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认识等号不等号教案

认识等号不等号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6 13:14:48

『壹』 数学运算符号是除了等号和不等号之外的所有符号吗

运算符号是+-×÷,这些是数学运算符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贰』 c语言while 后面可以有几个不等于逻辑判断 帮忙看一下 为什么等号判断的可以不等号不可以

|while( 'n' == p |自| 'N' == p ||'y' == p || 'Y' == p)

如果反过来判断,应该是
while( 'n' != p && 'N' != p && 'y' != p && 'Y' != p)

数字逻辑基础问题,呵呵

『叁』 幼儿园关于认识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4、数字头饰两套,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两个数字娃娃的中间,用肢体动作表示大于号或小于号。游戏数次,可以让幼儿集体扮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学习变不等式为等式。我们的等于号可不开心了,它说小朋友认识了新朋友就把它忘了,它也要来做游戏。怎样才能在5和7,4和8的中间放上等于号呢? 四、幼儿作业练习,巩固知识。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 五、室外延伸游戏我们找朋友一起来玩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游戏吧。

『肆』 没有等号和不等号的式子叫什么

> < ¹ 不等式

『伍』 中班数学实物和数字相等教案

活动设计: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班数学活动《它们相等吗》,我通过数学游戏的教学形式,利用孩子们平时接触到,又是主题春天涉及到的图形作为数学探索的对象,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认识“等号”和“不等号”,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两种事物之间数量比较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环节中我隐性帮助孩子们从侧面掌握了事物的不同排列顺序,递进了孩子们目测事物数量的认知能力,在一定数学空间内提升了幼儿的数学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和物体不同的干扰,学习用“=”、“≠”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自主探索,大胆地用语言表述,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相等,数量不等,排列不一的图卡:1)4朵红花,平均排成两行,上下对齐。2)4朵黄花,一行1朵,另1行3朵。3)3朵蓝花,排成“品”形。(花朵一样大);4)金鱼3条。5)金鱼2条,排成一行。6)金鱼2条,排成一列。
2、实物不一,数量不等的图卡几对,(数量在6以内)
3、幼儿人数一套“=”、“≠”符号
活动过程:
一、播放背景音乐,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有红花、有黄花。
二、认识等量,理解两个集合之间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师:看看草地上有几朵红花呀?几朵黄花?(4朵)它们一样多吗?(一样多)
我们把一样多叫相等。让幼儿跟着说: 4朵红花和4朵黄花相等。怎样表示相等呢?
2、认识等号:出示等号,让幼儿观察: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宽。并一起认读。把等号放在两幅图之间,请个别幼儿说说,读读。
二、认识不等量,理解两个集合之间不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师:看,什么花也开了呀!(出示蓝花)现在黄花与蓝花相等吗?(不相等)你们怎么知道不相等呢?(数量不一样)那能不能用等号呢?那在两张卡片之间该放上什么符号呢?出示不等号并让幼儿指认。(不等号:等号上画一条斜杠)
2、教师放上不等号在两张卡片之间,让幼儿来读读,说说:4朵黄花和3蓝花不相等。
三、运用符号,巩固不等号和等号的认识。
1、播放音乐,教师创设情景:看谁游来了?教师出示金鱼的图片,有几条呢?又游来了几条?你发现什么了?(一样多,排列不一样)那该放上什么符号?(请个别幼儿上来摆放)为什么?(数量一样)
2、出示排列一样,数量不一样的金鱼请幼儿先说说摆摆。
3、游戏:智力大比拼。(教师一一出示实物卡,让幼儿举符号。)
四、幼儿操作练习:放符号和放实物卡
每组上放有两种形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五、活动讲评。
活动延伸:让幼儿做《幼儿画册》左右相等。
1、观察幼儿画册,让幼儿说说怎么做。
2、引导幼儿先数出图上物体的数量是几,再根据集合相等在空白的一栏里面画上相应数量的同一实物或者不同实物。(可以用省略的实物或者点子表示)

『陆』 等号和不等号是谁发明的

英国的数学家雷科德首抄先发明了等号。16世纪,他在《砺智石》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意在“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但样子和现在使用的略有不同,两条直线的长度要长许多。后来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了今天使用的“=”。
17世纪,不等号“>”、“<”由英国的数学家哈里奥特首创,并发表在他去世后出版的著作中。据说发明的灵感来源于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符号。

『柒』 数学活动《认识等号不等号》反思

选择公道教内容备来课条件自教内容选择要依据知识特点、教材编写意图、完教任务所需间实际情况等素决定何公道选择课教内容呢?首先根据教材编排选择通我练习知识划几段落每段落课教内容现行数教材编排教师备课要看看教材新授内容及应习题编写确定课教内容其根据知识难易程度选择般说比较简单、易于接受理解知识内容选些;于难理解、难握知识由于教要花费比较间所内容要适少选些选择课教内容要具体情况具体待节课能顺利完教任务、所授知识利于理解握准

阅读全文

与认识等号不等号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