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素材题目 > 吴冠中作文素材

吴冠中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2021-02-11 03:12:00

『壹』 用英语写一篇介绍我国艺术大师吴冠中的作文,内容有:1.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2.1947年被派往法国...

你没写完整啊。没有补充了么

『贰』 作文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接受

果要评选世界上最会模仿的国家,那么日本必定是当之无愧地占据龙头地位。版大和民族权,以其精湛的模仿工艺和智慧,在19世纪中后期,疯狂吸收了西方列强积累了上百年的科技文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一夜暴富”,成为了资本主义列强中的一份子:而若要评选当今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国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豪地说前三甲中必有他们的位置吧!
没错。日本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既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称道的创新意识。他们并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国人的经验后,他们也想方设

『叁』 鉴赏吴冠中油画《长江三峡》

一九七三年冬,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吴冠中、黄永玉、祝大年、袁运甫为北京饭店创作《万里长江图》同赴三峡写生。在奉节的一周时间里,我有幸陪同几位先生,每天在外写生十多个小时。每天清早先生们随航道段管理航道灯的工作船进入瞿塘峡,天黑后方乘船返回县城。时值寒冬,峡风很大,写生画板随时有被风刮走的危险,不得不用石块将画架固定。中午只能吃几口冷馒头。面对雄奇夔门,先生们心境豁然开朗,一切困难都被抛在一边。白天在刺骨的峡风中写生,晚上挑灯整理画稿,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而且每天写生回来,每人必作旧体诗一首,互相切磋,相互学习。从几位先生的言谈中我感觉到,他们特别地珍惜这次写生机会。在思想和艺术被禁锢的年代,如果没有周总理的指示,他们只能呆在北京的家里“学文件”。

那时,奉节还没有一家象样的招待所,先生们住在县政府的几间简易客房内。自己掏钱在职工伙食团吃饭。有一次回来晚了,做饭的高师傅见饭菜已冷,特地给几位先生烧了一道热汤。先生们边喝边说:“好汤!好汤!”。黄永玉先生风趣地说,厨师水平高低就看汤烧得好不好,看来你是个好厨师。高师傅人很厚道,听了表扬只是笑。为答谢高师傅,黄先生为他画了幅惟妙惟肖的线描肖像。几位先生在旁看了,都称赞画得好,并叮嘱高师傅好好保存。离开奉节前,吴冠中先生为感谢航道段同志每日提供交通方便,将一幅画在三层板上的《夔门》油画赠给段里的一位同志。这件银灰色调的夔门约四尺三开大,先生整整画了一天。吴冠中先生还特意作山水一幅,并题上自作的黄山诗,赠给我作为纪念。二十多年来,这幅四尺六开的即兴之作得到我精心的保存,看到它仿佛就看到了吴冠中先生在峡里专注写生的情形。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623e30100jswc.html) - 一九七三年,我陪吴冠中在长江三峡写生_魏靖宇_新浪博客
今年六月,全国政协考察团一行在王文元副主席的率领下,考察游览长江三峡瞿塘峡和历史名胜白帝城。在考察团的名单中,我惊奇地发现了全国政协常委、“人民的艺术家”吴冠中。想不到时隔二十七年,我能再次在三峡见到吴冠中先生。我连夜找出那幅纸张已微微发黄的《黄山诗意画》,心中热切地盼望着第二天能早日见到先生。十六日这天下午,天很热。考察团一行乘船前往瞿塘峡、白帝城参观。在人丛中,我一眼便发现被人簇拥着的吴冠中先生。我疾步上前,握住先生的手,说:“吴老还记得我吗?二十七年前,我陪您到峡里写生,没想到今日又相见在白帝城。”说着便将随身带来的画展示给吴老。吴冠中先生和站在一旁的著名画家赵士英都十分惊喜。吴老忙说:“记得!记得!那时你还是个小伙子。”我说:“吴老上次到三峡时五十多岁,正是我现在的年龄。”周围人亦同声说道“有缘!有缘!”回顾往事,吴冠中先生记忆犹新,接过《黄山诗意图》,感叹时光如流、不禁骇然。吴老特别提起那幅赠给航道段那位同志的《夔门》,说:“我当时实在是有点舍不得啊!可是我们没有钱付船费,只有送画。”

