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认识动物

幼儿园教案认识动物

发布时间:2020-12-26 00:53:59

⑴ 幼儿 观察动物标本 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制作树叶标本的前期准备过程:采集、清洁与干燥,初步了解树叶标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树叶的多样与美丽,对植物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到户外观赏落叶,并捡回自己喜欢的各种落叶,要求树叶完整、平整。
2.制作树叶标本过程的录像和做好的树叶标本若干。
3.制作标本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抹布、较厚的旧书(幼儿自带)、皱纹纸。
4.电教设备:投影仪、电脑。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观赏树叶标本的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w1]
2.教师:小朋友都喜欢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捡回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树叶。老师也很喜欢各种美丽的小树叶,你们看这些都是老师喜欢的落叶,它们好看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欣赏树叶标本,了解制作标本的意义。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标本与落叶的区别。
教师:这些树叶和小朋友刚捡回来的树叶一样吗?这些树叶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树叶标本)2.幼儿观赏树叶标本。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树叶标本:你们见过树叶标本吗?在哪里见过?
(2)教师:为什么有人要采集树叶做标本?标本有什么用?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标本就像照片一样,它能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许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树叶标本不会枯掉、也不会腐烂,因此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三)播放录像,让幼儿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简单方法。
1.让幼儿猜猜、说说制作树叶标本的方法。
2.观看录像,教师肯定幼儿的已有经验。
3.重点讨论制作树叶标本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树叶,为制作树叶标本做准备。
引导幼儿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树叶标本的初步工作:选择完整、平整的树叶—用抹布清洁树叶—用皱纹纸干燥树叶—用较厚的旧书夹压树叶。
活动延伸:
1.日常渗透:带领幼儿定期为树叶换皱纹纸,待观察若干天树叶完全干燥后,就可进行标本制作。
2.家园共育:请幼儿向家长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方法与步骤;家长利用幼儿用书《树叶标本》,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树叶标本的制作程序。
3.区域活动:在科学活动区提供各种树叶标本,供幼儿认识。

⑵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认识小动物教案怎么写

网上各个教案文本都有的,可以参考参考

⑶ 小班《认识动物》教学教案

主题目标
1、让学生认识动物并了解其相关特性。
2、通过调查、阅读、模仿,培养学生内收集材料、分容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热情。 教学准备:
1、相关动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 2、活动小组的安排和调整。 课时划分: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师一组图片学生观赏。 2、你了解这些动物吗?
二、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
(1)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做好观察纪录;也可以拍摄它们,将图片在班级展览。
观察地点:花鸟市场
主要动物:乌龟、鹦鹉、松鼠、热带鱼、宠物狗等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⑷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家畜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容易容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而不能持久。小朋友非常喜欢小动物,对有关小动物的话题很感兴趣,但对于小动物是只是粗略的了解,在进行《可爱的小动物》主题过程中,发现小动物对于小动物的认识和了解的还不够透彻,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为此我把几个教育活动整合到一起,设计了此次综合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小动物,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增加对小动物的情感,懂得关心,爱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小动物挂图及相关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孔雀、小猴子、松鼠等);森林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郊游,你们想去吗? 二、认识常见的家禽。 1、认识小鸡的一家。 教师:看一看,现在我们到了谁的家?(小鸡)小鸡的一家都有谁呢?它们长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的叫声一样吗?请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你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引导幼儿交流) 2、认识鸭和鹅,区分它们的异同。(出示湖边的背景图) 教师:这是哪里?看看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们还有那些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分别认识鸭子和鹅,比较不同 三、认识几种家畜(猫、狗、羊、马), 教师:小朋友们,这是谁呀?它在做什么呢?它喜欢吃什么。分别引导幼儿说一说。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四、运用已有经验,根据动物身体部分的特征,辨认动物。(出示森林背景图) 1、师:我们到了哪里?(大森林),你知道森林里会有哪些小动物吗?(幼儿相互交流) 2、师:森林里静悄悄的,这里的小动物们藏到了哪去了呢,你们能发现它们吗? 3、感知小动物的身体特征。 师: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身体特征说出,如小兔的长耳朵、小猴子的长尾巴) 4、巩固幼儿点数1——5的数量。 师:小朋友仔细看看森林里有几种小动物? 五、操作:小动物找妈妈 1、师:我在那边发现一些小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妈妈吗? 2、引导幼儿取小动物小卡片,粘贴到小动物妈妈图片旁边。 3、 交流:你帮哪个小动物找到妈妈了?是怎么找到的? 六、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郊游,认识了那么多小动物,你们高兴吗?你最喜欢那种动物?你们愿意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交朋友吗?就让我们一起关心和爱护小动物们,让它们永远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吧。

