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当这场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的稳定性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国公约》,都是首先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又是20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的反映。这种情况说明,战争和相对的联合,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而它们采取哪一种政策,取决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特定形势。当涉及到不同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不可调解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当战争危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时,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相对联合就会取代战争。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各自国内的经济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会加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合趋势,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但在一次大战后的国际环境下,这种资本主义的联合还仅仅开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极不稳定的。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这一题答案应该选A项。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版关系体系,是权建立在取得胜利的协约国集团对战败的同盟国集团惩罚和掠夺的基础上的,凡尔赛体系通过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等确立了欧洲、西亚、非洲的战后新秩序,该体系基本剥夺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甚至将德国在中国的特权也转让给日本,英法是这一体系的主要获益国。华盛顿体系则调节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在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表面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实际上是是将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中国的地位,这一体系建立后中国国内军阀混战日益严重。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凡尔赛体系:
1.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其间,协约国同德国于1919年 6月28日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通称凡尔赛和约。和约关于对德和约部分规定:①确定了战后德国的新疆界。德国除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外,还向丹麦、波兰以及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割让了大片领土。②德国放弃其海外一切殖民地及领地。其中大部分以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的形式为英、法、日所瓜分。如德属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归日本占有;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划归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萨摩亚划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和东非坦噶尼喀归英国;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两国瓜分。③限制德国的军备及确定德国的战争赔款。此外,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和约。1919年 9月10日,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匈牙利脱离奥地利成为独立国家,奥地利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独立,禁止德奥合并;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了《讷伊条约》,保加利亚将大片领土分别割让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和希腊,并丧失通往爱琴海的出口;1920年6月4日,协约国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将约 2/3的领土分别划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及奥地利;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大约 3/4的领土,其中大部分是在国联委任统治的形式下成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上述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体系。
3作用:首先,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部分归还波兰。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 其次,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
1背景:美国外交注意转向西太地区
日本独霸中国激化美日矛盾
美日英希望限制海军军事竞赛
平息中国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2内容:开始于187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化时代。电气化时代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法国赢得战争却输掉优势,而美日日益崛起,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向欧洲的两侧即美国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亚洲转移。国际关系格局由英国独霸世界、欧陆势力均衡让位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 、 《五国条约》 、 《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中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然而体系虽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的统治,但是体系并不完整,它给世界留下了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的安全问题。一战后德国借口无力偿还债务,要求延期支付赔款,于是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但是法国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赔款,相反却支付了大量大军事占领费,酿成鲁尔危机。于是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美国出台了德国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元充斥欧洲市场:德国从美国取得贷款,经济复苏;然后偿还英法的赔款,英法将德国大赔款偿还战争时所欠的美国的债务。于是,美国的金元不仅恢复了欧洲的经济,而且操纵了欧洲的经济市场。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普法战争时被各国割去的阿尔撒斯和洛林由法国收回,德国的撒尔矿区由法国占领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德国不准设防,于是莱茵河两岸成为非武装区。但是法国并未因此而高枕无忧,它在欧洲组织小协约国以形成对德包围圈。1925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国在瑞士洛伽诺召开会议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计划和洛伽诺公约改写了凡尔赛体系关于在政治、经济上限制德国的规定,从遏制德国到扶持德国。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3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限
中国成为帝国共同宰割的对象
凡华体系共同影响:
1给世界带来了暂时的稳定繁荣
2但潜伏着战争危机
3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区域政治格局改变,政治中心转移)
都是自己打的,希望采纳。(是按我们老师讲的总结的,有一定的准确性)
4. 评价分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一定程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创设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20年代资专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属发展。但是,也有众多的危害:第一,
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遭受宰割而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
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
的愤怒和复仇情绪。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必然引起
力量的重新组合。第三,由于
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殖民地、
人民的反对。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
等,有力冲击了
体系的基础。
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具体内容是什么
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专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属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6. 概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①1919年1月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同德国签约《凡尔赛条约》。后来协约国还分别与奥、匈、内土、保签订一系列条容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西亚的统治新秩序。 ②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他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原因。
说白了,凡华体系能够形成,主要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在一战前的既得内利益,即容殖民地跟市场,对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压制和清算。巴黎和会上,由于英、法、美列强之间的矛盾,导致德国虽然被削弱,但是元气没有大伤,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华盛顿体系,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海上霸权,利用所谓的外交手段,对当时的造舰运动进行的限制,主要目的是跟日本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所以,无论是受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德国,还是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的日本,都成了二战的策源地和发起人!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形成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当这场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的稳定性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国公约》,都是首先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又是20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的反映。
这种情况说明,战争和相对的联合,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而它们采取哪一种政策,取决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特定形势。当涉及到不同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不可调解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当战争危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时,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相对联合就会取代战争。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各自国内的经济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会加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合趋势,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但在一次大战后的国际环境下,这种资本主义的联合还仅仅开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极不稳定的。
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更加成熟,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开始冲击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秩序。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却能打破外来干涉和颠覆,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正如法军元帅福煦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9.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抄容有:
一,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他合并,承认波兰独立,并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波兰。
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其中非洲和中东大多规英法等国,日本借机“合法”占有中国山东以及太平洋上的众多岛屿。
三,军备上,德国受到严格限制。德国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不得保留进攻性武器例:军用飞机,潜艇等。
四,德国需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约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且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编辑本段体系建立
对徳和约签订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连同《凡尔赛合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的国家在欧洲、西亚、北非的利益冲突。
1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条约 (treaty) 国家和国来家签订的有关政治、自军事、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 权利和义务的文书。国家间议定的政治性的、最重要的、规定根本关系的文件,其缔结和生效的形式及程序比较隆重,一般需经批准和交换或交存批准书,签字人级别比较高,有效期比较长。
2 和约(peace treaty)是敌对双方的约定,通常是国家和政府,以正式结束战争和武装冲突。
3 公约 (convention) 是指国际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多边条约。公约通常为开放性的,非缔约国可以在公约生效前或生效后的任何时候加入。有的公约由专门如集的国际会议制定。
4 协定 (agreement)一般是指国家间、国际组织间或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用来解决专门问题或临时问题而缔结的契约性文件。协定对签字各方面都有约束力,并要求其履行协定所规定的义务,保证享受充分的权利。协定一般分为序言、实质性条款和最后条款三部分。协定可以是双边的或多边的,其缔结和生效的法律程序可以比条约简单,即经过签字或核准就可生效,但是有些协定也需经过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