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一般纳税人,主营VR硬件和内容开发。合同内容是帮助客户开发VR教学课程,16%还是6%依据
这应该属于服务业,应该按照6%的税率计税
② 什么是教育目的观
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称为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反映出社会对于受教育者的要求,是内教育工作者制定教育内容容,选择教育方法的向导,也是教育工作者检查和平价教育质量的依据,从而把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希望培养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要求。
(2)教学内客扩展阅读: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
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③ 教案中教学内容怎么写
教学目的。
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的引入
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训练内容
练习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因此无论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是何性质,都应在课堂上安排练习时间,而不应满堂灌。
小结和作业
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业则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有那些
我是呆哥说,感谢关注点赞评论打赏!
陈凯歌除了拍过《无极》之外,根据豆瓣分数排名,还有以下电影:
1、《霸王别姬》
豆瓣评分:9.6
主演:张国荣、巩俐、张丰毅
讲述了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⑤ 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的。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
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5)教学内客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以下几项:
1.定向功能
教学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定向开始。因此毫无疑问,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结构要素。
2.激励功能
心理学已经证明,动机是人的活动的推动者,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所需要的具体目标。
3.反馈功能
教学目标是一种给定信息,教学结果则是一种输出信息,但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条,因此一次性地通过教学手段一般不能直接得到与目标完全一致的结果。
4.强化功能
学习是艰巨的劳动,并非每堂课都充满趣味和欢乐。在许多时候,学习是不能吸引人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学生有顽强的毅力,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
⑥ 某学校教学楼建造案例中建设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某学校教学楼电造案例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观以及内容分别指代了三种含义意思。
⑦ 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虚拟场景考试系统教学光盘。里面是什么内容。
不是光盘是类似游戏的,拿个U盘,学校组织联系的时候去电脑上考回家,网上没有的,大概700到800M
⑧ 教学内容
第一篇 绪 论
第一章 晶体光学与岩石学概论
1.本章重点
主要为晶体光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习目的。
2.本章内容
(1)晶体光学的概念。
(2)岩石及其成因分类。
(3)岩石学及学习的目的。
(4)地球的圈层构造。
3.思考题
(1)什么是晶体光学与岩石学?
(2)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征。
4.参考资料
(1)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陈芸菁.1987.晶体光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3)汪相.2003.晶体光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4)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二篇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
第二章 晶体光学基础
1.本章重点
主要为光在传播中的双折射现象,光率体以及一轴晶光率体与二轴晶光率体的光学主轴和各种切面特征。
2.本章内容
(1)晶体光学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
(2)自然光与平面偏振光,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折射定律。
(3)光在光性均质体和非均质体中的传播特点,双折射现象,光轴。
(4)光率体:
均质体光率体:各方向折射率值相等。
一轴晶光率体:常光(No)与非常光(Ne);正光性与负光性;垂直光轴、斜交光轴、平行光轴(主切面)三种切面的特征。
二轴晶光率体:光学主轴(Ng、Nm、Np)、光轴(OA)、光轴面(AP)、光轴角(2V)、锐角等分线(Bxa)、钝角等分线(Bxo);正光性与负光性;垂直(Bxa)、垂直光轴、斜交光轴、垂直Bxo、平行AP五种切面特征。
3.思考题
(1)什么是光率体?
(2)简述一轴晶光率体垂直光轴、斜交光轴、平行光轴三种切面的特征。
(3)简述二轴晶光率体垂直Bxa、垂直光轴、斜交光轴和平行AP切面的特征。
4.参考资料
(1)李德惠.1984.晶体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陈芸菁.1987.晶体光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3)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三章 单偏光系统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1.本章重点
主要为矿物结晶形态、解理、颜色、突起、糙面与贝克线。
2.本章内容
(1)单偏光镜的装置。
(2)矿物结晶形态、集合体形态与切片形态。
(3)矿物切片上的解理、可见临界角、解理完善程度及解理夹角测定。
(4)矿物颜色、多色性、吸收性成因及公式。
(5)矿物切片的边缘特征、突起与糙面、贝克线、色散效应(折射率色散)、相对折光率高低的比较、突起等级的确定、闪突起。
3.思考题
(1)什么是可见临界角?简述解理夹角的测定方法。
(2)什么是贝克线?
