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小班学弟子规的教案怎么写
经典原文: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 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 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 3. 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 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 "亲爱我,孝何难"。 (1)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句话?(点头读) (2)还想怎么读?(摇头,加节奏) (二)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1. 观看第一部分:动画片里有谁?妈妈的态度怎么样? 2. 观看第二部分:接下来后发生什么?妈妈怎么了? 3. 观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鱼的?妈妈说了什么? 4. 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B. 小班国学弟子规对尊长,勿见能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必须的礼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怎样称呼尊长?以及见到尊长怎样打招呼?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场景让小朋友参与!
教学内容: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复习内容:上堂课老师留的家庭做业,你的家庭都有哪些家规?请小朋友分别来讲述!让大家共同来学习。
正课内容:
1句— 小辈的称呼长者,不要直呼名字。比如:你喊妈妈!不必在妈妈前再加上他的姓名。“某某妈妈!”称呼老师或者其他人时,为了区分不同,可以在前边加上姓。比如:“某老师”“某师傅”!“某叔叔”等。更不要当着人家的面,就直接呼长辈的名字。这些都是非常不礼貌的。古代人为了尊重孔子,不敢直呼孔子的名字——孔丘,只是尊称他为孔子。连他的名字都不敢直写,把丘字少写一笔来代表他的名。以表示对圣人的尊敬。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懂得这些礼貌。在尊长面前不要表示出狂妄自大。你的年龄小,阅历短,经验又少,尽管你有能力,也不能在长者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何况我们的能力有限,别人会觉得你无知可笑!你要虚心听取长者的教诲!如果一件事长者需要你去做,你只能说去试试看不知是否能做得好?表示我们小辈的谦虚。
2句——趋:快走的意思!过去的人见到长者,都会马上鞠躬作揖。长者会还一个点头礼,或者会跟你打一下招呼!你要等长者从你身边过去后,你才能走自己的路!现在有很多学生看见老师就好象没看见一样,一点礼貌都不懂!长大看见单位的领导也是如此,别说打招呼,就是面都不想见。见了人躲着走!可见,他没学过礼貌课,不懂得尊敬人。
3句——骑下马、乘下车,过去古代的人,一般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或者是坐马车。那么见到长者,赶快从马上下来,或者从车上下来,给长者行过礼,要等到长者过去,你再走。其实这只是表明一种礼貌,不是非要等一百步了,你再走。
总 结:有的小朋友说:“我们现在也不骑马了,都坐公共汽车,怎么跟长者打招呼呢?”我们要把古代的礼貌和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如遇到经常见面的邻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可以打一声招呼:“早上好!”好久不见的亲戚朋友,见了面就要行鞠躬礼!见了老师要行队礼!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行礼?人家在谈话、上厕所、洗脸、在车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礼节!尤其是马路上、十字路口。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的精力。人家在高处,你在下边,不要打招呼!一面危险。
家里来了客人,送人怎么送?不要人家一出门,你就砰!把门关上了!
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见了你才可以关门!不常来的客人对你家的环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车站站点,等人家上了车,你再离去!远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车或者火车站,车开了才可以离去!以表示尊重之心!
送电梯的客人,要等到电梯的门关合后,方可转身!还要有礼貌用语“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或者“慢走!恕不远送!”以及“再见!”等。做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请留步!”不必再送!”小朋友在生活实践中要慢慢学习!
课堂练习:今天学习握手的礼节:(正确的方法)
见了客人,先把手伸出来,成45度角。(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同时腰也要稍弯一点,不能太挺直,会让人觉得傲慢!
握住对方的手时,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会握疼对方,也不礼貌!手抓的不紧,会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不热情!眼睛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比如:“你好!”“欢迎你!”等等。时间不能太久。不要抓住人家的手就不放。有的人摇起来就没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时候,更不能抓住不放!会让人感觉到不礼貌!
