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技术与设计1》教案
http://xianexs.mail.qq.com/cgi-bin/downloadfilepart/svrid224/技术来与设源计1.rar?svrid=224&fid=&&txf_fid=&&txf_sid=
自己下载吧。Good Luck.
⑵ 一、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
在多媒体技术是否应引入中学数学教学的讨论,现在大家基本已有定论:多媒体技术应该在恰当的时刻以恰当的形式出现。既不应全盘否定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也不应认为多媒体技术用得越多越好。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学设计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的关键。举个例子来讲,同样是“球的体积”这堂课的引入。第一种设计采用实验的方式,把准备好的圆锥放入圆筒(与圆锥同底等高),再将装满半球皮(底面半径与圆锥底面半径相等)的沙子倒入圆筒中,这时圆筒恰好装满;第二种设计是用计算机模拟显示上述的过程。以上教学设计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以“做”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在不同的两个班笔者分别采用以上的两个设计,发现无论从第一个目的还是第二个目的来看,第一种设计要比第二种设计来得好。以往多媒体技术和中学数学教学整合中,以《立体几何》的例子居多,认为可以将抽象的图形转化为直观的的图形,便于学生认识图形。但笔者认为,在《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中有一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初学《立体几何》的学生来讲,采用可旋转的计算机图形(同时应教会学生在纸上作图的方法)是有利的,但一段时间后就应以学生自己作图为主了。相反的,在《代数》的函数部分和《解析几何》中,作函数图象、函数图象的变化、点的轨迹等等,往往是由一个静止的状态到运动的状态,在这过程中学生较易掌握的是静止的图象,对于动态的概念则不容易掌握。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二、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与学生知识的建构教学设计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的关键,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建构主义。我们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应考的问题往往就采用“总结规律式”的方法,这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数学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波利亚所谓的“怎样解题”,并没有教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怎样解题”的真谛,也没有享受到解题的乐趣,因此学生就只能完成已知的题型,遇到新的问题就一筹莫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题机器”。在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这一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句柄”控制三角函数图象,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输入A、ω和φ,观察图象的变化,摸索A、ω、和φ对图象的影响,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四、几点思考1.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2.是“教师为主导地位”还是“学生为主体地位”。上面提到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那是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是不是都是多余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会走入一个极端。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工具(网络、电脑)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教学的整合,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⑶ 我需要一个word中绘图的教学设计
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教学设计
学科:信息技术 年级:七年级
课题名称: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张关于2008奥运会的板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以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为基石,作为构建知识的桥梁,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合理的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与重组。如:导入新课时,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作品展示,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延续,对学生学习起到一种推进的作用。
2、采用双语教学,以英语再现中国取得2008奥运会申办权时的情景,用表扬与激励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文明、上进的环境。同时培养学生日常使用英语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说: (I am proud of you.我为你骄傲) (You are so great.你真棒)等。学生可以用:open,,paste等计算机术语,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
3、对教材内容进行引申与组合,让学生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搜集资料,分组搜集不同内容,包括图片与文章,采用任务驱动,协作互助的授课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板报的排版设计,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他们急于表现自己,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够认真对待。对于word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综合运用能力尚有欠缺;能够上网搜集资料,但速度与技巧还有待提高。本节课给学生提出一个总的任务,让学生从文字的修饰、图片的插入与修改、搜集和下载资料等个方面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此项任务的设置合理、艺术,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七年级的学生创作欲强,因此本节课中,提倡、鼓励原创作品,让学生尽情畅想2008奥运会,抒发自己的感想,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掌握基本的文字修饰与排版功能,会浏览网页与下载资料。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学生学习了word的基本功能和学会上网后,对知识的一次全面、综合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的一次综合评价。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
1、会对文字进行字号、字体、颜色等进行设置,能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并进行色彩及方向、位置的调整,会调整对象的叠放次序,这些体现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2、能够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美化自己的作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3、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采用 “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创设一个板报展览的情境(创设情境),以逐个任务和问题驱动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从而了解和掌握word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以英语的鼓励语言和信息技术专业术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2、本课传授给学生的学法是“问题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分组协作学习——探究发现学习”。让学生在制作明信片的过程中,既鼓励个性张扬,又提倡某些问题的分组协作,指导学生对图片及文字的来源进行探究发现(从网络中搜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逐个任务通过探究发现、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3、教学评价方式:
