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 作文 600字
现在正值复盛夏时节,天气闷热,在制这个时候坐在小摊上,享受一盘滑溜溜香喷喷的凉皮是再好不过了,因此妈妈也教会了我做凉皮。
妈妈先用淡盐水和好面,贴上保鲜膜醒着,接着揉光滑了倒上清水开始洗面,洗好之后把面水放在一边澄清六七个小时,洗完面水剩下的就是面筋,揉一点儿食用碱蒸熟后切成块状备用。澄清后的面水倒掉多余的水剩下稠稠的面浆,浓度要和超市卖的老酸奶差不多,然后把凉皮罗罗用清油刷一层,倒上一勺子面浆隔着水蒸熟,取出来后放到冷水中一激便于整张揭下来。然后把凉皮罗罗里面再刷一层清油,接着倒上面浆继续蒸第二张、第三张……
蒸熟的凉皮切成长条状,撒上切好的面筋,拌上蒜末、麻油、醋、酱油、芥末、味精等调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皮就做好了,你只需坐下来吸溜吸溜地吃去吧!爽滑可口,消暑解热,是盛夏时节大众都喜欢的小吃之一。
如果你很喜欢吃凉皮的话,可以放下葱姜蒜爆香锅底,放进猪肉丝煸炒,同时加上黄豆芽和青椒丝炒得八九成熟时,放进切好的凉皮一同翻炒,最后一盘香喷喷的炒凉皮就做好了,喜欢面食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哦!
凉皮是北方人很喜欢吃的风味小吃之一,你也可以尝试学做一下哦!
㈡ 风味小吃作文
味道好极了
记得去年的秋天,我们全家去阳澄湖品尝那里有名的大闸蟹。
我们来到了湖边的船舫酒家,刚刚坐下,酒店的老板就把活蟹拿了上来让我们挑选。只见一只只键壮的大闸蟹耀武扬威地挥舞着它们的两只大钳子,仿佛正在向我们示威,嘴里吐着白白的泡泡,又像在对我们说:“你们敢吃我吗?”只见爸爸用两个手指夹住大闸蟹的背部两侧轻轻地就把它给抓了起来,只见它背部铁青,肚皮白白的,两只大螯上的毛成金黄色。爸爸告诉我这就是阳澄湖大闸蟹的特点,“青背、白肚、金毛。”
不一会儿功夫,老板把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青蒸大闸蟹给端上了桌子,顿时,一股蟹的清香扑鼻而来。再看那蟹一只一只红扑扑的,就像一个一个红灯笼似的。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大闸蟹,现在一个个一动不动地任由我们摆布,等着我们发落。
我选了一只大个儿的蟹,先解除它的武装。把它的两只大螯和八只蟹脚一一掰下,我拿住蟹脚的一端用力挤下去,那雪白的长长的蟹肉忍不住的向外钻了出来。我沾了一点用姜和米醋合成的调料,把蟹肉放进嘴里,那嫩嫩的、滑滑的、鲜美中带上一点甜味,真是好吃极了!我再把它的两只大钳子掰开,那肉一丝丝的味道更加甜美。最后我掀开它那蟹盖,哇!里面一大块儿红红的带有金黄色的蟹黄呈现在我眼前,我用筷子轻轻把它夹起送入口中,慢慢地细嚼品味着它的滋味,啊!那香香的,带有甘甜的味道,吃在嘴里鲜鲜的,那种美味真无语伦比,无法形容。
我喜欢吃蟹,但我更喜欢吃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的味道真是好极了。你要是有机会去阳澄湖一定要尝尝那里的美味“青背、白肚、金毛”大闸蟹。
味道好极了
妈妈下班一回到家,就从提包里拿出两个大柚子。我连忙上前接过来,呦!还挺沉呐!我忙把它们摆在桌上。
我伸手又摸了摸柚子。呵!挺光滑的,像抹过一层油似的。柚子的皮呈黄中带绿,像只梨,但比梨要大好几倍哩!我把鼻子凑到柚子边嗅了嗅,嘿,还有一股诱人的清香呢!顿时,我谗得直流口水,心想:哈哈!今天晚上可以大饱口福啦!