握手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1、男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
2、长幼之间,一定要长者先伸手,晚辈才可以去握长者的手。
3、宾、主之间,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去握手。
4、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下级才可以握手。
介绍人也有规矩:
1、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绍新朋友给老朋友。
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3、长幼之间,要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
4、宾主之间要先介绍客人,后介绍主人。
5、上、下级之间,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互 动: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小朋友一起来实践握手的礼节。
作 业:熟读本章节的课文。
C.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或饮食…幼者后教案
内容与要求: 1.细致观察画面,理解动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变化的原因。 2.愿意用动作、表情以及故事中的语言积极的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教学ppt
D. 弟子规教案怎样写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
4、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会虚心向别人学习吗? 三、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四、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E. 小班国学教案,出则悌
活动设计背景《弟子规》是清代学士根据张示孔子言行的《论语》,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所提炼的做人道理,适用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古老的文化中蕴含着的是一脉相承的渊源文化和行为准则。大班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更加广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逐渐加强,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自己处在特定的环境,小朋友该如何去处理,弟子规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行为参考,帮助幼儿愉快、大方,有礼貌的与人交往。作为简练、深刻的古文,《弟子规》能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幼儿灵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与生活情景结合,将关爱伙伴的诗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乐于积极参加国学诵读活动和歌曲表演唱活动,帮助幼儿积累文学底蕴,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及灵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学会主动化解矛盾,友好的对待伙伴。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1、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小红花、字卡、教学图片、手偶、古筝音乐、曲谱
活动过程
一、 诵读导入,培养幼儿情绪:带领幼儿模仿古人(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复习诵读,引出课题。
二、 复习诵读古文,理解古文含义。
1、播放课件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含义:之前我们学习了《弟子规》里小朋友爱父母的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弟子规》里有关于兄弟姐妹们友好互相关爱的故事。
2、再次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大朋是怎样照顾小朋的,我们可以向大朋学习什么?(关心友爱,不计较物品,说好听的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愤自泯。”
3、逐句讲解,梳理含义,着重讲解个别补偿用字的含义:“兄道友,弟道恭”是说大哥哥大姐姐要有好的对待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不要耍小脾气,要尊敬哥哥姐姐。“兄弟睦,孝在中”是说大家有好和睦的相处,就是爱爸爸妈妈,爱长辈的海孩子。“财物轻,怨何生”就向大朋一样,不计较吃的用的,乐意分享,互相关心,大家就不会埋怨别人了。“言语忍,愤自泯”就是说把不好听的话都人在肚子里,多说好听的话,那么愤怒、生气的情绪自然就消失了。
三、 复习诵读,巩固幼儿记忆。
1、请出手偶裁判,幼儿比赛诵读:瞧,熊博士听见小朋友们美妙的读书声,都跑过来欣赏了,欢迎欢迎!小朋友给熊博士表演一次怎么样?提醒幼儿富有感情的诵读,感受古文所传递的道理。
F.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置冠服
教学准备: 1、装有红、绿两种颜料水的瓶子。 2、红色、绿色玩具饼干。 3、红色、绿色小毛驴。
