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雅思听力瓶颈期怎么破
第一步:发现问题
成绩保持在6分左右的同学,听力正确率应该在20-23题区间。这部分同学的特点是有一定的听力(辨音和词汇)基础,但一旦出现语音变化,较为高级的学术词汇以及长句时,就会出现信息反应缓慢,误解信息甚至遗忘信息等问题,给提分带来困难。
第二步:针对性解决问题:“点-线-面-立体”三维练习进阶
由于雅思听力有填空,选择,搭配,地图等题型,考核学生不同层面的能力,因而需要从“点-线-面-立体“全面地进行强化训练。
首先,简单来说,“点”即代表单词。提到词汇问题,似乎有点老生常谈,特别是听说读写各科老师都在强调单词的重要性,很多的同学也都了解,但就是不愿意下苦功。
这里必须明确三个点:
(1)雅思听力需要熟练掌握3000-4000词左右(高分更多);
(2)雅思听力词汇有场景的特点;
(3)雅思听力词汇从语音变化(口音或语调),单词拼写和语义反应三个部分进行考核。
这也就强调大家在备考雅思听力时,针对词汇需从场景入手,解决高频词的发音和拼写的问题(建议大家学习字母组合常见发音规则,提高正确率),再带入原文中以音频为准纠正自身的发音,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印象和反应速度。
其次,“线”指的是短语和短句。很多同学愿意花时间背诵单词,但却很少去背诵短语,其实很多单词在短语中因为连读,语调或重音变化等问题,导致发音与平常的读法非常不同,语义也会产生变化,这些都是需要攻克的重点。
针对这一点,建议大家进行原文的跟读以及短语的点听,即了解原文行文的停顿点和连读点,尽量去有意识地模仿,再针对短语(名词短语;动宾短语;介词短语等)进行点听练习。
接下来,“面”指长句理解。很多同学在做填空题是喜欢抓重读单词,做选择题时喜欢边听边看选项,用排除法做题,最多对完答案后去浏览原文,这种做题方式对目标分为5.5-6分的同学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想拿高分的同学来说,这样的刷题其实可以说是浪费时间和题目。
⑵ 到了托福听力瓶颈期怎么办
论最想删掉的托福单项,听力肯定受千夫所指,傲视群雄。没办法,谁让它难呢。多少人因听说改革后托福听力难度增加,心态在崩溃的边缘疯狂试探。那么,改革后听力的难度到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真的越来越难了吗?
评分变化
先来看评分标准。改革后在不加试的情况下,两篇对话,三篇讲座,共计28道题,换算30分。相比改革前34道题换算30分,明显看出今天之后,托福听力每道题更值钱了,也就是说一道题会造成更大的分数差距。
托福听力的得分是按照做对的题数来算的,所以越是高分的同学,多答对一道题越能拉开与竞争者的距离。在改革前,答对33道题能得28分,答对34题能得30分,一道题能相差两分。改革后,这种高分阶段的竞争会变得更大,所以高分更难得。
没变的是,托福听力整体评分采用比例制,难度大容错率就高,可能反而容易得高分。总之就很迷,分数表参照意义相对其他单项要小得多。
出题规律
出套新题太烧钱(每套近80万美金),而且ETS没有提前半年进行预告,所以改革后听力的出题规律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变动,还是多套卷子随机抽题,新题加旧题混合使用。
备考必刷的TPO是ETS官方出品,但可以看到的是,从2013年的很多题目和考点逐渐被废弃,2017和2018年的旧题重复率更高。尤其是今年临时增加了许多考场,临时加场会大量的使用旧题。遇到旧题的情况下,听力的难度必然会被中和。不过加试一般都是新题,所以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依赖旧题的熟面孔。
时间分配
认为听力改革后变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就是时间缩短了。改革前60分钟34道题,平均每道题1.76分钟。改革后少了19分钟,要在41分钟内做完28道题,平均每道题1.46分钟。这么看,虽然少了一个讲座,但我们也没占多大的便宜?