1)采用小组间竞争机制,比赛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快而精彩,增强学生协作互助的意识。
2)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不同的任务,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3)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评出“优秀版面设计”奖,“内容精彩”奖,“原创”奖等几个奖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反思,增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增强自学能力。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课是在网络教室中完成的,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络,实现教师演示、个别指导、网上交流、作品提交及作品展示评比。在出现共性问题与个别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演示和个别指导,在创作作品的同时,生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体现教师的指导、组织作用,学生主体、探究协作地位。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一个“2008奥运会板报展览”。
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提供有关奥运会的网站,各种学习网站,以备学生搜集材料使用。
3、给每个小组建立一个文件夹,以备分组提交作品,评比展示。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教材“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共有 1课时,需45分钟完成。
根据授课的需要,将邻近的学生5人分为一组,每组学生的微机水平各不相同,设立组长一名,以便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学生,并起带头激励作用。
在本节课的授课中,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5分钟)
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导入:
•展示一个“2008奥运会板报”展览情境。
•以英语再现中国取得2008奥运会申办权时的情景,提出问题: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你们设想一下2008年的奥运会会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抓住时机提出总任务:本节课制作一张关于2008奥运会的板报(总任务),尽情畅想,发挥自己独到的创作意图,最后进行展览评比,设置多种奖项。
设计意图:以英语逼真的再现激动人心的一刻,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1)提出问题:你所见过的各种报纸,最喜欢哪一张的版面设计,可以参考一下,但不要模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提供参照物进行类比,减少盲目性,给学生一个大体框架,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发挥创造性思维投入创作。。
2)各个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主题,上传到教师机相应的文件夹中。
3)任务一:提供有关2008奥运会、北京及青岛的网站,搜集与设定主题相关材料。
提醒学生注意材料内容的意义与精炼,图片的选择,并及时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小组协作,生生互动,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4)具体展示一张板报,强调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整体布局,图片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叠放次序,对于整个版面至关重要。
任务2 利用搜集的材料制作板报。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整个制作流程是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把学生都认同的过程进行总结,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做的不规范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英语You are so great. I am proud of you.)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去,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激发创作欲望。尤其是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学生会投入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精神。这个任务体现本课的重点,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及设置格式,自选图形的应用,叠放次序,以及浏览网络等。
3、感悟与总结
1)学生作品展示,评出“优秀版面设计”奖,“内容精彩”奖,“原创”奖等几个奖项,通过对比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反思,增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增强自学能力。
2)学生总结本节课用到的所有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进一步提升自己作品的品位。
设计意图: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的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4、巩固练习 P112的3题
5、作业:有条件的同学制作一张主题为“文明上网”的板报,下节课交流展示。
七、课后反思
1、本课任务设置合理,是对word知识的全面、综合的运用,并涉及到使用技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所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大,但包含了很多操作技巧,是学习word内容良好的载体。
2、本节课中,以英语“再现中国取得2008奥运会申办权时的情景”,巧妙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主学习、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同时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3、学生作品蕴涵的意义很深,尤其是原创作品,体现了学生对2008奥运会的美好憧憬和爱国热情。但有部分学生作品整体布局不合理,图片过大,或版面中的空白太大,对象层次不清等缺点
⑷ 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说课稿、教学设计、课件最好是同一课的
(1)可以先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
(2)试写一些数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写含有两级的数,教师集中讨论意见,归纳出:先写个级,再写万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教学时,也可从整万的数引入,让学生体会、理解写数的规则。
4.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5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题。
第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
第2题安排了四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这也为后面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作了铺垫。
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的数,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的能力。
第6~9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题。
第7题的写数,没有数位表来支撑,让学生直接写出。
第8题呈现一组有关生物、地理、交通等方面知识的图片,由学生写出其中的数,素材具有知识性和时代感。
第9题是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训练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正确写数的能力。
第10~16题是配合亿以内数的读写的巩固练习。
第10题呈现了一个读、写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数。既可使学生感到有趣,也为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提供了素材。
