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申论大作文分论点一定要从材料中提取吗
1、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和主要分论点; 2、论据综合运用材料提供的现成理论和案例; 3、以考生自己熟悉的理论和热点案例加强论证。
Ⅱ 申论大作文抄了很多材料,一般能得多少分
申论抄材料,我们其实不应该忌讳这个话题,因为加工原材料并且合理的去抄写材料,是申论的基本功。毕竟申论不是小学语文,不是汉语言文学,不需要各位参加国考的考生都拿出诺贝尔文学奖的本领来,语言的优美度是次要的,精简、实用、正规才是硬道理。而材料中的很多语句就已经很正规了,你完全可以稍作修改拿来使用!那么,如何合理抄材料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指点。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考生不愿意抄材料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种对申论考试本质理解的失误,考生在面对申论的时候总是还陷入以前语文考试的误区,认为申论要特立独行,要有自己的所感所想,其实这是不对的。
申论考试的定义已经告诉所有人答案了——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
对!你没有看错,考察的是分析加工材料的能力,是模拟日常工作性质的考试。我现在要问那些特立独行的考生了:哪里问你的看法了?哪里要你各抒己见了?哪里要你放飞自我展现个性了?所以啊,申论考试的实质是代命题人陈述观点,要听命题人的话,命题人的观点都在哪里呢?都在材料里!
读透材料之后,把根源性的结论总结出来,很多时候,申论的材料可能会完全案例化,其中不会将结论告知考生,考生想要直接耿直的抄材料是做不到了。我们来看例子:
申论材料:
为了确诊,2009年1月,张海超到了北京,随后的近一个月,他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煤炭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医院就诊,得出的结论也为“尘肺病”。但是,张海超就诊的上述各大医院,因为不是法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这些医院在出具的诊断结论中只能用“疑似尘肺”和“不排除尘肺”等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做了肺切片检查,上述医院均排除了肺结核和癌变的可能。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要由当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进行,且前提是要用人单位出具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多种证明。
问题:分析说明“张海超事件”中职业病诊断鉴定难的主要原因。
错误的抄写:1.张海超因为没有去法律规定的职业病鉴定机构,所以鉴定结果无效,职业病鉴定难。2.职业病鉴定需要的单位出具的证明和材料太多。
中公点评:乍一看,感觉好像很简练的抄写出来了,但其实只是把案例缩减化抄写了出来,还是没能摆脱案例的影子,并且根源性的问题没有概括抄写出,重点不明确。无法直击要害。
正确的抄写:职业病防治法不合理,鉴定机构单一,缺乏鉴定的联动机制,手续繁杂
Ⅲ 申论大作文素材怎么积累
申论大作文素材的积累需要靠平时。
平时需要多关注新闻,多关注各种热点。
Ⅳ 申论大作文如何积累材料
一、 平时多留意身边平凡小事
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都是社会现象,反映着社会问题,不一定要非常具体,只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即可,均能够成为写作素材。
例如主题为“教育”。我们从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去入手。包括:“学校中的好学生与差学生”、“教育歧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德问题”、“学校加班补课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等。
这些事件并不一定要说的非常具体,不一定要选取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们可以是反映宏观现象的词汇,也可以作为论据。而且,选取来自与生活,难度会更小。
二、多积累社会新闻热点事例
社会新闻热点事例较之于身边平凡小事,要更加具体一些,更有针对性一些。
例如主题为“创新”,我们就可以从具有创新性的新闻热点事例作为作文素材。包括:“央视《我爱发明节目》”、“苹果手机不断更新换代”、“事业单位合同制”、“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校长教师论证制度”、“绿色信贷政策”等。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人民日报、半月谈、地方报纸等多种方式积累。尤其是现代年青人依赖手机,我们就可以下载新闻手机客户端,既方便有全面的积累素材。
三、多了解原理效应
原理效应反映社会客观规律,往往具有普遍性,可能适合很多不同主题的作文写作。
例如: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最短板,大多数的作文写作都可以使用它。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容易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一般可以用在政府解决贪腐问题、企业自律加强职业道德、个人完善自身修养等。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容易物极需反。一般用在政府要倾听民意不要过度压制、企业要关爱员工不要过度压榨、学校和家长要爱护学生不要过大压迫、个人要适当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奔波等。
