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西津渡的作文100字
,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它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等都曾在此候船,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泊船瓜洲》就是著名的一篇。西津渡古街也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真想领略下西津渡的风采。
下车映入眼帘的木桩和玻璃围城的码头遗址。跟随着导游我们漫步在老街上,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沿着老街第一个的就是“一眼看千年”,即从唐代到清代的道路变化。它见证了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历史进程。
救生会的成立,始于南宋的官办,由镇江郡首蔡洸开办,到清朝的民办这么多年不知挽回多少人的生命。观音洞参观后,我们去品尝了镇江有名的“锅盖面”,原来这美味可口的面条,由来于一个传说,[size=font-size: 14pt,14pt]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沿在西津渡登岸,来到张嫂的面店要吃面。忙乱中的张嫂,错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面锅,煮出的面乾隆赞不绝口,才发现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由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锅盖面店。
我喜爱这里的人文景色,难怪妈妈说要漫步在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慢慢感受千年的历史。
⑵ 镇江西津古渡的文章
下面有镇江最大的娱乐门户网站《镇江吃玩网》告诉您:关于西津古渡资料,今年下半年在市政府的努力下,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造,因此由原来的免费参观,现在本地人收费10元,其他20元。新增“小码头”遗址。欢迎您登陆《镇江吃玩网》查询更多景点信息。
西津古渡街座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著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著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西津古渡」原为古渡口,后因江面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当时许多大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历史的印记,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著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这却是再也不会重演的历史景像,「西津古渡」已在历史的洪流及动荡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废残缺.........
由于地处山麓,经济开发价值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旅游开发的破环……
与镇江博物馆比邻而居,一座矮墙相隔,由数十级石阶沿坡而上,一道雕花砖砌的券门立于坡顶,上书“西津渡街”字样,穿过这道券门,展现眼前的便是经历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一道券门之隔,门里门外的建筑却恍若隔世,门外是大道通衢,两旁是高大、宏伟、瑰丽,或中或西或中西混体的建筑,门内却转瞬间化作小巧古朴的中式阁楼、亭台、塔庙,中间夹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弯曲小道。
整个西津渡街全长约1000米,从刻有“西津渡街”的头道券门至待渡亭大约500米,从待渡亭到长江边500米,而其中浓缩的历史遗存最多、建筑艺术最精的则是从头道券门至待渡亭的500米。如果从云台山脚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话,西津古街实际上是一条依附于云台山麓的栈道,雕檐翘角的亭台楼阁仿佛是以一颗颗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为“珍珠”镶嵌在云台山麓上的精美“项链”。
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靠近头道券门的木结构店铺已经适应了现代商业氛围,成为了当地古玩字画的交易场所,热闹的休息日,店铺连同券门外的阶梯都成了市场,平常日子里则人迹寥寥,惟有店铺门口的竹椅、木凳和时不时窜出的京吧狗透露出宁静中的生机。
