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考作文名人素材
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摘自《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屈原
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高中课文《屈原列传》、《离骚》、《湘夫人》等,都说到屈原。
【原文再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传》
【素材评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谄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适用话题】
适用“肩膀”、“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责任”、“理想”、“执著”等等。
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曹操的奸恶。
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操,却有着对理想的追求,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极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学过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写的。
【原文再现】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素材评析】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适用话题】
曹操爱惜人才,胸怀大志,杰出的军事才能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曹操狡诈多变,性格多疑也常常提醒大家,适用话题有“智慧与狡猾”、“理想”、“抱负”及“诚信”、“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人与路”、“谈意气”等。
诸葛亮
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
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原文再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摘自《出师表》
【素材评析】
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人们在甚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甚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自从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
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适用话题有:“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司马迁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时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这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乒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八篇,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高中第六册第四单元,专门用一个单元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史记》中的选文。
【原文再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自《报任安书》
【素材评析】
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而当我们的人生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适用话题】
《史记》,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为朋友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为了理想而放弃尊严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适用话题有“坚强”、“意志”、“忍辱”、“诚信”、“心灵的选择”、“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
杜甫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素材评析】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适用话题】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我们学习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等诗,在高中第五册的第五单元还专门安排了李杜诗歌单元,学习了《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
【原文再现】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素材评析】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阮籍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
阮籍,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有篇文章写到《阮籍不拘礼法》。
【原文再现】
阮籍不拘礼法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素材评析】
阮籍的性格上尤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从上文中在母终时的表现以及喝醉酒后的行为中,可以一斑。而他的这种有放有敛的性格还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阮籍的诗写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着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统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缘故。
【适用话题】
阮籍佯狂而歌,蔑视礼教、洁身自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适用话题:“符号”、“走与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
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我们学过的课文《桃花源记》《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诗文,它们的作者就是陶渊明。
【原文再现】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素材评析】
本文从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适用话题】
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适用话题“高洁”、“荣辱”、“谈意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李清照
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与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快乐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弃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随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时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无定所,四处流亡。国家的半壁江山顿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高声歌唱。
【原文再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加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素材评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作者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适用话题】
即便在国恨家仇面前,李清照还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来自律,此事例适合话题“雕刻心中的天使”、“铭记与忘却”、“专一与忘情”、“水的灵动”、“纪念”等。
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
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分析: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话题:“文学的力量”
Ⅱ 以最悲伤的故事《泪》为作文材料写一篇作文500字
眼泪
毕业了,我就要毕业了。每当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拿着留言本忙碌穿梭于教室的身影,碰到那一双双充满眷恋而又湿润的目光时,我的心便会猛烈地抽搐。心潮汹涌澎湃,有千句万句感谢的话要对恩师说,有千千万万个祝福要对同学讲,可一切都无从开口。心酸了,泪水决堤了……
追忆三年前,13岁的我自豪而又兴奋地踏入这所中学的校门,那一刻我庄重地告诉自己:我长大了,我是一名中学生了!
那种羞涩,那种感动都还历历在目。
转眼间,三年时光悄然流逝,我由一个幼稚的孩童变成一个能道出子丑寅卯的少女,这一分一毫的成长都离不开大家;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们一起玩乐,一起聊天,每个快乐的日子都离不开大家……
还有和老师无法言喻的感情,老师的关爱,老师的鼓励,老师的责骂,老师的.……
可是现在,现在就要分离,心中怎能不哀伤,怎会不惆怅呢!
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望望教室里的桌椅板凳,看看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再摸摸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心中失落极了,眷恋极了!
就要离开母校了,要离开这所培育我三年的中学了,而我又能给母校留下什么呢?
茫然若失的我摇摇头,眼泪掉落在地上,碎了。
再向老师深深鞠一躬,道声:“老师,辛苦了!
老师,感谢你们!
”并送上一朵朵火红的康乃馨,作为最后的礼物;再向同学们说声:“珍重,朋友一路走好!
”并递上一张张亲自做的小小卡片,送上我最后别离的祝福……
母校,再见!
老师,再见!
同学,再见!
那一刻,我的泪水始终没有停过……
感动的泪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到这首熟悉的歌声,我就知道外面一定是爱心活动。我马上跑进房间,拿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不顾一切,赶紧跑出去。
来到了这里,已是人山人海,谁也进不去。哎......真急死人了。该怎么办呢?我无可奈何,只好从人群里钻进去。我一看,是残疾爱心捐款耶!只见一男一女,他们都长得跟三四岁的小孩一样高,一定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那位有一条长辫子的女人正在高歌一曲,唱得真好听!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大木箱,上面写着“爱心箱”。每当有人上前去捐钱的时候,那个男人总不会忘记这么一句话:“谢谢!非常感谢!”箱子里的钱快要满了,他们还是继续等待......突然,音乐停了,那个男人说:“我们是江西人,爸爸去世了,妈妈得了重病,一直卧床不起,我们没钱医治。所以只好流浪街头。我今年41岁,妹妹35岁。最后,祝好人一生平安!”街上的人听了,眼圈含着泪水,走上前去捐钱。我也把手里的10元钱捐了,这使我感到做好事很快乐!但我的泪光在眼里直打转,感动极了!最终我还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泪水掩盖不了什么
泪水掩盖不了悲伤,泪水掩盖不了分数少的心情,泪水掩盖不了失去第一把交椅的伤心。
老师拿起我那80分的数学卷,那一声:“怎么搞的?”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泪水就要流下来了,但我强忍了回去。是啊!前两回的数学考试都是90多分,这次下降这么多,是怎么考的呢?这下降的幅度也太大了。
当老师笑着瞧我一眼的时候,我的脸在发烧,真想到什么地方去躲躲,躲开那强烈而有力量的目光。我强忍住就要流下来的泪水,脸上装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这
Ⅲ 寻找“告别---------”的作文素材
告别狭隘之心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
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他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辱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巧妙解围。这位武将由是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但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是刘秀的宽容才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宽容是每个人应遵循的守则。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
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
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多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简评:
该作文写得富有历史文化的厚度,而且豪气冲天。文章以安德鲁•马修斯的名言开篇,既鲜明地提出了观点——要宽容,不能狭隘,又奠定了非凡的基调。全篇主要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胜于雄辩的确凿史料,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
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广度。譬如,作者或用概括的方式一连列举庞涓、周瑜、慈禧三人的事实从反面论证狭隘的危害性;或用具体叙述的方式连续列举楚庄王、刘秀、林肯的事例从正面有力地证明宽容的益处;或运用“如果……何来……”整齐的句式,以排山倒海的力度,强调了文章的论点。
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这位考生能洋洋洒洒地谈古说今,且语言流畅,用词精炼,这充分体现了考生本人丰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作者能具体议论一下“如何告别狭隘”,那么文章就更有思维的深度了。
评论者: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朱苏兰
告别——一种胆魄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在尝试告别,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我不得不说:告别是一种胆魄。
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似乎无意于征战,但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早有出将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刘备不上演三顾茅庐,诸葛亮也终会登门自荐。因为他告别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艰苦卓越的政治斗争,不失为一种胆魄。
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员,但他厌弃官场黑暗,追名逐利,因此他弃官隐居,放弃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他告别权贵,摒弃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情怀,绝对是一种胆魄。
鲁迅本来一直投身医学,希望用治病来救中国,但他后来发现在中国人身上的不止是病痛,更是心灵与思想的病魔,因此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这把利剑为中国人剔除心灵的伤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也从笔尖中向外四射,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振新中华。他告别医学,走上了文学这条无止境之路,无疑是一种胆魄。
如今,我坐在中考的考场上,应该说是战场上,只是一个追求——尽力一战。我告别一切杂念,置身于这战场上,似乎看见了胜利的希望之光,这难道不是一种胆魄吗?