船抵白帝山,八十一岁高龄的吴老,步履矫健,信步攀上长长的石阶。许多年纪比他轻的,都走不过他。在三峡口,吴老连声赞叹夔门的雄奇。他说:“夔门虽线条简练,但很有观赏性。每次看夔门,都有不同的感受。”我说:“现在到三峡写生的画家,特别是名画家相对以前少多了。”他说:“画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在白帝城,吴冠中先生始终不到休息室休息。艺术家的眼睛在不停地摄取自然之美,记录历史的沧桑。在我的带领下,先生游览了白帝城,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三峡木石艺术作品展。临别前,我对先生说:“不管怎么样,您得为白帝城签个名,不然是白帝城的一大遗憾。”博物馆的同志准备好笔墨。吴冠中先生略为思索,挥笔写到:“白帝城上念兴亡吴冠中2000.6.16于白帝城” 。

『肆』 一篇题材为"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烧画,只因对自己的画不满意"的800字的作文

美,不仅仅是指拥有惊人的外表;美,不仅仅是靠金钱的包装;心灵美,是包含外表的丑陋,展现出平凡而不普通的美……
美丽,是善良,是爱心,是懂得奉献。现实行列中,有一种人,默默付出着,却不求回报,她们就是——乡村教师。她们朴实,真诚,直率,用善良融化了孩子们的心。

无怨无悔的选择
2008年,邓丽放弃了武汉的工作,来到海拔1800米的“屋脊小学”资教。两年过去,有人说,她一个人改变了一所山区小学:学校有了英语课,聋哑兄弟的英语成绩也从20多分提高到六七十分;老教师和学生说起了普通话;山里娃开始敢在陌生人面前大方表演;学校被外面的人知道,开始有捐助过来…… “邓老师我们爱您!一直爱您到千年万年。”这张纸条是一个聋哑孩子谭兵写给邓丽的。“用温暖消除冷漠,用爱融化隔膜,”,几年来,邓丽用自己 的快乐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善良融化了孩子们的心,她用乐观的教学方法告诉孩子们一定要走出大山,同时也换来了孩子们的爱戴:“邓老师我们爱您!一直爱您到千年万年。”这种美,是质朴的。

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
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教师后继有人。山高林密,当年18岁的徐德光就是这样用五年的时间,硬是用砍刀一刀一刀劈出了孩子们的求学路。一个人一匹马,硬是将9万块砖,2万多斤水泥驮上山。一砖一瓦,寄托了他对学生们的期望。37年的坚守,他不离不弃。孩子们不会忘记,大山不会忘记。徐老师37年的坚守,20万公里跋涉的艰辛,时光流逝,如同白驹过隙。也许徐老师和白马无法不苍老。但是这座大山却因为他们跋涉和坚守愈来愈年轻。这种美,是自然的。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
塔吉克族老师阿里普夏用自己的臂膀支撑起孩子成长的蓝天,用坚实的双肩扛起了扫盲的教育责任。护送孩子回家的路漫长而艰险。悬崖、峭壁、激流、险滩……一道道难关是老师帮他们克服,是老师护送他们投向亲人的怀抱。白雪皑皑的高山,漫无边际的帕米
┏ (^ω^)=☞

『伍』 介绍吴冠中的英语作文

Wu guanzhong is a very famous painter and writer.He was born in jiangsu proviece which in the east of China.

『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 文学博士


创新与模仿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会模仿的国家,那么日本必定是当之无愧地占据龙头地位。大和民族,以其精湛的模仿工艺和智慧,在19世纪中后期,疯狂吸收了西方列强积累了上百年的科技文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一夜暴富”,成为了资本主义列强中的一份子:而若要评选当今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国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豪地说前三甲中必有他们的位置吧!
没错。日本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既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称道的创新意识。他们并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国人的经验后,他们也想方设法的改进,创造出一种更好更高效更便捷的产物,这或许便是日本这么个弹丸之地为何强盛的原因——模仿与创新。
模仿,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常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但是日本却用事实证明:模仿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我只所以举日本一例,是因为他很好的诠释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日本式的模仿,并非只是单纯的接收,在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了主导者.正如三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父亲的一切,包括语言与动作一般。他们的模仿也好是如此乐此不疲,但绝不仅限于此。一旦孩子长大了,他也会在父亲的言语之上添加属于自己的元素,在继承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扬光大。这正是日本人所做的模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非全盘接受而又有所继承。于是,日本人的创新也就应运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模仿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递进关系。在迷茫彷徨之际,模仿他人,试着照别人的路子走有时又未尝不是一种上策呢?尽管饱受他人非议,甚至于被认为是失去人格独立的表现,可回想日本的经验,若没有前期的模仿积淀,哪来现在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呢?我们甚至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是创新的基石——当然,这里仅指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例如日本这样过去科技水平并不高的情况。而这种模仿,也并不是那种“模仿死了”的情况,而是我们所说的日本是模仿(当然,日本人的这种创新意识,也与他们本身的进取精神有关)。不过,倘若你是哪种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极强的人,那很好,走自己的路吧!但不可否认,在早期的创新时期,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去嘲笑那些模仿者,也许他们明天也一样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忽而又想起我们的古老中国来,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相同的创新精神,也有过辉煌。当最终泯灭了。岁月的沧桑,使我们把自己所在了小屋子里,也是自己渐渐老去,失去了活力。而当我们变成学徒时,却变的只知一味模仿而不知创新了,以至于现在连一个电视节目,一段广告都得原搬照搬。短期内确实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可我们的长期呢?也许我们现在真得想日本人学习了,尽管人家学了我们十多个世纪。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找回自己民族的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便是魂。倘若真是如此,中国崛起不远矣,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远矣!

