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兰花花教案

兰花花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2 19:37:47

㈠ 小班音乐游戏兰花草教案

基础上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学习演唱这首作品。 3. 在会唱《兰花草》这首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表现这首作品的美。 教学重点 1 学唱时把握跨度较大的音程八度。2 学会用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表现这首作品。 教学难点 音乐作品的表现 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 课 型 课 时 综合课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复 备 教 师 活 动 向老师问好 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回答知道或者是不知道。 生回答:好看, 生聆听兰花草 初次感受兰花草的旋律。 回答老师好听 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听完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回答出旋律的大致特点 和乐曲有几句构成。 生跟老师一起分析歌曲 生学习歌曲 生演唱歌曲 生点评 表现歌曲 了解关于兰花草的知识。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教学导入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 1 师 同学们有一种很美丽的草本植物叫做兰花草 你们知道吗 2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兰花草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 兰花草好看吗? 三 导出这节课的主题 《兰花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歌 歌的旋律也像兰花草一样美你们想学吗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歌曲就叫 《兰花草》 。 师好老师先请同学听一听兰花草这首歌的旋律。 一 初听《兰花草》 听完后师这首歌好听吗 二 再听《兰花草》师这首歌非常好听那么有哪位 同学跟老师说说它的好听它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啊 三 第三次聆听《兰花草》教师提出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聆听这首歌的旋律 歌词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有几个乐句构成 听完后根据学生的反馈确定是否继续聆听 四 教师展示这首作品的歌片《兰花草》 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 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结构a+b+a1+c的小调式歌曲 五 这首歌曲这么好听 我们来完整的学习一下这首歌 。{准备两个方案第一学生自学识谱自学 。第二 教师引导师唱 第 一 句 学 生 唱 接 唱 第 二句。 }依据当时教学情况而定。处理歌曲中跨度较大的音程 以提醒和做示范为主。 六 学生表现这首作品。 请同学来演唱和找单个同学来演唱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同学们留个任务 让同学们来做一下评委 请同学来点评表演者的优缺点。 七 教师指导同学从歌词所表达的含义和旋律的走向入手来表现 《兰花草》这首作品 从而使歌曲更富表现力。 八 会唱的基础上在了解

㈡ 小学《咏兰花》古诗教案

兰花的花朵能显白又能添黄,没有人来观赏却也独自散发着香气,小小的心怀不能算大,却容纳了许多的芬芳...大致就这样5735

㈢ 中班《百花开》识字教案

活动目标:1、感受儿歌的意境,萌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认真倾听同伴及老师的朗读,并版自己积极参与权到配乐朗读中来。
3、学习理解儿歌,感受 “张开、扬起、打开、吹起”等动词在儿歌中的动态美。
活动准备
菊花、兰花、鸡冠花、喇叭花图片各一张,PPT、背景音乐一首,图谱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调动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有特点的花,你们想不想看看?
——感知儿歌中花的特点。
2、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幼儿初步理解儿歌。
——“请小朋友仔细听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PPT导入,重点理解儿歌中的动词。
——儿歌里的花朵是怎样绽放的?谁能用儿歌里的话告诉我们?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梳理,图谱呈现。
——用动作理解、体验动词的动态。
4、操作体验,进一步巩固儿歌,并初步体验朗读。
——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交代操作要求,鼓励孩子边摆放边朗读。
5、配乐朗诵儿歌,鼓励孩子有感情的朗诵给客人老师听。
6、自然结束。
——我们拿着图卡回班分享给其他的朋友们听,好吗?

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兰花草课后反思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将结合新课程音乐教育论,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统合幼儿音乐,舞蹈等多元艺术。带领孩子进入音乐听,说,唱,跳,演的欢乐世界,提供孩子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 一、教学目标: 1 音乐游戏。 (1)了解音乐结构、音乐内容。 (2)按规则、节拍进行音乐游戏。 (3)主动参与游戏 2 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的形象内容,情感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奏,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同节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3 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乐. 4 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 快慢 强弱 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体验倾听和欢赏活动的快乐。