鱼儿告别池塘,可能面对干涸;鸟儿告别竹笼,可能面对死亡;石子告别高山,可能面对寂寥,但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因此他们选择了告别,闪耀着豪迈的胆魄之光,开始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地方的征程……
简评:
作者看问题别具匠心,他从告别本身发现了理趣——告别是一种胆魄。文章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先摆出自然界中的种种告别现象,然后归纳出结论;接着又列举人类社会中的各类告别故事,顺水推舟地得出结论:告别是一种胆魄。
作者从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着手,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全文思路清晰,论理清楚,修辞恰当,语言较有内涵。足见作者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胆魄是指处理事情所具有的胆量、胆识和果断的作风。基于此,诸葛亮一例的阐述还有待斟酌,陶渊明归隐田园也并非“寻求”“征程”。这些事实论证,还有待注意其针对性、语言表达的严密性。
评论者: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朱苏兰
告 别 英 雄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路,望古今,意涩苦,伤心忠烈悲入土,多少英雄都作了古。
汨罗江上,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江畔,身着华丽的儒者,顶着风,灌着酒,他为奸臣的排挤而不满,他为楚王的昏庸而失望,他为楚国的灭亡而悲愤,他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于是,纵身跳入滔滔江水中,狂风扯着他的衣裳,想留住这忠义之士,可是他失败了。他想以死来唤醒国君,国民,国家,可是他也失败了。呜呼,忠臣兮,壮士兮,你走了,你精神长存,端午我会向你致敬。
同样时间,同样为国,同样在水边,同样义无反顾。怀藏利刃,背向大风,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向朋友泪别。酒罢风起,送着这位一去不返的豪杰烈士,风呜咽了,卷起沙尘以泻心里的愤怒,壮士身影渐渐没入风沙之中。呜呼,烈士兮,义士兮,你走了,你不屈长在,易水旁会有一束我为你插的白菊。劈华雄,斗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何等威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何等忠义;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何等智勇;刮骨疗伤,败走麦城,何等凄凉。你是中华不屈的儿女!悲壮兮,感慨兮,泪沾裳,桃园中,我将种下一株桃树,领略引导你走向辉煌,走向死亡的点点滴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成败是非转头空,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红。舔,英雄血,听,英雄吟,颂,英雄赋,尝,英雄泪,感,英雄情。英雄们,历史仍在发展,华夏正在强大,你们安心走吧……
点评:
这是一篇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文采飞扬的散文,从中可看出作者熟读文史的底蕴,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善于独立思考的个性。作者构思新奇,选材独特,开篇不俗,巧妙化用古诗词,意韵深远隽永,语言苍劲有力,词汇丰富多彩,文笔流畅感人,多处运用排比句式,增加了文章的气势,情感细腻真切,讴歌了英雄之壮美,蕴含着发人深省的主题,读来有一种诗的韵味,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焦巧珍)
告别=新的开始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在古今诗人的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又是一种多么失落的告别呀!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更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种豁达的心胸开阔的告别。因为告别其实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来面对告别的。许多人因为对告别过于伤感而会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这些人往往因为太留恋过去的事情,也就无法面对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谈新的开始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和哑,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
告别过去吧,你定会迎来新的开始,你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评点:
这是一篇独辟蹊径,思路新颖的考场佳作。小作者一反常人对告别的“惆怅”、“感伤”的情调,以乐观的情怀,豁达的胸襟,理智的心态看待告别,把告别看作是创业开始、事业发展、境界升华的标志,并佐以一个个名人、伟人的典型实例,展开有力的论证,从而使自己的“告别等于新的开始”观点令人信服。不足之处是,举例论证言之凿凿,分量较重,道理阐述寥寥几笔,略为欠缺。不过,身在中考考场,能有如此精巧的构思,酣畅的文笔,简练的语言,确也显示了作者的写作实力。(评点人:田家炳中学分校 沈建华)
告别悲观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见,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我要说:告别悲观。
实验失败了,有人说:1000次的惨败,你该收手了吧!爱迪生却告别悲观:1000次的失败起码告诉我1000种材料不能制作灯丝。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灯泡发明成功了!他若没有告别悲观,那人类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细胞衰竭老死了,有些人悲观地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等待别人的照料。霍金却告别悲观,独自坐上轮椅,用僵硬的手敲打鼠标,探索着那未知的世界。他若没有告别悲观,又何来一位用意志创造奇迹的伟人呢?