『柒』 吴冠中的沧桑之变从色彩上来讲有什么风格

吴冠中的风景画,早年多是以江南水乡为主要题材,白粉墙,黝黑瓦,湛蓝天,赭灰地。

画面诗意盎然,半具象半抽象的色块、线条,以点线面的有机构成形式,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在这跳跃与平衡、欢快与沉稳的起伏节奏中,蕴含着极为浓厚的画意和画境。

吴冠中用硬笔创作以软笔为特征的中国画。这大概是他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特点,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那些个时代画家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领域来回穿梭。

沾染上了异样的表现方式与另样的艺术气息,难分伯仲。吴冠中的国画特别是风景的装饰意味很强。那些色块、那些线条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形式感。

(7)吴冠中作文素材扩展阅读:

“北方的风景“吴冠中先生的油画“北方的风景”,由全国委员会前主席收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李同志30年来,被监护人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成功,拍卖了2700万元。

这幅作品是吴冠中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吴老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这幅画不小,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它不再是‘草稿’,而是已经体现了一幅巨作的最终效果。”

这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北方的雄伟自然,融合了中国水墨的精致和西方油画色彩的和谐。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吴老画。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资助三资教育基金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教育。

『捌』 作文87岁的吴冠中800字立意,我从超越每一个自己为题可以吗

大家好!我是电脑。我穿着银灰色的衣服,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这张脸被称作显示屏;两只长方体的耳朵里可以传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主人告诉我它叫音响;那椭圆形的鼠标就是我的手了;长方体的身子是我的神经中枢,主人管它叫主机;那又长又扁的键盘就是我的脚。
我的功能可多啦!工作时,主人可以用我来学习英语、搜索资料、打印作文、网上投稿……休息时,主人可以用我来玩游戏、欣赏音乐、画画、上QQ和同学聊天……我丰富的功能给主人带来了许多快乐。
主人十分爱惜我。每次使用时,总是小心地移动着我的手在我脸上点击,轻轻地用手在我的脚上按来按去,还经常用湿毛巾给我擦身子,帮我抹掉灰尘,可舒服啦!
而我的天敌就是病毒。为此,主人给我安了一道防火墙,并且定时为我杀毒,这使得那些想破坏我的病毒只好望而却步了。
主人很喜欢使用我在word里打她的作文。用她那灵巧的手在我的脚上按来按去,打出优美的文章。我则在一旁配合主人,看着主人的文章,读着那抒情的一字一句,心里真高兴。
可是,主人却总是抵挡不住我的诱惑,一有空就用我来上QQ和她的同学聊天。主人每次都说只上10分钟,可是到了10分钟后,她又在嘴里默默念到:“再上10分钟就下。”但到了时间以后,主人还是克制不住自己,所以往往一上就是四五十分钟。因为这个,主人的视力可下降了不少,我真替主人担心啊。
我就是这样,有利有弊,只要你正确地使用我,一定能使你生活更加方便。现在你了解我了吗?