G. 幼儿园国学小课本《弟子规》第一课教案怎么写
《弟子规》教案 【第一课】 一、礼仪训练:教站姿、坐姿(15分钟) 二、教读《弟子规》“总叙”和“入则孝”部分(15分钟)(休息5分钟) 三、教“孝”(1个小时): 1、在黑板上写“孝”的篆字解释涵义(师生互动阶段) 2、讲母亲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启发孩子的孝心 我们在母亲的子宫中最开始只是一个极微小...的细胞,然后细胞通过吸收母亲的营养不断分裂长大,开始的3个月,我们的母亲往往会出现呕吐、恶心、困倦、失眠,甚至头疼、发烧、咳嗽等现象,有的母亲会吃什么吐什么,大多数的母亲这个过程会很难受;接下来的3个月,母亲身体的不良反映会小一点,但母亲会因为怀孩子而去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我们同学们平时吃饭会说我不喜欢吃这个我不喜欢吃那个,可是我们的妈妈在怀我们的时候只要我们好什么难吃的都会吃下去,想想妈妈的辛苦我们应不应该挑食?(不应该)我们挑食身体长不好对不对得起妈妈?(对不起);最后的几个月是母亲最难受的阶段,我们的妈妈肚子上会时刻承受近20斤的压力,走路看不见前面的路,睡觉抱着近20斤的“石头”,脚会肿,而且腰酸背痛。当“十月怀胎”成熟一旦“瓜熟蒂落”就是母亲过“鬼门关”的时候,母亲生产的痛苦大过世界上任何痛苦,所以在医院的产房里面产床床头的铁栏杆经常会是弯曲变形了的,就是母亲生产的时候痛苦拉拽所至。想到我们的母亲如此辛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我们怎么还可以对她大吼大叫,怎么可以再让她痛苦伤心。 3、怎样孝顺父母? 孩子们会说:帮父母做事,给父母端水等。老师要告诉孩子们,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生气。因为生气会让我们的父母长白头发、生病、老得快。 韩伯俞的故事:古代有一个孝子叫韩伯俞,从小母亲处罚他,他都欣然接受,没有哭过。后来他长大了,有一次他犯了过失,母亲处罚他,打他,结果他抱头痛哭。母亲很惊讶,她说,从小到大打你,你都没哭,怎么这一次哭了?他说,母亲啊,十多年来你打我,我觉得很痛啊,我都忍下来。但是今天你打我,我感觉不到痛,可见母亲您的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了,我奉养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古代的孝子都有一种哀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枝不想摇动,可是风不停的吹,能不能停下来?(不能)当我们做子女想要孝养父母的时候,可能父母都不在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呀!所以,各位同学,要看得到父母的辛苦,所谓“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可列举自己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切身体会)所以,各位同学,行孝要趁早,人生知恩、感恩、还要赶快报恩呐!当机会不在,你想抱恩都不行了,那时,你的内心会有无限的遗憾跟感慨。 《弟子规》上告诉我们要做到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讲解课文意思) 四、静定训练(30分钟) 使用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帮孩子找到心灵宁静的角落》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做 1、2两段静定练习(把线上运动安排到最后进行)。 布置作业: 1、每天和父母一起读《弟子规》总叙、入则孝部分5遍; 2、在生活中尽量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不惹父母生气,记住惹父母生气的次数,下节科还课评奖。
H. 求弟子规-谨的所有教案
附剧本:
(预备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
画外音:泱泱华夏,山高水长,珠江西岸,有一青年学子,意气风发、怀揣理想,跨越时代风尘,穿过时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坛。(音乐停)
学生:对!没错,这是孔子传经讲道的地方,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生:夫子先生,晚辈有礼了。
孔子:你是何人?来自何方?
学生:晚辈来自sanxin双语学校,是一名学生,特来向夫子请教。(鞠躬)
孔子:免礼免礼,小朋友请坐。
学生:谢夫子。
孔子:你来自sanxin?
学生:(点头)是!
孔子:sanxin学校,吾早前曾有耳闻,听闻贵校为一代名校。今日小朋友不远万里,跨越时空来此,有何求教?
学生:夫子,您被誉为 先师,后人奉您为万世师表,晚辈今日想向您求教——求学之道。
孔子:求学之道,先明何求。学知识与学做人,你认为该先学什么?
学生:这个……这个……晚辈聆听夫子教诲。
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生:(摇头)恕晚辈才疏学浅,不能理解。
孔子:小朋友,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重师长,为人要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要有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学习知识。
学生:照夫子之意,学知识与学做人,学做人更重要了?
孔子:(点头)无论沧海横流,日月更替,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
学生:(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夫子一番教诲,晚辈受益匪浅,先有德而后有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孺子可教也!
学生:那敢问夫子,我该如何去学习做人呢?
