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月亮和我好》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
到网络文库
2. 诗歌月儿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的“挂、漂、盛”的含义,理解诗歌内容
3、体验夜晚大自然地美好,宁静。
活动准备:
1、音乐《夜曲》
2、背景图一个。
3、图标:月亮,舒缓的音乐。
4、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夜曲》,感受夜晚宁静美好的氛围。
师:天黑了,天空中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这样的夜晚吗?
二、配乐完整地朗诵诗歌《月亮》,对诗歌有个初步的印象。
提问:诗歌中的月亮在哪里?诗歌中有谁?他说什么?
三、出示图片,朗诵诗歌通过欣赏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提问:
1、你在哪看见了月亮?
2、月亮怎么会挂在树梢上呢?为什么说“挂”呢?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也说挂的呢?
3、为什么小鸟说月亮和他是好朋友?
4、为什么池塘里“漂”一个月亮?你见过什么东西也会在水里漂的,请你用动作表示一下!
5、为什么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什么时候我们也说“盛”?
四、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教师跟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体会教师是如何来朗诵的。
2、幼儿朗诵诗歌。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想象,月亮还会和谁好?树上,池塘,脸盆旁还会有谁呢?回去后尝试与父母一起仿编,并记录下来。
3. 关于月亮的诗歌
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
1、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2、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3、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5、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6、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宿石邑山中》
7、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月歌》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9、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曹雪芹《残菊》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3、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刘基《眼儿媚·秋思》
14、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15、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16、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7、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1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0、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李贺《南园十三首》
4. 诗歌中的月亮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5. 小班社会弯弯的月亮教案
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用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活动准备: 自制挂图一份、自制的大月亮教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引导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上是什么? 师:大屏幕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像什么?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句回答,如:弯弯的月亮,两头尖,好像一只小小的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里面的月亮到底像什么? 2.学习诗歌。 (1)教师读一遍诗歌,让小朋友聆听。 师:大声告诉老师,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幼: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 师:这首诗歌里都有什么? 幼:月亮、船、星星、天 师:诗歌里面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用诗歌里的都有哪些词请小朋友说出来。 幼:有弯弯的、小小的船、蓝蓝的天还有星星。 师:那这首是诗歌里有这么多那我们在一起来说一遍好不好啊? (2)教师有感情的和幼儿一起朗读诗歌,传达给幼儿美的感受。 (3)今天老师把月亮变到了小朋友的身边,你们想跟诗歌里的小朋友一样到月亮上来坐一坐吗?现在我请个别小朋友来我的月亮上坐一坐,而且要大声的朗诵这首优美的诗歌,好吗?谁愿意来请举手。(请小朋友上来表演) (4)当你坐在这个大月亮上面时或听到这首优美的诗歌时你的心理有什么样的感受? 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幼:眼前有一幅美丽的夜景,我就像诗歌里的小朋友一样,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心里觉得特别的幸福、快乐! (5)我们给这首优美的诗歌加上好看的动作,谁能给优美的诗编出好看的动作?(老师也给诗歌编了动作,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 。让幼儿有感情的集体朗诵诗歌,结合动作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里面的月亮,那么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神秘的太空看看真实的月亮呢?那你们猜一猜太空中的月亮上有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2)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拿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看看月亮到底是什么样的?播放幻灯片,边看图片老师边讲解月球的奥秘。 (3)小结,小朋友从小要好好学本领,长大就可以到月球上探索更多的奥秘 活动反思: 本节课能够完成制定的教育目标,幼儿能够很好的将诗歌表达的很清楚,但是在诗歌朗诵的时候不能与音乐搭配的更恰当,以后会多多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6. 中班语言月亮跟我好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月亮跟我好
教师:屈老师
教材分析:
这是西安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课程——语言(中班 上册)中的一首抒情味浓郁、意境优美、格调清新的诗歌。作者在四小节诗歌中,写了月亮的四次出现:一次出现在树梢,一次出现在池塘,一次出现在天空,一次出现在脸盆里。大家一看见这逗人的月亮,都产生了同样的感受,以为这是月亮和自己友好的表示。诗中的小鸟,青蛙、星星、宝宝,每一种对月亮友好的情谊,一次比一次加深,一次比一次亲切。从写作上,一次实一次虚。月亮挂在树梢上,月亮是实,月亮漂在池塘里,是月亮的影子,月亮是虚,再写月亮升在天空中,月亮又是实的,而最后写月亮睡在脸盆里,又是月亮的影子。这样虚实结合,在写作程序上这种巧妙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精心结构的一番匠心。诗歌的每一节,都是一些互相重复的字眼。这种重复,不光是字眼的重复,韵律的重复,实际是感情的重复。每重复一次,感情就加深一次。在重复之中,又有一些具体而微妙的变化。同是月亮,由于环境的不同,所用的动词各有不同:第一节在树梢,用了一个“挂”字;第二节在池塘,用了一个“漂”字;第三节在天空,用了一个“升”字;第四节在脸盆,用了一个“睡”字,都用得准确而又贴切,很生动。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美。
2、理解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人物。并使用不同的动词来表现诗歌。感受诗歌的生动之处。
3、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仿编诗歌。
4、感受我走月亮走及倒影的自然现象
活动准备:
1、给幼儿奖励的用帖纸剪好的“月亮”贴画。(把平时的“桃心”换成“月亮”形状。)
2、课件。
(树上:小鸟、小猴、小松鼠、猫头鹰、萤火虫等
池塘:小鱼、小虾、小蝌蚪、螃蟹等
天空:星星、太阳、云朵、彩虹等
睡在:脸盆、杯子、衣服、等。)
3、不同场景的挂图各一张。
4、开场音乐《月亮婆婆喜欢我》退场音乐《月亮对我笑笑》。
5、头饰。“月亮”(教师用),小鸟、青蛙、星星、娃娃头饰(幼儿游戏用)
(更多教案:屈老师教案网)
7. 关于月亮的现代诗歌
1、《断章》
——作者:卞之琳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但她有一点子不好,
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
没了那迷人的圆脸,
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
但这分相思有些难挨!