(3)什么是闪突起?
4.参考资料
(1)李德惠.1984.晶体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0.薄片内透明矿物鉴定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
(3)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四章 正交偏光系统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1.本章重点
主要为消光、干涉色、补色法则、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和轴名测定以及干涉色级序、消光类型和消光角的测定。
2.本章内容
(1)正交偏光镜的装置、特点、调节与校正。
(2)晶体薄片的消光现象及消光位。
(3)正交偏光镜下光波的干涉原理,光程差及其决定光程差的因素,干涉色成因,干涉色级序及各级序特征,干涉色色谱表,异常干涉色。
(4)补色法则及主要补色器(云母试板、石膏试板、石英楔)。
(5)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及轴名测定。
(6)测定矿物干涉色级序、双折射率、消光类型、消光角、晶体延性符号,确定矿物光性方位。
(7)了解常见双晶。
3.思考题
(1)什么是消光现象?
(2)如何测定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及轴名?
(3)如何测定矿物干涉色级序?
4.参考文献
(1)李德惠.1984.晶体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季寿元,王德滋.1961.晶体光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五章 锥光系统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1.本章重点
一轴晶垂直光轴、二轴晶垂直Bxa切面干涉图的特点与应用。
2.本章内容
(1)锥光镜的装置、调节与校正。
(2)一轴晶垂直光轴切面干涉图的特点与应用。
(3)二轴晶垂直Bxa切面、垂直光轴切面干涉图的特点与应用。
3.思考题
(1)简述一轴晶垂直光轴切面干涉图的特点与应用。(2)二轴晶垂直Bxa切面的干涉图有什么特点?
4.参考资料
(1)李德惠.1984.晶体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陈芸杏.1987.晶体光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3)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六章 透明矿物的鉴定
1.本章重点
掌握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的鉴定特征。
2.本章内容
(1)初步掌握淡色矿物(如: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的鉴定特征;了解云母的鉴定特征;初步学会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及使用鉴定图表。
(2)基本掌握斜长石成分测定中最常用的垂直(010)晶带最大对称消光角法。
3.思考题
(1)简述石英类、斜长石类和钾长石类的光性鉴定特征。
(2)如何用垂直(010)晶带最大对称消光角法测定斜长石成分?
4.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教研室.1979.光性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三篇 沉积岩岩石学
第七章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1.本章重点
包括沉积岩和沉积学的基本概念、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以及沉积岩的常见沉积构造。
2.本章内容
(1)沉积岩、沉积岩岩石学和沉积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沉积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沉积岩的分类。
(2)母岩的风化作用及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机械搬运与沉积作用,化学搬运与沉积作用,生物搬运与沉积作用,沉积分异作用,沉积物重力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4)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及特点,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及表生成岩作用。沉积后主要作用类型: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矿物的多形转变,溶解作用。
(5)沉积岩构造的分类,流动成因的构造: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曝露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复合成因构造。
(6)沉积岩的颜色,原生色和次生色。影响岩石颜色的因素及研究沉积岩颜色的意义。
3.思考题
(1)简述母岩风化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2)成岩作用分为几个阶段?常见沉积岩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哪些?