孔子:听闻后世清朝康熙年间有秀才李毓秀作得《弟子规》一书,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小朋友,你可以去从《弟子规》开始学习做人。
学生:《弟子规》?夫子先生,晚辈在sanxin学校求学,早已能背诵弟子规了。你看,我这里还带有一盘我们班上学习弟子规的一个光盘,晚辈放给您看看,请夫子多多指点。
孔子:有请。
学生:(放光盘。镜头注视到舞台另一角落,学生排好队伍准备朗诵。)
(预备音乐:欢快音乐《神秘园》)
整体学生:背诵“谨”全文
(音乐停)
学生:夫子先生,您看我们已经会背《弟子规》了,那是不是我就已经学会做人了呢?
孔子:sanxin学校不愧为一代名校,自小学阶段就重视道德之教育,力推《弟子规》,实是莘莘学子之福气。但弟子规仅仅会背,还离做人却是相隔甚远。
学生:那?……那还要怎样呢?
孔子:《弟子规》重在践行。小朋友,以《弟子规》中的规范条例去做事做人,长久坚持方能渐入佳境。望你借sanxin之优良环境,聆听老师之教诲,学好做人,学好知识,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英才。
五、“亲仁”朗诵(101、102、107、108)
附朗诵词
预备音乐:《虫儿飞》伴奏
0、 拍手歌
亲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音乐渐弱,《长城谣》伴奏音乐渐强)
男:长城说:我之所以雄伟,是因为我建在崇山峻岭的之上;
女:红花说:我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有绿叶的衬托和肥沃土地的滋润;
男:黄河说:我之所以浩荡,是以为我依托了险峻的峡谷和广袤的平原;
女: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音乐停)
男《战国策》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女:西晋付玄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男:单田芳先生曾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女:《弟子规》亦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近,过日少。
宿舍一:
预备音乐:《虫儿飞》伴奏
0、老师带读
亲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音乐停)
男:亲近仁德的人,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有了一盏航灯。
女:亲近仁德的人,就如同迷途的羔羊找到了回家的路。
男:亲近仁德的人,能使我们的道德学问一天一天进步。
女:亲近仁德的人,我们就有了最科学的教科书,有了最最值得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神秘园》伴奏音乐起)
师: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方阵一: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方阵二: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
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男:以仁者为友,我们会如长城一般蜿蜒盘旋,气势雄伟;
女:以仁者为友,我们会如红花一般娇艳缤纷,美丽动人;
男:以仁者为友,我们会如黄河一般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女:以仁者为友,我们会如牛顿一般创意无限,高瞻远瞩。
男:我们将深深铭记——
合: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六、小品+“入则孝”朗诵(109、110)
附剧本
(舞台分为左右两部分,一方为现实版,一方为古人版。左侧一母亲卧于病床,儿子正在疯狂地玩电脑,)
母:咳……咳咳……唉!
子:好!打中了,呀!……啊!……来啊!我跟你拼了!……打死你……打死你……耶!好!过了过了!好啊!过关了,过关了!
母:儿子,几点了?
子:……(继续玩电脑)
母:儿子!儿子?
子:干什么?没看到我正忙着吗?
母:我该吃药了,你帮我倒杯水来,好吗?
子:(极不情愿地去倒水,眼睛还时不时地看看电脑,把水往母亲面前一放,眼睛看着电脑,水洒出来一些。)
母:(脸色严峻,声音严肃)儿子!
子:(转过头来)恩?
母:儿子,你怎么这么不孝顺呢?
子:我不孝顺?不会吧!你看,你叫我倒水我就倒水了,还说我不孝顺?真是的!
母:儿子呀!虽然你帮我倒了水,但你的心思仍然在电脑身上,像你这样对待生病的母亲,能算是孝顺吗?
子:那我该怎么办?
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母做讲故事状,无声,子做聆听状,无声,镜头转到舞台右边,古人版开始表演)
(预备音乐:古筝《渔舟唱晚》)
画外音:东汉时有个人,叫黄香。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病故了。虽然黄香只有九岁,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
(音乐渐弱至无)
父亲:(扫地)
黄香:父亲,您在扫地啊?