受到别人嘲笑与羞辱了,有人独自停留在角落默默哭泣,而李阳却顶着骄阳大声地喊“英语”。他告别悲观,用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创造了“疯狂英语”。
小草被狂风压弯了腰,可它告别悲观,风雨后重新振作,面向朝阳;鱼儿被江流冲离了港湾,可它告别悲观,逆流而上,最终在故乡快乐的生活;云朵被风儿吹散,可它告别悲观,重新聚拢,为大地降下甘霖————
面对同一扇门,你会再懦弱地无从选择、犹豫不前吗?你会再悲观得恐惧、不安吗?告别悲观吧!也许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摈弃悲观的心态,直面挑战与磨练。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们微笑吧————
点评:
本文的优点显而易见。1、立意很好,体现了青少年特有的朝气:告别悲观,我们只要乐观。2、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开头三段通过巧妙地改换句式,就传达了题目所蕴涵的深意,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文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运用对比,突出了“告别悲观”的胜利结果;运用排比,使“告别悲观”的主题显得铿锵有力;运用拟人,减少了说教成分,使得“告别悲观”的观点易于被人接受。3、结尾不但照应了开头,又用“微笑”再次隐晦地点明题目,使得文章浑然一体。
常州正衡初中 吴海霞
告别不是悲伤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
当挥手告别,我们看见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高大的背影.他们话离愁为和平;他们话离愁为奋起;他们话离愁为忠心.他们独步汗青文化时就:告别不是悲伤.
文成入蕃
她回头,看见秀美的大唐江山在苍茫的古道上渐去渐远,她分明听见家乡那声声燕子的呢喃,那声声亲切的呼喊.但拭干眼泪,她告别繁华,告别亲情,去塞外播种和平的种子.她的韶华在这满目的黄沙中消逝了,她的美貌在这千古的冰凉里黯然失色.回眸,是告别时的坚毅,是那凤冠霞披后的祝福.漫天的飞沙似在哭泣,枝头的苍鹰似在落泪,谁看了文成那欣慰的面颊?
告别不是悲伤,是和平的彩桥.
勾践离国
战后失败的哭声仿佛还萦绕在耳际.他一身奴役装,站在城门下.身边是他心爱的城池,如今早已断臂残损.透透层层送别的人影,他没有看到悲伤,那双双噙满泪水的眼里是期盼,是支持.是的,他就此告别,坚毅地走向吴王的马棚.他可以受尽凌辱,但不会忘记卧薪尝胆.告别总延续着归来,归来是挥军而下的神勇,是青史留名的豪情.
告别不是悲伤,是坚毅的奋起.
屈原投江
独乘小船,渐渐远离了国都.楚怀王冷峻的目光还在脑中回荡.江水,冰凉地让人心寒,他早已无所留恋.站在江边,他看见了百姓们竭力挽留的神情,亦看见孩童高举《离骚》译读.足矣,,受辱不如归去.这是生命最后的告别,他在笑,笑庸君,笑佞臣,笑自己的忠心终将名留青史.一跃,他被江水吞没.那是凄凉的告别,还是“路漫漫其修远矣”的延续?
告别不是悲伤,是感人的忠心.
鸟儿告别母亲,是去拥抱天空;落叶告别树枝,是去孕育希望;小帆告别海洋,是去接受挑战.
告别不是悲伤.
点评
作者紧扣“告别”巧妙又新颖地诠释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三个故事。文章思路清晰,开篇就简要概括了三个故事中“告别”的内涵,接着用四字短语作为小标题,告诉我们文成公主的告别牺牲个人,赢得民族团结;勾践的告别忍住悲伤,等待复仇时机;屈原的告别舍却肉身,留下灵魂永恒,因此“告别”这一平常情感在作者笔下有了更丰富深刻的内容。作者有着丰厚的知识积累和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语言整齐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实属难得。
常州正衡初中 蒋弥
告别黑夜
太阳落下便是不尽的黑夜,蜷缩在城市一角的我却在深深的忧郁中沉思,那江南过客的思念何时可剪断?那丁香似的姑娘怎样才莫愁?那漫漫的路途谁才可指明方向?于是只有徘徊只能迷茫,我抬头轻问,夜啊,你到底还有多长?此时,那枝上的莺慢慢吟唱:学会告别,黑夜的背后就是光明,歌声悠长,慢慢回荡……
告别黑夜,那是一抹绚丽的色彩。春天的裙摆百花争艳,千蝶飞舞,但一朵朵的腊梅都在寒冷的深渊中破土,发芽,它躯体的上面是一方坚硬的岩石,黑暗呀,无穷无尽,它落泪,它哭喊,它颓废,它惆怅,但生长的步伐从未停止,生命的光就这样一丝一缕的映亮了胸膛,当寒风凛冽,万木枯荣,它挣扎着开出自己的花,风为它止步,叶为它飞舞,腊梅用浑身的伤与满心的痛告别黑夜,那一抹明丽的黄,如阳光般清清亮亮地散下,美丽流芳……
告别黑夜,那是一震千雄的豪迈。逝去的岁月里,生命动荡似柳絮,如浮萍,远观自由扬散,近看无依无靠,一起是万般荣耀,而一落又是万丈深渊,看那长江源头有奔腾的浪花冲不走满腔悲愤,也掩不住一世的豪迈。李白迎风而立,捋袖拂泪,叩天大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坚强属于他,赞诵属于他,黑夜不属他,又如那祭花的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似那代代迁客骚人含泪的绝别,无声的奋发,历史的长卷为他们摊开,告别了黑夜,便又是一代英豪!