『玖』 写吴冠中作文

也不知道合不合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枫之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首《山行》,触发多少遐想。我爱如此的枫……
虽不曾登上香山于静谧中享受枫之感染,虽只在西安见过仅仅一次真正的枫,然而就那么短暂的一次,已让我惊叹,不禁将自己心中最喜爱的植物让给了它……
多少次,在电视、电脑上有零星枫的片段,我都忍不住多瞧几眼。实在太美了,令人陶醉其中……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直照枫林,闪出一片红光。露水在每一片枫叶上滚动,似乎它们个个对那阳光垂涎欲滴。枫叶之红,染红了那“涎”,似乎成片枫林水灵灵的红,红得透亮,红得自然,令人心旷神怡,心境也随之变红,同它水一般凉入心间……
正午时分,火辣的日光穿梭于林间,缕缕光柱连成片,融于枫叶之红中,好似那枫也发亮。那刺眼的光晕,使整片枫林通红,枫叶的棱棱角角,好似火焰般烧遍山头。难道这就是那火焰山?
傍晚之时,那燃了一天的焰已停息。如血残阳,涂满了半边天,此时的枫,也如那残阳一般地血红。北风抚摸枫林,沙沙声响之中,片片枫叶随枫而落。洒遍林间,如腥风血雨,而又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缥缈之间,已在地上普遍一条血红的路,似仙境的同时,勾起了对往日沧桑之回忆,进入沉思……凉风吹过,树叶儿打着卷儿从地上又飘起。天上落下的,地上飘起的,于本来就如血天际,更加被点缀。由白到红的过渡加上枫叶的点缀,这美妙的“工笔画卷”更加传神,令人神往……
西安枫林如此美妙,想必香山之枫必胜于此,那等意境令我向往……若哪一天有幸到了那儿,我必定要醉于其中一天来欣赏大自然之美,感受那如心灵之泉般地境地……我期待着那一天……

『拾』 吴冠中的《桥之美》

吴冠中小品《桥之美》备课笔记

陈饶

--------------------------------------------------------------------------------

一、解读文本
1.认识课文。《桥之美》是著名作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章在让人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其中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2.领会编者意图。《桥之美》安排在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的说明文单元,打破了过去说明文单元单调、枯燥的格局;又放在《中国石拱桥》一课之后,既方便进行比较教学,又方便学生归纳小结、拓展延伸与桥相关的知识。因而,上好上活这一课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二、教学思路

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欣赏画家眼中的“桥之美”,培养初步欣赏桥之美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赏析比较文章清新秀丽的语言;通过体验反思、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审美情趣,引发对本土“桥”的关注与热爱,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如何从学生的欣赏水平出发导入到画家的审美境界?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中外名桥的图片,具体感受摄影师眼中的桥之美。这是学生能够接受,能够欣赏的。然后导入到画家吴冠中先生眼中的桥之美。可以以问题启思:《中国石拱桥》是桥梁建筑专家眼中的桥,我们所看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师眼中的桥,那么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眼中的桥又有什么特点呢?

2.如何发现并欣赏画家作者眼中的桥之美?

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要理解这些内容,对初中生来说稍难了些,教师需积极疏导:要发现和欣赏作者眼中的桥之美,首先要随着画家作者的眼神望去。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一个寻找的路径,然后适当点拨:先从课文中依次找出美的例子,再根据例子去分析、归纳桥之美,形成课文脉络图。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状态,较容易发现画家作者眼中的桥之美,进而欣赏桥之美。(见板书)

3.如何赏析体味作者表述桥之美时所使用的语言?

首先,选择能代表全文语言特色的一两个句子让学生揣摩,比如:“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教师点拨:可从词语的锤炼、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去体味句子的情味,并从中归纳语言特点。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学生也就不难掌握此句的语言特点,即:用“密不透风”形容小河两岸的芦苇的严实;“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则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石桥出现在密密的芦苇中,拱桥强劲的弧线或方桥单纯的直线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比,打破了这里的单调与沉闷,使整个画面豁然开朗,从而表现了桥的形式作用。依此,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而掌握全文的语言特色。

其次,可与《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语言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理解。让学生明确:《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语言科学、严谨、准确、平实,表达方式上以说明为主。虽然也有一段描写,如描写卢沟桥上的狮子,但与《桥之美》中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不够细致,感情色彩也比较淡。这就是说明文里描写性文字的特点。《桥之美》是从画家的眼光来审视桥的美,虽也有说明,但描写、抒情的句子在文中俯拾皆是,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形成并代表着全文的语言特色。

4.如何以课文为拓展点,延伸生活和实践?

(1)体验反思。

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反差对比、重叠交错、和谐统一等,不光适用于欣赏“桥之美”,也适用于其他一些审美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美学原则去欣赏身边的事,去品味周围的景,做个会品味的有心人。

(2)开发利用本土资源。

上此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当地的桥的资料、图片,实地考察,写出介绍本地的桥的文章;上此课后,指导学生对照课文,对照课文描写出的桥之美,及采用的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再去实地观察,修改作文,学生一定能写出更生动优美的文章。

与吴冠中作文素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