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许远作文素材

许远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2021-02-16 10:27:22

① 具体一点的故事,素材,唐朝人物,宋朝人物,急求,谢谢啦,

我下过一些材料 刚传到文库里 过会就好看了
有个快两千页的 什么唐朝宋朝 连炎黄都有 绝对够你用了
要的话就去看看

再给你补充点我另外找的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司马光砸缸(有应变能力)、

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
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

报国寸心坚似铁。
宋.陆游《大雪歌》

白居易体恤民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同情人民,他在皇帝面前做谏官时,就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写了大量讽谕诗揭露官僚势力残害人民的罪行。他写诗力求让人民群众看懂,相传他每写好一首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妈妈听,听得懂的,方才拿出去。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力争多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在杭州做刺史时,他修筑湖堤(现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苏州,兴修水利,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在做忠州刺史时,他搞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办法,增加豪富的税款,减轻贫苦农民负担;尽量节省开支,减轻老百姓的支出。他亲自带头种树,绿化荒山。他主持群众聚会,席地而坐与民同乐。有些官员说什么:“‘贵’、‘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对这种议论毫不理睬。后来忠州人为了纪念这位爱民的好官,为他建了“白公祠”。

究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饿~~ 太多了 不给你找了= =

② 有那些人在污泥中仍保持高洁(作文材料)

