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需一篇高三语文复习说课稿
讲历史还好点 说语文 那就非我强项了
Ⅱ 怎样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
近日,作为滨城区兼职高中语文教研员,随同区教研室到高中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学视导工作。通过听课、座谈,对高三语文复习课,尤其是二轮复习以来的语文课,有了几点认识。复习课需要模式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语文课是最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一,可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上法。 老师们的复习课有以下几种模式:1、依次讲解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试卷的结构,依次讲解,以教师主讲为主。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模式。2、重点点拨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内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3、方法指导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能力立意为主,重在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4、师生交融式。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平等的对话”。5、自主探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启发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几种课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学情分析的结果,既克服了教学中的机械刻板,又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借鉴。复习课需要高度 高三语文复习课,它不仅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睿智的见解,以及足够的策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须明确,既然是“首席”,其“主导”作用必须体现。 什么是高度?高度就是一种层次,一种教学的境界。比如说,老师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些题目的方法点拨,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就是高度;老师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全盘灌输,而是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 一位老师讲评试卷时,以“关注重要信息”为纲,高屋建瓴,顺势而下,给学生以明晰的方法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展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深度和高度;一位年轻的教师,以“语言:还我天使的翅膀”为抓手,针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展开探讨和指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足够的才华和高度。复习课需要氛围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题量大,综合性强,稍不留神,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有人说“高三是炼狱”,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道出了一种现实。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点氛围,很有必要。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复习都有计划,这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老师们情绪饱满,都很自信,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老师善于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切入教学,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如“高考诗词鉴赏考些什么内容呢?是如何设题的呢?”再如“怎样才能提高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得分率呢?”看似不经意,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制造了一种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场”;综合试题,老师们给学生印发答案的做法,也很有效,对节省教学时间,强化规范答题,有很好的作用;老师们课堂上的幽默不可少,说一个笑话,打一打趣,会缓解心理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情绪,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说,高三的语文复习课需要有点笑声。
Ⅲ 2017年高三语文怎样阅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内或称教容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Ⅳ 求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做课用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这范围也太大了吧?复习的内容分类何其多,大类就有文言文,基础知识,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运用,作文等。这些大类还可以分成很多小类别,是全部都要吗?
Ⅳ 有没有人可以提供一篇免费的高考语文炼字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导学目标:
1.能识别诗歌鉴赏(炼字型)题型。
2.能记住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3.讲练结合,会运用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涵,学习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内涵,(炼字型)答题模式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东坡、黄山谷与苏小妹论诗》:今天的语文课,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相传,北宋声誉蜚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黄庭坚认真地思索后,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苏东坡和黄庭坚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2、学生讨论后交流
〔明确〕“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拟人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3、简述: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他们认为炼字与炼意、炼句一样重要,都是“锤炼文章”的重要环节,是使文章具有精炼美的主要途径之一。
4.整体感知何谓炼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动词
(一个“闹”字诗中意境全出,以动写静,让人感受到园中的欣欣向荣之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叠词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秋夜》 形容词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数词
(这是一首闺怨诗,一个“凉”字是全诗的诗眼,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冷、空寂的床席,营造了一个孤寂落寞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
(1)上述诗句中哪些字最有表现力?
(2)炼字的重点通常是放在哪些词上?
明确: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营造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二、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1.“炼字”这类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⒈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⒉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⒊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⒌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 学生自主探究,把握答题要领
例1.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分析第二句中的“冷”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4分)
答:“冷”,寒冷;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露水弄湿了桂花;抒写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例2 . 过 香 积 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译:1.诗人去访香积寺,却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穿行数里后,诗人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2.古树参天的丛林里,杳无人迹,也没有可供人行的小路。突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阵钟声,在深山里回响。
3. 泉水在嶙峋的石岩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阳光穿过青翠浓密的松林,似乎变冷了许多。
4. 所谓“空潭曲”,潭曲本是毒龙的住地,现在却空无所有,那是因为毒龙已被制服。黄昏时分,诗人突然体悟到禅理,所有欲望、邪念顿时消散云中,心灵也随之得到了超脱。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点作用)
3.合作交流,归纳答题步骤
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尝试总结 诗歌鉴赏中“炼字”型解题步骤:
步骤一: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或解释该字的含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如果该字涉及到艺术手法的使用,还要结合艺术手法分析。
步骤三:点出该字作用: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特别提醒: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牛刀小试,即堂训练
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用拟人手法表现它的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四、课堂小结,梳理所学
五、作业布置
1. (2008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答:“网”就是张网网住。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丝网一样,想要将即逝的春天网住。这个想象、比喻(拟人)生动、新奇。表明作者对春天的极力挽留。
2.(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译:1.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2.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3.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4.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答: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3. (200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答:第一步指出字眼:最传神的分别是“明”和“出”。
第二步描述景象:“明”和“出”充分表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秀出。
第三步点出该字作用:河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感。
Ⅵ 高三语文复习课怎样上才有效
语文在高考拉分不是很厉害的,主要是在基础知识和作文上,所以要把主要基础知识复习好,古诗大概有八分基本都能拿4分以上,所以古诗一定要多背诵一些,生词方面多下点功夫,多写写作文,一般不会考太差。
Ⅶ 高中语文复习课教案怎么写,希望详细点,谢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版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权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Ⅷ 高三语文复习课公开课上什么好
一、内容选择要合理
选择合理的复习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复习内容的选择要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的题型、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合理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复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复习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如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如现代文阅读。再次是根据教学需要来选择,对于一些思考方法一致、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在教学时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来安排教学内容。总之,在选择一课时的复习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
二、目标制定要准确
所谓目标准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考试说明》和《语文教学指导意见》,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三.重点难点要把握
几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首先,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生水平要了解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这一次公开课上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解题技巧指导”,在备课前,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对应的练习,一一分类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以便在讲课时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备课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五.学习方法要恰当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怎样选择学生的学习方法呢?首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再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到形成和发展。一般来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如常用字的读音和书写,可以选择独立发现性学习的方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如古诗词鉴赏,可以采用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学习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学生的学习发方法的选择上,不要人云亦云,更不可追求时髦、追赶时尚。
六.教学方法要精选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巩固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
七.问题设计要精当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问、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进行思维、进行信息交流并相互启发,同时教师也从学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机制正常运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设计好课堂提问呢?首先是精,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要能层层深入击中知识的本质,要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是时机要恰当,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八.细节问题要考虑
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细节问题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板书设计,课堂提问,前后衔接,教学设计,(对教学的难点之处、关键之处是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估计,是否设计了两套甚至几套教学的方案,以应付课堂教学中的特发事件等)学生作业书写格式的指导等。教师在备课时要通盘考虑各个教学环节,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使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扣人心弦。
九.课件准备要合适
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但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滥用多媒体课件,一般以十张左右为合适。
十.练习设计要精当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呢?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具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