第11题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读、写其中的数。图片的内容可使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扩大视野。
第13题是调查并收集大数信息的题目,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素养。
第15题是判断题,通过呈现的4个数据让学生说出是否合理,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大数的感觉,而且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16题是读、写数的综合练习,难度比较大,但写数的要求以玩游戏的形式呈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
⑸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
1 A 系统科学与视来听教学、个别化(程序自)教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系统科学方法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
2 C 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中的一部分。只有当物化形态的技术(手段)和智能形态的技术(方法)同时存在,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才能称为“教育技术”
3 D 教育技术这一概念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而逐渐形成的,但是媒体技术不等于教育技术,而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
4 C C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5 D D 评价学习效果,不应仅仅看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但又要避免偏向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另一个极端
6 C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但不是牵强地使用信息技术
7 A 通过【格式】→【背景】,弹出【背景】对话框来修改背景
8 C 模板的内容可以通过预览查看
9 D 幻灯片间的动画效果即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通过选择【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来操作
⑹ 求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地质出版社)教案
http://www.jlunwen.com/
⑺ 教学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研究范畴,体现出什么特征
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设计,它是一个分析教与学的问题,设计解决教学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评价和修改,使之达到教学优化的微观的教学设计过程的设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概念性与技巧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与设计无法与数学、英语、语文等一些传统课程相类比,一般说来集体讲授式(包括多媒体大屏幕演示)、任务驱动式、小组协作式、自主交互式、学生练习—老师答疑式及启发式、欣赏式等应用的比较多,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课堂教学进程,往往又是互相穿插、配合运用,由此而派生出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方案,这为较好地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有用的。教学设计包括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等几方面。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和追求,这种行为变化指“在教学后学生必须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即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达到一定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教学目标体现教学主体的愿望和主观的要求,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说,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可划分为: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二、制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根据各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教学周期可从原来的课时为单位,变成以星期甚至以学期为单位。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内容。其中信息技术是主要的部分,但不是惟一内容。教学内容的制订要突破学科限制,突破知识序列,突破教材思路,体现应用性、综合性、科学性与兴趣性。
三、选择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重大变革,信息技术教师应首先感受到并有条件率先实践它。
教与学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立足点只能是学而不是教,因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是手段,学是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更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手中掌握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在传统的模式上有大的突破,创设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环境,注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有:
1、集体讲授式学习法
这在传统教学中早已习以为常,然而,本课程却已赋于了新的内涵。首先教学环境一般都与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设备相联系,其次演示内容又往往与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相关,因此,这儿的“集体讲授式”实际上早已是计算机数字化了的电化教育课。这种教学,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教学内容和节奏,知识点易被接受,能在规定课时内呈现较多信息量,能同时面对大量学生上课。缺点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客观上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所有学生被迫按照老师的讲授速度进行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弥补此方式不足的办法有:
(1)避免“照本宣读”,应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添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发挥课件的交互处理能力,如穿插些知识问答或抢答竞赛活动,注重与学生交流,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目的。
(2)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应将抽象与形象、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如介绍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系统时,可结合实物展示或现场参观(与现场观摩式结合)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得对所学的知识便于理解,做到与实物对号入座。
(3)对新应用软件介绍,可结合对比学习法,注重软件界面组成、功能及一些专业俗语含义的讲解,老师不必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需给出一、二个例子后,任由学生去思考、发挥,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能力,最后作个归纳即可。
2、任务驱动学习法
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以浅显易学的实例(操作)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每项内容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师生活动内容的核心,是教学环节的连接点,是教学过程的转折点,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兴奋点,应该融入师生的共同智慧。“任务”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形式(文字说明),图表呈现,或观察得出任务,讨论得出任务,也可以边学习边得出任务。当学生按自己的进度计划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时,就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文字处理——中文WORD2000”这章时,我一开始就向同学们提出了学完本章后要各自独立完成一项综合练习——做一份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A4的小报。而老师的工作主要是解答一些疑问,并组织对学生作品的评讲与考核。余下的全由学生自己依照任务要求去学习、构思、收集资料并完成制作。