㈤ 幼儿园中班兰花草教案

教育目标复:
1、使幼儿了制解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液体。
2、尝试比较“水”和“酸奶”的不同。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操作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
透明塑料杯每人两个(一杯水、一杯酸奶)
教学过程:
·集中活动—教师请幼儿观察两个杯子,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两个杯子里,分别装有什么?
幼儿:一个塑料杯里装着水,另一只杯子装有酸奶(教师可以边倒酸奶边让幼儿观察)。
幼儿猜想,教师在集体记录单上进行记录。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如果老师把两个小石子分别放在杯子里,你们会发现什么?
幼儿大胆地交流表述,教师把幼儿的发现猜想记录在集体记录单上。

㈥ 幼儿园大班教案雁南飞

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熊来啦 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 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置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班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熊的习性: “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教师:“哎呀!熊来啦!” 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 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熊走”进教室。 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 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2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跳皮筋 计意图: 跳皮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把皮筋游戏和民间童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正好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我园每星期五讲杭州话这个特色,活动中幼儿要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连开花》,提高幼儿对讲家乡话的兴趣。结合我园的民间特色,所设计了这节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自由探索并能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自由探索,本次活动采用了:尝试法、游戏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兰开花》。 2.材料准备: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视频,小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小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二)通过游戏, 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 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余老师带来了一些皮筋,请你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 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 幼儿围成圆圈, 单脚撑皮筋, 另一只脚练习跳) 3.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尝试双脚交替绕圈跳。 (1)幼儿看视频,分组练习。 (2)请一组幼儿示范。 (3)跳皮筋比赛。 现在我们要进行跳皮筋比赛了,看哪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节奏,跳的又快又整齐。 3 大班健康教案:营养丰富的蔬菜 班科学活动:营养丰富的蔬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蔬菜,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位与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 寿光蔬菜博览会的图片 蔬菜制品 蔬菜教具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告诉我,潍坊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我的家乡是寿光。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每年的4月20日国际蔬菜博览会开幕,菜博会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蔬菜和蔬菜组成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菜博会的展厅、超市和生态餐厅去逛一逛。我们先到展厅来看看。 2、 引导幼儿欣赏菜博会的精美图片。 师:“这是什么?”“我们坐下来慢慢观赏吧。” 3、 边观察图片边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它长在哪里?为什么架起来?(节省空间)这是什么瓜?它有二三百斤重呢!嫁接出来的不同南瓜。是高科技的产品。胡书记也来过菜博会呢!他见寿光的蔬菜这么好,要向全国的农民伯伯推广。这是什么?有什么颜色的?你能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表示吗?这么漂亮的辣椒,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五彩椒。萝卜长在哪里?上面那是什么?我们吃的是它的什么部分?这是谁?它象什么?我们吃的就是它的花。这么漂亮?向什么?能吃吗?它也是菜的一种,我们叫它金针菜。土豆长在哪里?土豆上面还有什么?我们吃的是它的茎。你看到什么了?农民伯伯手里拿着什么?那是藕!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刚从泥里拿出来呢!我们吃的是它的根茎。茎有很多种,有象西红柿、黄瓜那样的茎,也有象藕、土豆这样的根茎、块茎。你认识它吗?福娃跟我们说再见了。 (2)、师:“孩子们,展厅里的景色还有很多呢,我们今天就先观赏到这里,想一想除了这些蔬菜,你还知道什么蔬菜?” “你是怎么吃的?” 师:“小朋友知道这么多的蔬菜呢,不过,菜博会的蔬菜超市里有更多五花八门的蔬菜呢!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看一看吧!” 4、 幼儿自由观察探索蔬菜 发现西红柿,引导孩子了解植物的组成部分,知道吃的是西红柿的果实,让孩子想一想还有什么蔬菜也是吃果实的?是不是有这些呢?我们进去看看,到底哪些蔬菜是吃果实的?不是吃果实的蔬菜我们又是吃的它的什么部分呢? (1)、自由观察:看一看你认识什么蔬菜?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蔬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我们吃的是它的什么部分?可以怎么吃? (2)、集中观察:孩子们,这是什么?你知道我们吃的是它的什么部分吗?吃了它有什么好处吗?西红柿——含有维生素,对皮肤有好处,可以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更年轻。萝卜——含有矿物质,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菠菜——保护我们的眼睛,让小朋友的眼睛又大又明亮,看的更清楚。土豆——含有淀粉、维生素。不仅可以当蔬菜还可以当粮食吃。即可以生着吃,又可以熟着吃。蘑菇、豆芽 (3)、孩子们,看看这些菜的颜色一样吗?不同的颜色还养护我们身体里的不同器官呢!绿色对肝脏好,可以减肥,还对失眠的人有好处。你能帮我找一找绿色的蔬菜吗?(菠菜、生菜、白菜、荠菜、芹菜、香菜、绿萝卜、绿辣椒、黄瓜、瓠子、甘蓝、西兰花……)红色对心脏好,能增强抵抗力。防感冒。最近很多宝宝感冒了,请你找一找预防感冒的红色蔬菜!(西红柿、红辣椒、)黄色对胃好,对骨头好,还能延缓衰老(金针菜、胡萝卜、南瓜、韭黄、姜黄……)白色对肺好,(花菜、蘑菇、藕、冬瓜、)紫色对肾脏有好处。(洋葱、茄子、紫菜……) (4)、小结:孩子们,这些菜的形状、颜色、营养成分一样吗?吃的部分一样吗?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蔬菜,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小朋友现在正是