晚上,我做完作业,再三请求妈妈剥柚子给我吃,妈妈答应了。只见她先在柚子周围用刀轻轻地剖,再用手用力扒开柚子皮,接着,露出了一个“大棉球”,然后,妈妈剥开又白又薄的中皮,又呈现出一层薄皮,包着果瓤。我数了数,一瓣、二瓣……有二十多瓣呢!
我情不自禁地掰开一瓣果瓤,剥下最后一层皮,惊喜地发现果肉像一粒粒晶莹透亮的小米。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只觉得甜中带酸,还夹着一种清香,我一连吃了十几瓣,还不过瘾呢!
我爱吃那美味的大柚子,那甜中带酸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㈢ 风味小吃的作文
天津狗不理包子
外形就不用我说了吧……O__O"…
制作工艺
原料配方: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猪肉按肥瘦3:7匹配。将肉软骨及渣剔净、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搅肉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生姜水,然后上酱油。上酱油的目的是调节咸淡,酱油用量要灵活掌握。上酱油时要分次少许添进,以使酱油完全掺到肉里,上完酱油稍等一会,如能在冰箱内放一会更好,紧接着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许添加,否则馅易出汤。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葱末提前用香油抹上)。
2.制好面皮后,分割成20克的剂子。
3.把剂子用面滚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的圆皮。
4.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掐褶18-22个。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包子口上要没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屉蒸4~5分钟即成。
历史简介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著淳朴挚爱的亲情)。 狗不理招牌
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5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5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
㈣ 关于美食作文的好开头
1、麦熟将至,外出路过南方一个小镇,有幸在饭店吃到了从小烙印在脑际的美食——碾碾儿。吃着这久违了的美食,当年的那种对其情深意切的欲望不禁又重现于心头。
那是我童年时代,正直国家困难时期,农村百姓过着食不饱腹的生活。人们想尽办法,把能入口的东西都吃净了,就连门前的老榆树也不能幸免于难,人们把树皮剥光,充当了口中食粮。
2、今天是星期五,又有班队课啦。这次的班队课,很特别,因为贾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准备好自己烹饪的一道菜和一双筷子。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自己精心烹饪的美食,由于是在家准备的,所以担心美食会凉了,影响美味。没想到贾老师早有准备,把最后一节班队课改成早读课,这样我们的美食就不会受影响了。
3、步入初一,初次听闻美食节,这是什么?我的心中装满疑惑与好奇。于是,我怀揣着激动,于10月26日中午12:30去校园来品尝此顿饕餮盛宴。我步入学校,发觉自已早已姗姗来迟,这次美食节早已开始。
(4)风味小吃作文开头600字扩展阅读
开头技巧直入主题法
“直入主题”,就是开门见山,开篇直入本题,揭示题旨,引出主要人物或展开故事情节的一种开头技巧。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文章的写作之中。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或“落笔入题”,交代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旨;或“言归正传”,迅速展开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对方谬误。
这种开头方法的特点是入题简捷,不枝不蔓,利于读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调及思路,临场运用概率较高,创作中常被选用。如《背影》、《白杨礼赞》、《散步》《我的老师》等。
㈤ 介绍一种风味小吃优秀作文六百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味,而且是很多很专多,让人目不暇接。我属们建湖也不赖啊!其中鸡蛋饼是我的最爱。鸡蛋饼不仅外表“金”装素裹,而且它内部还有鼎足之势。金黄色的“皮袄”让你垂涎欲滴,更别说是吃了。再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红通通的辣酱,粉嫩嫩的火腿肠直插“蛋”宵,棕褐色的酱汁诱惑着你去吃,黑点小芝麻也点缀这美味来了。鸡蛋饼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先把面平摊在锅底,再打两个蛋在锅里(这锅得是平的),用小木铲平摊鸡蛋,等鸡蛋饼的“衣服”做好了,就可以开始镶“宝石”了。先刷上一层褐色辣酱,再夹根香肠,撒些胡椒粉,一个鸡蛋饼就完工了。别看我是个小馋猫,但是对食物很挑剔。一般般的小吃、零食吃了几次就不喜欢吃了。可是,我对鸡蛋饼却是爱不释手,巴不得能把它给我当一日三餐。只要一吃到这爽滑可口的味道,我的神经就立刻膨胀了。一口一吃,红汁褐汁渗入口中,真是美味至极。滑溜溜的火腿肠吃在口中,品在心里,真让人回味无穷。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你一定怦然心动,劝你快从家奔向小摊上去吃吧!快,快,加油!加油!快跑!'