走过两座香烟缭绕的亭状香炉,过第二道券门,虽建筑风格未变,体量却明显大了一号,砖木结构,雕花飞檐的窗栏和立柱一律被漆作朱红色,与二道券门上“飞阁流丹”一词呼应得恰到好处。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立于古街之上的一座过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于通道的上方,让人顿生敬畏之感,塔基之下有修葺纪念碑,上书“西津渡过街塔又称昭关石塔、观音洞喇嘛塔、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画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仿京刹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禅院的一部分。竣工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或稍前”。由此可见这一建于元代的过街塔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且与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还有着嫡亲渊源。
穿过昭关石塔,是一座黑色铁质香炉,香炉正对的门洞上书有“观音洞”三字,观音洞临街而建,高大古朴,虽然风雨斑驳了立面,却依旧显示出宗教的肃穆庄严。在数百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只有祈求于宗教的护佑。
走出观音寺前的“共渡慈航”券门,西津古道开始沿阶而下,直至待渡亭,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有一坡面,坡面当中留有深深的车辙,坡面一来作雨天快速排水之用,二来用于在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之用,那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之独轮车,这些历史的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
沿观音洞一路下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当年的老街店面,诸如“吉瑞里西街·1914”、“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德安里”等匾额至今犹在。据当地老人家说,在这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当年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有饮食方面的,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当然,还有许是专门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有一个警察分局,一条街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到了建于清朝的待渡亭,就走完了西津渡街现存最完美的部分。“待渡亭”顾名思义就相当于现在的港口码头的候客处,当年的商旅们想来曾在此俯视滚滚长江,怀着各式心情等待着一次难以预测的远行。
从待渡亭继续下行,穿过一片老式民居,约摸500米距离处有一块高耸壁立的石崖,这就是蒜山石崖。当年石崖之下即为滚滚长江,石崖也成了扼守江岸的屏障。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原先紧临长江的西津渡口,自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泥沙淤积,导致江岸北移,当年拱卫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离,一条新建的长江路横亘在当年的西津渡与滚滚长江之间。
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金陵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隋唐以后,朝廷打压六朝古都的南京,贬为县级,镇江却升为润州,再由于南北大运河的修通,镇江地位日显重要。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是我国东南地区漕粮、丝绸等物质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
西津渡街的繁盛正得益于这一地理优势,其创建始于六朝,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近两千年的积淀,才有了如今的规模。沿街而行,行人能感知到近千年的历史,更能触摸到镇江老城的“文脉”和“底蕴”。
近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让西津渡周边不大的区域成为了研究那段历史的活化石。一路走来所见到的元代石塔、临街的明清建筑及民居不过是最表层的遗留罢了。据近年考古人员对西津渡地区沿街一线的考察发现,整个街道下面叠压着3-5米厚的文化堆积层,包括从清代到唐代的历代路土遗迹。在唐代路基的块石下面,即是鹅卵石、流砂地层。文化堆积中出土遗物丰富,早期见有六朝砖瓦及先秦时期夹砂陶鼎足等,唐代遗物有莲花纹方砖、瓦当、璧足形碗、唐三彩器,宋代遗物则有陶瓷器及琉璃筒瓦、铁刀、撑船竹篙的铁脚等。这反映出,古街的修筑、使用从未中断,千年古渡的街道走向是稳定如一的。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西津渡地处于镇江人口稠密的老城区,但因其地处云台山麓,又有象山遮挡,经济开发价值显然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建设之风的破环。而作为如此具备文化与观赏价值的去处,也并未因近年来的旅游热而受到过度开发,甚至连门票都没有,管理者也少见,完全的原生状态。笔者去时,正值今年春节期间,但整个区域内游客并不多,进入西津渡头道券门后更是人迹寥寥,而且其他路人基本都是过路的本地人,无嘈杂游人之乱耳,当地住户的生活也与古朴的建筑浑然天成。
