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小萤火虫教案

小小萤火虫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4 15:33:24

『壹』 小小萤火虫反思和效果

音乐是声音,听觉的艺术,幼儿园艺术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体验自由表达及创造的
快乐。孩子听到美妙的声音,他们并从内心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当孩子用心去歌唱,他们的情感就得到了彻底的抒发。所以,这节课我以感受,理解,欣赏为活动的
基础,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和孩子共同看黑夜繁荣图片,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黑夜的气氛,引起幼儿听故事的欲望,故事的讲述将幼儿带到了小小萤火虫塑造的美
丽世界,从故事自然的过渡到对歌曲的欣赏。教师的清唱让幼儿对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在孩子听完后,我可以问问孩子“你听到了什么,这首歌给你带来了什么感
觉?”让孩子自由表达,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只单一的问孩子“你喜欢这首歌吗?。此外,在学念歌词的环节,我采用课件的形式让幼儿对歌词有了直观的
体验。动感的形象,美妙的音乐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理解,体验艺术作品,而不是枯燥的面对图片来学念歌词。本节课的难点即是“听辨与唱准两段歌
曲结尾处细微的区别”,我认为这个环节没有完全达到目标,比如在学唱结尾句时,可以分组请孩子来演唱。在引入图谱这一概念时,要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知识经
验,并将图谱对幼儿做简单介绍。其实,音乐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幼儿对音乐的表达,本活动的最后环节设计了让孩子们当萤火虫来跳舞,萤火虫
的动作可以让孩子自由想象,教师不用过多的干预,同时教师要参与幼儿的活动中去,并用自己对活动的激情带动全体幼儿。
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想自己还要在师幼互动及教案的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改进!

『贰』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好书交流会》——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交流读书方法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学生:要读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老师:你说得很对,读书要有选择地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书才能对我们有帮助。既然你们读了那么多书,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读书方法?谁来说一说,你都是怎样读书的?你有哪些方法?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请同学们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用到这样的读书方法,将读书的快乐,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记录下来,让他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

(三)学生读书,交流收获

1、生借书,看书

2、全班交流收获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图书室借阅吧。最后,让我们记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齐读格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叁』 猜谜语教案