㈥ 关于风味小吃的作文
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内的软滑爽口的容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
柳州人一回到家乡都是第一时间找一碗螺蛳粉,以解乡思。
螺蛳粉是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众欢迎的小吃米粉,它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笑话一样,于市井之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
关于螺蛳粉的来历,我去问过很多做粉摊生意的小老板们,但是从来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说不清归说不清,但这并不影响螺蛳粉成为广西著名的小吃之一。
㈦ 介绍风味小吃作文
小吃,其实是窥察一方水土风情的一个窗口。小吃,也是极具平民化的饮食方式之一,地域文化的林林总总和本土人的禀性都在小吃这个窗口里暴露无遗。
数千年来,在坦荡无碍的鲁西南平原上,农业社会的传统与儒家重道轻器的观念相结合,催生了众多风味各异的手工小吃。我打小就特别喜欢家乡小吃,从小吃到大。
前几天回济南,居然在人防那边的小吃摊上吃到了菏泽的李家吊炉烧饼!这吊炉烧饼,一般不是在炉里烤,而是在炉子上倒扣一口平锅,把拌好的发面贴在锅面用碳火烤透。烤熟的烧饼外皮酥脆、颜色乳黄;内瓤松软,味道咸香。年轻牙口好的还可将烧饼放在微火上烤,将内外水分全部蒸干,成为“干嘣儿”,用手一拍即碎,吃起来嘣焦酥脆,口齿生津,别有风味,而且烧饼又大又厚,一只烧饼下肚可达半饱,吃的时候还要双手抱着啃,一防芝麻掉在地下。大家也许不知道,几乎没有一个菏泽人没吃过烧饼,几乎没有一个菏泽人不具有烧饼情结。圆圆的烧饼,散发着芝麻的香气,影响了本土的一代又一代人。《水浒传》写沿街叫卖“炊饼”(类似今日之烧饼)的武大郎,一部《水浒传》其实也是一部鲁西南的小吃文化史。如果不登长城非好汉,那么牙齿撕不开冷冻的牛蹄筋、舌头搅不动风干的烧饼盖的菏泽人也非英雄的后人。
饼在古时,是谷物、粉面制成的食品的统称。饼在小吃行里,是个大家族,有蒸饼、白饼、汤饼、肉饼、油旋等等,其中以生面或发面团作饼烤之,曰烧饼。
大家也许不明就里,说烧饼和火烧一样,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烧饼是在火下烤的,而火烧是在火上烤的,所以烧饼又叫吊炉烧饼,意谓烧饼倒贴于锅上烘烤。告诉大家我们菏泽人都知道的饼方吧:白面二斤,香油半斤,盐半两,好椒皮一两,茴香半两,三分为率,以一分纯用油椒盐、茴香和面为穰,更入芝麻粗屑尤好。每一饼夹穰一块,提薄入炉。可见吊炉烧饼由来以久。
不知道这是不是纯正的吊炉烧饼,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来到省俯的。但是不管怎样,愿李家烧饼一路走好!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吃济南的砂锅呢?!反正我是很喜欢,尤其喜欢一道砂锅豆腐!大家不知道吧,这道菜最早是出自菏泽的“老贾豆腐砂锅”!烹制此菜,别具匠心。先将豆腐经旺火沸气蒸出蜂窝状,然后凉透一点点滤出水分,再与粉丝、火腿、蘑菇、冬笋丁等放入砂锅鸡汤中,烧开罢改用文火慢炖,后用精盐、味精调口,待豆腐入味后,淋热油出勺,此菜汤鲜爽口,名虽“老贾”,实在“真嫩”。