这个可以参看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提到了历史上一些非常有气节、刚直不阿、品行高尚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表现各不相同,但都难能可贵地保持了气节。
文天祥在诗中是这样描写的: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稽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文氏所说的这十二个历史上有“节”(节操)者,他们的事迹分别如下:
1、齐太史简: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大夫崔杼以其妻诱齐庄公于家,伏兵弑之。齐国的太史伯(即文中“大史”,古代大、太同义,互相通假)在史册中记载“崔杼弑其君”。崔杼闻之乃杀太史伯。当时史官是世职,由同一家族的子弟前后相嗣,故太史伯见杀后,其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继之,亦直书“崔杼弑其君”如旧,崔杼又分别杀之。至其幼弟太史季,仍书史如旧,慷慨不畏死,崔杼知太史氏可夺性命而不可夺志,不得已只好放弃加害太史季的打算。当时齐国的史官,有太史氏,有南史氏。南史氏闻太史氏诸兄弟先后遇害,于是抱着空白的简册前往宫门,准备接替太史季继续抗争,在宫门前遇见生还的太史季,知其已直书崔杼弑君之事,乃还。
2、晋董狐笔: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鲁宣公二年,晋国执政的正卿赵盾(赵宣子)因屡次劝谏荒淫无道的灵公收敛游嬉、斥退恶小而与灵公交恶,灵公先是使锄麑行刺,结果锄麑为赵盾所感动而自退,行刺失败,其后竟于九月宴请赵盾时暗中伏设甲兵,又使恶獒扑咬赵盾,幸得赵盾的死士提弥明拼死相救才得脱,赵盾遂出奔,逡巡于晋国边界的首阳山却并不出境,而是在国界线上逗留不去。属于赵氏一族支脉的赵穿在桃园设计攻杀了晋灵公,赵盾当时还在首阳山中转悠,闻讯后即出山返回绛都,使赵穿自周迎公子黑臀回国即位(即晋成公),赵盾自己重新主持朝政。
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册上直书“赵盾弑其君”,并示之于朝。赵盾不服,董狐便当廷斥责他:“你身为正卿,出奔却不越境前往他国,返国后却不讨伐(弑君的)逆贼,这样做法,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词穷,只好引《诗》以明志,叹道:“啊!‘我心怀故国啊,却给自己留下如此的悲戚!’这话说的就是我吧!”(注:此为赵盾合二诗于一处之文,即《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和《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遂郁郁而终。
孔子评价此事说:“董狐真是古代的良史啊!他记史的原则是秉笔直书,不为尊者隐讳。赵宣子也是古代的好大夫,却由于史官的坚持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当时出了国境,就可免此罪名了。”
太史氏兄弟各以自己的一腔热血诠释了史官“秉笔直书,不为隐恶,不为溢美”的良知和气节。董狐则是面对权倾朝野的国家重臣,面折厉斥,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秉笔直书。他们所展现的是史官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气节。
3、秦张良椎: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汉朝开国功臣留侯张良是旧六国中韩国的后人,父祖两代都曾是韩王的相国。秦灭六国后,张良作为亡国之人,时刻想着报仇复国。他在游学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能操使重一百二十斤大铁椎的大力士,遂与之谋刺秦始皇。伺始皇出行经过博浪沙时,力士飞椎击车,可惜误中副车。始皇怒而缉捕良等,张良遂变更名姓,逃亡到下邳一带躲藏。
4、汉苏武节:语出自《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奉使出使匈奴,因副使张胜贪功卷入匈奴内部的政争,事泄而连累到苏武一行被匈奴扣押。苏武欲自尽殉节,幸未得死,匈奴人又置其于大窖中,欲以饥饿相胁迫其投降匈奴,苏武始终不屈,靠渴饮冰雪、饥食羊毡而未死。匈奴人便将其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令其牧公羊,并扬言待公羊产仔哺乳时就放苏武归国。苏武终日持节面南(汉朝的方向)而立,勤于持操,节上旄尾因日久而稀落。汉昭帝始元六年,经汉朝极力营救乃得归国。苏武以壮年出使,凡留匈奴十九年,归时须发尽白。
张良椎、苏武节,反映的是心怀故国、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气节。
5、严将军头: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刘备夺益州时,张飞奉命自江陵入蜀击刘璋,至江州,遇到刘璋部悍将严颜的阻击,激战之后生擒严颜。张飞怒喝道:“大军开到,为何不投降而敢抗拒?”严颜义正辞严地反驳道:“你们这些人无理,要侵夺我们的益州,我们益州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命将严颜推出斩首。严颜神色如常,一边走一边说:“砍头便砍头,你有什么好发怒的?”张飞被他威武不屈的气慨所感染,遂解其缚,引为座上宾。
6、稽侍中血:语出自《晋书•稽绍传》: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晋惠帝永兴元年七月,惠帝被裹胁北征,出讨驻在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大军至安阳,有众十余万。司马颖遣其将石超以拒王师。七月己未,王师败于荡阴,官卒逃散,敌方的弓矢直接射到惠帝的乘舆跟前。在一片混乱当中,侍卫四溃,只有侍中稽绍(稽康的儿子)端正衣冠,在御前奋力保护皇帝,不幸为流矢所中,亡于帝侧,毙命时鲜血直溅到惠帝的御衣上。失去保护者的惠帝,遂沦于石超军中,被裹胁到邺城,落入司马颖的掌控之下。后来宫人要洗去惠帝御衣上的血迹,惠帝虽然是弱智之人,却也为稽绍临死前的忠诚所感召,遂阻止宫人道:“这是稽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严将军头、稽侍中血,是面对强敌时毫无惧色,奋勇抵抗的气节。
7、张睢阳齿:语出自《旧唐书•张巡传》:十月,城陷。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 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摐、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张巡,安史之乱时与许远孤守睢阳直至殉国,故世称“张睢阳”。张巡与许远率领着睢阳军民,阻挡叛军南下进入唐王朝赋税来源核心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长达年余之久,为阻止江南富庶地区卷入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和唐朝人民造成更巨大的损失,为唐王朝组织大军平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坚守睢阳孤城及其周围地区的一年多时间里,张巡先败令狐潮,后屡败尹子奇,最后终因城中粮尽,外出求援而援军消极迟救才告失守。随即与城父令姚摐、部将南霁云同时被害,与张巡一同守城的睢阳令许远被解到洛阳杀害。