《我是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形式认识11个生字,能读准形声字“雹、袍”,借助偏旁理解字的含义,会写“冲、池”2个字。2、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借助图片、动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3、知道云、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激起小学生爱水的思想感情。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1、2自然段。难点:理解“飘浮”,体会“落、打、飘”的用词准确,知道云的不同名称。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 猜谜语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猜我是什么?游戏的规则是:我读完谜面的最后一个字,你们才能举手。明白吗?第一则: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第一则:我是一位魔术师,变猫变狗变羊群,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跑。第二则: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是天上来。2、 揭题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大谜语。看老师写题目。(板书课题)3、 读题(抽生读,齐读)二、 初读感知过渡:告诉我,课前读过课文了吗?还想再读一读吗?你们真是一群爱读书的孩子。在读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书要怎样读?你们不仅爱读书,也会读书,真棒!那么请大家打开课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吧,老师听一听,谁读得最好听。自己读,老师一个一个来听。读完后想一想:我是什么?1、 学生读,教师巡回倾听。2、 我是什么呢?大家都猜出来了。老师把他请到了黑板上(贴画)。我们和他打声招呼吧。三、 多元识字1、 师:水娃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fu baozao zai(出示第一组词语)飘浮 暴躁 灾害(抽读,去拼音读齐读) pao bao2、(出示第二组词语)红袍 雹子(抽读)问:“袍”和“雹”像一对双胞胎兄弟,但有不一样的地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其实,像这一类字,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比如提手旁是什么字?足字旁是什么字?老师给大家编了两句顺口溜,我们来读一读: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袍”和“雹”也编一句顺口溜。试试看。师小结:真好。如果我们这样记,就会很快记住。(出示顺口溜)一起读顺口溜。3、(出示第三组词语)guangai hui yan灌溉 发动 冲毁 淹没qi jia房屋 田地 机器 庄稼(1)抽读,正音:“没”是多音字(出示课件强化记忆)“稼”读轻声。(2)连一连。(课件出示词组)词语之间要连紧一些。(齐读)如果你只读第一行,你会发现什么?第二行呢?齐读水宝宝做的好事和坏事。4、 这些词语都藏在哪一段课文里呢?请打开书,自己找一找,读一读,开始。(生自读,抽生读,齐读)四、 学习“趣变”(一)理“趣变”1、 过渡:真好。刚才我们学会了课文中那么多生字新词。水宝宝会变成什么呢?答案藏在第一、第二自然段里。请你轻声地读,手上还要拿起笔,圈一圈,水宝宝变成了什么?2、 生自读圈画第一、第二自然段。3、 课件出示: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了()。升到空中,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叫做()。碰到冷风,就变成了水珠,叫做()。有时还会变成小硬球,叫做()。到了冬天,会变成小花朵,叫做()。(抽生说,课件出示答案。生齐读,师板书。)(二)读“趣变”1、水宝宝真是一位魔术师,(指板书说)真是变化无穷,有趣极了。请你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2、交流。出示重点句:A、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重点读好 “极小极小” “飘浮”“极小极小”这些极小极小的点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滴。这个云滴,就是云中的小水滴。但是它很小很小,我们用显微镜看都看不到,所以书上说“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理解“飘浮”:(1)出示图片,形象解说飘浮。(2)还有什么东西会在空中飘浮呢?用“飘浮”说句子,内化语言。过渡:这段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很有趣?B、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引导:(1)谁穿衣服?云和我们人一样,会穿衣服,而且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其实,这里的白衣服是什么?黑衣服叫?早晨和傍晚的红袍呢?(出示图片:朝霞、晚霞)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云的漂亮衣服吧。边欣赏图片边读文字。图1: 晴朗的日子里,我穿着( ),这时人们管我叫( )。师:蓝天,白云多么爽心悦目呀。图2:快要下雨了,我换上( ),人们管我叫( )。师:天空乌云密布,就要下雨了。图3:早晨和傍晚,我浑身通红,像是披上了( )。早晨的叫( ),傍晚的叫( )。师:天空浑身通红的,多美啊!(2)这些都是云的颜色,作者却说——?(生齐读句子)谁能一个人读,读得有趣?齐读。(3)其实,他们都是——?对了,地上的水变成了天上的云,流动的水变成了飘动的云,无色的水变成了多彩的云,水真是一个魔术师!水这么会变,要感谢谁?对了,读书的时候,不能把太阳给忘记,一起读读整个自然段。(三)品“语言”3、云在天上飘飘悠悠,遇到了冷风,会变成——?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回到地上的?师范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三个非常重要的字,圈一圈。(1)交流。补充介绍“雹子”。(2)带上动作读一读。质疑:这三个词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引导朗读:是啊,语文要求用词形象准确,所以小雨滴是落下来,小硬球是打下来,小花朵是飘下来。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轻重的变化来。配乐合作朗读。(师:雨娃娃 男生:雹子娃娃 女生:雪娃娃)(4)准确选用动词训练:五、指导书写1、水呀,真是一位魔术师!他会变成——(指板书)?其实,他还会变。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水变成了什么吗?(生交流)2、再猜谜:(屏幕出示,生读)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遇风可飘动,日出开始散。晶莹透明像水滴,光滑圆润像珍珠。夜晚来天明去,又爬又滚真顽皮。3、水娃娃真有趣,不但在生活中会变,在大自然中会变,而且在汉字中也会变。(出示田字格生字:冲 池)请大家看,你发现它们变什么了?4、 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仔细观察,说说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5、 师范写,生书空。6、 生练写。7、 投影展示,评价。六、总结下课总结:今天我们结识了好朋友水娃娃,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不过要想真正认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还得熟悉它的脾气,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 30 我是什么水云雨雹子雪温和落打飘暴躁%D%A