我们会发现原理效应的使用很灵活,且适用主题很多,建议考生可以多积累些热门的原理效应。
四、适当背诵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非常高端的论证素材,可以提高文章的文采与内涵。但是,其难度在于:(1)记忆难;(2)内容多;(3)针对性难以把握。
往往考生背诵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写作文的主题稍稍有所变化,这些素材可能就无法使用了。
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多背诵“创新、改革”“爱国”“民生”“良好心态”“官民关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写作文用到的几率会大一些。
Ⅳ 申论考试大作抄材料问题
申论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观性试题,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内
第一部分,容在注意事项这一部分,我们要注意选择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进行作答,字迹要工整,考生可以在平时训练时就养成用黑色笔答题的习惯,同时注意练字。
第二部分给定资料也是试卷占比最大的部分,在备考时就注意对一个问题的全面分析,看见问题的不同方面,同时也要多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内容增加积累。
第三部分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在作答要求里主要有五大题型,分别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申发论述即大作文五种,考生在备考时不可忽视任何一种题型,平时要每种题型都要做到,对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思路都记住。在平时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字数的要求,注意锻炼语言的简洁性,注意培养概括能力。
Ⅵ 申论大作文该如何提升
申论大作文提升技巧有:
1、立足政府实务,把握申论实质。
申论测试是实操性很强的一种考试,它模拟了公务员日常工作,侧重考查应考者驾驭材料和文字表达的双重能力,从而判断其是否能胜任未来岗位中的文字方面的职业素质。所以,在考试中考生应根据题目要求转换角色,站在政府立场上,以公务员的观念,如全局、法制、责任、服务、效率等观念,恰当利用材料,辩证分析或处理问题,从而准确体现申论的内在要求。
2、领悟考试大纲,避免学习误区。
当前,学员在申论学习中存在着“申论就是抄材料”或“申论就是随意发挥”的两大观念误区,这两种观念都是及其有害的。要跳出这“两种误区”,作为学员应深入认识申论大纲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等四大能力,真正认识到申论重在能力考查,而不是简单的抄材料或随意发挥,这样才会跳出急功近利的心理窠臼,端正学习态度,以正确的方向进行备考。
3、梳理历年真题,发现命题规律。
如果说命题原则来自申论大纲,那么命题规律则存在于历年宝贵的申论真题中。因此全面系统搜集并整理申论真题显得尤为重要。申论经过近20年的发展,题型已趋于成熟,包括概括、分析、对策等基础题以及应用文和大作文等写作题。每种题型中又涉及了若干小的题型,如归纳概括和理解分析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建议对策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应用文分为一般型和公务型、大作文分为命题型、自命型和半命题型,而不同题型对应的方法差别较大,需要考生考试时快速梳理,掌握正确的答题方向。
4、加大审题力度,提高做题效率。
在任何科目的考试中,审题都关系着考生的作答方向,是解答的关键,申论也不例外。申论的审题在于精准把握给定资料后的作答要求。因此学员平时就要着重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考生不仅从宏观上把握题目之间的关系,更要从身份定位、题型判断、作答范围、作答对象、作答形式、分值字数等具体方面进行考虑,并注意带着问题阅读给定资料,避免作答的盲目性,提高做题效率。
5、重视材料分析,有效提炼信息。
申论资料是申论试卷的载体,也是申论考试中的一只拦路虎。学员应养成良好的的阅读习惯,不仅引导学员通过泛读从宏观方面把握材料的结构和逻辑,如建议考生参照总分总、总分、分总、分总分等常见结构标画出给定资料的主干信息,然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资料的基本框架,作为写大作文的借鉴,也要通过精读从微观方面引导学员带着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勾划出符合题目的关键词,为后面快速提炼信息打下基础。
6、培养规范意识,写出完美答案。
文字表达能力是公务员日常工作的重要能力,也是申论测试四大能力中的最终能力,在申论试卷则集中体现了考生语言规范到位的基本情况。因此学员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简练性,即措辞要简明扼要,不罗嗦,不重复,语言精简,这是提高公务员工作效率的要求,也是由申论试卷的卷面所限定的;二是流畅性,即不管是严肃还是生动语言,让考官充分感受到行文的节奏感和语言气功底,造成一气呵成的阅读或阅卷效果;最后是整洁性,即书写工整、美观、布局合理,这也公务员文书工作的应有之义。
(6)申论大作文素材扩展阅读:
如何提高申论阅读水平?