时间缩短可能造成的结果有两种。要么听力材料语速加快,要么文本的长度减短。刚刚说过ETS暂时不会换题库,所以无论怎么样,听力自巍然不动,备考难度没有太大变化。
所占比重
先看跟听力有关的题量变化。改革后除了减少了听力单项中的一个讲座,还减少了口语中的Task5,因此跟听力有关的题其实是少了两个,所以在作答时能够更加轻松。特别是讲座少了6道题,能很大的减少我们的体力消耗,后期答题更集中注意力。这么看的话听力难度是降低了。
再看听力的比重。原先听力除了单项30分,还影响着综合口语的15分,综合作文的20分,共计65分,口语2/3有听力。现在听力影响综合口语22.5分,占3/4。所以改革后听力的比重加大,占据的分值增加了2.5分。
综上所述,改革后听力难度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读,因为题量减少还有旧题存在,所以总体上并没有变难。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小伙伴表示感觉真正考试比备考刷TPO还难呢?TPO不是以往真题吗?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两点:
1,心态
自我练习和临场作答心态肯定不同,考场上的紧迫感是日常模拟难达到的,这种状态下势必觉得真正考试更难。所以小伙伴们一方面扎实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好好调节心态,学会在崩溃的边缘把自己搂回来。
2,做题印象
TPO是官方真题,是很多人的主要备考工具,很多小伙伴都会拿来重复练习。所以有时在没有理解文本逻辑,没有听懂材料内容时,凭借印象也能把题做对。因此日常练习,一定要注意做题之后的总结,重点在于分析自己的思路和正确答案思路的不同。
3,同义词转换
TPO中很多生词,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临场考试中,也就是同义词。想想你在TPO中刷到生词,信心满满记下来结果没考到,真是“单词记半年,临考解放前”。日常多注意积累同义词,以及常见词汇的生僻用法。后台回复“领书”,还没领猴哥单词和参考书籍的抓紧了。
听力考查考生的三种能力:对基本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对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言外之意的理解和把握,对文章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基本信息和对话内容靠词汇量,逻辑关系靠语法基础上的线索思考。听力不仅是“听”就够了,揣摩文章思路甚至预判文本走向很重要。
听力一向是国内考生的得分难点,这么难的单项如果难度再加大,估计会有很多人想给ETS寄刀片。别说什么“得听力者得天下”了,get不到提分技巧,只能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⑶ 氧气瓶湿化瓶爆炸对耳朵听力有影响吗
所有突发的爆破声或多或少都会对听力有影响的
⑷ 英语听力遇瓶颈 心烦气躁
您应该复是非英语专业的吧?制
其实我感觉您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从刚开始听力全错到后来的能听懂VOA常速和CNN ,真的是个不错小的进步,足以看出你下了多大的功夫。其实,说这些是希望您可以看到自己是有这个潜力的。不要气馁,听力是个慢功夫,急不得的。
对于VOA常速类的听力材料,您要反复地听,其实两三遍是不够的。我是英语专业的,一开始听VOA的材料我都会听6~8遍,有时甚至是10遍。这点您应该有足够的自信。
您说您对时事类的文章比较熟悉,而对于非时事类的文章就感到很陌生。原因就是,您平常听新闻听得比较多,而其他方面的您接触的相对较少。学习什么都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只有多听,这样您才会慢慢熟悉。其实,说白了,您科技和生态之类的文章听不懂,主要还是有一些专有词汇,可能不太熟悉。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接触一些这类文章,背背这些方面的专有词汇,基本就足够了。听力关键还是考验您的基本功。如果听力水平比较扎实,那么不管什么题材的听力材料,了解其背景知识和专业术语后,您必定会听懂的。
练习听力真的是个磨人的过程,您一定要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收获!
希望LZ成功,加油!
⑸ 怎么突破英语听力瓶颈
首先你要分析一下自己听力不好的原因。听力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听不清专单词发音;二是语属速快听不懂;三是听清了却没印象;四是词汇量太少,语法知识缺乏;五是逻辑思维能力较低,预测能力较低......
第一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发音不清楚,应重点巩固发音基础;第二种则是最常见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听辨音能力与反应能力的不足;第三种是对单词意义及句子结构未能熟悉;四是多读多被单词;五是要多做一些听力测试题从中掌握技巧。
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天多读多听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⑹ 听力瓶颈,25分怎么提高至30分
这个可以多练练,多说说
⑺ 如何突破日语N2听力瓶颈
从“沪江社团 > 【网校】JLPT能力考同学会 > 日语能力考”的16年12月N2满分高分经验分享中,选取了她们听力部分的备考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如有侵权,请立即删除!