『肆』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 课 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
1、 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2、学习《纸船》
(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 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
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
4、 《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母亲》《纸船》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
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3、预习两首诗。
附: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二课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复习检查:《母亲》《纸船》的背诵的情况。
一. 导入新课: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⑵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3)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4)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小结这首诗: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6)齐背这首诗。
三,赏析《嫩绿的芽儿》
导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
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
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
诗中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拟人和反复,比喻)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请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小结这首诗: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生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齐背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①讨论思考练习2、3,4
②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试以“人生奋斗”为话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时 文 阅 读

荧 火 虫
泰戈尔

小小荧火虫,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题目设计:
1、谈谈个人对萤火虫的感受。
2、这首小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赞美了自由、欢乐、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运用了第几人称?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称,倾情称颂,亲切感人)

『伍』 请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份以“夏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案

不值啊

『陆』 星星和萤火虫的教案哪里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阶段目标:通过表演《小小的船》和演唱《我和星星打电话》激发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师: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随乐曲走进教室,律动。
师:它们是怎样说的?
师:哦,让你们学好本领长大后乘上火箭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二、新授歌曲《火虫》

阶段目标:完整演唱歌曲,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
(2)读歌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歌曲的歌词,请同学们把你的右手拿出来,边画4/3拍的图示边读歌词。教师指黑板按照强弱规律打三拍子节奏加深对3/4拍的感受。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听唱

师:多美的歌词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寂静的夜晚,天上星星一闪一闪,地上还有一群会飞的星星。下面老师再放一遍歌曲,同学们一边想象着这景象一边随着歌曲小声的唱一唱。

生:听音乐唱歌曲。

(4)随琴唱

a、随琴唱;

b、挖掘歌词;

师:歌曲把萤火虫比喻成了什么?

生:小灯笼和满天的繁星。

师:歌曲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所以同学们在演唱时要充满联想,仿佛你就看到了夏天晚上萤火虫轻盈翩飞的情景,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c、再次演唱。

(5)节奏

a、请学生到黑板画节奏。

师:这首歌曲是4/3拍的,同学们己经能把歌词唱的这么好了,老师想节奏也一定不会难倒大家,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它的节奏画出来。

生:画节奏。

b、完整打节奏。

(6)模唱曲谱

a、在教师的带领下模唱曲谱。

师:大家能不能按照这个节奏把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看有没有困难?

生:随着老师慢唱曲谱。自己唱曲谱,教师伴奏。

三、打击乐器

伴奏《小红帽》、《萤火虫》。

阶段目标:根据节奏特点和歌曲情绪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乐器伴奏。

打击乐器合奏《小红帽》。

师:刚才同学们唱了挺长时间的歌曲,嗓子一定有点疲劳了,下面时间我们活动活动手好不好?

生:好。

师:就请你们用打击乐器为老师弹奏的歌曲《小红帽》伴奏。

生:拿出打击乐器。

师:弹钢琴。

生:打击乐器伴奏。

打击乐器伴奏《萤火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萤火虫》这首歌,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也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伴奏好吗?

生:好。

师:老师已经为这首歌设计好了两种节奏型,你们从咱们学过的打击乐器中挑选两种既符合节奏特点又符合歌曲特点的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出示节奏卡片)

生:学生选择。(碰钟、串铃)

师:放歌曲。

生:用碰钟、串铃为歌曲伴奏。

生:好。

师:钢琴伴奏。

生:变队形。

师:在中间示范单一动作。

生:起立在座位前学跳老师教授的动作。

动作一:双手掐腰,第一个三拍:第一拍上左脚脚跟立起的脚掌点地,第二拍右脚跟上,第三拍左脚原地点地;第二个三拍:第一拍退右脚脚跟立起前脚掌点地,第二拍左脚跟上,第三拍右脚原地点地。

