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优质课教案《认识长短》
目地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准 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长棒
3.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4.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5.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科学领域:蒙氏《认识长短》
(一)预备活动:
走线:幼儿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
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
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
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那根最长那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幼儿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和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
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
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
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
: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
回家吧。
采纳哦
2. 小班数学七彩城堡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弹珠滚画作品,感受各种粗细不同的彩色线条交织在一起的美。
2、尝试用大小、光滑度不同的弹珠蘸上各种颜色进行滚画,探索弹珠滚画的墓本方法。
3、能够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想象和猜测,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准备:
1、有对偶然的形进行大胆想象和表达的经验。
2、弹珠滚画作品若干。
3、每组大小、光滑度不同的弹珠若干个,四个盘子(里面装有四种不同的颜料),四把小勺,A4大小的作业纸人手一张,成人鞋盒盖人手一个(将作业纸放人鞋盒中,弹珠滚动时不会滚出去)。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弹珠滚画,感受各种彩色的线条交织在一起的美。
教师: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这么多颜色的线条在一起像什么呢?
2、探索弹珠滚画的印制方法。
(1)教师:猜猜,这么漂亮的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这些弹珠一样吗?仔细看看有什么不同?除了弹珠还有什么?有哪些颜色?还有什么?
(3)教师:猜猜看,用这些东西怎么才能印出漂亮的画?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将作业纸放人盒盖内,再用小勺舀出颜料盘中的弹珠放入盒盖内,上下左右摇晃盒盖。想换另一种颜色时,将弹珠倒回颜色盘,用小勺在其他颜色的盘中舀弹珠。
3、尝试进行弹珠滚画活动。
教师:怎样让线条变得更长?怎样才能让画面变得好看?
4、作品评价。
教师:你的画像什么?你是怎么印画的?印画时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评析】
该活动中,教师给每组都提供了对比性很强的色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不断感受色彩碰撞产生的变化,从而获取丰富的色彩经验。同时,纵横交织的彩色线条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3. 小班健康城堡大战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反复练习扔球的动作,让孩子感受破坏与重组的趣味,同时宣泄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适合年龄:
3-6岁
准备道具:
小球、积木若干个。
游戏说明:
1.爸爸和妈妈先邀请孩子一起拿积木盖一座城堡,等城堡盖好之后,告诉孩子要进行一个丢炸弹的游戏。
2.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轮流拿球攻击城堡,直到城堡倒塌为止。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盖起来,或许也可以想想,盖成怎样的城堡比较不容易被打垮。
4.再轮流用球攻击。
注意事项:
1.鼓励孩子多多练习丢。孩子的力道或许不足,可以考虑让孩子站前面一点,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瞄准目标物。
2.如果用的是纸积木,可以请孩子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乐趣,但如果是实心的积木,则高度不宜高于90公分,避免掉落时碰伤孩子。
3.在丢球前一定要告知孩子,不可以将球丢到别人身上。
4. 小班蒙氏数学 认识长短教案怎么写
目地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准 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长棒
3.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4.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5.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科学领域:蒙氏《认识长短》
(一)预备活动:
走线:幼儿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
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
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
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那根最长那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幼儿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和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
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