1、养成标记阅读的习惯
申论阅读材料较长,篇幅较多,而在考场中我们主要依靠瞬时记忆,因此必须做好适当标记,避免无故的时间浪费,效率不高。比较推荐的方法是阅读任何一则材料,先标记段落,分清段落之后,再开始阅读,阅读材料之前,首先要阅读对应的题干信息,这样阅读才会有针对性,在审题过程中,圈出考察的关键信息(例如:作答对象、作答主体、作答任务、作答限制条件等),然后到材料中对应找出信息点。建议直接要点画框,间接要点画线,关键词画三角,如果需要整合信息点,可以在材料文字旁边对应位置做好适当批注,方便最后答案的书写。
2、增加对词的敏感性
国考和多省联考等考试中,往往会在材料中对应出现题干中的关键词信息,而且会反复出现。因此需要我们增加对于词阅读的敏感性,在材料中圈出高频信息词,这些高频词就会反映出某则材料或者某段材料的核心思想,方便我们得出作答思路。同时,不要孤立地看待这些词汇,要将其放在句子中共同理解,提高阅读深度。
3、善于找出文章中关键句
在材料中经常会在某段出现整个段落或者是整篇材料的中心句,找到中心句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精准地把握材料核心思想,为答题服务。核心句往往出现在材料的段首或者段尾,甚至是一段材料中带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表达,或者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因此这需要我们加强对于句与句逻辑关系的理解,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需要具备快速识别的能力。
4、把握材料中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段落阅读能力对考生的要求较高,需要考生既要通过词、句阅读,理解某段的深刻涵义,同时又要将各个段落放在整体中进行考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时打好词、句阅读方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案例型材料的理解,就必须要自己概括出写作大意。
Ⅶ 申论大作文如何脱颖而出
一、紧扣材料,抓住主旨是基础。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门外汉看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形如流水,便认定这就是心目中的一等文,那其实不然,申论写作中的要害和偏重其实不在言辞的隽永,行文的洒脱,它看中或者考察的实则是:这个考生是否深刻理解了本套试卷的核心主旨,也就是我们常说立意。很鲜明的两个例子:有的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我语言很好,让考官看了就能立刻感觉我语言文字的深厚水平,但是立意把握不准,我能打多少分;还有的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我立意可以找准的,但是语言把握上不是很好,只能在可以阐释清楚事件的基础上来回试探,我能迈入三类文的门槛吗?显而易见的是:立意的准确度直接关乎文章的分数,语言再好立意跑偏也难逃三类的分数,立意最佳,语言逊色,其实也能搭上二类的列车。
二、合理布局、凤头豹尾是助力。
新时代“颜值”这一新兴名词,走进大众视野。一直走在公考时尚前沿的申论也不例外。那么申论文章写作的“颜值”体现在哪?首先是印在考官眼里的字迹,其次就是文章布局安排的结构性,最后就是文章门面的精彩性。针对于结构性来说,申论写作中结构常青藤是:五段三分式,也就是常说的开头、结尾、三个分论点,那么怎样保证结构上是美的,分论点的字数而言最好要旗鼓相当,最好控制在250字左右为宜。这样在排列分论点的时候会保持文章整体结构性的最优化;针对于文章写作开头而言,简洁精彩引人入胜,是我们最为提倡的,用宏观性简短的语句,引出我们的总论点是最为理想的开头模式。
三、恰当运用,安置材料是保障。
真正的好文章是来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中的内容来进行论证。但是问题就在于文章材料我们既不能大篇幅的抄袭,还要运用的有自己的风格和水平这就成为文章写作的一个重点。那关于材料改写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在保持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灵活改变句式,或者将案例型材料高度概括,形成并列的案例用在文章写作的论述过程之中。
Ⅷ 申论大作文怎么抄素材
申论复大作文怎么抄素材
材料可以抄,制但要看你怎么抄,有的人抄出来就会得高分,有的抄出来就会分很低。不能简简单单的原文照抄。
申论大作文普遍要求“结合材料”,但不拘泥“给定材料”,也就是联系实际,而“实战”告诉我们,学会“抄”材料是写好大作文的基础,一样的材料,有些人能“抄”出“诗书气自华”的意境,有些人则是白话连连,除了有考生自身的素质因素,还有就是很多人没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和大家分享两种“抄”的实用方法。
Ⅸ 公务员申论考试大作文中的“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到底指的是什么
“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的意思是提醒考生在考试中不要过多的抄袭材料原文,尽量写出亮点。但是绝对不是“给定资料”没有用,考生需要在书写的过程中做到对材料的合理利用。
申论作文书写要求如下:
1、严格按申论要求的特点进行构思,注意结构的完整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用总分结构,要突出重点部分,并对开头和结尾做好设计。
2、综合分析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
(1)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要分清;
(2)有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指跟“问题”有无关联)要分清;
(3)哪些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弄清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弄清所有有关联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巧用各种关联词和承接、连接词。
5、注意字数不得超出规定,也不能低于最低规定。
(9)申论大作文素材扩展阅读:
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从公务员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申论上常见的写作问题有:
1、结构编排不合理,行文层次的划分、衔接缺少紧凑型;
2、没有深入理解申论的本质属性--模拟行政,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够妥当,且行文缺少理论支撑;
3、语言表达不能够凸显行政文化严谨、规范的基本要求,偏于一般性的评论等等。
参考答案:网络-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