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学方法有哪些案例式,探究式和实践式
1.讲来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源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B. 案例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案例教学的特点:
1、鼓励学员独立思考。
2、引导学生从注重知识变为为注重能力。
学员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3、重视双向交流。
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学员还要经过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学员的答案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意义: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实例式教学扩展阅读:
案例教室
案例教学对教室有特殊的要求。
案例教学的班级不宜过大,学生人数太多会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板书、软板、投影、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教师和学生最好站在同一个平台且能在教室内自由移动,以消除隔膜。
教室的形状最好是四方形或半圆形,无台阶,可容纳30-40人左右;可以在教室内的周边布置板书、软板、挂布、投影等设施。讲台最好摆放在中心位置,课桌围绕讲台呈发散状分布,注意分组排列。
案例讨论有时需要分组。分组的规则是:随机分组;注意人数和男女比例,通常以6-8人为宜;可定期调整分组以利于沟通;组长应通过组内民主选举产生,分组讨论应由组长协调组织;要充分发挥各个讨论组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应及时安排各组展示或报告小组讨论的情况,并简要评述。
C. 现在小编以自己某一堂课的实例来说明一下怎样组织探究式教学
所谓课堂设计是复指课堂教学制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他有以下特点:1、规划性。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做一个规划。如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等。有了整体规划,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运行。2、超前性。既然教学做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效果,以及学生作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以其提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3、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教学设计者,总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新课独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D. 如何评价"一例到底的案例教学模式
怎样进行教学案例评析
一、 教学案例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挑选出来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核对实际活动的反思。目前对教学案例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在这个情境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着解决这 些问题的方法。
2. 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 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 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 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能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 现象。
4. 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 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
典型的教学实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未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渔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还常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每个教学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记录,他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家和学生的学变化,揭示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阅读它,教师、教育研究者可以不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内容
教学案例评析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感受和分析,学习、领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教学案例评析要重在“分析”,力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1.分析教学案例中的理论要素
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观点,要认真研究哪些教学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质量观、学生观,哪些教学行为注重了从认知的角度或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去展开教学。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从中学习和体验从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促进教师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从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2.分析教学案例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景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分析要着重于其对教学的启示,即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又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使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关注案例中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
3.提出对案例中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 评析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教师要
3
对案例中的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师独到的改进意见,这应该成为教学案例评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教师一旦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可以增进教师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并以此达到理解这些教学案例背后更为深远的教育教学意义的目的。 三、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撰写教学案例法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2.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
3.实事求是。分析案例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评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讲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入与分析之中。
4.论述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闪光点或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5.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物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
E. 请写一个发现式教学模式案例,并分析。
一、发现式教学法的历史探源
发现式教学法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很久.早在 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其后,英国的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也指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些观点,无疑为发现式教学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于 20世纪50年代首先倡导的.他认为:“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学生通过发现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由于他的倡导,使得发现式教学法引起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发现式教学法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建构主义学派的建构原理与顿悟学说.
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主动建构学习实际上就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所以,发现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本质正是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还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与试误,而是突然的“顿悟”.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试误与顿悟是学习中互补的两个过程,常常是穿插进行的.一般说来,在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学技巧、试解习题等常以试悟的形式出现,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及创造性地探索问题则多表现为顿悟.因此,发现式教学法否定通过大量练习与强化形式形成反应习惯,提倡主动地在人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三、发现式教学法的现代诠释
步入 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要适应这种急剧发展变化的形势,人们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必须终身学习.因此,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创造一种能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发现式教学法的思想正好体现了这种需求.
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发现式教学法”,接受的过程中多启发,发现的过程中多参与,两种教学形式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热门课题.
四、发现式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运用发现式教学法实施数学教学,通常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操作:
现以推导等比数列前 n项和公式的教学案例说明如下:
1.创设问题情景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要求 ,通过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实际事例、从旧知识中寻找出与新知识相似的数学对象、准备好与新知识相关的教具和材料等方法,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导到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来.
本节课问题情景我是这样设计的: SARS病毒曾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恐慌,现假设第一天有一位SARS病人,他在第二天感染两人就不再感染别人了,而另两人又在第三天各感染两人,以后他们也不再感染别人了,如此下去33天共有多少人感染了SARS病毒(不考虑死亡人数).