父亲:放学回来了啊?好!好!先去吃饭吧,我特意为你煲了鸡汤,你赶快去喝吧,读了一天书,辛苦了。
黄香:(放下书包,过来抢父亲的扫把)父亲,我不辛苦,您在家里忙碌了一天,才是真的辛苦了。来!让我扫地吧,您去休息休息。
父亲:(拿着扫把不放)父亲不辛苦,只要你好好读书,学会做人,学会本领,我再苦再累也愿意。
黄香:请父亲放心,我学习一直很认真,这次还考了100分。自从母亲去世以后,您就忙里忙外,太辛苦了,这扫地的活,还是让我来吧!
父亲:(幸福状)难得你这么孝顺,那这地就让你扫吧。
黄香:谢谢父亲。
预备音乐:《神秘园》
(音乐起!黄香扫地,父亲走过去拿起儿子书包,拿出试卷,看着100分,不断地点头……)
(父亲看完试卷,放好书包,去端饭出来。黄香已扫完地,进到卧室,拿出一把扇子,扇床。)
(音乐停)
父亲:儿子,过来,快尝尝爸爸给你煲的鸡汤。(见儿子不在,四处张望,仍不见,大叫)儿子!
黄香:(扇子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一边扇一边答)父亲,我在卧室里,有什么事吗?
父亲:快来喝鸡汤,凉了就不好吃了。
黄香:您先放那里吧,我等您休息了,再喝。
父亲:你在干什么啊?(边问边向卧室走去,见儿子在扇床,大惑不解)床上又没有人,你用扇子给床扇风干什么啊?
预备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
黄香:(音乐起)父亲,您很快就要休息了,可是天气这么热,这床上热烘烘的,您肯定睡不着,我先用扇子把床扇凉快了,您再来睡,就能很快睡着了。
父亲:(满眼含泪,静默10秒,走过去,抱着儿子的头。)孩子……你……你真是……真是个孝顺……孝顺的孩……孩子啊!
黄香:父亲,您生我养我,不知道为我做了多少事情,熬了多少夜,现在我已经九岁了,是报答您的时候了。来,您现在就躺下吧,床已经凉快了。
父亲:(抱着儿子,满脸泪痕……)
画外音:黄香不但学习优异,而且非常孝顺父亲。尤其是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他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他会整日整夜地服侍在父亲的床前,嘘寒问暖,只要父亲一有召唤,他就马上去做,还亲自熬药,给父亲喂药之前,他都会先尝一尝,看苦不苦?烫不烫。
(镜头切换至现实版)
预备音乐:《三生石》伴奏
子:妈妈,我错了,我和黄香比起来,太不孝顺了。
母:孩子,你能认识到这点,妈妈已经很高兴了,(抚摩着儿子的头)
子:妈,你吃药吧,来,我喂您!
(音乐起,儿子给妈妈打开药,一粒一粒地喂给妈妈,妈妈咽下药的那一刻,泪水划落。)
七、学生朗诵+教师唱《跪羊图》+家长配画外音朗诵(103、104、203、204学生;一(4)班、一(5)班家长)
附学生朗诵词
学《弟子规》,做有根的人
男:宿舍的灯熄了,广播中《弟子规》的朗诵响起,
在广播声中,我在梦里还在温习着做人的道理。
女: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响起大家诵读《弟子规》的声音,
在诵读声中,我如孔子般践行着“君子日三省吾身”
男: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
无论何时何地,耳边总有《弟子规》的声音,
在不厌其烦地教导着我该怎样做人。
合: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男: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
女:百善孝为先,弟子规教会了我们做人,教会了我们孝顺。
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女:感恩父母,他们把生命给了我,留下的是婴儿哇哇的哭声;
男:感恩父母,他们把青春给了我,留下的是日益变深的皱纹;
女:感恩父母,他们把船帆给了我,留下的是每日守侯的港湾。
合:父母恩德重如山 知恩报恩不忘本 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音乐声起,唱《跪羊图》,家长与教学区教师合唱,唱第二段时学生献花,主持人随机采访献花者,让献花者说感恩话。)
八、主持人致闭幕辞
【希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