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托班教案书

托班教案书

发布时间:2020-12-24 14:58:44

① 托班教案传统童谣鹅追鹅

幼儿园教案:鹅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认识鸭、鹅的外形,了解它们的习性。
2、知道鸭、鹅有什么用处。
3、能够从外形上区分出鸭和鹅。
教学时间:2教时第一教时活动准备:
鸭、鹅的图片多幅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大白袍,爱在河里游,"戆戆"高声叫。猜一种家里养的小动物。
2、出示鹅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3、问:(1)鹅的头上有什么?
(2)(手指鹅的颈)这是鹅的什么?它长得怎样?
(3)鹅的身体怎样?身体两边还有什么?
(4)鹅的脚长的怎样?脚趾间为什么会有蹼?
(5)鹅有些什么颜色呢?
(6)鹅是怎样叫的?怎样走路的呢?
4、出示鸭的图片,请幼儿与鹅进行比较认识。
5、相同:
(1)都有两只眼睛、扁扁的嘴巴、长长的颈,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脚上都有蹼。
(2)它们都会生蛋,它们的宝宝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3)它们的肉都能吃,毛还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绒被、羽绒衣呢!
6、不同:
(1)头上不同,鹅头上有肉瘤。
(2)鹅的身体一般比鸭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样,鸭还有黑色的呢!
(4)鹅爱吃青草、青菜,鸭喜欢吃小鱼、小虾。
(5)鹅蛋比鸭蛋大。
7、今天我们认识了鸭、鹅,它们都是我们家里养的,我们把它叫做"家禽"。现在我们来学着它们走路的样子到外面游戏去吧!
第二教时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9页。
请幼儿观察书上面的图片,并说说图片上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读图片上的物品。
2、请幼儿说说鹅还有哪些用途?
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鹅》。
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户外做游戏"小鹅上山坡"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② 故事《老师妈妈》的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对孩子的爱。
2、爱妈妈,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PPT、视频《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过程】
一、以儿歌引出主题。
师:我们小朋友都学过一首儿歌叫《我爱妈妈》,你们会念吗?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叫红红,她也说非常爱自己的妈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和她妈妈之间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故事。
1、出示图片一至四。
师:红红生病了,躺在床上难受极了,你们猜,谁来帮助她?
妈妈看到红红生病了,是怎么做的?(妈妈抱着红红去医院,急的满头大汗)
红红躺在医院的床上,妈妈是怎么照顾她的?(妈妈一直不敢睡觉,陪在红红身边,还喂她吃药)
红红的病好了,妈妈变得怎么样了?(妈妈变得很高兴)
2、小结
师:红红的病能够好的那么快,全靠妈妈及时的送她去医院,而且还很细心的照顾红红,所以红红的病才会好的那么快,她的妈妈对她那么好,红红可爱她的妈妈了。
三、师幼集体交流。
1、妈妈对你的爱
师:红红很爱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也很爱她,那小朋友,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们的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会为你们做什么事?(洗衣服、洗碗、给孩子洗澡)
2、宝宝对妈妈的爱
师:妈妈爱你们,那你们爱妈妈吗?那你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妈妈的,你们可以为妈妈做什么?
【课后反思】
本次我教坛新秀开课,我收到的开课内容是小班社会《我爱妈妈》。妈妈,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也是最懂我们,最愿意为我们付出的那个人。所以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设为两点:1、感受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对孩子的爱。2、爱妈妈,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根据活动的预设,我采用《我爱妈妈》这首儿歌来导入主题,用一组简短的图片故事:红红生病了,她妈妈很担心,带她上医院看病,辛苦照顾她来引出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从而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接下来,我针对两个方面和孩子展开讨论。首先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妈妈是如何爱他的。有的孩子说妈妈会陪我一起玩、有的孩子说妈妈会做好吃的东西给我吃、有的孩子说妈妈会给我买衣服和玩具。然后我再让孩子说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情孩子说说,自己该如何爱自己的妈妈。最后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来结束本次活动。
可能小班小朋友由于年龄特点,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所以他们总是会比较经常性的重复一样的回答。而且我的本次活动中,对于说教的部分有点偏多,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动一动,像动手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等环节也是非常不多的。

③ 托班教案大全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主要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课序、教学目的、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选用,形成的教学进度表。

3、教案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
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

二、教案编写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1,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术杂志、学术网站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第三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2,编写教案要在教学大纲、教材和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思想,处理好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即目标、策略、评价三方面问题。

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计划。

④ 幼儿用书托班下各种各样的袋子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2、能大声地在集体中回答问题。【活动准备】图片、故事。【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内容。——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故事的题www.jy135.com目是什么?故事中有谁?袋鼠妈妈买了什么?袋鼠娃娃是怎样做的?——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出示图片。——教师按故事情节发展逐步提问。如:袋鼠妈妈有个什么?袋鼠妈妈买了什么?2、再次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帮袋鼠娃娃再想些其他帮助妈妈的方法。 3、谈话:袋鼠娃娃帮袋鼠妈妈做事,你们会帮自己的妈妈做事吗?做哪些事呢?【附:大口袋】袋鼠妈妈胸前有个大口袋。她出门买东西,大口袋里装着好几个袋鼠娃娃。袋鼠妈妈买了很多很多东西:水果、火腿肠、玩具……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得动呢?袋鼠娃娃一个一个从口袋里跳出来,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也有大口袋呀!”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水果。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火腿肠。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玩具……袋鼠妈妈走在前面,袋鼠娃娃一个一个跟在后面,像一列火车。呜呜呜!小火车开回了家。