告别黑夜,那是美丽绝伦的成功。邰丽华的名字带着无限的震撼深深刻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千手观音,千万祝福,命运的残酷让她无法体味生活的美好,但却给她美好的心灵,靓彩的舞姿,那在黑暗中顽强生活的,是她,那在千臂间描绘勇敢,勾勒高洁的,也是她,邰丽华,她的生命渺小,却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这是一个从黑暗中挣扎着的女人,美好的光明将属于她。
告别黑夜,学会坚强,我胆怯地微立身躯,与黑暗挥别,日月同辉,余音缠绕,它们捧给我大大的太阳……
夜莺继续吟唱,那天水一方,朝阳初生……
点评:
本文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白天、黑夜交替的自然景象作为视角,从三个方面选取素材,从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到古今仁人志士的豪迈成功,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作者告别黑夜的喜悦、自信与洒脱,行文体现了考生扎实的文字功底与广博的知识面,文章大气、立意较高,同时,文章条理清晰结构谨严,首尾呼应,意味深长。如果考生能注意主体部分各个段落之间内容的层次,则更好。
(点评:常州市清潭中学 顾亚珍)
告别内心的愁思
落花被西风卷落大地,它沉入泥土之中,以余香告别;云朵被夜幕笼罩其中,它隐入天际深处,以余光告别;雨水被阳光蒸发缩小,它溢入草木之中,以滋润告别。
即使是利韧的宝剑,也要经过千万次的烤打磨砺,才能显出夺目的光辉,纵使行走的道途中有基石,也会有摔跤,但他们选择告别。
龚自珍对官场的黑暗深感不满,无奈之中,他辞官离京返杭,归去途中,面对着斜阳,他心目中百感交集,他释然地放出马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他告别了自己满怀大志而又无处伸展的愁苦,他告别了亲朋挚友的关切嘱托,他告别了自己的一腔怨怒,在乱花丛中铸就了崭新的自我,让自己的报国大略施展于词篇之中。
告别内心的不如意,定能释放自己的价值,于物欲横流之中彰显一个真实的自我。
苏轼为一代英豪,也曾为仕途的不顺而烦恼忧愁,他吟咏气势恢宏的赤壁,他感叹美好而充实的生活,他在笔墨之间遗忘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告别了对国家兴亡的愁苦,他告别了他人的讽刺与佞臣的指责,他选择了告别,才能使眉宇之间透出一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豁达,将自己的乐观刻在我国千年的文化史册之中。
如今,我们面临着与同学的告别,与老师的分离,仿佛还是在昨天,我们相聚,而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又将走上不同的征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放下心中的愁思,告别愁苦的脸庞,用自己的前进步伐一步步书写好人生的篇章。
告别内心的愁思,看几处庭前花开花落,赏几处空中云卷云舒,让生命之花的芬芳在告别之间飘荡。
点评:
考生具有较好的语文功底, 擅长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文辞优美,用词贴切生动,引用的古诗名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全文紧扣文眼“告别愁思”,借龚自珍辞官返乡,苏轼仕途失意却均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事例,体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文章结构严谨,篇末点题,层层深入,由古论今,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踌躇满志奋发向上的豪情。美中不足的是取材比较单一,若能拓展素材范围,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中外兼有,正反对比,则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常州市田家炳中学分校 蔡琳雅
告别如虹
虹,完美与诗意的有机结合。在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绝妙组合中,折射出美的内涵,诠释着千古的绝唱——我说,告别如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说。这首诗饱含的浓浓友情,纵使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试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长亭送别的友人互相勉励,微笑作别。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是一个紫色的梦——告别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旧。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苏轼在怅然之后重新振作。黄色的傍晚,苍海平静。诗人不再哀叹,继而用伟大的抱负告别不幸,抒写自己的鸿图大志。这是一个伟人金黄色的梦——告别是一种觉醒与重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道。也许他没有鲁迅震响世界文坛的犀利,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却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告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背着草原人的幸福,他选择了告别家乡,没有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个绿地蓝天编织的梦。——告别是一种责任与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着梦想——远飞”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个漏底的容器,捞不回如水的时光,只留下青涩甜蜜的梦想。三年同窗,即将告别。面对贤人志士们的告别之情,我不再伤感,曾经的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告别带上淡淡的诗意,青色的风铃,必定会向着旭日扬帆远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寻一轮火红的太阳。
枫叶的摇坠,是一种悲伤的必然;梧桐的飘落是一种凋零的必然;风雨的到来,是成功与美丽的升华,因为在那之后便是彩虹——愿告别如虹。
告别像彩虹般美丽。作者选取彩虹的四种颜色来诠释告别的内涵:“紫色”代表“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飞”,“黄色”代表“觉醒与重生”,“蓝色”代表“责任与理想”,“橙色”代表“希望与未来”,体现了独特的匠心。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主体部分结构清晰,以诗文名句作各部分的小标题,每段末尾点题,篇末总结,使全文浑然一体,充满建筑的美感。从王勃到东坡到牛玉儒再联系自己,内容丰富充实。文章文采飞扬,诗文名句信手拈来,犹如水到渠成,显示了文化底蕴之美。句式以散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酣畅淋漓,充满节奏之美。
点评: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分校 胡叶
告别我可爱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那大山脚下,青山依傍,泉水聆听。
当我的一只脚踏出了那块土地,我便知道,我真的要离开了。这里曾是我用歌声踏遍的地方,我熟识了这里的一切,却又要与它离别。
一年前,当附着现代气息的挖掘机在山脚下拉响了发动机,整个故乡的人民都清楚,这将是我们离开的号角。我目睹着山脚到山顶的树木如何凄哀地倒下,我见证着那曾经清澈的沟水如何浑泥。我看见的,是时代的变迁,是我故乡的土地上涓涓滴滴的液体。
儿时的我,喜欢独自走上那葱草严密的小山丘。我尝试过背倚着老树根,昂视天空的旷达,我欣赏过百鸟啁啾,蝶舞轻盈的幽雅。当那初开的紫藤花攀上树梢,我会准时出现在它的身边,轻吻它那柔嫩的花瓣。这里的万物都对我充满了吸引力,仿佛寄托了我心灵的宿愿。在这里,我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沉静。
冬雪覆盖的故乡或许已成为我心中涌动的惆怅。三年前,那是我见证过最丰实的大雪,树枝伴着沉重的积压颓然倒地,我家的门前几方见开的小路上,已堆上了厚厚的积雪。那天,冷风劲吹,呼啸的北风刮走了人们出门的写意,人们都坐成一圈烤火。这时,听到有人说村里的排水沟冻住了,无法向外排水,于是,村中的丁壮们全都拿着铲子出了门。在大雪中,我的双眼被蒙上了一层酥软的雪花,朦胧看到乡邻们在雪花中凿冰开沟的情景,每个人的双脚都浸在那冰冷的沟水里。我的家乡人似乎永远都是团结协作的。就这样,沟水又重新涓涌流淌,小径上,长长得留下一串足迹。
我爱我的故乡,却无语言表它的美好;我爱我的故乡,却无法挽留它轻盈的身姿。当夏至,我已毕业,我想再回去,看一眼我思绪飘逸的故乡。
“谁的眼泪在飞,是不是流星的眼泪......”歌声依旧响起在耳畔。我的故乡在流泪......