(这样引入课题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1)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真实事件为切入点,便于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2)事件内容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3)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2.组织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归纳、猜想、验证、推理、建立模型、提出方法等个体活动,也包括讨论、合作、交流、互动等小组活动,或者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互动,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求解上述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把这个问提跟教材讲等比数列通项时的细胞分裂问题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不同在于细胞分裂成两个后本身就消失了,而在这个问题中 SARS病人传染给另两人后本身并没有消失,所以最后算多少人时要把这一部分人加上去,那么第1天是1人,第2天是2人,第3天是 人,第33天是 人,所以33天总共应有( )人.
3.引导探究发现
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数学知识,发现论证数学定理、推导数学公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争取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象数学家那样经历数学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求 和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要知道我们猜测的数据正确与否或者说谁的误差更小些,我们就必须给出这个式子的正确解答过程.我们先来仔细看一下这个式子,很显然 1,2, ,…, 是一个等比数列,共有33项,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求一个等比数列前33项的和.一般地,设有等比数列 他的前n项和是 .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上的证明,看完请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你认为公式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除了课本上的证明方法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吗?
给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对问题自由思考,积极解决)
生 2:我觉得公式应该对q=1与 分类进行讨论.
生 3:我觉得等比数列的项数还应该值得重视.
师:很好,的确以往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这两个方面,所以以后我们在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对 q的讨论以及数列的项数.课本上的证明方法叫做错位相减法.(教师板演)(这种求和的思路在解决某些求和问题时经常用到,应使学生掌握)那除了课本上的证法还有没其它证法了呢?
生 4:由等比数列通项得:
将上面n个等式的等号两边分别相加,得 , , .
当 时, ;当 时, .
生 5:(板演)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得: ,运用等比定理, ,于是 ,得出 或 ,或 (q=1).
生 6:(板演) ,则
所以有 ,即 ,或 (q=1).
4.建构数学理论
数学理论包括概念定义、定理叙述、模型描述、算法程序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思想方法等.在学生经过探究活动、体验过程、感受意义、形成表象以后,教师要及时地帮助整理、补充和完善,使之规范化,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形成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为掌握应用奠定基础.
在构建数学理论时课堂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能够想出三种不同的方法相当不容易,我们再来仔细学习以上三种方法:生 4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用迭加的方法推导出了等比数列{a n }的前n项和公式;生5围绕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生6当然还有我们课本上的错为相减法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以后的习题中还会大量出现.
由此,我们得出了求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的公式 .
请同学们思考,有了这个公式,要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之和,我们应该怎样做?
众生:直接用公式.
师: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启发学生得出:需按公比 是否为1分类讨论.
师:这个公式除了可以用来求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之外,还有其它用途吗?
(仔细观察公式,引导学生发现知三求二)
5.尝试数学运用
数学运用主要是指运用通过探究发现得来的数学理论实现问题解决 ,包括辨别、解释、解决简单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等.教师要精心组织系列化的问题题组,指导学生尝试数学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检测和反馈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
课堂实录如下: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让我们再回到开始的问题上去,请同学们精确计算 33天后的SARS病人.
众生: .
师:计算出最后结果.
众生: 8589934591.
师:也就是将近有 85亿人被感染SARS病毒,而我们知道全世界人口才60几亿.从这个数据也能说明SARS的可怕,值得庆幸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SARS,这也说明我党,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6.总结回顾反思
总结回顾反思可以先由学生叙述 ,教师进行补充和提炼,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重点和难点所在以及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是对探索过程的再认识,对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升华,对数学思维的反思,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和教训.
笔者让同学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公式的推导方法;
(3)公式的应用.
追问: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通过师生的共同回顾反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完成认知目标和素质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上述六个环节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灵活选择,关键在于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摆在应有的位置上.
总之, 发现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发现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F. 如何评价"一例到底的案例教学模式
“一例到底”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避免有形无实、浅尝辄止、强拼硬凑等问题的出现。
G. 什么是“案例式学习”
案例式教学是西方很多国家的做法。与国内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国内版一般是先讲知识点权,然后去分析案例。但国外则是先拿出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从而发掘其中的知识点,进而总结知识。
其实两者均有各自的优势。不过案例教学更利于学生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