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杨式太极推手教学

杨式太极推手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24 20:02:32

1. 求杨式太极推手教学视频

学基本的推手架法 感觉 李德润 师爷的比较详细!他不讲怎么实战!

内功推手 魏树人老爷子的最好

祝大彤讲的也好!别的我还真没看过!

2. 怎样练好杨氏太极拳推手怎样松随

练好太极拳,把周身之劲练成一家,把桩功和腰腿练的合乎要求,然后再学太极推手。专
练好太极拳属的标准是:头顶、肩沉、肘坠、腕坐、指展、胸含、腹实、腰松、臀敛、肛提、裆圆、周身之劲,一松到脚。这才算基本达到标准,相反,仰脸、端肩、肘掀、腕软、五指无形,挺胸、提肚、撅臀、松肛、两腿过曲,永远也练不好太极拳,更谈不上推手。

3. 哪儿有杨氏太极推手(教学)下载

你好,你去优酷www.youku.com上下载,搜索“杨氏太极拳推手”就会有资专料出来的。或者直接搜索“推手”,那你能看到的属资料就更多。可以下载,可以在线看,流畅度都是可以的。
那里有非常多的好的资料,我自己也常去看,同时www.56.com上也有很多太极拳的好资料,可以参考。
再会,好运。

4. 陈式太极推手和杨式推手有什么不同

太极拳推手也称太极推手、推手、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极拳一种训练方法。即双人徒手体会用力方法的一种练习。太极拳分为:拳架训练、推手训练、技击防身训练三个部分;从太极拳的组成部分严格地讲:推手是检验拳架的方法,是拳架与散打的桥梁。分为: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定步推手注重两人双手、双脚形成阴阳形状旋转--形成一个圆,在圆的运动中演示拳架中的招式,以校正拳架;活步推手:训练肢体灵敏度,沾连黏随不丢顶。从北宋张三丰算起至今已以近千年历史,王宗岳《太极拳论》写得好清楚:推手是体会上下相随,随屈就伸,沾连黏随不丢顶。即太极拳力量方法。推手训练不是技击防身训练,技击防身才是太极拳终极目标。

推手方法主要有:“掤”,用手臂沾接、捧架对方,筑成防线;“捋”,顺势向侧方或向后牵引;“挤”,向前挤压,逼迫;“按”,向下、向前推按;“采”,向下牵引;“挒”,横向分化或进击对方;“肘”,用前臂旋转或肘关节制约、攻击对方;“靠”,以肩、背挤压。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搭,按着一定的程序互相推挽,周而复始,俗称“打轮”。在“打轮”过程中,双方力争牵制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进而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技术高超者能使对方双脚腾空,掷跌于地,自己却安稳自若。推手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在互相黏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的重心。推手禁用腿法,也不准使用摔跤、擒拿、击打等方法。这与以踢、打、摔、拿为主的散手项目迥然不同。它是一种彼此制约、掌握平衡、刚柔相兼、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

有些地区流行的推手,允许用手或腿或手足兼用缠绕对方关节,但多数地区禁而不用。推手的形式很多,可以分为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定步双推手,也称四正推手,练习时双方对面站立,一脚在前,脚步不动,用掤、捋、挤、按 4种方法推揉打轮。活步推手是在四正推手的基础上,两人脚步移动,一进一退,直线往返;也有的两人侧身走成圆形。大捋推手是用采、、肘、靠 4种方法按顺序打轮,因其劲力多为斜向,故又称四隅推手;其脚步移动成弧线,进者3步,退者2步,边走边转,脚步轻快。散推手是两手推挽不拘形式,不按固定程序打轮的推手方法,形式更为自由。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脱离)不顶(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打太极拳的要领是一致的。推手中的“静”不是静止,而是精神集中,仔细观察,感觉,尤其是通过身体触觉,准确判断对方力量的

