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暗示法

教学暗示法

发布时间:2020-12-12 12:53:19

① 暗示教学法有什么意义

这样运用暗示教学法,把知识教学融入故事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儿童的好奇、好动、好玩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引导到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② 课堂教学管理标准方法间接暗示法是什么

教师通过运用抄比较隐蔽的表达方式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景中自觉遵守课堂管理要求的方法。

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需要又能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像“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同学还动笔圈点已经进入学习的良好状态”之类的暗示语会使本来认真看书的学生更加认真使一些不怎么认真的学生自动端正态度。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必须洞察课堂情景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痕迹”。

③ 情境教学法和暗示教学法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作用和意义不同、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二、作用和意义不同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三、方法不同

1、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的途径一般为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六种。

2、情景教学法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④ 暗示法的暗示课程

一期暗示法课程一般约30天左右。每期10个单元,每天4课时,每周6天。每单元的重点是约1200个单词组成的对话和相应的词汇表和语法注释。对话根据词汇和语法的难度分级。整个课程和每个单元的安排都有具体的规定。每一单元化3天时间,第一天,半天;第二天,一天;第三天,半天。每一新单元的第一天,教师讨论该单元中的对话的一般内容(不是结构),然后发给学生印有对话及其目的语译文的书面材料。教师回答学生有关对话的问题,然后教师再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第二、第三次朗读对话。第二、第三天对课文进行初步和进一步的扩展练习。初步练习为对话的模仿、问答、阅读以及对150个左右单词的操练等;进一步的练习包括鼓励学生根据对话进行重新组合和输出、朗读与对话、相仿的小故事等。
整个课程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天,对学生的外语程度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把学生分成两个班级,一个是起步班,一个是非起步班。教师然后介绍课程的有关情况以及对课程应持的态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轻松和自信的学习状态。然后用目的语给每个学生起一个新名字,并用目的语文
化为其编造一个新的身世,以便在以后的课程中使用。整个过程中,有两次对材料进行操练的机会。一是在期中,要求学生在可能的环境中练习目的语;二是在期末,要求每个学生用目标语根据语境即兴表演。
听力练习是暗示法的特色之一,暗示法中的听力练习与一般的听力练习不同,它们一般在每个单元的第一天进行。学生首先阅读新课文并与教师讨论其内容。然后,学生开始放松,舒适地坐在转椅上听教师用某一特殊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教师第二次朗读课文时,他边读边演戏般地在背景音乐中用动作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个阶段里,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点,躺在椅子上作有规律的深呼吸。Lozanov 认为,无意识的学习就此开始。
学生参加暗示法学习班完全自愿。但是一旦参加,就必须严格遵守班级的规定和活动安排。学习期间,课堂上、校园里严禁吸烟。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成功至关重要。因而事先要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准备活动。他们不得对教学材料作任何的分析或安排,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让材料通过大脑,在大脑中反复。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创造可暗示的课堂环境,用学生最可能接受和记忆的方法将语言材料教给学生。Lozano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对暗示法表现出绝对的信心;
(2)言谈举止和服饰一丝不苟;
(3)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包括音乐的选择和播放、守时等;
(4)对教学时间保持严肃的态度;
(5)进行测试并有策略地对待差的答卷;
(6)强调对教学材料整体的而非分析型的态度;
(7)保持谨慎的热情Lozanov(1978:275-6)。
按照Lozanov 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表演、唱歌并具有心理暗示治疗的技巧,因而要经过3到6个月的培训。
暗示法中教学材料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包括课文和录音,间接的包括课堂布置和音乐。
4个小时的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口头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前面学过的内容用研讨或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第二阶段介绍和讨论新的材料;第三阶段,音乐时间是暗示法的最大特色。以下是Lozanov 这个阶段的活动的描述:
一开始,所有谈话停止一二分钟,教师听录音机里放出的音乐。慢慢地,听了几段并进入状态以后,他开始朗读或背诵课文,声音随音乐的起伏而变化。学生边听边看教材中配有译文的课文。第一和第二场音乐会期间,有几分钟的沉默。有时间隔可长些并允许学生活动一会。第二次音乐播放前,又是几分钟的静
默。听了几段音乐后,教师开始朗读课文。这一次,学生合上书听教师读。最后,学生悄悄地离开教室。他们被告知可做任何与所学课文有关的家庭作业,但是晚上睡觉前和早上醒来后必须粗略地将课文读一遍Lozanov,1978:272)
出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⑤ 暗示教学法基本特点

暗示教学法抄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此方法从1966年开始为人们采用,已经推广到十多个国家,而且在非语言学科的效果也很好。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他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而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的学习,总是把自己分成几部分:身体、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智等,它们总是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的学习能力。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组合。

⑥ 暗示教学法的系统论述

暗示教学法
出自MBA智库网络(http://wiki.mbalib.com/)
暗示教学法(Suggestivo Teaching)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暗示教学法
2 暗示教学法的发明
3 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4 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编辑]什么是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一词,又称启发教学法,它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60年代中期创造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它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而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的学习,总是把自己分成几部分:身体、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智等,它们总是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的学习能力。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干部分的组合。

