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书院式教学

书院式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23 15:16:25

A. 中国古代的学制式官学,私学和书院吗,这三个不是教育性质吗

古代的学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官学,也有各地专方所办属的官学学校,还有一些名人大儒创办的私学,至于“书院”,只是各种办学所取的名字,例如嵩阳书院,原建筑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改为行宫,名曰“奉天宫”。五代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改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所以中国古代的学制只有官学和私学之分,没有书院这个叫法。
严格上讲官学和私学只是办学形式不同,本质上没有区别,就和现代的国家重点大学和民办大学的性质是一样的。

B. 古代书院的惩罚方式

最常见的是戒尺吧,鲁迅在《三味书屋》一文中提到过。

然后也会有劝退啊,罚钱内等惩罚方容式,只不过不说钱,而是叫“膏火”“花钱”等

然后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你可以看看http://bjwb.bjd.com.cn/html/2014-05/01/content_175428.htm

C.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的书院模式

校区实行学院-书院制培养模式,即每个同学都有两个身份,既隶属于一个学院,同时又隶属于一个书院(由相邻宿舍组成的学习、生活社区)。在学院里接受专业教育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书院里通过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生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助理导师(研究生担任)、成长导师(辅导员)、学业导师(各学院委派)的咨询、领航,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院—书院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在校生“均衡教育、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2014年9月,校区设有三个书院,以老一代教育家屈伯川、钱令希名字命名的伯川、令希书院,以中国奥运第一人、中华体育先驱、我校首批功勋教师刘长春教授名字命名的长春书院。 伯川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首批成立的两个书院之一。是以大连理工大学的创始人、“211工程”首倡者、我国著名教育家屈伯川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屈伯川博士办学生涯中,主张通过多种形式办学,为国家培养多种层次、多种学制人才的办学理念。大连理工大学“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学精神是伯川书院所崇尚的精神圭臬。
伯川书院遵循书院制的育人特点,兼收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化中“博雅教育”的精髓,强调大学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书院的第二课堂与学院的第一课堂紧密结合,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伯川书院强调“尊重”、“平等”,塑造学生优雅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伯川书院强调学生的人格养成应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每一个学生在获得精深的专业修养的同时,还应成为富于爱心而心灵愉悦的人;成为勇于挑战而行为自觉的人;成为乐于担当而志存高远的人。
伯川书院内,不同学院和学科专业的学生学习交流、生活娱乐在一起,有利于理、工、医、农、经、管、文、法、商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信息等方面相互交融、影响、促进和提高,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学业的交流;书院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锻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生义工、劳动、体育锻炼、活动实践等,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提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主、自觉能力。 伯川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博览群文,通晓天下大理;心胸宽广、学有所得、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书院现任领导:
院长:李成恩(兼)
常务副院长:杨晓英(兼) 大连理工大学令希书院成立于2013年9月,是大连理工大学首批成立的两个书院之一,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坚持高起点、新模式、国际化、合作共建的办学方针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具体体现,书院以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先生的名字命名。
令希书院享有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方面得天独厚的资源,拥有一系列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力求为学生创建和谐、舒适、充满学术气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书院配有专职的成长导师,与陆续聘请的学业导师、班主任、生活导师以及成长顾问一起构成完善的育人队伍。书院通过营造温馨家园,实施关爱计划,注重个人指导,积极搭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令希书院设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实践课程为主体,以名家讲坛和学生论坛为两翼,在学生的成长中突出实践教育,在学生思想启迪中既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又重视学生之间的学术讨论,思想碰撞。
作为令希书院的精神指引者,钱令希先生是大连理工大学历史发展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的思想、睿智和品格已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精神文化的源泉之一。钱令希先生毕生富于创新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在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两方面都卓有建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成功建设,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成功研制,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的成功设计建设……都离不开钱令希先生的呕心沥血。基于钱令希老先生的科学精神和教育思想,融合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令希书院将“科学创新,学术自由”确立为书院的第一理念,着重培养青年学子对学术敢于挑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对科学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钱令希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早年外寇入侵,国难当头,而在比利时学业优异,前途大好的钱令希先生却毅然决定回国,努力实践“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的理想,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投入到了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1978年,在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期间,年过六旬的钱令希先生感奋不已,挥毫写下了“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的诗句。诗中道出了钱令希先生献身科教,执着追求的品格,也体现出他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鼓励后来人超越自己的愿望。于是,“爱国奉献,甘为人梯”也成为令希书院精神的重要组成,指引书院培养学子的爱国精神和奉献品格。
令希书院将秉持“科技创新,学术自由;爱国奉献,知行合一”的书院精神,注重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立志培养崇尚科学,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英才。相信钱令希先生的风范、品格定会激励着令希书院的师生们发奋工作,努力学习,钻研科学,为国家发展,民族崛起而自强不息!
书院现任领导:
院长:卢中昌(兼)
常务副院长:郈 兵(兼) 长春书院成立于2014年7月,是继伯川、令希之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成立的第三个书院。长春书院以“中国奥运第一人”——我校功勋教师刘长春教授的名字命名。将“诚朴友善正直,勤学深思敏行”奉为书院精神。书院在刘长春先生的感召下,着重强调强健的体魄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智识教育的基点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旨在帮助学生们吸纳体育竞技所包含的忠诚、勇气、友谊、信任、合作等基本价值,以及公平竞争、捍卫荣誉、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并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转化为:专业技能学习上的精进不止,人文素养培育上的睿智博学,与实践能力锻炼上的锐意进取。最终实现学生身体、智力与品德的全面发展。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有目的自由发展搭建平台,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长春书院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进,能够自由而有力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长春书院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的西北角:由B15、B17、B19三栋学生公寓组成,其中B15是研究生公寓,B17是本科女生公寓,B19是本科男生公寓 。书院内的学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中心、朋辈辅导室等,都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场所选择。在这里,随意一处便是活动实践的平台,任意一地即是学习思辨的领域。长春书院内还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学业与发展咨询中心,它们将为学生四年中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指导服务。不仅陪伴同学们克服在成长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更致力于将他们在大学前期的学习规划、活动参与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对接。由书院学生自己组织的书院团委、学生会、自管中心与自强社,旨在体现公共治理的基本理念。在成长导师的引导与协调下,充分展开导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持续互动,最终完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锻炼与自由发展。
长春书院将“诚朴友善正直,勤学深思敏行”奉为 院训,希望同学们在做人方面诚信、淳朴、友爱、善良、正直,在做事上勤奋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行动快捷。
书院在刘长春先生“热爱祖国、不甘屈辱、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感召下,着重强调强健的体魄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智识教育的基点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旨在帮助学生们吸纳体育竞技所包含的忠诚、勇气、友谊、信任、合作等基本价值,以及公平竞争、捍卫荣誉、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并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转化为:专业技能学习上的精进不止,人文素养培育上的睿智博学,与实践能力锻炼上的锐意进取。最终实现学生身体、智力与品德的全面发展。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有目的自由发展搭建平台,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长春书院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进,能够自由而有力地追逐自己心中的梦想。
书院现任领导:
常务副院长:于 波