点评:考生能够在考场上限时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我想,这与他平时大量阅读、善于思考是分不开的;也与他所具有的人文关怀、自我修养分不开的。在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作者对于往昔故乡的眷恋,对今日惨遭破坏的声声诘问,更有对家乡人没有丢失真纯的赞美。试想,如果没有平日对周围环境与人事的关怀与思考,又怎能写出这样文情并茂的文章呢?
常州市二十四中 刘霞
告别之美
常州考生
蒲公英告别枝丫,为了去另一片土地绽放霎那芳华的美丽;流星告别宇宙,为了划破夜空在黑暗中展现耀眼的美丽;溪水告别山林,为了淌过四季奔向大海体验广博的美丽。告别之美,是未来与过去的汇合,是希望与失望的交织,是决然与不舍的融聚。
告别之美,在易水寒风之中。
他端着一杯酒,手不禁颤抖,眼前的人熟悉而又陌生,萧索的秋风怒吼着,烈酒在胸中澎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要杀的人正坐在秦王宫内,野心勃勃企图统一中原。又是一杯酒,他清醒了些,唱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太子丹的一声“诊重”中,他头也不会回地上了马车,心中默念:嬴政,领死吧!
告别之美,美在“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壮。
告别之美,在汨罗江畔。
他站立着,一动不动,只有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江边,一轮残阳缓缓地下沉。这个吟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如今也醉了吗?那又为何任凭秋风刮过他布满皱纹的双颊,任凭浪头拍打他为民奔波疾呼的双脚,任凭余晖刺痛他看透朝野浑浊的眼眸?他静静地转身,望着远处的国都:“别了,祖国。”一切消失在不息的江水之中。
告别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诚执着。
告别之美,在远山菊海中。
他早已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清晨,薄雾轻纱,鸟语花香,在菊丛中漫步,在田园中劳作,闲适而自在。外面的世界被深山阻隔,他微微一笑。
Ⅳ 材料作文《快乐与悲哀》800字
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
一位邻居对老太太说:“大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雨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
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
其实任何事情只要你从多个角度去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生活总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我们要学会转换思维,寻找快乐的源泉。
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万事如意,百事顺心;在自己追求的事业上,人们常幻想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然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既有晴天雨日,鲜花芬芳,也有狂风暴雨,荆棘泥潭。人生的大舞台上,胜利者屡见不鲜,失败者也不乏其人。所以说人世间的快乐与悲哀是共同存在着,就像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时候,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
回首刹那间,你看到了什么?曾经的伤痛,快乐,别离?或许你会重陷往事潸然泪下。即使是这样,你也是快乐的,毕竟你能拥有悲伤,记录着你的一段或苦或酸的经历。回头望去,那些快乐与悲哀的生活都变得充实,真实。
所以说,人生是一个奇数,正因为它有除不尽的地方,才有风流韵律。不是么,如果生活中没有矛盾,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那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正是,我们面临苦难又击败苦难,正是,我们有过迷离却又摆脱迷离,我们的生命才能在这一过程中拔节,才能为我们人生的画图中添上精彩的一笔。
少了快乐,人无法品味生活的甜蜜;
少了痛苦,人不能感知生命的深沉;
少了失落,人无从体现个性的差异。
人生,快乐与悲哀必不可少,我们所做的是在悲哀中寻找快乐与充实。
Ⅳ 作文素材应用
幸福无非是自己觉得满足,其实个人总觉得“自足常乐”听着总有退而求其次的感伤。作文总是以情感为主的,所以你可以从亲情友情上面来写,如果你是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的话,个人建议不需要写爱情~~当然,如果你是写父母辈甚至爷爷辈的爱情是可以的~~~下面是一个素材
幸福是什么?对我来说,幸福是妈妈为你织的一件毛衣,漂亮而温暖;幸福是爸爸为你盖的被子,舒适而温馨;幸福是爷爷给你讲的一个个故事,奇妙而温情……幸福就在生活的点滴中。
记得小学时,许多同学都穿着她们的妈妈为他们织的毛衣,颜色鲜艳,厚实又合身,那是多么漂亮呀!还有人在我面前炫耀呢。我的妈妈却不会织毛衣,我垂头丧气了好几天。妈妈知道后,就买来粉红的毛线,找了很多人学织毛衣。每天晚上她坐在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织着,毕竟是第一次,看上去很笨拙。几个星期后,我终于穿上了妈妈亲手织的粉红毛衣,高兴极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呀。
爸爸是一个唠叨的人,每天总要啰嗦是几句。“雨伞带了吗?米拿了吗?钱放好了吗?书都带去了吗……”这些话我每个星期一去读书时爸爸总会这样说。慢慢地我开始讨厌爸爸了,每次看见爸爸总会有意地避开他。直到那天晚上,我在睡梦中被冻醒了,刚要准备拉好被子,这时爸爸走了进来,他轻手轻脚地把被子拉直,把被角塞进我的肩膀下,然后轻轻关上房门走出去。我在那一瞬间明白了爸爸是有多疼爱我,他那么多啰嗦的话都是为我好。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幸福。
爷爷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可是他的脑海里记录着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晚饭后,下雨天,爷爷会把那些故事一个一个地讲给我听,有战争年代的,有关于毛主席的,有我们这一带的神话……这些故事让我着迷。有时候爷爷是抱着我讲故事的,他的怀抱是那么温暖。每当爷爷讲故事时,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我应该还有很多的幸福,它藏在那些可口的饭菜里,依偎在妈妈刚为我晒过的棉被上,融化在爸爸种的橘子里……
我沐浴在幸福中!
