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简体全文和解释
敕: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
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
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
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兼之。
可令其任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
译文:
命令:国家储备为天下之本,教师引导是杰出的教育。将以本固,必须从教育先,不是求忠贤,如何清楚明白?光禄大夫代理吏部尚书担任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
建立道德行事,当四科之首,其品德行为,四科均优,懿文博学,为百氏的宗族。忠臣尽在臣节,贞规存在人范,述职中外,服劳国家,静专由它正直,运用对悬挂的解。
山公启事,清他们品味;叔孙制礼,光我王度。只有这一个有,实正万国,力量是古,就想他的人。
况且为皇太后尊封徽号, 连带惠及其亲属。只是先勋旧,和睦亲近贤。让他们照顾,以全翅膀,一代帝王的制度,咨询兼的。
可以让他任太子少师,依照前担任礼仪使,散官功勋封地照旧。
(1)自书告身帖教学视频扩展阅读: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创作背景: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楷书,纸本, 凡33行,计255字,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是颜真 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之告身。告身是古代授官的文凭,相当于后世的委任状(任命书)颜真卿写这篇告身时已是七十二岁高龄。
此帖《云烟过眼录》、《清河书画舫》等均曾著录,南宋留元刚刻《忠义堂帖》拓本为所见早期刻本,后世丛帖、汇刻亦多收入。
由于《告身》流传有录,又经历代丛帖刻入及部分书画典籍著录,所以历来被人视为颜真卿真迹。但今人曹宝麟、朱关田经过考证,各自认为此帖并非真迹。
『贰』 我想买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字帖书
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看下
『叁』 自书告身帖的介绍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传本,自署书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书,纸本,告文一篇,凡33行,计字。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曾藏墨迹本。
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后面有蔡襄、米友仁、董其昌跋。蔡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颜真卿自书告。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是帖曾收入宋内府,后又曾为韩胄、贾似道,明韩逢禧,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
钤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六字。后面继蔡、米之跋,又有董其昌跋:“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绝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又绝少。米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言。董其昌。”此帖《云烟过眼录》、《清河书画舫》等均曾著录,南宋留元刚刻《忠义堂帖》拓本为所见早期刻本,后世丛帖、汇刻亦多收入。由于《告身》流传有录,又经历代丛帖刻入及部分书画典籍著录,所以历来被人视为颜真卿真迹。但今人曹宝麟、朱关田经过考证,各自认为此帖并非真迹。启功认为“自书己告,实事理之难通者”
『肆』 急求: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原尺寸大小的字帖哪个出版社出过,不要放大版的。
目前出版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印刷本,一般都是墨迹本,而且以现在的印回刷技术,不可能印得多差。其版答本较多,网上可以搜到。只要未标明是放大本的,都符合您的要求。标明放大为的是广告效应,因为有人喜欢放大本。其实原字够大,根本不需要放大。
较好的版本主要有:
1.上海书画出版社版,单行本,前後好几版,都还可以。另有【历代书法丛帖】之【正书】所收的版本。底本应该都是一个。有些单行本有个缺点:反光、晃眼。
2.上海古籍书店曾经出过一本,单行本,看去不错,网上有拍卖,当然有点贵。
比较靠谱的办法:网上搜索一下,最好有内页附图的那种。自己搜索、比较一下。
这是常见的帖子,比较容易得到。祝好运!
『伍』 自书告身帖的作者介绍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版沂(权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陆』 想要一本楷书字帖 不要碑帖要墨迹的那种 自书告身帖和赵孟頫的不需要了现代的也不要
你的要求复很难应对。楷书一制般都以唐楷为范本,也有一些人学习一段时间唐楷,把基础做好之后,临习魏楷的也很多。总之,唐楷,魏楷都是碑帖。应该没有墨迹。
中国历代书家,也都是从碑帖学起,而成为大家。为什么不能适合于你。或者你的挑剔很难理解。赵孟頫的也不可以的话,还有一位清代书家,是欧体的名人。好像是《欧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但也不能算是墨迹。
『柒』 颜真卿告身帖标点
楼主是说句读吗,我曾经收集整理过:
《颜鲁公自书告身帖》“句读”
勑:国储为天下之内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容。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于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兼之。可(注:应该添加“令其任”)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
建中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奉勑如右,牒到奉行。建中元年八月二十六日。
告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奉勑如右,符到奉行。
建中元年八月二十八日下。
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捌』 怎样临摹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
我建议你先不要临此帖,当时我临多宝塔时,被老师训了一顿毛笔字没有诀专窍 就是天天练属 大量的练 过不了几天你就会发现有很大的进步
如果你是初学,先从笔画开始练习吧.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练习,最后再临帖,然后甩贴. 呵呵.个人经验,给您一点建议,仅供参与.
此外 ,关于自书告身贴,给你说一下,
与颜真卿的其他碑帖相比,《自书告身帖》更显示出了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
首先《自书告身帖》是墨迹本,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庐山真面目],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讲这叫与颜真卿书法艺术[零]距离。其他的碑刻,无论制作工匠的技艺多么精良,也是对颜真卿书法艺术进行了二次创作。
这样一来就不能不使颜真卿书的真实面貌打了折扣,尤其是下笔,收笔以及转折之处的细微末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说:[学书须得古人真迹,观其下笔处]为什么说要得[真迹],观[下笔处]呢?所谓[真迹]也就是本来面目,了解了本来面目,才能搞清楚具体的用笔方法等问题。
『玖』 学颜体《多宝塔》,《颜勤礼》,《麻姑碑》,《自书告身》这四帖穿插学习可以吗
书法最好来先学帖后学碑源。不赞成穿插学习,告身是学习颜体笔画的好帖子,建议先学告身,但个人感觉告身的横画是很难掌握的,很容易写浮。颜勤礼风格和告身较接近,可以和告身一起学。而后建议转学麻姑碑,麻姑碑对练习笔力和结构都非常好。多宝塔是颜真卿早期的作品,个人以为可以看,不必学。
『拾』 正宗的颜体视频教程
是颜真卿来写的.
颜真卿(709-785年),唐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臧怀恪碑》,雄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结构精悍,而饶有韵味;《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