如此景象,令人感慨。同是著名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地,那些收取高昂门票的景区反而未必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不少景区甚至以提高门票的方法来限制客流,保护景点与文物,但效果还是难以彰显。事实上,不走为了旅游而开发之路,让文物古迹保留其原生态的生命感,恰恰是“保护”的精髓所在,这或许正是古朴的西津古渡对于“无为而治”这一古语的诠释吧。
⑶ 关于西津渡的作文750字
早班车赶到镇江,当我走出车站,走在不算宽大的马路上,感受到的是小城街道不相矛盾的宁静和拥挤。由于仅一天的时间有些紧张,选择性的去了金山寺、西津渡古街,也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相距不远。上午去了金山寺。中午时分一路默念着镇江三大怪的谚语:“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条锅里煮锅盖”,找到镇江最具盛名的饭店,位于人民路的“老宴春”,品尝饱餐了镇江的佳肴:“肴肉”“镇江狮子头”“蟹黄汤包”“锅盖面”——品尝的感受这里就省略不谈了,总之不像人们传说的和我想象的那么好,也可能是不对我的口味吧。
午后,当我走近古街的街口时,看到这新修建的拱形街门,从门洞向街里望去时,一看就是近年新铺的灰砖漫地的路面,心里暗自有些失望,这古街恐怕是旧址上的“新街”了。
先等等,我们进入古街之前还是先了解一下它的文化和历史吧: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 (160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东晋隆安五年 (401) ,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领“战士十万,楼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镇江,战略目标就是“鼓噪登蒜山”,控制西津渡口,切断南北联系,以围攻晋都建业(今南京),后被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打败。公元 684 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以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徐敬业、骆宾王等在扬州发动武装暴动,骆宾王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著名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时天下震动。兵败后,徐敬业、骆宾王等渡江“奔润州,潜蒜山下”。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
⑷ 西津渡灯会作文怎么写
“二月二灯会”是西津渡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相传在南宋时就已开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宁溪的定在二月日,据说因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到处都在举办灯会活动,所以宁溪特意将灯会推迟到二月初二“春龙节”,这样既可以先学习别处的经验,取长补短,又能够让别人也有机会到宁溪来看灯,于是就有了“中华元宵皆三五,宁溪灯会独二二”的独特习俗。编辑本段“六街花灯光铺地,八宅鼓乐音盖天”,这是描写传统宁溪灯会盛况的一副对联。古宁溪街共分为八宅,每年办灯会由八宅轮流主持。一般都在二月初二日上灯,初八日落灯,到了上灯日,各宅都要高高地竖起一根灯柱,在“T”形的灯架上煞为壮观地挂上九盏大红灯笼,这就是“九连灯”。另外,每宅还在街口搭建一座“虚空亭”,安放本宅的“保界爷”或“财神爷”。又在旁边筑一间鼓手亭,一群吹鼓手在亭子里从早上一直吹奏到晚上。灯会期间,家家户户门口都要贴春联,挂彩灯。传统的彩灯式样也是名目繁多,有纱灯、提灯、玻璃宫灯、荷花灯、稻矮灯、走马灯和各式各样的动物灯等等。灯会的第一夜叫闹街,八宅各自组织锣鼓队进行沿街演奏,或在自己宅的“虚空亭”内敲锣打鼓,宣告今年“二月二灯会”活动开场,接下来的各夜都要“迎老爷(神像)”。通常在初四夜进行大迎,掀起灯会活动的高潮,因为初四是宁溪集市,永(嘉)、乐(清)、仙(居)、临(海)、黄(岩)边境趁到宁溪赶集之便前来观灯,或走亲访友的外来群众特别多。这一夜每宅都要组织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参加迎灯,每支队伍由两面敲十三响大锣。
⑸ 作文游西津渡该咋写
好消息!好消息!西津渡开街了!我一从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马上就撒娇着要妈妈带我去西津渡街玩。
由于我去过西津渡街,所以我对西津渡街还是有所了解的。它是我们镇江的一条历史文化古街,它传承了镇江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获得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江苏省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一到西津渡街,我发现和以前不一样了。古老的房子修缮成了崭新的房子,枯老的大树变得非常茂盛。我兴奋极了!拉着妈妈就往前跑。
咦,那边这么热闹在干什么啊?我跑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有几个叔叔、阿姨正在表演节目呢!他们有的在跳藏族舞,有的在唱歌,好玩极了!