㈦ 中班美劳教案点点梅花香

㈧ 求失根的兰花教案 !!!!快,急要!!!!!!!!!!!!!!!!!!!!!!!!!!!!!!!!!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题目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品味文章的语言,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
3、仿造比喻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朗读,掌握字词。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读书指导、讨论、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听一听,激情导入(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同学们,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愁。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不着一个“愁”字,却道出了写不尽的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乡愁》为题,反复咏唱,直抒胸臆,也还是那化不开的两个字:乡愁。
台湾作家陈之藩在《失根的兰花》中就表现了这种刻骨铭心的思乡爱国的情感,读来令人动容。 (兰花为背景,多媒体出示题目)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调舒缓、沉郁)。
2、读读写写
屏幕出示以下字词,注意一下字词的形、音、义。
tān tā jiáo zhuì wěi zhà huá zhuó hè
坍 塌 嚼 菜根 点 缀 枯萎 栅栏 喧 哗 拙 重 群山万壑
àng líng xī jǚ jué chuò chuò chù
诗意盎然 飘 零 晨曦 ( 咀 嚼 辍 学 啜 泣 相形见绌 )
学生读读写写,并辨析生字。屏幕出示答案。
3、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问题: 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只要能抓住主要内容——思乡爱国,语句较完整,就应予以肯定。)
教师评价总结:(屏幕出示:文章通过作者看花而引起的对自己经历的回顾,抒写了自己漂泊异乡之苦,表达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爱国之情。)
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作者这种感情的段落——结尾一段,齐读。
4、自己挑选几个段落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
(三)议一议,题目含义
过渡:陈之藩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的牵念,又怎能释怀!那种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跃然于纸上,感情如此强烈真挚,怎不令人感动!

㈨ 花儿的生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花与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2.通过小组展示、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花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花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生活中常见花卉的花语及适合送给的人.

2.难点:知道生活中常见花卉的花语及适合送给的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几首歌放松一下,当然在听的过程中你要思考这几首歌有什么共同之处。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大屏幕播放歌曲《茉莉花》、《蝴蝶花》、《我爱雪莲花》《牵牛花》等歌曲片段,学生跟唱)

师: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那么细心的你发现了吗,这几首歌都有什么共同点呢?(3分钟)

生:花。

师:完全正确。 花,荟萃了大自然的灵秀,给人以美的温馨和爱的遐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欣赏花的艺术,探究花与生活的奥秘!(出示课题:花与生活)

花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关于花与生活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生:各种回答

师:非常好,我们的生活中花是无处不在的,不仅可以欣赏、美化环境等,还有关于花的小游戏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做一个关于花的小游戏:花之谜语——猜花

从花迷中体会花与生活的奥秘,

2.新授:

请猜花组同学上台给大家出花迷(大家先听她把谜面读完,再举手回答)

猜花组同学一:

猜花组同学二:

(牡丹花大而香,有“国色天香”之称)

师:感谢猜花组同学的精彩展示,大家表现的非常好,看来你们认识了不少花,大家肯定都在想“我要是现在能够欣赏到更多美丽的花该多好呀”对不对?

生:对

师:的确,花的种类有很多,它们的美丽非常诱人,很多人都会利用节假日特意去公园、植物园里赏花,有菊花展、兰花展等,还有玉渊潭的樱花,今天我们就坐在教室里满足大家赏花的愿望。

阅读全文

与兰花花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