其实素材不在多,一个用精了就够了
Ⅵ 与幸福有关的伤感的作文题目
我曾经以为,幸福离我很远,很远……
小的时候,我曾深深的恨过我的父亲,因为他的多病,让本来艰难的家更显得拮据。我得常常忍受别的小孩的嘲笑,我没有她们那么漂亮的花裙子,没有她们嘴巴里常吃的巧克力和奶酪。在我幼稚的想法里,我以为,拥有这些,便是幸福。
就这样,我把我不能满足的这些幼稚的幻想归罪到父亲身上,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所以,这段恨曾陪我走过一段漫长的岁月。
可是,就在期末考前的一个晚上,这段恨意被抹灭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屋里复习功课,除了父亲,其他的家人都出去了。我并不介意父亲在家陪我找作文网,但他那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实在让我难于忍受。父亲似乎也感觉到我的厌烦,便说:“刚才一些朋友约我出去喝酒,我走了,你一个人在家小心点。”我厌烦地点点头。
不知过了多久,我放下笔休息了一会儿,打开窗户,天已不知什么时候飘起了蒙蒙细雨,风很大,一股寒气激得我打了一个冷颤。猛然间,我看见对面的路灯下有一个人,那人冷得直打哆嗦。他不停地用脚去踢路边的小石头,当他转过头来时,我吃了一惊,那不是我父亲吗?他怎么会在那儿?他不是去朋友家喝酒了吗?
只见他时而用两手不断互相搓摩,时而放到嘴边,寒风吹得他摇摇晃晃的,细雨把他的衣裳都给淋湿了,可他仍然在那儿来来回回地走着,似乎没有要回家的意思。他在等什么呢?哦!我明白了,他是想让我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骗我说要去朋友家,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跑下楼去,抱住了父亲。父亲见到我,很惊讶,吞吞吐吐地说:“朋友太热情了,硬要我多喝两杯……你小心着凉了……”
我已听不清他在讲什么,只觉得那飘落的雨花好美,好美……
那一刻,我感到了,幸福就在我的面前。
凡·高的手,绘下了泼墨般浓烈,却又绚烂的,令人神往的《向日葵》;爱迪生的手,让世界有了光;母亲的手,让我有了幸福……
儿时,母亲常剪纸花给我,看着母亲那灵巧的手,把原本苍白的纸化为精致的小人、古朴的花。从那时起,我便如此地羡慕母亲的一双巧手,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双巧手,便是我儿时最美的愿望。
八岁那年,在我嚷嚷着要去图书馆后,母亲便轻轻拉着我的手,那时侯,有些楼道未装灯泡,楼道里便一片漆黑,都得小心翼翼地摸索着下去。那会儿,我们已经来到漆黑的楼道,母亲一再叮嘱我小心,可那时的我,已被下一刻就能看到美妙的图书冲昏了头,一个劲往下跑,并试图挣脱母亲的手,可是母亲依然紧握着我的手,当我正兴奋着的时候,竟不小心踩空了楼级,顺势滑了几级,霎那间,母亲猛拽住我的手,我停了下来。恐惧感如潮水般袭来,我吓得呆住了。可是,这恐惧感不久便瓦解了,我感受到了母亲握着我的手,黑暗中,我看不见,却感觉到了,那是一双温润,却有强大的力量击溃我心中恐惧感的手
那是一双传递幸福的手,对么?那时的我,对拥有这样一双手的渴望,已超越了一切。
当我还是一个女童的时候,害羞敏感,胆小。而母亲却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总能带给我勇气。依稀记得,那是一个没有跌宕的夏天,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夏天,触动了我细微敏感的神经——
那个夏天,我参加了合唱团,并第一次表演。小伙伴们兴奋得像群小麻雀,唧唧喳喳。惟独我,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舞台的边缘。忽然,一双手包握着我的小手,如此熟悉的感觉。是的,是那一双温润的,传递着幸福,散发着光的手。此时,母亲正陪伴着我,微笑着看我,握着我的手。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母亲正如往常一样,传递着幸福给我,给予我勇气。我自信满满地踏上了舞台,和小伙伴们陶醉地合唱着。我迈出了坚强的一步。
如今已蜕变成坚强女生的我,依然记得,这蜕变的过程,是离不开母亲那双手的。彼时,传递着幸福的手,让我神往。
传递幸福,世界就算没有灯也会充溢着光。那一双来自于母亲的,温润的,传递着幸福,散发着光的双手握着我的那一刻,世界宛若被日光温柔的切割,灌满了水银,形一面镜子,反射出了人性美之光。时值今日,我依然依恋母亲的手,并渴望拥有,传承着母亲所带给我的一切……
幸福是什么?是寒冷中的一丝温暖?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还是伤心时的一个拥抱?幸福的意义,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题记
幸福是什么?一百个人中可能会有一百种答案。而我的答案是:幸福就是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奋斗过、拼搏过,即使最后的结局不是完美的。但过程却是幸福的。而我,就是那个最幸福的人。
一个月前,我们接到了艺术节的邀请函,大家心里都非常激动。于是,带着一种必胜的心态,开始了紧张的排练。舞蹈的名字叫《快乐微笑》,大家希望用我们的青春活力,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时间越来越短,动作也越来越难,强度也随之增加。队员们有些体力不支了。可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没有认输。在一些高难度的技巧之后,有些队员扭伤了腰,摔伤了腿,大家都哭了。“是想要放弃了吗?你们不再微笑了吗?”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死一样的寂静。抬头看到老师的身影,她瘦了。为了我们几天的排练,她吃不好睡不好,还东奔西跑的帮我们买道具。这对于一个刚大学毕业不久的仅有23岁的女生来说,压力已经很大了。眼泪,又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深夜十一点三十分,所有的一切都睡着了,静静的,连风刮过都是悄悄的。可是,在我们的排练厅内,依旧灯火通明,在灯光的辉映下,不断有几滴汗珠“吧嗒吧嗒”的落在地上。我们的衣襟都湿了,可是微笑却挂在脸上。明天就要比赛了,我们做着最后的努力。
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幸福的含义。灯光打在我们身上,我们尽情释放。这一个月来所有的辛苦都不复存在。我们努力过、争取过、奋斗过、拼搏过。此时此刻,我在享受着这些过程,我很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坚强,我很幸福;学会了团结,我很幸福;学会了忍耐,我很幸福。我会永远《快乐微笑》。因为,我是最幸福的人。
曾经问过一位学心里的长辈这么一个问题:幸福究竟是什么?而长辈却回答了一个形容词:小小地。那时候我不明白,长辈也不解释,只是让我慢慢去领悟。今天,坐在考场上,看着这一作文的素材,我便恍然大悟了。
原来,幸福也可以是母亲在你上学前的唠叨;原来,幸福也可以是施舍后所听到的那句谢谢;原来,幸福也可以是努力学习后的汗水;原来,幸福也可以是帮助别人之后的那种心情。原来,幸福是那么地简单。
幸福充斥这我们的生活,也许你会为菜价升高了一元几角而抱怨,但抱怨也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人生充满甜酸苦辣,而由这些味道所组成的一桌菜,那便是色香味俱全了的。这不是幸福是什么?