动作二:与动作一相反,先退右脚,再上左脚。

动作三:和旁边的同学拉好手,第一个三拍:第一拍向左迈左脚脚跟立起前脚掌点地,第二拍右脚跟上,第三拍左脚原地点地;第二个三拍;第一拍向右边右脚脚跟立起前脚掌点地,第二拍左脚跟上,第三拍右脚原地点地。


生:观看。
生:集体舞队形站好。

师:放音乐,在前面领跳。
生:与老师配合完成舞蹈。
师:放歌曲,和学生一起跳集体舞同时提示学生动作的变换。
生:按照集体舞的编排,配乐表演。
师: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唱歌,一部分跳舞,一部分打击乐器伴奏。
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六、小结下课
师: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总能为美丽的夏夜增添无数的诗情画意。小小的萤火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用自己微弱的光亮照亮夜空,用自己短暂的生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惊喜,科学家们受到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还发明了特别省电的荧光灯呢。看,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就会探寻到更多的奥秘。最后让我们像萤火虫一样飞向美丽的大自然。
生:做动作出教室。

『柒』 冰心诗四首 教案和初一数学负数教案

《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 课 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
1、 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2、学习《纸船》
(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 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
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
4、 《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母亲》《纸船》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
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3、预习两首诗。
附: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二课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复习检查:《母亲》《纸船》的背诵的情况。
一. 导入新课: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⑵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3)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4)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小结这首诗: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6)齐背这首诗。
三,赏析《嫩绿的芽儿》
导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
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
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
诗中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拟人和反复,比喻)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请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小结这首诗: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生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齐背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①讨论思考练习2、3,4
②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试以“人生奋斗”为话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时 文 阅 读

荧 火 虫
泰戈尔

小小荧火虫,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题目设计:
1、谈谈个人对萤火虫的感受。
2、这首小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赞美了自由、欢乐、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运用了第几人称?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称,倾情称颂,亲切感人)

『捌』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美丽的茶城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夏夜的美,体验夏夜的乐趣,初步培养幼儿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夏夜的某些特征,能正确区分白天和黑夜。
【活动准备】
1、家长配合,在夏天的夜晚带孩子外出散步、游玩。
2、关于白天、晚上人们活动的图片,纸张、笔等美工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进入活动室坐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判断什么时间在做什么。(如:白天小朋友在做游戏;黑夜天上有月亮、星星,人们睡觉了。)
2、通过谈话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夏夜的某些特征。
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讲述夏夜散步、游玩时的所见所闻。如:在夏天的夜晚,你都做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夏夜出现的一些动物及其特征,如:萤火虫、蟋蟀、青蛙等。
3、欣赏散文《会飞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天上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地上的萤火虫。
萤火虫很小,很平常,他没有蝴蝶那样的衣裳,没有知了那样的歌喉,没有蜻蜓那样的舞姿-----他只好点亮自己小小的身体,给世界献上小小的亮光、小小的美丽!
萤火虫的绿灯笼,挂在身子后面,他的光亮是给别人的———给那些做工的纺织娘,给那些开音乐会的青蛙,给那些草丛中的蟋蟀,给那些迟归的蜜蜂---他给夏天的夜添上了一道奇幻的风景。
小有什么不好呢?星星看上去,不是都很小吗?可正是它们,装扮着无边的夜空。
小小的萤火虫啊,也许,你就是星星国派来的小天使,你们就是会飞的星星!
4、学说《星星娃跳水》。
星星娃,学跳水,
荷塘里,洗凉澡。
月妈妈,找呀找,
他在水中微微笑。
5、美工活动“夏夜的星空”。幼儿通过添画、粘贴等形式,装点夏天的夜空。
三、结束部分:
播放歌曲《小星星》,在音乐声中结束。
四、活动延伸:
在家中请家长和孩子观察夏天的天气、动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服饰的变化,如:植物的变化:荷花的盛开的时间等,以巩固幼儿的时间观念。

阅读全文

与小小萤火虫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