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产前如何做骨盆测量
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回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答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② 孕晚期骨盆内查是怎么测量的疼不疼
你好,阴道开口几指是一个估计值,并不是真的把手指伸进去测量。
③ 医生怎样给孕妇做骨盆测量
有两种外阴消毒后的骨盆内测量或是经肛门测量骨盆,是有点疼不过很快的
④ 内检测骨盆怎么测
正常:
1.骶耻内径(又称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应大回于12cm。此数值减去答1.5~2cm,即为真结合径长度
2.坐骨棘间径:测量时检查者将阴道内的手指扪触到两侧坐骨棘,只能估计其间距离,正常值为10cm。
异常:
异常结果:
1. 骶耻内径小于12cm。
2. 坐骨棘间径小于或大于10cm。
需要检查人群:凡有骨盆狭窄或初孕妇预产期前2周胎头尚未入盆者及多次难产史者。
⑤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及程序
1、髂棘间径
⑴协助孕妇伸腿仰卧位于检查床上。
⑵触清两侧髂前上棘,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
2、髂嵴间径
⑴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
⑵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25~28cm。
3、骶耻外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菱形窝上角;或相当于两侧髂嵴联线中点下1~1.5cm处。)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4、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⑴协助孕妇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
查看数据并记录。正常值为8.5~9.5cm。
5、出口后矢状径
检查者右手食指戴指套并涂润滑油后,伸入肛门,指腹朝骶骨方向与拇指共同协作找到骶尾关节后予以标记。若骶尾关节已固定,则以尾骨尖为标记,测量从标记处至出口横径中点间的距离,即为后矢状径。若后矢状径与出口横径之和大于15cm,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6、耻骨弓角度
⑴用左右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上面。
⑵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并记录,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⑥ 护师妇科骨盆讲课视频
您好,可以看一下我们网校的护师辅导视频,通过率很高的~
⑦ 骨盆测量是怎么测量的啊
亲,测量骨盆是不疼的,就是产检时医生用一个金属量器在肚子下边量一下就可以的,不要担心,一点都不疼呢!祝你好孕!
⑧ 怎样进行骨盆测量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经骨盆,盆骨径线大小直接影响分娩的顺利与否。因此,在妊内娠30周左右应进行骨盆测量。容
骨盆像一个无底的盆子,有入口、中腔、出口三个平面,产科医生主要通过阴道触摸来测量骨盆三个平面的径线。
骨盆入口
一般骨盆入口前后径较横径为短,以右手的食指及中指进入阴道,从耻骨联合下缘伸向骰骨卿,一般以大于11.5厘米为正常。
骨盆中腔
从阴道内侧坐骨棘间径(中腔横径),以坐骨棘间径为10厘米、坐骨棘不突出为正常。中腔前后径可从耻骨联合下缘中点向后摸,其与骰骨间距离正常为11.5厘米。
骨盆出口
骨盆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间径)约8厘米或以上,出口后矢状径加出口横径大于15厘米为正常,耻骨弓角度在80°或以上为正常。
骰骨
骰骨曲度应为弧形,几曲度平直或尾骨成鱼钩形均为不正常。
影响分娩的因素不止骨盆一项,产力及胎儿也会对分娩产生影响,因此,不单要测量骨盆,还要根据胎儿大小、位置及宫缩力作为分娩顺利与否的最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