⑤ 红缨帮我早读书教案托班上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内.
其次要备学生、容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⑥ 幼儿园托班语言《一棵树》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一棵品格卓越、服务甚至献身人类的“树”的形象,激发健康成长、奉献社会的人生观; 3、赏析内涵丰富、触动心灵的诗歌语言。 二、学习重点 1、理解形象,激发情感; 2、赏析触动心灵的诗歌语言。 三、学习难点激发情感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 (屏幕上展示一棵树) 同学们!我来过北环中学很多次了,每次走进校园第一感觉就是:环境优美!不知天天身处这样环境中的同学们是否和我有同感?(学生回答:是)那你们能具体说说美在哪里么?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 樟树飘香、水杉矗立、棕榈苍劲、绿树浓荫…… 美丽的景色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一切美景大都因为树而产生。我想,这也是学校种这么多树的原因吧。但是学校种树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思考回答) 我觉得应该还有一种原因。如果大家想知道另一个答案,请与我一起来欣赏一首现代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那么答案就不问而知了。(展示课题) (二)认识一棵树 1、请同学们齐声读标题“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再来一遍。 2、你们如何解释标题中的“骄傲”一词。 学生:是“自豪”之意。 3、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基本节奏,思考:我骄傲,因为我是一棵 的树 (学生朗读、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总结、板书,追问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请读出来!): 生长于华夏土地; 经历丰富,阅尽沧桑; 汇聚自然精华,品格非凡; 在不断奉献中生活; 与周围事物和谐相处; 充满奇幻的理想,惟愿更好的奉献; 坚信明天更美好幸福; 属于人民,永远忠诚于人民。 ——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这棵树的认识,可见“骄傲”的含义非常丰富。 (三)欣赏一棵树 1、关于诗歌,有人说:“诗歌的创作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有人说:“诗歌是升华的文字,给人的不仅仅是阅读的快乐,还有触动心灵。”而诗人李瑛本人也说:“要写出激动人心的诗,必须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爱和激qing。”所以,我们读诗歌,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的把握上,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触碰,用心去感受。 同学们,让我们来齐声朗读诗歌,看看哪些诗句能够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 (学生朗读、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 ·第2节:一个人要成长成熟,就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丰富情感。 ·第3节:诗人说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美的代名词,属于人民,看似夸张,其实是发自肺腑的宣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 ·第5节:从“哪里、便”“柔嫩”“拥抱、拉”等词语中,可见诗人关注所有孩子和老人,关注各个种族的人民,善良亲切,爱得温柔。 ·第6节:选择最美好的东西来馈赠最需要它的人,馈赠自己关心热爱的人。 ·第7节:为了人民的安静、安全、温馨,树遮挡风雪、抗击风沙、抵御雷火,尽自己一切力量,显示甘心情愿的牺牲精神,为人折服。 ·第8节:“欢迎”“拥抱”,让我们仿佛看到热闹、绚丽、温馨、和谐的画面,营造了一块美丽的世界。 ·第9、10节:幻想更好地奉献,解决饥渴,装点世界,服务全世界的劳动人民。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 ·第11节:诗人坚信明天更加美好,没有贫困,显示了美好的心灵。 ·第12节:诗人与人民息息相关,血肉相连,他的生命、力量都来源于人民,所以一旦离开、忘记人民,人生便没有价值和意义。可见诗人永远忠诚于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心怀人民。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塑造了一个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崇高形象,抒发自己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情,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像这棵树一样,或者像诗人一样的人物吗? (学生思考、发表、评价) 参考: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国家建设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冲破重重险阻,献身国防科技,送“两弹一星”上天,功勋载千古。 汶川大地震中像谭千秋一样的教师,临危不惧,用自己的身躯顶住塌下的泥板,用自己的死换取学生的生;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我们看到了奉献,也看到了牺牲的精神。 (四)成为一棵树 看来,同学们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不仅读懂得了一棵树,更读懂得了一颗自豪、伟大的心。设想一下我们自己就是这一棵树,如何通过朗诵来充分表现出我们自己内心的自豪之情? (学生配乐朗诵) 参考:朗诵方案:分角色朗诵 第1节:学生齐读 第2、3节:学生A 第4节:学生B 第5节:学生C 第6节:学生D 第7节:学生E 第8节:学生F 第9、10节:学生G 第1 1、12节:全班齐读 准备练习1—2分钟,要求: 一、把握好感情、语气、语调和节奏; 二、注意诗歌章节朗诵之间的自然衔接。 三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我便平静的倒在大地上, 我的年轮里有我的记忆,我的懊悔, 我经受的隆隆的暴风雪的声音, 我脚下的小溪淙淙流响的歌; 甚至可以发现熄灭的光、熄灭的灯火, 和我引为骄傲的幸福和欢乐…… 那是我对泥土的礼赞, 那是我对大地的感谢; 如果你俯下身去,会听见, 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轻轻地说: 让我尽快地变成煤炭 ——沉积在地下的乌黑的煤炭, 为的是将来献给人间 纯洁的光, 炽烈的热! ——注:这是诗歌原文的第三部分,在这部分,诗人先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最后表示要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 (朗诵:学生评学生;教师总评:感情融入到每一个字的发声中,特别有感染力。) ——结束语: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生问题。诗人是一棵骄傲的树,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一棵正在沐浴阳光、吸取雨露、茁壮成长的树,而你们也必将长成一棵棵可做栋梁的参天大树。今天我期待你们!我相信,明天,将有更多的人来赞美你们! (在结束语同时播放田震《好大一棵树》) 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同学们,现在知道学校种树的另一个原因了吧?好,下课!

⑦ 幼儿园托班教案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内更为深刻地容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阅读全文

与托班教案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