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写齐桓公心胸开阔的作文
心胸开阔,表现在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的建议,从见如流,所以说他心胸开阔。
② 假如我是齐桓公的历史作文
布置这样的作文题目只能说明你们老师的无知,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③ 2020年语文高考作文齐桓公写英雄跑题吗
2020年语文高考作文齐恒公写英雄不跑题
④ 我心目中的齐恒公作文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春秋公羊传》说:“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他一向是被高度评价的。当时在夷狄的逼迫之下,中原各国的确遭到了极大的威胁,而通过改革而强盛起来的齐桓公,此时充当起了中原各国的保护神,打出了“尊王壤夷”的旗号。作为霸主,齐桓公又是会盟诸侯,又是插手别国事务,又是安定王室,又是征伐夷狄,可谓风光一时。
谷梁传谴责了齐桓公通过杀公子纠成为齐国国君的手段。对于桓公前681年在北杏的会盟,《谷梁传》认为齐桓公并不是周天子任命的方伯,如此是不应当的。但在记载前667年桓公与诸侯在幽的会盟时,称赞桓公仁义守信。对于桓公在前666年伐卫一事,《谷梁传》认为桓公虽然是奉王命,但攻伐别国又索取财物,需要轻,视。《谷梁传》认为桓公为燕国讨伐山戎一事是莫大之善举,需要称赞。《谷梁传》以为桓公驻曹救邢一事是害怕狄人,不值得赞扬,所以《春秋》避讳不书齐桓公。前658年桓公为卫国筑楚丘城,对于此事《谷梁传》认为桓公虽然有仁爱之心,但此举超出礼,制。桓公率大军伐蔡,《谷梁传》认为合乎正道。前655年桓公盟诸侯,拥戴周王的太子,《谷梁传》认为这是变通礼制拥戴周王的做法值得肯定。《谷梁传》对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申明周王禁令表示称赞。《谷梁传》谴责桓公灭项一事,但又说桓公曾有存亡继绝之功,所以为之避,讳。对于桓公的去世,《谷梁传》说此人不正道,但前文有所贬抑,记载他的去世时对他的尊敬。
《春秋左氏传》:关于齐桓公伐楚的“召陵之师”,也许首当其冲的楚国人最了解当时的情况。召陵之师过去一百多年后,楚国的大夫椒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之功业。而楚灵王在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业绩中,仅选择了齐桓“召陵之师”作为自己效仿的对象。可见楚国人心目中“召陵之师”是多么雄壮。童书业推测各国当时兵力,认为“召陵之师”联军有多达一千数百乘兵,车的兵,力,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在联,军深入楚境的强压下,楚国被迫放弃在战场上击败联军的努力,而是乞求加入齐国同盟,此事在楚人心中印象极深。而齐桓去世后的前641年想谋求霸,权的楚国在齐国参加盟会,仍然以齐国为盟,主。可见齐桓霸,业之盛。
有人认为,当时齐桓公并未有多少实力,当时秦晋都还不是很强大,而对于楚国,齐桓公不过是定了一个盟约,并没有试试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雄厚实力。至于抗击夷狄,更多的是打败了实力不强的狄人,而对于楚国出兵灭了一些小国的行为,齐桓公并没有干涉。孟子对齐桓公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不过是靠,霸,道,而不是王,道。
齐桓公生,活,糜,烂,《史记》:“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妾)者六人”、“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如此多的儿子也为以后的内,乱埋下了隐,患。不仅如此,齐桓公在近,亲,性,关,系上也很混,乱,“寡人有污,行,不幸而好,色,姑姊有不嫁者”,“齐桓公好妇,人之色,妻姑姊妹,而国中多淫于骨,肉。”另外齐桓公亲,近,小,人,甚至吃,人,肉。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小白的师傅鲍叔牙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就保护小白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公孙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小白和齐国正卿高傒从小相好,一听说雍林人杀无知,就和国氏秘密召小白从莒国回来。鲁国听说无知被杀,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而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六日方抵。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其为国君。是为桓公。
当时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骗过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桓公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大战,鲁军败走。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间齐国大治。
建立宫廷官,制。在相之下,设立大司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之官等五官,分别掌管外,交、经,济、军,事、刑,法、监,察等,削弱了世卿的统,治,权,力,增强了君,主,集,权,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
构建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刑,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有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并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桓公二年,在长勺被鲁国击败。桓公五年,攻打鲁国,鲁国战,败,鲁庄公请求割遂邑求,和,桓公答应了,与鲁国在柯会盟。曹沫用匕首在坛上劫持桓公,说:“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桓公答应他。在曹沫拿掉匕首后,桓公后悔,要不给鲁国土地而杀曹沫。管仲劝阻说:“不可丧失天下诸侯的信任。”于是就归还了鲁国土地。