守城期间张巡每与叛军交战,无不眦目咬牙,以至目裂血流,齿碎脱落,至城破被俘时,叛将尹子奇以刀挑开张巡的嘴,发现只剩三颗牙齿了。张巡宁死不屈,被俘后仍然对叛军背叛国家,遗祸百姓的罪恶行径骂不绝口,直至被杀。
8、颜常山舌:语出自《旧唐书•颜杲卿传》: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是日杲卿幼子诞、侄诩及袁履谦,皆被先截手足,何千年弟在傍,含血喷其面,因加割脔,路人见之流涕。
又《新唐书•颜杲卿传》: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见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
颜杲卿,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族兄,因曾暂摄常山太守(摄:暂代之职),故后世称“颜常山”。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初起时,河北诸郡望风而降,只有杲颜与从弟真卿(时任平原太守)举兵杀贼,以至于曾叹曰“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的唐玄宗大喜过望。颜氏兄弟传檄河北各地,假称王师先锋已出土门,不日即到,号召之下,河北诸郡中有十七郡立即反正,合兵二十万众,形势一度大好,仍然附逆的只有区区六郡而已,以至于兵锋已到陕州的安禄山不得不回师河北肃清后方,关中的军事压力顿时减轻。然而由于常山城小兵少,颜杲卿起兵又只有八天,守备一时还来不及完备叛军就兵临城下,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又不发兵救援,虽然竭力坚守了六天,最终还是陷于叛军之手。
城破后,叛军以颜杲卿第三子颜季明胁迫杲卿投降,被严辞拒绝,季明旋遭杀害,杲卿被解往洛阳。面对安禄山的责备,他义正辞严地斥骂逆贼。恼羞成怒的安禄山命人将颜杲卿及其幼子诞、侄儿诩,以及常山太守袁履谦绑缚在天津桥的桥头柱子上,先断手足,时已被杲卿擒住押赴长安的安禄山部将何千年的弟弟在旁观刑,履谦等以血唾其面,何千年之弟便用小刀将诸人一一支解脔割(就是后世的“凌迟”)而死,颜氏一门三十余口遇难。颜杲卿临刑时大骂不止,叛军遂割其舌,问他:“还能骂吗?”杲卿虽然发不出声,喉咙里却依然含混地骂声不绝,直至死去。
后来颜真卿得到杲卿父子遇难的消息,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只寻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颜真卿悲愤难抑,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篇《祭侄文稿》,被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书”,此文作于公元758年,时年真卿50岁。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在杲卿父子遇害将近三十年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欲假手李希烈除掉颜真卿,便派他前往劝降,终于被李希烈缢杀。当真卿遇害的消息传来,三军无不痛哭失声。真卿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续写了颜氏一族的忠义传奇。
张睢阳齿、颜常山舌,说的是面对叛逆,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一身正气。
9、辽东帽:语出自《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馔馈,跪拜成礼。
管宁是汉魏时的名士,以志行高洁而闻名。居辽东时,常戴着皂帽(黑色的帽子),穿着布襦、布袴、布裙,随季节改用襌衣或复衣,出入时能倚杖自行,不须他人扶持。因其志行高尚,故后人用“辽东帽”比喻志行高尚者的装束。管丁曾与华歆同学,一日读书时,窗外车马喧嚣,华歆赶忙起身去瞧热闹,露出艳羡的神情。管宁知道华歆热衷名利,十分鄙夷他,遂与华歆割席绝交。
10、出师表: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
蜀汉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表说明北伐的理由,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文中慷慨激昂,说明北伐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又勉励后主不要妄自菲薄,要亲贤臣、远小人,虚心纳谏。拳拳赤子之心,尽在文中。
11、渡江楫:语出自《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是东晋名将,少有大志,与好友刘琨闻鸡鸣而起之舞剑。及长,遇晋室永嘉之乱,中原沦丧,遂立志恢复,向晋元帝进言北伐。元帝给了他一个“豫州刺史”的空衔(因其时豫州已沦为胡土),只拨给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拨一兵一卒,命他自行招募人马进行北伐。出征时,祖逖带着自己的部曲由京口渡江北上,船行中流时,祖逖以楫(船浆)击舷而起誓说:“祖逖如果不能廓清中原而再渡此江的话,有如大江!”北渡后他浴血奋战,以九年之功为晋室恢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正当他踌躇满志想要继续进取的时候,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祖逖担心朝廷的内斗会危及北伐大业,忧愤之下一病不起,死在雍丘。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考妣,他所恢复的部分领土又重新被后赵石勒政权所占领。
12、击贼笏:语出自《唐书•段秀实传》:明日,泚召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僣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遂击之。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凶徒愕然,初不敢动;而海宾等不至,秀实乃曰:“我不同汝反,何不杀我!”凶党群至,遂遇害焉。海宾、明礼、灵岳相次被杀。德宗在奉天闻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
段秀实是中唐名将。德宗建中四年,被朝廷征调以进剿李希烈叛军的泾原兵因不满京兆尹和朝廷赏赐太少而爆发兵变,推举朱泚为主帅,举兵攻入长安,拥入皇宫府库抢劫财物,朱泚则在宣政殿“即位”,自称“大秦”皇帝,德宗自咸阳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称帝前,曾强迫段秀实出来做官。一日议事时,当谈到朱泚将要僭越称帝的话题时,段秀实突然抓着另一名大臣源休的手腕,从他手里夺过笏板,跃到朱泚跟前,边唾骂他“狂贼,我恨不能把你碎尸万段,又岂能追逐你反叛呢?”一边以笏猛击朱泚之面。朱泚举臂阻挡,额头被击中,顿时鲜血长流,于是匍匐逃躲。起初叛军被段秀实的胆气所震慑,好一阵子之后才一拥而上,将段秀实和不愿附逆的另外几名官员杀害。德宗在奉天听说了段秀实的事迹以后,为之垂泣许久。