[编辑]暗示教学法的发明
在医学上,暗示是指一个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作用。暗示疗法是指通过医生向患者暗示某种观念,使患者在接受这些观念的过程中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使疾病症状得以减轻和逐渐根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20世纪50年代中期,洛扎诺夫正是受到一起心理暗示疗法成功案例的启发,开始把全部精力转向暗示教学的研究。9年后,他以充足的实验根据证实了“暗示超常记忆力” 的存在。

同时,洛扎诺夫还有感于传统教学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现实,看到了改革的必要。他认为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端在于:

①低估了人类学习的潜力;

②只强调刻苦,不讲究方法,造成学习者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状态;

③没有灵活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缺乏建立在人体生理和心理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1965年,他领导成立了暗示法教学小组,第二年扩展为暗示法研究所,开始在16所实验学校对五千多名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气氖能使外语学习效果成倍提高。l971年,在保加利亚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暗示法讨论会,从此,暗示教学法迅速在许多国家被尝试运用,并成为教育界纷纷探讨研究的课题。

[编辑]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暗示教学法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神经生理学理论、精神治疗学理论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学理论。洛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四条心理学上的依据:

1.人的可暗示性

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人虽都具有可暗示性,但接受暗示的能力各不相同。它受制于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双方各自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如果前者在这些方面都优于后者,那么就可产生较强的暗示能力,反之则可能使暗示受到抵制以至失去作用。人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反暗示的能力,这种反暗示的防线通常有三道:①逻辑防线,“对于它印象上认为不合逻辑动因的,一概挡驾”;②感情防线,“对于不能达到创造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一律挡驾”;③伦理防线,“凡与个人的道德原则相矛盾的暗示,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这三道防线为人所共有。在使用暗示教学法时,决不是要去强行突破这三道防线,而是相反,要取得与这三道防线的协调,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克服它。

2.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

无意识活动又称非理性活动,是与有意识和理性活动相对的概念。人在进行理性活动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伴有非理性活动的存在。暗示学的研究认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相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相结合,和他对某一事物的期待相结合,和他的需要兴趣相结合,并且和他的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记忆要求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能产生暗示效果的。”

3.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又称为非特定心理反应)

这是一种人未注意到的心理反应,如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说话,听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说者所说的内容上,这是一种注意的心理反应,也称为特定的心理反应。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表情以及伴随而来的动作、手势、姿态等,也时不时地引起听者的部分注意,这是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即模糊的注意。这种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就是非注意心理反应。

4.人的潜力

是指潜藏在人的大脑里和身体里的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人深藏着还未动用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成功的科学发明、文学创作,无不是作家、科学家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发挥了自己的潜力而做出来的。人的潜力的挖掘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都潜藏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深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特定的环境压迫下,在某种强烈的动机、愿望、目的及需要的促使下,才会显露出来。人的潜力一旦挖掘出来,就可以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暗示教学法正是用各种方式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情境,迫使人发挥出自己潜在的各种能力。

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根据都来自科学实践,符合人的客观实际。它所依据的人的可暗示性、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人的潜力,总括起来,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感情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而这些也可理解为包含着人的情感和认知、人的直觉和创造性、人的个性与发展、人的潜能等因素。

[编辑]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因此,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学不应带有任何紧张气氛,要使学生在愉快、自然、轻松的情境中学习。在暗示教学中,愉快情绪不是来自要求学生掌握繁多的知识,而是来自学生主动索取知识的愿望。因此要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消除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紧张、恐惧等感觉和情绪。

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它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智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洛扎诺夫认为,如果教学过分相信理性的力量,不顾及感情调节理智,无意识节有意识,最终只能造成理智和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加剧彼此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3.师生互相暗示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但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使之与理智趋于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心理活动渠道去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

上述三条原则之间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条,都不能称其为暗示教学法。

⑦ 英语暗示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此方法从1966年开始为人们采用,现在已经推广到十多个国家,而且在非语言学科的效果也很好。下面介绍几种英语教学中的暗示法。

(一)环境暗示

暗示教学法认为,暗示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倘若能达到“人——环境”之间的“共振”,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协调的境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有意识灌输——有意识被动接受”这样一个教学系统之上的,而暗示教学法则突出强调环境与人的“共振”。教的一方需要为学的一方创造一种共振的环境,在这样一种共振体系中,学生便能自然的、不由自主的、超常的完成学习任务。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还是愉悦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都能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顺利地接受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如在学习园地多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多给学生以“英语学习是实用的、愉快的、不困难的”,“只要我努力,我就能成功”等一类的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兴趣小组,让他们根据教师指定的主题,如食品、饮料、动物等不同内容,收集图片、包装袋等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分小组在班级内展出,并在黑板报上开辟栏目加以介绍,最后再进行小组间的评比,这不仅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可以巩固强化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同样,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场景、氛围等环境条件来强化暗示刺激,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班级布置一个类似的环境,运用实物,借助多媒体的光、声、像等多种手段,以及教师的语言与肢体语言,使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如在教学“Halloween”时,教师先在课前收集整理好相关的资料,然后在班内进行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节日氛围中。教师再结合这个节日中的重头戏—masks进行教学与操练,接着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从而对西方人过万圣节的情况有个完整的了解,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此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一边复习操练本单元教学内容,一边自制面具,最后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时候,举行化妆舞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是高涨的,心情是轻松的,他们关心的是在活动中如何表现自己,从而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锻炼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交际能力。