我边走边看,不一会儿便走完了西津渡街。我还沉浸在这古老的文化气氛之中,久久舍不得离开。
⑹ 镇江 西津渡游的感想
古朴,体现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了悠久文化。
⑺ 西津渡游记初中作文600字
早班车赶到镇江,当我走出车站,走在不算宽大的马路上,感受到的是小城街道不相矛盾的宁静和拥挤。由于仅一天的时间有些紧张,选择性的去了金山寺、西津渡古街,也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相距不远。上午去了金山寺。中午时分一路默念着镇江三大怪的谚语:“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条锅里煮锅盖”,找到镇江最具盛名的饭店,位于人民路的“老宴春”,品尝饱餐了镇江的佳肴:“肴肉”“镇江狮子头”“蟹黄汤包”“锅盖面”——品尝的感受这里就省略不谈了,总之不像人们传说的和我想象的那么好,也可能是不对我的口味吧。
午后,当我走近古街的街口时,看到这新修建的拱形街门,从门洞向街里望去时,一看就是近年新铺的灰砖漫地的路面,心里暗自有些失望,这古街恐怕是旧址上的“新街”了。
先等等,我们进入古街之前还是先了解一下它的文化和历史吧: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 (160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东晋隆安五年 (401) ,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领“战士十万,楼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镇江,战略目标就是“鼓噪登蒜山”,控制西津渡口,切断南北联系,以围攻晋都建业(今南京),后被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打败。公元 684 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以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徐敬业、骆宾王等在扬州发动武装暴动,骆宾王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著名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时天下震动。兵败后,徐敬业、骆宾王等渡江“奔润州,潜蒜山下”。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 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游途径西津渡时,曾对渡口每日运送上千的兵源感叹不已。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
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环境的改变使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内涵在于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
进入古街不远处就看到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高高的石阶上铁栅栏门紧锁,人去楼空,三层小楼的建筑风格与古街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不知道楼内又是怎样的一番天地?真希望能走进去看看。沿着古街小路前行,也许是午后,街道很安静,几乎看不到游人的影子,行人也很少,窄窄的小路两边是一人多高的灰墙,走到第一道弯曲转角处我几乎想停顿下来,过于宁静以至于我有点不敢前行了。
我还是鼓足勇气继续前行了,转过两道弯路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时代最久的过街石塔。在狭窄的小街上,来往行人每从塔下经过,便经历一次顶礼朝拜。石塔左侧门洞是观音洞,右侧是救生会。
走过观音洞,一路石阶而下。走在石阶上,我注意到脚下有一条条中间带着凹槽的青石板顺着石阶方向蜿蜒而去。游人议论猜测是水槽,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它在路的中央,而且中间凹陷的地方并不深,也就是走水不可能。因为这里是个古老而著名的码头,应该是与运送货物的交通工具相关,所以我判断是独轮车的车辙印迹。经当地一位老人确认,我的判断准确无误,并且他还告诉我,以前镇江及周围地区的吃用等外来物品都是通过西津渡码头和这条小路由独轮车运送出去的。一边听着,我漫步走在这条带有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边似乎传来千年的喧哗之声,使我情不自禁地激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情,感受着千百年前这里的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人来车往,推着独轮车的运工,汗流浃背吃力地在这条石板路上行进……
看着青石板路面上这深深的车辙印迹,感慨颇多,要有多少车来车往从这里压过,才能使这坚硬的青石板留下如此的印迹呀!这也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
⑻ 镇江西津渡解说词,把具体景点说清楚,字数在两百以内
「西津古渡街」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西津古渡」原为古渡口,后因江面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当时许多大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历史的印记,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这却是再也不会重演的历史景像,「西津古渡」已在历史的洪流及动荡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废残缺.........