③ 初一作文《文天祥的故事》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官文天祥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昺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

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新会崖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南宋在崖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文天祥被关的那间土牢,又矮又窄,阴暗潮湿。遇到雨天,屋面漏水,满地是水;一到夏天,地面上发出一阵阵蒸气,更加闷热。牢房的隔壁,有狱卒的炉灶,有陈年的谷仓,发出阵阵烟火气、霉气,再加上厕所里大粪的气味,死老鼠的臭味,使人极其难受。文天祥被关在这间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他相信,只要有爱国爱民族的浩然正气,就能够战胜一切恶劣的环境。他在牢房中,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

文天祥进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发生了一场农民起义。起义领袖自称是宋朝皇室的后代,聚集几千人马,号召大家打进大都,救出文丞相。这一来可把元王朝吓坏了,如果不杀文天祥,恐怕闹出大乱子来。元世祖还没有丢掉招降的幻想,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一天,文天祥被人从牢房里押出来,带到宫里。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只作了个揖。元世祖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文天祥说:“我是大宋宰相,竭心尽力扶助朝廷,可惜奸臣卖国,叫我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不能恢复国土,反落得被俘受辱。我死了以后,也不甘心。”说着,咬牙切齿,不断地捶打自己的胸膛。

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你的忠心,我也完全了解。事到如今,你如果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服侍两朝的道理。我不死,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么样?”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只求一死,别的没有什么可说了。”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才叫侍从把文天祥带出去。

第二天,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这一天,北风怒号,阴云密布。京城柴市的刑场上,戒备森严。市民们听到文天祥将要就义的消息,自发集中到柴市来,一下子就聚集了一万人,把刑场团团围住。只见文天祥戴着镣铐,神色从容,来到刑场。他问旁边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百姓们指给文天祥看了。他朝着正南方向拜了几拜,端端正正坐了下来,对监斩官说:“我的事结束了。”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公元1283年一月,这位四十七岁的民族英雄终于牺牲,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了他一身的浩然正气。他在诗里,举了历史上一些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忠臣义士的例子,认为这都是正气的表现。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分别表现为各种物体。如地下的大河高山,天空的明星辰。在人的身上就表现为浩然之气,充塞在宇宙之间。……到了危急的关头,才表现出他的气节,他们的事迹一件件留在史册上。

阅读全文

与许远作文素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