首先看动漫肯定是有效果的。我是一个动漫迷,每天深夜都要追喜欢的新番的直播(在一些直播平台上有主播转播日本电视台),听着听着,自然就能听懂了。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尝试一下番剧的广播剧,比如说像是《俺妹》的两季动漫都配有广播剧。这些广播剧大都是日常的对话,也有一些角色的心理独白,当作娱乐听一听还是很不错的。(真的很推荐俺妹的广播剧,绫瀬的声音太萌了>。<)。每天早上起来的时间也可以活用起来,就是从起床到出门为止的时间,听一听NHK的新闻(www.nhk.or.jp/radionews/)手机也可以播放,而且还可以调节语速,是不是很不错呢?(PS.沪江学习上的新刊ラジオ也很不错啊(>;
——一牖明月光
这一部分的提高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做题技巧,边听边有着重的做笔记是解题的要点。诚然,要听懂是第一步,毕竟真题的练习材料比较宝贵,建议平常练耳朵可以找找相关模拟题的听力材料。备考期间,往返实验室的路上的时间就是听日语,沪江听力酷里面有挺多资料,而且好在还有日文原文,定点循环播放的功能很赞。
——iammeursault
看我ID就知道我是一名岚饭,虽然初中就开始看日漫,接触日语(现在大四),真正开始学习是在饭上岚之后。饭上之后就一直看他们的综艺,那时候字幕组还没有这么多,有时候为了早一点看到最新一期,经常会啃生肉。那之后听力就突飞猛进了。所以想提高听力,看综艺真的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综艺里面的对话都很日常,啃得动综艺,n2的听力成绩一定会不错的!
——arashisakurai
听力除了平时多听,还得多培养应试习惯。因为听力是最容易受考场环境影响的项目。我这是第一次参加日语考试,平时做模拟题都是听完后写完答案才放下一题,突然到了考场上,自己还在思考,下一题就开始播了,一下子就慌神了。所以做真题时尽量模拟考试场景,到时候才能从容应对。
——mango1992
⑻ 孩子马上五年级了,PET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但是孩子做听力题遇到了瓶颈,练了好多题也没有提高
其实有的时候这个孩子练了一段时间了,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呢,就说明方法,或者说题型还是不够准确,这时候呢,又应该问一些资深的,有经验的一些老师,然后再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练下去?
⑼ 内耳有半规管,瓶状囊,球状囊,椭圆囊等组成,由()增长,听觉越灵敏
还有半半龟岛形状蓝球状囊,椭圆形等组成,当然是一般情况下的,比较规格,比较正规化的
⑽ 如何突破英语听力瓶颈
如果你现在处于“听VOA慢速觉得太简单但听VOA常速又听不懂”这个节点上,那么这篇文章主要适合的就是你。这个阶段算是中级向高级的提升瓶颈期,跨过这个瓶颈期,你就是一条好汉啦!
一般来说,在训练听力的过程中分精听和饭厅,哦不,泛听~
先说精听。
精听的要求是:能够听出原文中的所有细节(特别是数字),包括时态,单复数,第三人称等,对于生僻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虽然不能听懂,但要能够判断那是专有名词。更形象一点的说法是,精听的时候可以想象成你正在进行一场听力考试,必须竭尽全力记住你能听到的每个细节。
举个例子对精听的步骤做一下说明:
1.先从头到尾听一遍这段材料了解大意
2.再听一遍,看看有哪些词没听出来
现在看一遍听力原文,对比一下,出现了哪些生词,有哪些词是自己会的却没有听出来,有哪些词听错了,有哪些连音吞音没听出来。然后查词典把这段材料中的生词解决掉。
3.再回去上面听一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听不懂,听不懂的地方再对照听力原文找原因。
4.最后再听一遍,听完后用英文把材料复述一遍,可以一小段一小段地复述材料。复述的不必时候一字一句按照原文来,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尽可能用上刚才学到的单词,短语,句式等表达。
以上就是精听的一个完整流程,一段材料从头到尾要重复四遍,看似繁琐,实则非常有效,提炼要点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是呈正相关的,两者的练习往往也同时进行)。事实上,听力好的人,口语水平一般也不会差,大量的听力输入是口语提升的基础。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也代表了一种文化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上,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跟靠谱的nativespeaker多说多练,人都会下意识模仿对方的语音语调,效果也会更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寻找一个免费而又靠谱的nativespeaker来练口语并不简单,但可以尝试付费的形式。目前网上也有不少在线教学平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