,此事例适合话题“雕刻心中的天使”、“铭记与忘却”、“专一与忘情”、“水的灵动”、“纪念”等。
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
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分析: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话题:“文学的力量”
8. 作文素材
我同学写过一篇,给你看行不行,大致就是我在回家路上去买东西,卖东西的阿姨双手捧物递给我,而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最后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懂得尊敬。
9. 关于知己知音的素材作文怎么写
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比心, 不一定形影不离, 但一定心心相惜 , 不一定锦尚添花, 但一定雪中送炭, 不一定常常联络, 但一定放在心上~。
当你是一只鸟的时候,家人和亲戚也许会在乎你飞的高与低,但是朋友在乎你累不累。
朋友就是悲伤时可以倾诉的对象,朋友就是希望分享快乐的同伴, 朋友就是愤怒时的出气筒, 朋友就是自己永远也不想摆脱的人,朋友是一面镜子,永远能照出最真实的你, 朋友是救命稻草永远在你最需要时出现,朋友是人生旅途的驿站,供你休憩, 朋友以停泊的港湾,任你停泊, 朋友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一种资源,
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朋友是不可再生资源,珍惜朋友,友谊长存~
记得那是一件令我刻苦铭心的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的秋天的一个下午放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上4年级的上半学期。我在和一个好朋友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只狗。我对我的好朋友说:“有狗!我们快跑吧。”可能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反应过来,我撒腿就跑,只能听见狗的叫声和奔跑声。但是在我的耳朵里又有着那特别关心的一句:“别跑了”,当时的我不顾三七二十一,只顾着跑步。由于我的速度没有狗的速度快,导致我被那只粗莽的狗咬了一口。我的好朋友帮我赶走了狗之后,急忙跑过来看我怎么样了。又把我送回了家。她才走。
我的知己,我最好的朋友!
朋友,不是在你快要掉下“悬崖”的时候视而不见的陌生人,而是把你从悬崖边上拉回来的人。
我的知己!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