大小、方向、部位,以便及时做出反应,这叫做“听劲”。太极推手要求知己知人,后发先至,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急则急应,缓则缓随,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其基础全在于“听劲”技巧。推手中的“柔”也不是消极躲避、软而无力,而是要求以巧制胜,避实就虚,用小力胜大力。如对手来势凶猛,就要走化旋转,避开锋锐,将对方引进,并使其力量分散,落空,陷于被动,再集中优势出击对方,其劲力迅猛如放箭。推手中掌握这种“先化后发”、“以柔克刚”的技巧,称为“懂劲”。

经常练习太极推手,可以锻炼人体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推手与太极拳配合练习,更可以收到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推手与太极拳一样得到广泛流传。由于它简便易行,饶有趣味,对抗而无伤害,所以在开展太极拳的地方,大都有人练习太极推手。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对练形式。以双人锻炼为主。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在起过程中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传统太极拳推手经常在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进行。现代武术比赛中设立了太极推手项目,分级别进行,并对场地、服装、参赛年龄、局数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流派

推手流派与风格: 开展较为广泛的太极拳推手大致为三大流派,其风格特点各异。

一、是陈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有管脚、拿关节;

二、是杨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棚劲大,以发劲为主;

三、是吴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柔化为主。

四、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推手,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推手是继承太极拳道推手最全面的一种推手。从北宋张三

推手

丰传承至今以近千年历史,1988年出版的《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已经证实是最古老的、传承最完善的推手。讲究阴阳变化,以推手检验拳架正确与否;强调推手是一种训练方法,是连接拳架与散打的桥梁。从推手训练中体会到:道家“无为”思想的实质精神,从推手中可以体会到修道不分先后,只要方法得当——经过三层九级制训练都可以达到“应物自然,防身的目的。”如果你有兴趣就可达到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耄耋御众之形”。由于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传承中有十不传:心险好斗、不忠不孝等,所以知道的人很少。为了提高大家对推手的认识,特公布于世:太极拳推


手训练--三层九级制训练方法。推手训练分三种形式体现:定步推手——招熟,活步推手——懂劲,散推手——神明。经散推手训练后很容易进入散打阶段。散打,是另外一种训练方法:也分三层九级制(见“玄机真人”郑琛《太极拳道诠释》一书)。王宗岳《太极拳论》只是针对推手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推手只是从手开始训练,“推”是本能,训练中要“推”而“不推”,利用搭手看肘的圆的运动体会力度大小、方向,体会拳架中的招式在圆的运动中使用的时机以检验拳架训练的正确与错误,再体会全身的感应程度以修炼全身敏感性。

5. 杨式56太极拳口诀

1、预备势+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5、单鞭+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复向右转送右腿,脚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6. 杨式太极拳林墨根与吴式太极拳李秉慈推手谁赢了

林墨根功夫不算最好,只是李丙慈没有跟杨禹廷学过技击而已。

7. 太极拳 陈氏 杨氏 吴氏 推手的差别

大致上是有差别的,但是发人上基本上大小没什么区别
看推手的差别主要看化解的专过程,而不是属推手,
陈氏架子大,重炮捶
杨氏重擒拿,
吴氏重摔跤,各有侧重点

---------------------
那个视频我看了~只能说是现代太极拳的劣根,很多人被推时候习惯往后跳,用来调整重心,防止摔倒,其实这个方法很有问题,容易造成脚下不稳,也不知道当时是谁那么缺德想出来的

8. 我爸爸要买一本关于杨氏太极推手快速入门的书,求推介一下,最好网上有卖

网上都有 不要买了 网络一搜一大把

9. 杨式太极林墨根大师和吴式太极大师李秉慈推手谁胜了

肯定是杨式太极林墨根大师胜

10. 杨式太极拳88式 教学片

杨式88式,陈思坦演练:http://www.taiji.de/taiji/head5_14/88-form.mpg

杨式竞赛套路40式,陈思坦演练:http://www.taiji.de/taiji/head5_4/40-form.mpg

综合竞赛42式,高佳敏演练:http://www.taiji.de/taiji/head5_6/42-form.mpg

综合竞赛48式,吴阿敏演练:http://www.taiji.de/taiji/head5_0/48-form.mpg

阅读全文

与杨式太极推手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