齐桓公改革之后,齐国国力大为增强,齐桓公开始走上称霸的道路。他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给以前侵占鲁国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以前侵占卫国的台、原、姑、漆里四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以前侵占燕国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桓公七年,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桓公十四年,陈历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齐国,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田完的后人夺去了姜姓齐国的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燕庄公送齐桓公到齐境。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向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桓公二十五年,狄人攻打邢国,桓公出兵救援。桓公二十七年,桓公妹妹哀姜是鲁闵公的母亲,她和鲁公子庆父淫,乱。庆父弑闵公,哀姜想立庆父,而鲁人立僖公。桓公召回哀姜,将其杀死。桓公二十八年,卫文公被狄人骚扰,向齐求救。齐打败狄人,并为卫国筑楚丘城,把卫国臣民迁到那里。
桓公二十九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晃个不停。齐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桓公发怒,兴兵讨伐。桓公三十年春,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蔡国臣民反叛。又讨伐楚国,楚成王起兵迎战,问:“为什么来到我国?”。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对我国先君太公说:‘你要讨伐诸侯,辅助周室。’给我们先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土地。楚国没有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是因为这些来责问。”楚王说:“没有进贡,实有此事,这是寡人的过错。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到汉水岸边去问吧。”联军推进至陉。夏,楚王派屈完带兵抵,御,联,军退回召陵。屈完前往召陵向齐桓公请求讲,和,桓公同意。桓公和屈完检,阅,部,队时,对自己所率领的联,军,赫,赫,军,容感到非常骄傲。而屈完在此时劝解桓公“以德绥诸侯”。于是参与联,军的诸侯们和屈完举行盟誓后退兵。
桓公三十五年夏,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诸侯朝服之车),不要桓公下拜受赐。桓公想不拜,管仲说:“不可。”,于是桓公还是下拜收赐。秋,又和诸侯会于葵丘,周派宰孔参加。桓公越来越骄傲,诸侯有不少背叛的。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这年,晋献公死,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立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也出兵平乱。这时周朝式微,只有齐、晋、楚、秦强大。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王以蛮夷自居,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桓公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见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诸侯不要违背寡人。我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定襄王太子之位。说以前三王伟大,现在我和他们有什么两样吗?我想在泰山封禅。”管仲劝说,桓公不听。管仲又说,要得到远方的珍奇怪物才能封禅,桓公才不考虑这事。
周惠王晚年宠爱王子带,意欲废掉王子郑的继承权,但未决定即去世。后王子带与其母联合郑国、楚国欲武力登位。王子郑私下会见桓公请求桓公召集诸侯支持自己。桓公与八国诸侯会盟,以吊丧为名在洛阳附近炫耀武,力,表示对王子郑的支持,后王子郑继位,是为周襄王。
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燕庄公送齐桓公到齐境。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桓公二十五年,狄人攻打卫国和邢国,杀卫惠公,桓公出兵救援,扶立在齐国的卫国公子毁,是为卫文公。
易牙以厨艺服侍齐桓公。齐桓公说:“只有蒸婴,儿,肉还没尝过。”于是易牙将其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吃。桓公四十一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桓公四十二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⑤ 晚年日益昏庸的齐桓公作文
在葵丘寺的会盟殿中,记者仰望着殿内齐桓公邀集八国诸侯的彩塑,听着吴传坤先生的讲解,仿佛历史就在眼前。
在那个王室衰落、群雄纷争的年代,齐桓公脱颖而出,率领诸侯“尊王攘夷”,匡扶天下,可谓是一代英雄。
齐桓公坐了42年的“寡头政治”,召集过26次“国际和平峰会”,28次出动军队。不仅帮助那些被外族欺负的诸侯小国,也收拾那些翘尾巴的诸侯大国。他把周朝王室抬举到了最显赫的神位上,同时给自己佩戴上“国际警察”的徽章。他曾在诸侯会盟时公开表示:“诸侯莫违寡人!”