(1)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并为学生们能完成好任务尽可能提供练习所用到的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媒体的资源。
(2)仔细安排学习活动,把任务要求分解为一个个较小的独立过程,每个过程原则上只包含单个知识点,每个过程的学习程序均要认真编排,使之能一步步接近目标,使每个同学都能明白任务完成的基本操作过程。
(3)老师要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接触,根据他们任务实现中的困难,诊断他们的症疾所在,并按需及时给予些适当的帮助,激励他们坚定信心、不怕艰难、自觉学习,争取努力去完成任务。
3、小组协作式学习法
本方式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和了解提供了机会。它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健全人格,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尤其适合在信息技术课操作实验中采用(往往与网络广播式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协作交流,学生还能取长补短,正确理解老师的课堂要求,互相提携强化各自的学习。而老师有时间作课堂巡视,能及时发现各小组的进程和其中的问题,通过对组长或组员给予鼓励(与欣赏式结合),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为使学生普遍获得收益,每个分组最多不能超过4人,理想的分组数为10个左右。在课堂巩固练习中,小组活动应安排在老师向全班讲课或学生个人练习之后进行较为有效。
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四、设计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为“双向互动”。一是师与生互动,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要求能与学生达成共识:教师的教学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引起学生的“共振”;二是教与学的互动,即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呼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表现、效果表现、心理表现)能获得学生的关注和积极反应。三是根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会作出可能反映,如过深或过浅都不能达到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形成情与智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教学评价设计
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包括课堂教学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堂教学形成的测试设计。
有人说,一节好的课能反映一种教学思想。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和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教学内容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充实,为此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探索这门学课的教学设计与方法,尽量多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作出我们应有贡献。
⑻ 请教师就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2.通过对三垂线定理的探求过程,进一步渗透立体几何证明中的转化思想.具体体现在线线与线面垂直的辩证关系上;
3.能初步掌握三垂线定理与三垂线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对变异形式下三垂线定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三垂线定理的引入与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
2.变异位置下三垂线定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过程
师:请同学回忆空间中的两条直线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思维从问题开始,点明这节课是研究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继续)
生:相交、平行或异面.
师:对.我们可把上述三种情况表述为
其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这种特殊位置关系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两条直线相交与异面的另一特殊位置关系——空间两直线互相垂直,值得作深入的研究.而相交两直线的垂直问题,我们已经在平面几何中作过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重点研究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况.
(进一步点明研究空间直线和直线的垂直问题)
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判定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位置关系呢?
生:根据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来判定.即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则称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师:回答得很好.实际上是根据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直角来判定的.这是由两条异面直线垂直的定义来判定,即定义法.但这样归结为定义判定往往在操作上不是很简便,在今后的证明中运用也不太方便,能不能换一个角度考虑呢?有没有判定两条异面直线垂直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呢?
(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抛开定义去探求新的判定方法)
生:可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来判定.即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而平面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该垂线异面,这样就可以判定了.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证明线线垂直的基本思维方法.要证线线垂直,只需证线面垂直.
(为三垂线定理的证明埋下伏笔!)
如图1,若l⊥α,a α,则l⊥a.
但这里l⊥α,情况太特殊了,如果l与a斜交呢?即l为平面α的斜线,能不能判定平面内的直线a与直线l垂直呢?
画出图2,a α,l∩α=O,(l α).这时你又如何判定a与l是否垂直呢?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师:进一步启发(分析图2)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
如果直线a能垂直于过直线l的一个平面,那么a⊥l.
于是,新问题是:如何找出这样一个平面——过l且与a垂直的平面呢?我们知道,满足条件的这样一个平面必须有两条相交直线(l当然不在其内)都与直线a垂直,能不能先解决一部分,即先作出一条与l相交的直线又与a垂直呢?
(启而不发,由学生思考)
生:过l上一点P(异于点O),作PA⊥α于A,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有a⊥PA.
师:很好!在图3中,作出PA⊥α于A(此时不连结AO),并板书
由PA∩PO=P,确定平面PAO,要使a⊥l,只需a⊥平面PAO.故只要有平面PAO内的另一条直线与a垂直就行了!而平面PAO内的哪一条线用起来最方便呢?
板书上述思路
生:老师您应画出AO.
师:对!提得很好!两个平面相交要画出交线(用红笔作出直线AO.(如图4)
生:显然应填写a⊥AO.
(水到渠成,这就是本课的核心所在)
师:非常好.这已经是一个完美的思维近路了.
师:我们共同探求到一条重要定理.请试叙述这条定理,可按思维通路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生: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师:对吗?请同学看是否正确?
生:不对,首先应刻画“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师:对!这非常重要(板书三垂线定理).试分析定理中的关键词语,并用符号语言表述.
如图4,PA⊥α于A,PO∩α=O,AO是PO在平面α上的射影.a α,若a⊥AO,则a⊥PO.
请写出条件和结论.(板书)
已知:PA⊥α于A,PO∩α=O,(这里已隐含AO为斜线PO在平面α上的射影)a α,a⊥AO.
