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温馨的床中班泥工教案
目的要求1、在观察照片的基础上,会用橡皮泥表现人物的不同大小。
2、利用辅助材料刻画、装饰人物的头发、衣服。
3、在参观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
准备全家福的照片、人手一盒橡皮泥,每组一盒玩泥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谈、说说:快乐的一家。引导幼儿拿着自己的照片,从家人的身高、体型、脸型、服装等各个方面介绍。
师:今天,你们从家里带来了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一家呢?介绍的时候可以说说你爸爸妈妈的样子?
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家人,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人物的大小关系,胖瘦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发型特征、服装的花纹。刚才从小朋友的介绍中老师发现,小朋友的一家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幼儿长头发幼儿短头发。每个人都长着不同的样子。
二、看看、做做,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橡皮泥表现人物的不同大小。
(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人物的不同大小,探索分泥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来做"快乐的一家",你觉得可以怎样用橡皮泥来表现"快乐的一家"呢?
(讨论、交流)请你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发现幼儿运用中出现的好方法。
(3)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好办法?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衣服是怎样的?
(4)小结:原来我们家里的人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所以做出来的一家人是不一样大小的。衣服上的花纹也各不相同,头发也是不一样的。
(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创作出不同大小的人物,并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三、在辅助材料的帮助下,装饰人物的花纹。
师:照片上的爸爸妈妈都穿着美丽的衣服,留着好看的发型,让我们也来帮助他们穿上美丽的衣服,好吗?你想怎样给他们装饰呢?可以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自由交流)(教师示范)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和材料,请你们动手去装饰吧!
四、展示交流,在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受。
教师请幼儿将作品放在柜子上,集体参观,介绍,说说:那一幅是自己做的?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
❷ 中班泥工活动七彩花园教案
活动目的:
1、认识瓢虫、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要爱护七星瓢虫。
2、通过揉、搓、压等方法用橡皮泥做瓢虫、装饰瓢虫。
3、知道瓢虫的有不同颜色和斑点。
活动准备:
瓢虫图片、美劳用品、各种线条及图形的图片、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今天的太阳好暖和,瓢虫家族也迎来了他们在春天的第一次聚会。请小朋友么看看都有谁来参加聚会了?”
1、出示各种瓢虫的图片,孩子们欣赏。
师:“他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没有长的一样的瓢虫?相同的地方是哪里?”
2、孩子们来黑板上画瓢虫的相同点,看看谁最聪明。
3、游戏:找七星瓢虫宝宝
游戏规则:老师的眼睛蒙上, 选6个孩子,在头上都帖一张瓢虫的图片,所有小朋友一起围着老师转圈,大家一边转圈一边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星瓢虫在哪里?七、六、五、四、三、二、一,七星瓢虫在这里。”待儿歌说完大家都要停下来,老师去摸,看看是不是七星瓢虫,如果不是大家再一次活动,直到找到为止。并教育孩子要爱护七星瓢虫。
师小结:瓢虫中为什么有一种叫七星瓢虫呢?因为它们背上的花纹都是七个,所以叫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吃害虫的,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它们。
二、孩子讨论,教师示范
1、师:“瓢虫妈妈看到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表现都不错,决定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照相。瓢虫宝宝们来到了大自然里,这里真是美丽极了。这时摄影师说:“咔嚓、咔嚓”照好了!哇!照片洗出来了,好多的瓢虫宝宝啊!瞧啊!他们的衣服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
教师示范讲解
2、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七星瓢虫拍照的可爱样子。首先我们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做?”
3、师:“对了,用揉、压、搓、捏的方法,我们先做什么部位?”
4、师:“第一步,先拿出2块橡皮泥,捏软后分别揉出一个大圆球和一个小的压扁。请问,为什么吴老师要做一大一小2个圆?大圆做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小的呢?”
5、师:“瓢虫有多少只脚?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你觉得他的脚长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上走路的时候比较方便?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可爱的七星瓢虫。最后可别忘了给瓢虫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三、孩子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1、小圆贴在大圆后面露出半边圆做七星瓢虫的头。
2、头、身体、脚和身上的花纹颜色不能一样。
3、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装饰七星瓢虫的壳。
四、作品评价
相互欣赏,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为什么喜欢他做的七星瓢虫
❸ 幼儿园泥塑什么东西圆又圆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头部,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种辅助物(豆类和铅丝,火柴、羽毛、毛线等),背景音乐磁带。 2.网上下载的有趣的脸谱图以及一些大师的作品(见附1)。 3.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三.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玩"照镜子"游戏:找一找自己头部特别的地方师: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幼:我的眼睛小小的,还戴着眼镜;我的耳朵像数字3;我的头发是卷卷的……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赏有趣的脸谱图或大师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引导幼儿富有个性的想象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特别的脸,有的还用了一些特别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觉得哪幅作品最特别?什么地方最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的? 幼:这些作品都很特别,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张大脸上还有三张小脸;有的脸像个爱心;有的辫子上还有两个小脸;有的脸上还插着羽毛……教师小结: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给人感觉很奇怪,但这些作品都很特别。 (三)幼儿创作"特别的我" 1.师:老师也想变一个特别的我。教师运用泥工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先用紫砂泥 做脸盘(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压一压,尽量使脸盘变大),然后用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装扮"特别的我"。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得特别呢?那你想变得怎样特别呢? 3.幼儿互相交流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变?""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自己?" 4.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五)交流展示幼儿作品 1.请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变得最特别,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同伴间互相评价:你觉得谁最特别?为什么? 3.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表扬有创意、能显示个性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用紫砂泥和辅助材料为自己设计了一张特别的脸,老师觉得只要小朋友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那你就是最棒的。
❹ 中班泥工胡萝卜
《彩泥制作:胡萝卜》
❺ 中班美术巜猴子泥塑)教学反思
《泥塑小猴》活动除了迎合《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的开展之外,同时也是巩固泥工技能的一次重要活动,主要是继续巩固学习团圆、搓长、压平;在活动的准备方面,幼儿都能正确对泥进行团圆、搓长、压平,能根据常识对人的构造进行泥塑。有些幼儿还能根据泥的大小选择不同手位进行泥塑。如进行头部的泥塑时,由于泥比较多,幼儿都会把泥放置于手心,然后进行团圆;而进行眼睛部位的泥塑时,由于泥比较少,有些幼儿就能自觉变换思维,将泥放在大拇指与食指间进行团圆,这样就使团圆出来的圆更细致。指南中指出中班是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时期。因此,我在上学期就已经逐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泥工操作方面,由于活动所使用的橡皮泥都是单色的,这必将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创作。所以,我在活动中就引导幼儿能将橡皮泥与旁边的幼儿互换颜色使用。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材料,方便幼儿收拾,使得作品更美观,另一方面是为幼儿的边学边玩边交流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行为。
我班的幼儿一向喜好手工。这次活动又是本学期的第一次泥工活动,幼儿盼望已久,这对于活动的进行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没有厌倦的情绪,活动有序,完满的完成。不过,我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大多数幼儿对脸部五官比例的塑造不够明确,团圆大的泥时也不够均匀,作品完成情况还不错,但还是比较粗糙。
❻ 幼儿园中班泥工教案木瓜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能够按照线条进行剪纸,锻炼幼儿专手指的灵属活性。
2、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制作手工的习惯,能够把所制造出来的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3、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手工纸,剪刀。
❼ 中班泥工蘑菇家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停顿,能做出抓痒的动作。
2、学会玩音乐游戏《挠痒痒》,并能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