齐桓公亦为一代贤君,他不计管仲的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以父事之,遵从其“尊王攘夷”的国策,经过40年的苦心经营,使齐国由一个海滨蛮夷之地,成为春秋各国中最富有的国家。
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会盟”,成为齐桓公霸业的顶峰。而且在葵丘会盟六年之后的牡丘结盟时,诸侯们又重温“葵丘会盟”,可见葵丘会盟在诸侯心中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
同时,葵丘会盟也是齐桓公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当时他和辅佐他的管仲都老了,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葵丘会盟这一年,齐桓公65岁,管仲74岁。
他们两人,可谓是惺惺相惜。齐桓公识才惜才重用管仲,管仲相主护主倾力相助,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霸业传奇。
而就在葵丘会盟后的第6年,年迈的管仲离桓公而去。自此,齐桓公的晚年人生转入悲剧,直至被饿死。
齐桓公晚年昏庸,常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为借口,耽于国事。更可悲的是,一向对管仲言听计从的他,并没有听从管仲的遗言,任用易牙、竖刁、开方之徒,最后这三人竟将齐桓公宫殿用高墙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去。一个名满天下的英雄活活被他们饿死。
英雄已逝,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盟会上的危机:
骄傲与叛离
葵丘会盟,是一次成功的盟会,以其历史贡献载入史册。
然而,成功的背后,却蕴含着极大的危机。
《史记·齐太公世家》:“秋,(齐桓公)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
《公羊传》:“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
葵丘与会者共八国,言“叛者九国”实为言叛者众,非实有九国也。宋代学者赵鹏飞对此的解释是:“会葵丘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国,犹汉纪谓叛者九起也。”但盛会之下潜伏的问题却不可小觑。
从夏季葵丘盟会上,齐桓公不顾年迈下拜。到秋季葵丘盟会上,盟约签订后他要封禅泰山。即可看出,称霸后的齐桓公日益骄傲。
“谦受益,满招损。”作为周王室的使者,宰孔对齐桓公也很不满意,于是“先归”。
宰孔对于齐桓公的不满,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齐桓公成为霸主后,日益骄横,态度傲慢。二是齐桓公说要封禅泰山,以下犯上,虽没去成,但已经有了“犯上”的口实。三是作为周王室的臣子,看到一个诸侯国如此昌盛,难免有点“羡慕嫉妒恨”。
受葵丘盟会声势的推动,从来不参加齐桓公盟会的晋献公也以年迈体衰之躯,抱病赶来。他在途中遇见了先行回国的宰孔。
宰孔劝他不必与会了,并给晋献公讲了一大通齐桓公的坏话:“你可以不去参加盟会。那个齐桓公好大喜功,施些小恩小惠,致力于武功而不修德,所以诸侯到他那里只献一些薄礼却满载而归。这是为了让到会的诸侯受到鼓励,而使背叛他的诸侯心怀羡慕。每次盟会时只不过重申一下过去的誓约,同时简化其仪式,而多给诸侯些好处,用以显示他的诚信。”
宰孔接着对晋献公说,齐桓公北伐山戎,南伐楚,是否要向东有所举动,还不清楚,攻打西边的晋国,大概不会了。而且在葵丘会上,齐桓公“益有骄色”(《齐世家》),“震而矜之(《公羊传》)。他劝晋献公不必害怕齐桓公,以安定内部要紧。晋献公此行本来就不积极,经宰孔这么一说,便折身回国了。
晋献公回国不久病殁,国内随之乱起来了。刚开过葵丘盟会的齐桓公士气正盛,可不会闲着。《史记·晋世家》:“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立即率诸侯之师入晋,到了高梁(晋地,山西临汾市东北)才退兵。跟着,他又派大夫隰朋带着部队“会秦师纳惠公”(《左传·僖公九年》)。这是春秋以来东西两大国第一次接触。
可见,当时齐桓公这“国际警察”当得还是很不错的。哪里有烽火狼烟,哪里就有活力四射的齐桓公。战争,对于齐桓公来说是一种快乐。
不过那个时候的晋国还不是齐国的对手,只能忍气吞声,但这也埋下了晋齐争斗的种子。遗憾的是,齐桓公没有看到齐国衰落就离开了人世。
晚年的凄凉,欺骗与愤怒
公元前645年,齐国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因为帮助齐桓公实现霸业的管仲患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齐国内部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齐桓公在位的第四十一年时,管仲死去了。管仲一死,齐国霸业急转直下。
有一个事情可以说明问题,齐桓公带领宋、陈等诸侯,去帮助一个鄫国修城,该国在淮水岸边,经常受到东夷骚扰。有一天晚上,有人突然喊了一声:“齐国内乱了!”诸侯的人马一听,便惊得撒腿就跑。当时齐桓公还在,可是管仲不在了,这就好像庙里面把神搬走了,空空荡荡的。
其实就在葵丘盟会后的一段时间内,齐桓公和管仲就像救火队员一样,一会儿去帮忙解决王室的问题,一会儿去管晋国的事,东夷有了问题也要弹压,确实是忙得很,但是作用却不大。当时的社会问题,本就不是霸主能解决的。
管仲临死的时候,预见到了他死后的情况,告诉齐桓公,要远离四个人:易牙、常之巫、开方和竖刁。