⑸ 幼儿园认识老虎、狮子、猎豹三只的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2、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3、激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动物之最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起兴趣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愿意吗?请你们仔细看认真记,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 他们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1.组织幼儿观看课件,并加以解释。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结:动物园里生长着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 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比如:大象的鼻子最长等。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说说动物身上的之最,说对的教师给予鼓励、表扬,并颁发奖品。 3.播放课件,将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那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三、结束音乐伴奏师生对歌,巩固知识的掌握。"小朋友,我问你,什么动物鼻子长? "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自然结束! 西周幼儿园现正火热招生中,欢迎上我们的官网了解看看

⑹ 急求一篇《认识一种小动物》的教案,适合3~4岁儿童,

《可爱的小动物》教学案例之一
《可爱的小动物》要求“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培养观察能力。能用几句话说出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并通过问答、评议、补充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时,教师必须抓住教材和课型特点,从培养观察能力人手,努力创设富有情趣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使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提高课堂训练效果。
一、走一走,看一看——丰富感性认识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里或亲友家、邻居家问一问,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哪些动物让你喜欢。不伤人的小动物可以摸一摸,记住它们的样子、颜色,它们爱吃什么,它们的生活习性等。通过走、看、问、听、摸等一系列活动,丰富感性认识,为课内口语交际作好铺垫。
二、看一看,说一说——启发鼓励创新
1.播放录像,引发学生兴趣
上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看后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看到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见过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它们长得什么样子,怎样生活的(可以加表演)。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所见所闻的小动物后,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小动物,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子等,这些动物都很可爱。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这样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说起来,思维异常活跃。
2.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指图1质疑:(1)这幅图画的是谁,他正在干什么?(2)小兔子正在吃什么,吃得怎样?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图意:一位大哥哥正在拿着胡萝卜,高兴地喂小兔子,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吃得真香呢!然后,启发思考:“谁能用不同的话说出图意?”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如:一群小白兔正在抢吃大哥哥喂的胡萝卜,大哥哥看着它们吃得这么甜,心里多高兴啊!看、说第一幅图之后,可采用同样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看、说第二、三幅图,教师应注意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启发鼓励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3.自愿结合,共同讨论
教师让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讨论,要求说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本课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动物的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可以让对小动物了解的同学先讲自己喜爱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样子、颜色、动作、叫声等。要鼓励讨论中的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的同学,可以向喜爱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用途等等。
三、画一画,演一演——训练思维能力
这一环节通过“画—评—说”三个步骤使学生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参与机会更多,交流更广,训练效果更好。
1.要求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画下来,涂上漂亮的颜色。
2.夸夸自己的画,评选“小画家”。
3.将学生“作品”做成头饰,请学生上台表演。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评一评,做一做——鼓励学生敢说
本次训练要求通过回答、评议,呈现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1.提出问题,开展评议
(1)大家最喜爱什么小动物?(可从小动物可爱的动作、小动物的叫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小动物与人的关系,小动物的用途等方面交流表达。)
(2)今天谁表现最优秀?(从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连贯、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鼓励学生敢说、愿说、说好。)
2.完成家庭作业
回家把你最喜爱的小动物画好后,涂上颜色,再剪下来,或拍摄下来贴在班级墙报上。也可以把你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来。

⑺ 幼儿园中班认识哺乳动物海獭的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

⑻ 中班《认识动物卡片》的科学教案

一、目标
1.复习汉字“兔、猪、鼠”,新授汉字“虎、鹿”。
2.区别各字发音版的不同之处,能念准字权音。
3.激发幼儿学念绕口令的兴趣。
二、准备
1.布置场景(山、路、树、草、洞)。
2.动物图片、字卡。
三、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兔、猪、鼠”。(幼儿自然表示欢迎:兔、猪、鼠欢迎你)
2.猜谜:(1)“头上长着树权,身穿梅花衣”(鹿)(鹿、鹿、鹿,欢迎你)
(2)“像猫不是猫,森林里面称大王。”(虎)(虎、虎、虎,欢迎你)
(二)新授绕口令
1.提问:“想想这些小动物会躲在哪里?”
2.出示场景(山、树、路、草、洞)。
(1)提问:“这些是什么地方?”
(2)区别“鹿”“路”。
(3)从场景中找出各动物并出示相关的句子,组成绕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里?”(幼儿在场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出示“山上一只虎”的短句。
(5)完整念绕口令。
(三)游戏巩固
1.幼儿任选动物字卡,看看扮演谁?然后玩捉迷藏的游戏。
2.幼儿念绕口令,念到谁,谁站出来,举起字卡(音乐伴奏)。
3。集体游戏。

⑼ 科学认识海洋动物教案

设计教抄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这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为此,应首先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
某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能.Ю·К·巴班斯基对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进行了归纳.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教案认识动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