在爷爷逝世之前,曾在床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很自以为是。直到他娶了妻子之后,他便完全改变了以往一切不好的行为习惯。于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娶了妻子之后的脾气会变了那么多?那年轻人却微笑地回答说:“是幸福改变了我。”现在想起这个故事,不由感触甚多。因为在初中住宿的时候,由于少了母亲的唠叨,少了父亲的斥骂,便觉得心里面好似少了些什么,一直都觉得酸酸的。现在想起,便直到那是少了一种幸福。
人一般是在拥有的时候并不重视,而在失去了之后便觉得惋惜。其实幸福就像是淌淌的小溪,在流着的时候并不引人注意,在干枯之后看到的那狰狞的裸露的岩石,便会回想起小溪的清纯。
记得在某本名言名句的书里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幸福并不缺乏,缺乏的是人们的发现。我不由深感赞同。因为现在的人们经常抱怨这样或那样的事,原来一些可以用和睦相处的方式来解决的事情也会被弄得沸沸扬扬。寻找其中的幸福,全部浑然不知。
其实幸福是很小的,并不是那什么丰功伟绩就是幸福的唯一。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也可以是幸福,当然,幸福便是由这样小小地堆积而成。
Ⅶ 作文素材(部分整理)
[作文素材(部分整理)]【学习资料】作文素材(部分整理)2010年05月30日星期日10:04屈原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作文素材(部分整理)。"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适用话题】适用"肩膀"、"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责任"、"理想"、"执著"等等--诸葛亮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适用话题】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适用话题有:"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司马迁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时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这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乒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八篇,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素材评析】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而当我们的人生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适用话题】《史记》,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为朋友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为了理想而放弃尊严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适用话题有"坚强"、"意志"、"忍辱"、"诚信"、"心灵的选择"、"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李白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素材评析】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适用话题】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杜甫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作文素材《作文素材(部分整理)》。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素材评析】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适用话题】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阮籍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素材评析】阮籍的性格上尤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从上文中在母终时的表现以及喝醉酒后的行为中,可以一斑。而他的这种有放有敛的性格还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阮籍的诗写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着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统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缘故。【适用话题】阮籍佯狂而歌,蔑视礼教、洁身自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适用话题:"符号"、"走与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陶渊明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适用话题】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适用话题"高洁"、"荣辱"、"谈意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苏轼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适用话题】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李清照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与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快乐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弃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随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时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无定所,四处流亡。国家的半壁江山顿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适用话题】即便在国恨家仇面前,李清照还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来自律,此事例适合话题"雕刻心中的天使"、"铭记与忘却"、"专一与忘情"、"水的灵动"、"纪念"等。--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分析: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话题:"文学的力量"---鲁迅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分析: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话题:"理想和现实""选择"---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素材评析】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适用话题】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作文素材(部分整理)〕【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Ⅷ 作文‘岁月留痕’素材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总觉得,今年和去年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留痕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的,浅浅的,或浓的,或淡的,就那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
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一条漫漫的长河,无论是创造的辉煌,还是平淡的生活,都是别在时间长发里的一枚发卡。岁月不会使辉煌蒸发,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留痕”是生活经历留在人们心中的火花,“留痕”常常催生思想的灵光,“留痕”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更是心灵的震颤。如果时间是一册书卷,那么“痕”就是这册书卷上一纸的墨香。如果时间是幽远的夜空,那么“痕”就是流星划过的美丽的弧线,划破寂静,也划过你的心房。
写作时要把这个抽象的“痕”具体化,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撷取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写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放开视野,剪辑历史的点滴组接成一幅画卷。关键是要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紧扣“留痕”,写出对自己心灵产生影响和启迪的人、事、物,写出你划过心底的印记。而这印记,将会伴随你成长,在你的生命中熠熠闪亮,他是前进的马达,是抚平你心灵褶皱的手掌,是你疲倦时的一杯茉莉菊花茶。永远在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让你暖暖地感动。
【例文】:
岁月留痕
爷常说:麦芒上顶着的日子,是割倒的岁月;而人,是岁月的痕。
小时候,丰收的六月里,爷爷会头扎一方巾帕,带着一家老小进入丰收的麦田。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在风中荡漾,大把大把的绚丽,迷幻了人们的心与眼。爷站在田埂上,开始分配各自的主战场,而将最大的一块留给了自己。
爷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肤,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体。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老是老了些,虬劲的枝却支撑着半边天。可爷说,没有人能走过时间,扛过岁月。走着走着人就老了,岁月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齿牙动摇,目光呆滞,老到没有了梦,老到弯腰拣一块石头,都会气喘吁吁,最终被岁月带走,永远也回不来。
后来,爷的胡茬变成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像传说中的老神仙。脸上有了点点的褐斑,我怀疑,这是否就是岁月的留痕。这时,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了:“哈哈,这才是岁月的痕迹,不朽的杰作哩!”