求证:a⊥PO.
(请学生完成证明过程.事实上通过前面的探求过程等于已把这条定理证明了.只要请学生到黑板板演,并订正即可)
证明:
师:你能给这条定理起个名字吗?
生甲:我从条件中发现有两个垂直关系.我给他起名叫“两垂线定理”.
(生哄笑)
师:好!如果是你第一个发现这条定理的,可能今天就叫两垂线定理了.结论中还有一个重要垂直呢?
生乙:最好叫三垂线定理吧!
师:好!这就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三垂线定理.它是证明空间线线垂直的重要定理.
两位同学总结了这三个垂直,哪个垂直是关键呢?显然平面α的垂线PA是关键!我们如何记忆这条定理呢?
生甲:平面内一直线只要与射影垂直,则与斜线垂直.
生乙:我记忆为先有平面内垂直,再转化到空间的垂直关系.
师:很好!两位同学的记忆方法各有千秋,可按自己的习惯给予记忆.实际上两位同学的本质是一样的,还应强调PA⊥α于A的前提条件和a α内的关键词语.
要深刻理解该定理的证明思路,证明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
生:转化的思想,即要证线线垂直,只要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就可以了.
师:请同学探求一下平面内的直线a就这一条吗?
生:不止一条,因为在平面α内,只要与a平行的直线,就一定和射影垂直,则它必定和斜线垂直,这样的直线是一组平行直线.
师:演示一组抽拉投影片.如图5,只需将动片(含直线a的抽拉片)左、右抽动,即可显示这一组平行直线.当且仅当a通过O点时a与PO是共面垂直,而其余的都是异面垂直关系.
(图中框片1为固定不动,片2可以抽拉,a画在2上,左、右抽拉可显示a的运动过程为一组平行直线)
师:你能构造三垂线定理的逆命题吗?判断它是真命题吗?并证明.
(前面在三垂线定理的探求过程中,已把它的大前提、小前提及结论分析清楚,故在这里学生可比较顺利地构造出它的逆命题)
生:只要把三垂线定理中的小前提a⊥AO,与结论中的a⊥PO互换一下就可以了.
(师把板书中的条件a⊥AO与结论a⊥OP互换)
是真命题吗?
生:是!与三垂线定理的证明思路一样.
例1 如图6,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O平面,C为圆O上任一点(异于A,B).试判断图中共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这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图形.既有线面垂直问题,又有线线垂直,既有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又有平面几何知识的运用)
生甲:两个.分别是Rt△PAC,Rt△PAB.
生乙:三个.还应有Rt△PCB.
师:谁是直角?理由是什么.
生乙:∠PCB,由三垂线定理可证.
师:你能叙述一下吗?根据三垂线定理的操作程序叙述清楚.
生乙:因为PA⊥⊙O平面,PC∩⊙O面=C,因为∠ACB=90°,即BC⊥AC,所以BC⊥PC.
师:生乙证明中,什么地方还应再强调一下.
生丙:BC 平面⊙O.
师:除这三个直角三角形外,还有吗?
生:还应有一个Rt△ABC,因为直径上的圆周角为直角.
师:好!这样才全面认识了这个空间图形.事实上图形P-ABC是一个三棱锥.原来三棱锥的四个面可以都是直角三角形,请同学思考:你能再构造一个三棱锥,使它的四个面全是直角三角形吗?(课下继续思考)
师:通过例1,作出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生:平面的垂线PA是关键,有它就能保证前三个Rt△.
例2 如图7,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且AB=3,AD=4,PA=3,求点P到CD,AB和BD的距离.
(此例的关键是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它们的距离,再化归为解Rt△的问题.可能有如下典型错误)
1.学生往往还是应用直角三角板,用平面几何方法过P作PH⊥CD于H,使∠PHC=90°,如图8.通过此例进一步说明用概念指导作图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空间图形中保平行不保角的规律,经启发学生可发现只要连结PD,由三垂线定理可保证PD⊥CD于D,于是PD就是点P到直线CD的距离.
2.连结BD,AC,令AC∩BD=O,连结PO,则PO是P到BD的距离.这里误认为ABCD为正方形了!
对第三个问题的分析,可说明既可利用三垂线定理构造点P到BD的距离.又可先作出距离PH.如图9,再用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H⊥BD.再通过解Rt△ABD,求出斜边上的高AH,最后可解PH.