小砂锅里存有大乾坤,在“砂锅”的店里,每次性急的食客拍桌子问,砂锅为什么还不端上来,师傅们总笑着说:“甭急,甭急,慢慢炖才有味吗。”砂锅如此,生活亦复如此。
国人历来喜欢用砂锅熬汤、炖肉,这是因为砂锅是陶制品,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而砂锅又素以文火慢慢炖为好,所以手脚毛糙的厨师做不来上好的砂锅,猴急如猪八戒的食客也咂摸不出砂锅的真滋味。煮砂锅的师傅须具备熬中药的心情,吃砂锅也是食客仅次于品茶第二等大事。品茶须正襟危坐,安神抚气,但吃砂锅可以大呼小叫,可以用双手往烫着的舌头扇凉气;品茶是闲云野鹤的雅事,而砂锅却是大众化的抗饥之物,引车卖浆者可以吃,吃得腹涨肚鼓连放响屁,小资女郎也可以吃,吃得脸现桃花直打饱嗝。
在济南,更大超市里都能见到曹县烧牛肉吧!喜欢食荤不防买点尝尝看这从清朝传下来的手艺!自清起,曹县烧牛肉便是民间下酒名菜,取上好牛肉,洗净,放好大料,入锅炖,至烂为佳,是豪爽的山东人大块吃肉的绝好酒肴。
在曹县东关,打着“米家烧牛肉”招牌的小摊或作坊不下20家,与之区别的仅是,其中米金元的牛肉店铺有着“老牌”两字。“老牌米家烧牛肉”16元钱一斤,“一个子都不能少,但一个子也不会多收”。
前不久,济南的一家经营肉类产品的个体商户米广洲抢注了“米家烧牛肉”的商标,这就意味曹县米家军所经营的烧牛肉生意都属于“侵权行为”。此次失去“身份证”的曹县米家牛肉将面临着一场浩劫,在注重法律和规则的市场经济里,商家失去了商标就意味着夭折乃至破产。而米金元却对此很坦然,认为“商标与我何干?我把牛肉做好,别人自然来买。”既然当事人都这么说了, 我们的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也是多余的了!那么就好好吃肉,咋都得对得起人家的手艺!
其实,有时候我会想,幸好,菏泽小吃艺人不识大局、不赶潮流,不能简单地用机械化生产、流线式作业代替手工劳动,才使得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正是这些技艺纯熟精湛、恪守经营之道、深谙菏泽人口味的师傅们守护着地域饮食文化的最后一片家园
㈧ 介绍风味小吃作文开头
小吃,其实是窥察一方水土风情的一个窗口。小吃,也是极具平民化的饮食方式之一,地域文化的林林总总和本土人的禀性都在小吃这个窗口里暴露无遗。
数千年来,在坦荡无碍的鲁西南平原上,农业社会的传统与儒家重道轻器的观念相结合,催生了众多风味各异的手工小吃。我打小就特别喜欢家乡小吃,从小吃到大。
前几天回济南,居然在人防那边的小吃摊上吃到了菏泽的李家吊炉烧饼!这吊炉烧饼,一般不是在炉里烤,而是在炉子上倒扣一口平锅,把拌好的发面贴在锅面用碳火烤透。烤熟的烧饼外皮酥脆、颜色乳黄;内瓤松软,味道咸香。年轻牙口好的还可将烧饼放在微火上烤,将内外水分全部蒸干,成为“干嘣儿”,用手一拍即碎,吃起来嘣焦酥脆,口齿生津,别有风味,而且烧饼又大又厚,一只烧饼下肚可达半饱,吃的时候还要双手抱着啃,一防芝麻掉在地下。大家也许不知道,几乎没有一个菏泽人没吃过烧饼,几乎没有一个菏泽人不具有烧饼情结。圆圆的烧饼,散发着芝麻的香气,影响了本土的一代又一代人。《水浒传》写沿街叫卖“炊饼”(类似今日之烧饼)的武大郎,一部《水浒传》其实也是一部鲁西南的小吃文化史。如果不登长城非好汉,那么牙齿撕不开冷冻的牛蹄筋、舌头搅不动风干的烧饼盖的菏泽人也非英雄的后人。
饼在古时,是谷物、粉面制成的食品的统称。饼在小吃行里,是个大家族,有蒸饼、白饼、汤饼、肉饼、油旋等等,其中以生面或发面团作饼烤之,曰烧饼。