又一年六月,爷一手拿着烟袋,一手牵着我走向麦田。他颤颤地掐一穗麦穗,揉碎,轻轻地吹去麦麸,拣一粒放在嘴里,细细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牵了牵爷爷的衣角:爷,看那儿。“麦田的尽头,金黄的麦晕出一片迷蒙的绚丽。爷指着远处:“飞过去。”一如当年分配战场的将军,让我觉得岁月真的倒流。我便顺着田埂一路跑,胳膊张开,像春天的蝴蝶。我触碰到那成熟的麦芒,不似爷现在的胡须,倒像早年爷的胡茬,扎手硌人。
爷说,一个人,一辈子,总有走到头的路,总有迈不过的坎,所以啊,人得挺着。麦子躺在镰刀下,麦粒要扎进土里,天地万物人为尊,人却在一场雪后,一声不响地随着岁月走远。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拾捡回来。爷爷,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一如岁月在脸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终生难忘。
爷说,人是岁月的痕,人扛不过岁月。其实,岁月扛不过人。因为我看到,辽远的大地上,麦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长,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动……
【点评】:文章温婉如溪流,没有波澜壮阔,无声无息流过你的心田,让我们认识一个可亲可敬的爷爷。爷爷坚强、慈爱,在岁月中衰老,却带给我无尽的激励与思念。本来岁月流逝的话题容易给人留下伤感的味道,然而文章却给人一种力量,“其实,岁月扛不过人”。观点新颖,乐观,指引我们不断地奋斗、前行。
语言形象动人。“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比喻生动自然,对麦田的喜欢之情溢于言表。“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比喻贴切,也蕴含着对爷爷的无限深情。“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意蕴悠长,爷爷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生难忘。
岁月留痕
凝视书桌上的沙漏,那么不急不躁的滑下,千百年来亦是如此,此刻才觉得岁月的流逝,蓦然回首却已然找不到往昔的痕迹,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我在记忆的河畔捡拾岁月的点滴。我伤心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记忆中惟一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守在田园的尽头,期待我的归去。
从来没有想过,老屋会有塌陷的一天,如同背负了千年的忧怨与哀愁就在那一刹间轰然倒塌,像一个漂泊已久,心神俱疲的游子,在茫茫戈壁猝然倒下,再也没有力气挪动自己。房梁上的一根木棒在我慌乱逃离时砸到了地面上,仿佛要把我揽入她的怀抱,我不知该为她伤心落泪还是该为自己死里逃生而庆幸。
一连几天都恍惚不定,屋倒了,岁月留给我的唯一痕迹也在刹那间归于沉寂。我才记起,那面墙上贴满了我和姐姐的奖状,还有春天时节编织的柳条草帽,虽已风干但记忆犹在。后悔自己到这时才找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伴我多年的老屋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虽不会言语,但我明白她的心意。
当看到舅舅家粉饰一新的居所时,我便更加想念老屋,橘黄的灯光照着小小的屋子,灯下是母亲缝补的背影以及我做作业的执著。再次回到家已是好几个月过后了,新的地基已经打好,可我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快乐,我不知道地基下是否有老屋在呻吟,觉得自己真像无家的孩子,新房屋纵然再好,可它是无生命的吧,注定这一生与它无缘,我的灵魂已经交给了老屋。所有温馨的画面只能如同墙上相框里的照片,存在记忆深处,散发弥久的醇香。
从老屋倒的那一刻,我便在苦苦追寻,生怕那些本已模糊的岁月的痕迹随老屋归于沉寂,如同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试图抓取最后燃烧殆尽的烛火来温暖自己整个人生。
推开吱呀作响的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是的,它们还在,如同每一个冬天,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我的亲人都在,爷爷奶奶身体康健,于是我终于找寻到岁月的痕迹,望着树上又黄又圆的木瓜,在它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中,终于在老屋倒后的某一天午后,我轻松的笑了。
【点评】:文章选取岁月的一个见证-----老屋。通过老屋倒塌写出岁月无情,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但是文章没有局限于对老屋的感伤,而是通过对亲人康健的欣喜,认识到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转。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一切的挫折与苦难。语言真实、深情。
结尾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点亮了整个文章,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也同时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就像葡萄树,春天会长出新芽,再萧条的冬天也会过去,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相信明天,相信未来!
岁月留痕
微风吹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这涟漪向远处扩散后逐渐平息,看似没有痕迹,可湖泊深处却有了水流的涌动。生命里,岁月看似不落痕迹,却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我们,所以努力拼搏,让岁月留下完美的印痕。
脚踏实地,用汗水浇灌,让岁月留下拼搏的痕迹。我是岩石缝间的一株幼苗,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虽然我极其平凡,但我亦向往广阔的蓝天,渴望着阳光温和地照耀,于是,我将根扎入岩石深处,尽力汲取有限的养料,将茎叶张大,以承载更多的露水,以滋润我即将干涸的根。我不知道此地今生我能否生存下去,但我依然努力拼搏,纵使今生见不到广阔的蓝天、金黄的太阳,我依然要用汗水芬芳这一段岁月,让岁月留下拼搏的痕迹。
选择理想,用生命捍卫,让岁月留下不屈的痕迹。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来了,迎接我的是半壁残缺的江山,另一半早已被夷狄的铁骑践踏了。我从小就崇拜“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我渴望像他那样驰骋疆场,像他那样捍卫疆土,让夷狄闻风丧胆。抱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在20岁那年,我将理想折叠好了藏进戎装。因为理想,我创建了岳家军,我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当我听到敌人发出“捍山易,悍岳家军难”的惊叹时,我欣慰地笑了,精忠报国的理想在浓浓战火中更加凸显,然而十二道诏书从天而降,把我从理想中震醒,一串串“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我渐渐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面对现实,我无怨无悔,我要愿用生命去捍卫它,在岁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迹。
选择远方,用青春谱写,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管风雨兼程。我们无法改变岁月流逝的步伐,但我们可以改变岁月将要留下的痕迹。永远不说如果,从来不说重来,不是每一次过错和错过都可以重新来过。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让自己的身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
不经意间,又一段岁月匆匆流逝,留下淡淡的痕迹。知道吗?
【点评】:这是一曲英雄的赞歌,这是对抗金英雄岳飞理想的诠释。岳飞“精忠报国”却换来“莫须有”罪名,所有的豪言壮语化为泡影,但是他无怨无悔,“我要愿用生命去捍卫它,在岁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迹。” 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是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感人,人物的内心描摹得真切、动人,也更容易作者发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让自己的身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让岁月留下无悔的痕迹”点明文章的主旨,为了理想执著地追求,不论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