D. 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又有哪些礼仪文化

古代的教育模式就是一个先生,教一群孩子,然后手拿戒尺,会很严厉的那种先生,礼仪文化就是必须要尊师敬长。

E.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回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答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

F. 中国当代书院式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分别是什么

中国当代书院式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分别是什么,
这个题目太大了。
到书店买本书看吧。
只要努力付出过,
就会有收获。

G. 宋代书院实行的教学方式是什么

宋代书院实行自由讨论学术的教学方式,并强调自学为主,师生共同研习学问版,办学风格较权为开放,气氛活跃。学生可不拘于一家一派之学,自由择师,来去自由。故尔学生的思路也比较活跃,眼界也更加开阔。诸如浙东奉化舒磷少从张拭问学,以后又先后追随陆九渊、朱熹、吕祖谦求学,终成大器,被丞相留正誉为“当今第一教官”。信州五山(今属江西上饶)人汪应辰少从吕居仁读书,以后历拜胡安国、张拭、吕祖谦为师,求得“造道之方”,终成绍兴五年(1135)殿试状元。书院自由拜师求学的风气,显然是与理学家的倡导和教育实践分不开的。宋代书院讲学也颇为开放,讲学之师不限于本院教师,凡当世名儒、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可应邀开座讲学,且不受资历和年龄的限制。诸如:南宋理学诸派中,朱陆各立门户,相互辩难,但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也邀请陆九渊前去讲学,朱熹竹林精舍作成,也邀请学生黄斡代即讲席。这种相对自由开放式的教学制度,使得书院往往成为名师荟萃的学术中心。

H. 石鼓书院是怎样发展成讲学式书院的楷模的

1657年,桂王的永历政权内部发生矛盾,清世祖命经略大臣洪承畴率所部相机进取,洪承畴将石鼓书院当做军事指挥所。同年,偏沅巡抚袁廓宇上奏清廷,申请重建石鼓书院。

此时,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其中,禹王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因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1668年,知府张奇勋扩建石鼓书院。1689年,知府崔鸣再次扩建。清代书院实行科举化,石鼓书院成为传授举业、培养科举人才之地。石鼓书院的山长大都颇有名望,如旷敏本和林学易都是衡山县人,均为进士出身,都是石鼓书院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山长。