大家也许不明就里,说烧饼和火烧一样,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烧饼是在火下烤的,而火烧是在火上烤的,所以烧饼又叫吊炉烧饼,意谓烧饼倒贴于锅上烘烤。告诉大家我们菏泽人都知道的饼方吧:白面二斤,香油半斤,盐半两,好椒皮一两,茴香半两,三分为率,以一分纯用油椒盐、茴香和面为穰,更入芝麻粗屑尤好。每一饼夹穰一块,提薄入炉。可见吊炉烧饼由来以久。
不知道这是不是纯正的吊炉烧饼,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来到省俯的。但是不管怎样,愿李家烧饼一路走好!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吃济南的砂锅呢?!反正我是很喜欢,尤其喜欢一道砂锅豆腐!大家不知道吧,这道菜最早是出自菏泽的“老贾豆腐砂锅”!烹制此菜,别具匠心。先将豆腐经旺火沸气蒸出蜂窝状,然后凉透一点点滤出水分,再与粉丝、火腿、蘑菇、冬笋丁等放入砂锅鸡汤中,烧开罢改用文火慢炖,后用精盐、味精调口,待豆腐入味后,淋热油出勺,此菜汤鲜爽口,名虽“老贾”,实在“真嫩”。
小砂锅里存有大乾坤,在“砂锅”的店里,每次性急的食客拍桌子问,砂锅为什么还不端上来,师傅们总笑着说:“甭急,甭急,慢慢炖才有味吗。”砂锅如此,生活亦复如此。
国人历来喜欢用砂锅熬汤、炖肉,这是因为砂锅是陶制品,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而砂锅又素以文火慢慢炖为好,所以手脚毛糙的厨师做不来上好的砂锅,猴急如猪八戒的食客也咂摸不出砂锅的真滋味。煮砂锅的师傅须具备熬中药的心情,吃砂锅也是食客仅次于品茶第二等大事。品茶须正襟危坐,安神抚气,但吃砂锅可以大呼小叫,可以用双手往烫着的舌头扇凉气;品茶是闲云野鹤的雅事,而砂锅却是大众化的抗饥之物,引车卖浆者可以吃,吃得腹涨肚鼓连放响屁,小资女郎也可以吃,吃得脸现桃花直打饱嗝。
在济南,更大超市里都能见到曹县烧牛肉吧!喜欢食荤不防买点尝尝看这从清朝传下来的手艺!自清起,曹县烧牛肉便是民间下酒名菜,取上好牛肉,洗净,放好大料,入锅炖,至烂为佳,是豪爽的山东人大块吃肉的绝好酒肴。
在曹县东关,打着“米家烧牛肉”招牌的小摊或作坊不下20家,与之区别的仅是,其中米金元的牛肉店铺有着“老牌”两字。“老牌米家烧牛肉”16元钱一斤,“一个子都不能少,但一个子也不会多收”。
前不久,济南的一家经营肉类产品的个体商户米广洲抢注了“米家烧牛肉”的商标,这就意味曹县米家军所经营的烧牛肉生意都属于“侵权行为”。此次失去“身份证”的曹县米家牛肉将面临着一场浩劫,在注重法律和规则的市场经济里,商家失去了商标就意味着夭折乃至破产。而米金元却对此很坦然,认为“商标与我何干?我把牛肉做好,别人自然来买。”既然当事人都这么说了, 我们的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也是多余的了!那么就好好吃肉,咋都得对得起人家的手艺!
其实,有时候我会想,幸好,菏泽小吃艺人不识大局、不赶潮流,不能简单地用机械化生产、流线式作业代替手工劳动,才使得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正是这些技艺纯熟精湛、恪守经营之道、深谙菏泽人口味的师傅们守护着地域饮食文化的最后一片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