(二)体态暗示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能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言语只能起到方向性或规定性的作用,而非言语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担当起绝大部分的传播职能。试验结果表明,当人们搜集各种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其总体效果等于7%的言语联系加 38% 的声音联系加上 55% 的肢体动作。“体态暗示”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用意、愿望表露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或明白教师的用意所在。体态暗示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特殊信息传递方式,尤其是在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课堂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能体现暗示的委婉特点,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集体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形成某种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来称赞,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教师可以叉开食指和中指作“V”形,称赞其高明,了不起。
同样道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新授句型 May I come in? Come in, please. 教师故意在临上课前安排一位同学去办公室取东西,学生自然就迟到了,只能在门口敲门:“I'm sorry. May I come in?”教师一边说:“Come in,please.”,一边用手势来表示,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然后教师再领读几遍,请学生再来表演,学生兴致勃勃地看了又看,练了又练,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就牢牢地掌握了这个句型。而且,在以后的课堂上,学生也能熟练地用它来表达迟到的歉意。这种方法依靠的是多次反复的训练对感官产生刺激,刺激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记忆就越牢固,从而逐渐使训练内容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的,最后达到不再遗忘。

(三)活动暗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难懂,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小学生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如果在教学中能把学习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内需力,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把活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富有创造性的英语教师,总是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游戏,表演唱,或是故事接龙,模拟交际活动等等,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Do you have any hobbies”时,教师新授完以后,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游戏——击鼓传花。要求学生在击鼓时有节奏地询问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weekends? 鼓声停时花在谁手里就由谁站起来回答。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放松大胆地展示着自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发性、随机性和潜在性的无意识刺激,更是对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起到了奠基和补充的作用,达到两者“双重交流水平”的和谐一致,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自我暗示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形象就像一部电脑,要由自己来编排数据和输入程序。你的生活环境,你的经历,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反应,你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的经验都会为你提供有关的数据信息。你通过反复编排把自己的形象输入“电脑”,于是,在你心灵深处就出现了一个能够指引你思维方式的自我意向。是谁在为你控制操作?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写名言警句提醒自己、自我形象设计、经验总结、教训启迪、自我激励等。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挖掘他们的潜力,善于运用暗示手段,给予激励和引导,激发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例如面对考试,我们也不妨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曾经第一,我就很有可能再成为第一。” “只要我保持冷静,我肯定能做好这份答卷。”

总之,教师要及时的、不断的暗示学生坚持与放松,用良性语言激励自己奋进。通过一次次反复的自我暗示,同一思想的不断敲击就会使它铭刻在潜意识中,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从开始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后来的自觉行动,学生将会沿着良性的轨道不断奋进。

⑧ 浅谈如何通过腹部呼吸和冥想达到暗示教学法的目的

丹田呼吸法就是腹式呼吸法。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则大鸣大放,而且在吐气时 α波 也持续出现。也就是说,屏住气息可以使得α波更容易出现。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成为α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识化)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同时它能增进脑内荷尔蒙内啡的分泌,有助於创造力的开发。

在冥想中最重要的是呼吸法,所果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法,无法实现深度冥想意识,所以,也可以说,呼吸法如何,将会决定冥想的成功与否。

⑨ 什么叫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到底是怎样的呢

暗示教学来法也叫“启自发式外语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他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而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的学习,总是把自己分成几部分:身体、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智等,它们总是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的学习能力。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组合。

⑩ 暗示教学法是什么

教学中运用人的无意识记忆,把人的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轻回松、愉快的环境答中不知不觉得到学生到知识的一种方法。暗示教学法的关键在于组织和创造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彩用一系列的暗示手段,如,优美的学习环境,轻松舒缓的音乐、节拍、抑扬顿挫的配乐朗读、逼真的情景的创设,演生动有趣的短剧,让学生参与到活泼的游戏中,这样,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适于引发学生无意识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全部的身心活动,把把有注意力诱导和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造成一个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超强记忆能力,最有效地掌握教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如教学《孔明灯》一课,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欣赏图画,学生都是故事谜,特别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他们仿佛看到了1000多年前诸葛亮发明孔明灯,利用孔明灯的情景,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有关孔明灯的一些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研究孔明灯的兴趣。

阅读全文

与教学暗示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