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
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
: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
回家吧。
5. 小班律动《月亮城堡》教案
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必须是在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性进行。同时又有强烈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征,设计此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为不同的情景,来体验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欢快、热闹与舒缓、安静的情绪,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充分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一、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欢快、热闹与舒缓、安静。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3、激发幼儿大胆、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动画VCD、音乐、太阳和月亮城堡、白天与黑夜的背景、太阳和月亮的头饰
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律动进入城堡。
指导语:小朋友,咱们一起到太阳城堡和月亮城堡玩游戏吧。
(二) 幼儿在太阳城堡里感受乐曲《铃儿响叮当》热闹、欢快的情绪,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1、 幼儿欣赏乐曲《铃儿响叮当》一遍,引导幼儿为乐曲打节奏,感受乐曲的欢快。
2、 幼儿观看动画VCD,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讨论白天的热闹情景。
指导语:太阳出来了,花儿醒了、小树醒了,还有谁也醒了?他们都会做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白天的热闹欢乐情景。
(三)幼儿在月亮城堡里感受乐曲《摇篮曲》安静、舒缓的情绪,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1 幼儿欣赏乐曲《摇篮曲》一遍,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为乐曲打节奏,感受乐曲的舒缓。
2、 幼儿观看动画VCD,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讨论黑夜的安静情景。
指导语:月亮出来了,花儿睡了、小草睡了,还有谁也睡了?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黑夜安静、舒缓的情景。
三、游戏:白天与黑夜
游戏规则:
当太阳或月亮出现时,幼儿根据相应的音乐,进行表演。
6. 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
小班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教师指导: 特点: 1、材料选择的盲目性和简单性。小班幼儿在选择活动材料时比较单一,没有目的性 2、结构技能简单。小班年龄段幼儿在建构时一般都喜欢用的技能是铺长和垒高 3、易中断,坚持性差。小班孩子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新奇、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不是很稳定。例如幼儿正在在“搭建房子”的游戏中,当她看到其他幼儿正在搭建一座“城堡”,她的注意力便一下转到“城堡”,而又去搭“城堡”了。 4、主题建构的无计划性。小班年龄段幼儿在建构游戏时,还不会预先想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后有目的的建构,他们往往对结构材料,结构动作感兴趣。幼儿建构游戏形式更多的是自由和模拟构造,往往喜欢独自或平行游戏。 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认识建构材料,有意识提供范例,如把搭好的作品放在前面,也可以把作品或一些建筑的照片粘贴到墙上,供幼儿参考。 2、提供相对宽敞的游戏场地和足够的结构元件,建立最初的建构游戏的常规。 3、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并鼓励幼儿独立建构简单的物体。 4、有意识让孩子命名,慢慢帮助幼儿幼儿明确建构的目的性,使主题渐渐明确。 5、教会幼儿整理玩具的简单方法,让他们参与整理玩具的工作。在这里董教授提了一个整理积木玩具的办法:因为建构材料比较多,老师们可以在橱子上贴上标签,幼儿根据标签的位置把摆放大积木,小块的积木可以用鞋盒或其它的一些纸箱分类装,在纸箱上贴上标签,这样在收拾积木玩具时就快多了。幼儿在下次玩建构游戏时取积木时也可以很方便的取到。
7. 小班户外活动小城堡教案
南望王师又一年.
8. 如何定制小班结构游戏的阶段计划
小班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教师指导:
特点:
1、材料选择的盲目性和简单性。小班幼儿在选择活动材料时比较单一,没有目的性
2、结构技能简单。小班年龄段幼儿在建构时一般都喜欢用的技能是铺长和垒高
3、易中断,坚持性差。小班孩子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新奇、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不是很稳定。例如幼儿正在在“搭建房子”的游戏中,当她看到其他幼儿正在搭建一座“城堡”,她的注意力便一下转到“城堡”,而又去搭“城堡”了。
4、主题建构的无计划性。小班年龄段幼儿在建构游戏时,还不会预先想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后有目的的建构,他们往往对结构材料,结构动作感兴趣。幼儿建构游戏形式更多的是自由和模拟构造,往往喜欢独自或平行游戏。
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认识建构材料,有意识提供范例,如把搭好的作品放在前面,也可以把作品或一些建筑的照片粘贴到墙上,供幼儿参考。
2、提供相对宽敞的游戏场地和足够的结构元件,建立最初的建构游戏的常规。
3、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并鼓励幼儿独立建构简单的物体。
4、有意识让孩子命名,慢慢帮助幼儿幼儿明确建构的目的性,使主题渐渐明确。
5、教会幼儿整理玩具的简单方法,让他们参与整理玩具的工作。在这里董教授提了一个整理积木玩具的办法:因为建构材料比较多,老师们可以在橱子上贴上标签,幼儿根据标签的位置把摆放大积木,小块的积木可以用鞋盒或其它的一些纸箱分类装,在纸箱上贴上标签,这样在收拾积木玩具时就快多了。幼儿在下次玩建构游戏时取积木时也可以很方便的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