管仲死后,齐桓公将这几人逐出宫外,但这几年他食不甘心不爽,于是将几个奸佞找回来,予以重用。因为管仲已死,再也无人敢于进言谏阻。
齐桓公平生好色,三个正夫人无子;六个“如夫人”,生公子10余人,平时恃骄恃宠,相互倾轧。
齐桓公病后,他的五个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
竖刁、开方、易牙等人一改往日顺从,开始欺上瞒下,胡作非为,最终酿成大祸。
易牙、竖刁为了控制齐桓公,阻塞宫门,修筑高墙,整个把宫廷围了,不能通人。这一下,齐桓公就惨了,被软禁后欲食不能,欲饮不得,病了以后躺在屋里没人管。实际上,他是活活饿死的。
齐桓公饿了好几天,有个宫女悄悄从洞里钻进来给了他一顿饭吃——最后的晚餐。吃完有点儿力气,他就问宫女:怎么回事,没人理我啊?宫女就把外面的事情跟他讲了。
齐桓公听罢,很惭愧。哭着说:“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结果,他就在羞愧、愤怒中死去了。
齐桓公死后,五个公子为夺王位大打出手,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67天,“身死不葬,虫流出户”,直到10个月后才正式安葬。
一代英雄就这么死了!他的死和他的业绩一样,经常被后人提起。
葵丘会盟,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的盛会就这样随着风声远去,只在历史的黄页中散发出悠远的味道。今天,当我们站在会盟台遗址前,忍不住感慨道:
这,曾是一代春秋霸主的意气风发之处!
⑥ 20年一卷语文作文写齐桓公关于挫折的话能得多少分题目是 历经挫折,成就人生
内容上有点跑题了。
就看你的遣词造句以及卷面分了。
⑦ 假如我是齐桓公作文
扁鹊过齐,齐桓公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好像是初中的时候学的这个课文吧。当时,老师告诉我们“齐桓公讳疾忌医,所以导致了之后的结局”那时候,我只知道点头,对于其中的道理真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自己或者父母身体有不适时,第一想到的当然是看医生,可是当我真正走进医院,闻到医院特有的味道,看到病人行动不便的时候......我真的很想退缩 可是还是在家人的鼓励下鼓足勇气走到医生的面前,当看到医生“望,闻,问,切”时不时地皱起眉头,心里纠结啊 我真的很想当场逃跑 心就一直悬在那儿 一直到医生说 “没什么事的 ”的时候 才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 “没事没事,真好”呵呵 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吧 奶奶的突然离世更是加重了我对生命的恐慌,原来生命是这样的脆弱......“珍惜生命 ” 这时才显得离我那么近 而不是以前教条一样的记住那句话 应该那样做生活真的很美好 谁也不想离开如果我是齐桓公 我想我也会那样做的 真的 我只是一个平凡人
⑧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作为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是最有趣的吗
今年的题目异常新颖,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从何下笔,我们接这个题目来看看其中的主人公之一,管仲先生的谋略。
以历史人物为作文题目,这样能让学子以后不会再局限于注重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说文言文阅读理解死记硬背古诗词,而是会去着重熟读史书,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读书,可润心
⑨ 给我齐恒公的一篇作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
原文及翻译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翻译齐桓公拜见小臣稷,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跟随着的人说:“乘万乘的君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也可以停止了吧。”桓公说:“不是这样的。那些看不起爵位俸禄的士人,当然会轻视他的君主;他的君主如果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也会轻视士人。纵然士子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五次前去拜访之后才见到了小臣稷。天下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齐桓公对待平民百姓尚且能够谦虚退让,何况国君呢?”于是一个接一个来朝见齐桓公,没有不来朝见的。齐桓公能够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错误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都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诗经》上说:“有着正直德行的人,四方国家的人们都会顺服他。”齐桓公大概可以算是有这样的德行了。启示优待有贤才的人,不失天下之士。作为领导者要心胸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