4.参考文献
(1)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曾允孚,夏文杰.1985.沉积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3)冯增昭.1993.沉积岩石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5)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八章 陆源沉积岩
1.本章重点
主要介绍碎屑岩的物质成分和碎屑岩颗粒的结构、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结构、杂基的结构;砾岩的概念与岩石类型;砂岩的成分分类方案与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的岩石学特征以及黏土矿物的主要类型。
2.本章内容
(1)陆源碎屑岩的概述。碎屑岩的物质成分:陆源碎屑、填隙物和孔隙,成分成熟度。碎屑岩颗粒的结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颗粒表面特征。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结构、杂基结构、孔隙结构、结构成熟度、粒度分析。
(2)砾岩和角砾岩的概念和分类。砾岩的岩石类型:石英岩质砾岩、岩屑砾岩、纹层状砾质泥岩、块状砾质泥岩。砾岩和角砾岩主要成因类型:滨岸砾岩、河成砾岩、冰碛砾岩、残积角砾岩、岩溶角砾岩、成岩角砾岩和砾岩。
(3)砂岩的概念和分类,重要分类方案的评述,本课程采用的砂岩分类。砂岩的主要类型(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及其岩石学特点。
(4)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分类、主要岩石类型和成因。
(5)泥质岩的概念及黏土矿物的主要类型。泥质岩的结构、构造和颜色。泥质岩的分类及主要岩石类型。
3.思考题
(1)简述砂岩常见的胶结类型。
(2)试述砂岩的成分分类方案及其意义。
(3)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的主要岩石学特征是什么?
4.参考文献
(1)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曾允孚,夏文杰.1985.沉积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3)李文厚,柳益群,邵磊.1990.沉积岩实习.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4)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九章 火山碎屑岩
1.本章重点
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的概念,火山碎屑物质,火山碎屑结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常见火山碎屑岩的岩石类类型。
2.本章内容
(1)火山碎屑岩的概念。
(2)火山碎屑物质:岩屑、晶屑、玻屑。火山碎屑岩结构构造特征及颜色。
(3)火山碎屑岩的分类与命名。火山碎屑岩的常见岩石类型:熔结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沉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标志。
3.思考题
(1)什么是凝灰岩与熔结凝灰岩?
(2)什么是假流纹构造?
4.参考文献
(1)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曾允孚,夏文杰.1985.沉积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十章 内源沉积岩
1.本章重点
主要为碳酸盐岩的研究进展,碳酸盐岩的结构,粒屑灰岩中常见粒屑颗粒的类型,石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形成机理以及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2.本章内容
(1)碳酸盐岩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3)碳酸盐岩的结构:颗粒(内碎屑、生物碎屑、鲕粒、球粒及藻粒)、泥、胶结物、生物格架及晶粒。
(4)碳酸盐岩的分类和命名:成分分类,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方案简介),本课程采用的石灰岩分类和命名原则及白云岩分类。
(5)白云岩的生成机理:毛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等。碳酸盐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和胶结作用、矿物转化和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压固作用。
(6)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蒸发岩的一般概念。
(7)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蒸发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地质分布。
3.思考题
(1)什么是粒屑结构?说明常见颗粒的类型及特征。
(2)简述石灰岩的结构及成因分类方案。
(3)说明白云岩的形成机理。
4.参考文献
(1)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冯增昭.1993.沉积岩石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3)李文厚,柳益群,邵磊.1990.沉积岩实习.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4)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四篇 岩浆岩岩石学
1.本篇重点
主要为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的成分,岩浆岩的结构及岩浆岩的分类。
2.本篇内容
(1)岩浆岩的概念。
(2)岩浆岩的成分。
(3)岩浆岩的结构及岩浆岩的分类。
3.思考题
(1)什么是岩浆和岩浆岩?
(2)简述岩浆岩的结构。
4.参考文献
(1)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五篇 变质岩岩石学
1.本篇重点
主要为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及变质岩的分类。
2.本篇内容
(1)变质作用的概念与分类。
(2)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3)变质岩的分类及常见变质岩的类型。
3.思考题
(1)什么是变质作用?
(2)简述变质作用的分类。
(3)简述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4.参考文献
(1)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刘林玉.2012.晶体光学与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