旷敏本23岁中秀才。1723年,他被学使黎致远赏识,选拔为贡生。翌年被举贡进京入国子监肄业,候选知县,随即被考选充任景山内廷教习。在为人做幕客的数年中,他并未忘记功名进取,于1729年考中举人。3年后,他又考中乾隆丙辰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1754年,湖南巡抚礼聘他出任长沙岳麓书院山长。3年后,他又遭母丧,于是离职还乡守丧。此后,他便长期住在南岳老家,专心从事读书著作,后出任石鼓书院山长,因学问精湛,出类拔萃,备受时人称颂,士子争以出其门下为幸。

林学易于1754年中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丁忧归家,不复出。1761年,他被聘为石鼓书院山长,连续执掌书院达15年之久。他是书院历史上较有成就的山长之一。除任职石鼓书院外,林学易还先后在衡阳莲湖、衡山集贤、湘潭昭潭、永州群玉诸书院任职,其“品行、学问、文章为当时所钦”。

石鼓书院的末代山长为曾熙,字季子,又字嗣元,晚年自号农髯。曾熙出身贫寒,两岁丧父,靠母亲为人缝补浆洗,艰难度日。他的外舅时常接济,并启蒙他识字。曾熙自幼聪慧,刻苦勤奋,故里一直都流传着“囊萤照读”的故事。

曾熙8岁能吟诗赋对,为人代写春联,在邻里周边有“神童”之誉。他20岁中秀才,31岁中举,43岁殿试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曾熙“投笔从戎”,抗击外敌入侵。在《马关条约》签订前夕,他积极参与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遭到清政府的排斥。

于是,曾熙转为“教育救国”,先后两次应湖南当局聘请,回湘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并担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被誉为“南学津梁”。

石鼓书院成为湖湘地区引人瞩目的儒学传播基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讲学式”书院的楷模,对湖湘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880年庚辰会试,石鼓书院的祝松云、谭鑫振、杨依斗、陈鼎4人同中进士。像这样的栋梁之才,还有清代的中兴名臣彭玉麟、衡阳第一个传胪彭述等,他们均有所作为。

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他在就读于衡州府城石鼓书院时:旧袍敝冠、三餐不继,然介然自守,未尝有饥寒之叹。而此时,他的弟弟彭玉麒则尚未成年就跟别人去远方学做生意,多年不通音讯。面对窘境,彭玉麟只得放弃学业,在军营中谋了一份文书的职业,聊以奉养寡母。然而,美玉始终不同于砾石,在这期间,彭玉麟遇上了生命中的第一位伯乐,就是衡州的知府高人鉴。一个偶然的机会,高人鉴在军营中看到了彭玉麟写的一份文书,对他的文才与书法大加赞赏,于是招揽为门下弟子。自此以后,彭玉麟的人生路途才算顺畅了许多。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把衡湘一群优秀知识分子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清末,彭玉麟担任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帅。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

1853年9月至次年正月,曾国藩在衡州组建湘军水师,石鼓书院附近的水面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1902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中学堂,1904年再改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

后来,石鼓书院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石鼓山地形狭小,无法满足新型学校要求,学校迁移,书院便成为游览、祈祀的名胜之地。

I. 宋代的书院教育有哪些特点

宋代的书院教育的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师生眼界开阔;书院聚四方之俊秀,非仅取才于一域。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师“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师生关系融洽。

宋代为古代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产物。归纳出其中几点重要的原因:

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书院的产生是必然,填补了官学的空白;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的影响;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书院的各种教学活动及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



(9)书院式教学扩展阅读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

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

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J. 什么是住宿式书院

学生可以在书院中住宿、自习、研讨、就餐、休闲和社交。每个学生拥有独立专的居住空间,并共享客属厅和卫生间。位于一楼的多功能建筑设计(图书室、学习室、讨论室/交流吧、活动室/休闲吧、健身房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密的、支持性的学习生活环境。

(10)书院式教学扩展阅读:

住宿式书院制度在英国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而美国的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及香港的中文大学亦奉行住宿式书院制度,甚至台湾的东海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内地的上海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现也正尝试引入住宿式书院。

一向以提供一流教育为目标的澳门大学也在试行书院制度,让学生提早体验书院模式的好处。经过近半年的试行,学生渐渐由初期的不习惯到乐在其中,这也令澳大更有信心在新校区全面引入住宿式书院,实践全人教育。

阅读全文

与书院式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