师:请给出完美的简答.
生:如图10,连结PB.
因为PA⊥平面ABCD,AB⊥BC,且BC 平面ABCD
所以PB⊥BC,于是PB为点P到直线BC的距离.
同理,连结PD,则PD为点P到直线CD的距离,解出PD=5,即点P到CD的距离为5;
在平面内过A作AH⊥BD于H,连PH.由三垂线定理有PH⊥BD,所以PH为点P到直线BD的距离.在Rt△ABD中,有AH=
(通过此例进一步阐述解立体几何计算题,离不开必要的证明.解题的操作程序一般是:一找、二作、三证、四指、五计算,注意解题规范化的训练)
例3 如图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各对直线是否垂直,为什么?
(1)D1B与AC;
(2)D1B与A1C1;
(3)D1B与AB1;
(4)D1B与B1C.
(通过例3,培养学生能在变异形式下应用三垂线定理的能力)
生甲:(1)D1B⊥AC,连结BD,因为正方体AC1,所以AC⊥BD,AC 平面ABCD.D1D⊥平面ABCD.由三垂线定理,有AC⊥BD1.
生乙:(2)D1B与A1C1垂直,因为正方体AC1,所以A1C1‖AC,因为D1B⊥AC,所以D1B⊥A1C1.
师:好!还有不同的证法吗?
生丙:可用三垂线定理证明,只要连结D1B1即可.因为BB1⊥平面A1B1C1D1,且A1C1⊥B1D1,由三垂线定理,有A1C1⊥BD1.
师:好!两位同学从不同角度都能判定D1B⊥A1C1.
生丙同学能在变异形式下应用三垂线定理,这种能力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师:D1B和AB1的位置关系呢?
生丁:还是垂直位置关系,这里D1A1⊥平面ABB1A1,连A1B,则由三垂线定理可证D1B和AB1垂直.
师:很好!这里基础平面是ABB1A1,而面的垂线是D1A1,A1B是D1B在平面ABB1A1上的射影.于是构造出应用三垂线定理的条件,使问题得到解决.
那么D1B与B1C呢?
生:当然还垂直了!依据的还是三垂线定理,这里基础平面是BCC1B1,面的垂线是D1C1.
师:通过一组投影片,演示变异形式下三垂线定理的应用.(以正方体为载体)
(1)如图1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试判断正方体对角线A1C和面对角线BD的位置关系.
显然A1A⊥平面ABCD,A1C∩平面ABCD于C,则AC为A1C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又BD⊥AC,所以BD⊥A1C.(三垂线定理)
(2)如图13,试判断正方体对角线B1D与面对角线AD1的位置关系.
演示投影片,将正方体中局部旋转成图12下部分,于是问题就化归为(1)的问题结论.最后再覆盖上含辅助线与字母的图形,如图14,即化归为三垂线定理的常规图形.
对变异形式下三垂线定理的应用,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能力要求.
例4 有一方木料,右侧面上有一点M,要经过点M在右侧面画一条直线和AM的连线垂直,应该怎样画.(如图15)
(在前三个例题的基础上,例4可较顺利地得到解决)
生:连结BM,AM,因为AB⊥平面BCC1B1,所以BM为AM在平面BCC1B1上的射影.因此只需在平面BCC1B1上,过点M作BM的垂线EF即可,其理论依据是三垂线定理.
课堂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平面内是否存在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直线”问题的探讨.具体方法是把问题转化为“平面内的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在平面上唯一的直线——射影”的位置关系的研究,而得出三垂线定理.这充分体现了研究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降维转化的思想方法,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
对三垂线定理本质的理解有如下四点:
(1)从证明思路看
a⊥AO
a⊥平面AOP
a⊥PO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对证明线线垂直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
(3)对“三垂线”的解释
定理中涉及到五个空间元素(一面和四线):平面α,α的垂线PA,α的斜线PO,PO在α上的射影AO及平面α内的直线a.其中“三垂线”的解释是多样的.如:
也可理解为
后一种理解,本质上是应用三垂线定理的思维程序与操作程序.“一面四线”中面的垂线是关键,运用三垂线定理解题时,首先要确定平面α,再抓住面的垂线PA,其他直线即相应产生,即可在各种变式情况下分清各元素的关系.
(4)若研究了命题的充要条件,又可小结为:“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斜线的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