还有那个你看不见,
虽则不提有多么艳!
她也有她醉涡的笑,
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
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
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
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
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
一轮完美的明月,
又况是永不残缺!
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
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
2、《两个月亮》
——徐志摩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披敞着雀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但她有一点子不好,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没了那迷人的圆脸,
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但这分相思有些难挨!
还有那个你看不见,虽则不提有多么艳!
她也有她醉涡的笑,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
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
一轮完美的明月,又况是永不残缺!
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
3、《潮汐》
——作者:王家新
月光下,大海涌起爱的潮汐
月亮离地球越近,大海越是激荡不息
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涌向了海滩,苦地寻觅......
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虽然大海并不曾
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大海呵
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
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一排升腾起来
一排又跌落下去,——就这样来回往返
生生不息,可是,要接近月亮
却是不可能的,——大海知道这个
于是把月的倩影,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
象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夹进一粒沙子
又旋即紧紧地合闭,——只给观潮者
留下一个永恒的谜,这是沉默,又是默许
4、月亮,月亮
——戴叔伦
月亮,月亮,
多少云朵躺在你身下?
喜怒哀乐,
人类借着你的形态。
圆缺,缺园,
在地球上自私宣扬,
你走,我走,
天上人间是谁创造?
春夏秋冬,
万物生长靠太阳。
照夜,夜照,
却让你代表着忧伤。
月在天上走,
我在底下游,
在岁月的长河里生活。
总感受月光的温暖,那黑夜,
是你在传播太阳的能量,
把人心照亮,
月亮,月亮,
全世界早就知道。
地球离不开暗力量,
可有人偏把你冷面塑造,
忧伤写在你的脸上,
却丝毫不损星的形象。
5、一个人的月光文
——李如英
红月亮的欣喜越来越远,
湖水的心事,退到了窗边。
夜风吹不动影子,
一个人的城里,都是荒凉。
掂量矜持,冬天已接近尾声。
没有举杯,文字好像在千里之外。
案上的花欲开未开,就像小寒欲雪未雪。
让人反复把那座山爬了一遍又一遍。
月光砸落下来的时候,没有一丝儿声响。
疼痛的,怕不只是昨天,今天,还有明天。
8. 月亮的诗歌
关于月亮的诗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9.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0.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1.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2.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3.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4.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5.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6.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7.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38.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9.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40.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41.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3.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4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45.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46.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9. 写一份简单幼儿园中班月亮的教案
活动目标 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欣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欣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教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提出欣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语调的轻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讨论。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欢小鸟。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朋友做一个“ 挂”的动作, 老师示范用“挂”说一句话:墙上挂着一个包。 请幼儿也用“挂”说一句话。 幼儿:架子上挂着一块毛巾;晾衣架上挂着一件衣服等。 (2)师: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幼儿: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师: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来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样,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幼儿:纸会漂在水面;塑料汽车会漂在水面等。(youer.1kejian.com)第一幼儿教育 师:为什么青蛙说:“月亮和我好”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幼儿: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为月亮来和他玩 幼儿:月亮的影子一会有,一会就看不见了,青蛙以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他好。 教师小结: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当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3)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幼儿:脸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师:为什么用一个词:“盛”来说? 幼儿: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这样说 幼儿:好像盆里放了一个月亮。 师:宝宝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来到宝宝的盆里,宝宝觉得月亮喜欢她 师: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觉? 幼儿:我觉得很惊讶;我觉得很高兴。 师: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宝宝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宝宝开心极了。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 3、师: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最喜欢那句诗,请幼儿读出来。 4、师: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月亮悄悄地来和小鸟、小青蛙、宝宝玩,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轻柔的语气,心情愉快的读。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些动作来表现 四、创造性仿编 1、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师出示小河、小鱼的图片,鼓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 3、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请幼儿把想到的画在纸上,然后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