由于地处山麓,经济开发价值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旅游开发的破环……
整个西津渡街全长约1000米,从刻有“西津渡街”的头道券门至待渡亭大约500米,从待渡亭到长江边500米,而其中浓缩的历史遗存最多、建筑艺术最精的则是从头道券门至待渡亭的500米。如果从云台山脚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话,西津古街实际上是一条依附于云台山麓的栈道,雕檐翘角的亭台楼阁仿佛是以一颗颗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为“珍珠”镶嵌在云台山麓上的精美“项链”。
走过两座香烟缭绕的亭状香炉,过第二道券门,虽建筑风格未变,体量却明显大了一号,砖木结构,雕花飞檐的窗栏和立柱一律被漆作朱红色,与二道券门上“飞阁流丹”一词呼应得恰到好处。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立于古街之上的一座过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于通道的上方,让人顿生敬畏之感,塔基之下有修葺纪念碑,上书“西津渡过街塔又称昭关石塔、观音洞喇嘛塔、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画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仿京刹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禅院的一部分。竣工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或稍前”。由此可见这一建于元代的过街塔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且与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还有着嫡亲渊源。此塔为江南独一无二,全国亦不多见。
穿过昭关石塔,是一座黑色铁质香炉,香炉正对的门洞上书有“观音洞”三字,观音洞临街而建,高大古朴,虽然风雨斑驳了立面,却依旧显示出宗教的肃穆庄严。在数百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只有祈求于宗教的护佑。
走出观音寺前的“共渡慈航”券门,西津古道开始沿阶而下,直至待渡亭,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有一坡面,坡面当中留有深深的车辙,坡面一来作雨天快速排水之用,二来用于在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之用,那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之独轮车,这些历史的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
沿观音洞一路下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当年的老街店面,诸如“吉瑞里西街•1914”、“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德安里”等匾额至今犹在。据当地老人家说,在这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当年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有饮食方面的,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当然,还有许是专门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有一个警察分局,一条街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到了建于清朝的待渡亭,就走完了西津渡街现存最完美的部分。“待渡亭”顾名思义就相当于现在的港口码头的候客处,当年的商旅们想来曾在此俯视滚滚长江,怀着各式心情等待着一次难以预测的远行。
从待渡亭继续下行,穿过一片老式民居,约摸500米距离处有一块高耸壁立的石崖,这就是蒜山石崖。当年石崖之下即为滚滚长江,石崖也成了扼守江岸的屏障。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原先紧临长江的西津渡口,自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泥沙淤积,导致江岸北移,当年拱卫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离,一条新建的长江路横亘在当年的西津渡与滚滚长江之间。
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金陵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隋唐以后,朝廷打压六朝古都的南京,贬为县级,镇江却升为润州,再由于南北大运河的修通,镇江地位日显重要。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是我国东南地区漕粮、丝绸等物质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
西津渡街的繁盛正得益于这一地理优势,其创建始于六朝,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近两千年的积淀,才有了如今的规模。沿街而行,行人能感知到近千年的历史,更能触摸到镇江老城的“文脉”和“底蕴”。
近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让西津渡周边不大的区域成为了研究那段历史的活化石。一路走来所见到的元代石塔、临街的明清建筑及民居不过是最表层的遗留罢了。据近年考古人员对西津渡地区沿街一线的考察发现,整个街道下面叠压着3-5米厚的文化堆积层,包括从清代到唐代的历代路土遗迹。在唐代路基的块石下面,即是鹅卵石、流砂地层。文化堆积中出土遗物丰富,早期见有六朝砖瓦及先秦时期夹砂陶鼎足等,唐代遗物有莲花纹方砖、瓦当、璧足形碗、唐三彩器,宋代遗物则有陶瓷器及琉璃筒瓦、铁刀、撑船竹篙的铁脚等。这反映出,古街的修筑、使用从未中断,千年古渡的街道走向是稳定如一的。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西津渡地处于镇江人口稠密的老城区,但因其地处云台山麓,又有象山遮挡,经济开发价值显然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建设之风的破环。而作为如此具备文化与观赏价值的去处,也并未因近年来的旅游热而受到过度开发,甚至连门票都没有,管理者也少见,完全的原生状态。笔者去时,正值今年春节期间,但整个区域内游客并不多,进入西津渡头道券门后更是人迹寥寥,而且其它路人基本都是过路的本地人,无嘈杂游人之乱耳,当地住户的生活也与古朴的建筑浑然天成
如此景象,令人感慨。同是著名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地,那些收取高昂门票的景区反而未必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不少景区甚至以提高门票的方法来限制客流,保护景点与文物,但效果还是难以彰显。事实上,不走为了旅游而开发之路,让文物古迹保留其原生态的生命感,恰恰是“保护”的精髓所在,这或许正是古朴的西津古渡对于“无为而治”这一古语的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