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
0以内进位加法
1.有趣的鱼胡子!
数学问题:
鱼的胡子:鲤鱼有4根胡子,鲶鱼有8根胡子,泥鳅有10根胡子。
(1)鲤鱼的胡子比鲶鱼少多少根?
(2)鲤鱼和鲶鱼一共多少根胡子呀?
(3)两条鲶鱼有多少根胡子?
(4)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问题解答:
(1)8-4=4(根)
(2)4+8=12(根)
(3)8+8=16(根)
(4)只要孩子能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都可以。
网络阅读:
小朋友想不到吧!鱼也长胡子!让你更想不到的是鱼的“胡子”还有很多妙用呢!鱼是用它的胡子(也就是鱼须)来尝味道的。鲶鱼就是用鱼须来感觉味道的。鲤鱼的胡子实际是它们的触觉和味觉器官。泥鳅主要通过胡须的触觉和味觉作用在水层底部感受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
哈哈!鱼的胡子真有趣!
2.像花朵一样的海星!
数学问题:
海星走得很慢,每分钟只能在海底移动5至8厘米。照这样计算海星2分钟至少能移动多少厘米,最多能移动多少厘米?
问题解答:
(1)5+5=10(厘米)
(2)8+8=16(厘米)
网络阅读:
海星两分钟最多走16厘米,小朋友拿出你铅笔盒中的直尺看看16厘米有多长!是不是很短的呀!
海星是生活在大海中的一种棘皮动物,它们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果海星的腕、体盘受损或自切后,都能够自然再生长出来哦!海星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海星。
3.小朋友知道红牌和黄牌吗?
红牌罚下 黄牌警告
数学问题:
在体育中裁判对运动员的行为会出示黄牌和红牌。在2006年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简称世界杯)上的荷兰队和葡萄牙队比赛中,主裁判共向葡萄牙队出示了9张黄牌和1张红牌,向荷兰队出示了7张黄牌和3张红牌。
(1)在本场比赛中,主裁判共出示了几张黄牌?几张红牌?
(2)在本场比赛中,主裁判共出示了几张牌?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解答:
(1)9+7=16(张) 1+3=4(张)
(2)16+4=20(张)
(3)只要孩子能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都可以。
网络阅读:
小朋友,你知道红黄牌的由来吗?红黄牌发明者为英国裁判阿斯顿。他偶然间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时突发奇想,若是利用这醒目的红黄指示信号来约束警告那些严重犯规的足球球员会如何呢?
阿斯顿于是利用他在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担任主席职务之便,极力推广他的红、黄牌制度。终于,在1970年世界杯赛上,包括红、黄牌在内的几项“阿斯顿建议”被正式采用。可以说,他的这一发明给足球运动带来了一次历史的飞跃
4.你知道奥运会吗?
数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于1984年第一次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这次历时半个月,有140个国家参加的盛会中,共夺得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
(1)获得的铜牌数比银牌数多几枚?
(2)获得银牌和铜牌共几枚?
(3)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问题解答:
(1)9-8=1(枚)
(2)9+8=17(枚)
(3)只要孩子能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都可以。
网络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1896年4 月6日-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的雅典举行。
2. 体育微教案怎么写
一般的体育教案是有个教案本子,大概列出了教学目标之类的,时间地点。
我手头只有当时安版排网球权培训时的教案。大概列一列给楼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吧。
教案
内容,网球上网截击动作训练
课时安排,3课时
1,教学目标,上网截击动作。(这里楼主可以改成飞碟球出手全套动作之类的)
1-1,上网握拍法(大陆式),顺带复习东方式和西方式握拍。
1-2,上网移动步伐(交叉步练习)。
1-3,网前手型(正手+反手)
1-4,网前拉拍动作(正手+反手)
1-5,网前站位
1-6,单双打网前战术分析
2,训练计划,上网截击练习。
2-1,网前手抛球定点练习
2-2,网前手抛球移动练习
2-3,不持拍网前手型练习(正手+反手)
2-4~2-6,网前持拍练习(内容,次序同上三)
2-7,底线上网跑动练习
2-8,底线上网连贯动作练习
2-9,触网和过网击球规则讲解
3,教学重点难点。
3-1,持拍手型纠正
3-2,网前出手上步时机选择
3-3,重心问题,垫步问题
3-4,出手时机问题
4,注意事项。
4-1,网前截击切记保证学生安全
5,其他
订场事项
球拍管理事项
网球用球管理事项
签字:XXX
3. 教学设计比赛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情况下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1.说课比赛2.普通话比赛3.粉笔字、钢笔字比赛4.微型课比赛5.教学设计比赛6.教学课件比赛7.板书设计比赛8.间笔画比赛9.教育演讲比赛10.公开课比赛
4. 幼儿园微课程爱大自然的教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间的联系,并了解其特征。 情意目标: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理解,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加强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运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初步认知和表达,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灵活性。锻炼其模仿和表达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学会各个感官的运用和交结是有一定难度的。 活动准备 活动热身: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业:回家细心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是通过看电视观察一些动物,第二天开展活动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写、画、表演(动作或声音的模仿)三种方式中的其中两种表达出自己对某种动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活动准备: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几个小组,以竞争的形式打分,每个人可以不计次数的上台,次数越多,表达得越好,表达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最后评出冠军组、亚军组,并得到老师的奖励(什么奖励暂时保密),悄悄准备好与全班人数相符的奖状。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开始环节:师生一同大声喊出“我爱大自然”的活动标题,并分小组进行一个小组一个字的合唱式呐喊。“我-爱-大-自-然”,继而音乐“春天在哪里”响起,大家随意的手舞足蹈的乐一乐,师生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基本环节: 1.宣布《我爱大自然》活动开始,每个组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当小组长。然后让同学们开始举手上台,用自己准备好的方式将自己观察好的动物表达出来。 2.强调纪律和要点:举手的小朋友按先后秩序上台,插队者取消参与活动的资格。上台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画面的时候,台下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发出噪音者同样取消资格。每当一位小朋友表演完毕,台下“观众”可以发表评价、意见以及意见分歧。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欢迎,必须在他下台时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要负责鼓励组员上台,为小组加分,争得荣誉。 结束环节:刚才的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兴致很高。按照分数评选出冠军组和亚军组,增加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然后开始评选并且颁奖。音乐“种太阳”轻声响起。给每个上台的同学都发放奖状,有“最佳表演奖”若干张,“最佳模仿奖”若干张,“最佳表现力奖”,“最具风格奖”……没有上台的同学发放“好观众奖”、“最佳纪律奖”,总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奖状,时时有掌声,处处有笑声。 延伸环节:给孩子们讲述一些有关大自然的生物常识,如:生物链、生物的发展历史,等等。并告诉孩子们森林与大自然动植物存在的重要性,号召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5. 微型教案与一般教案有何不同
通常把教师的课堂板书称为“微型教案”,它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更是教师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权.它往往充分利用简洁的高度概括的词语,分明的形象的线条,以及醒目的图形符号,来解析教材内容,揭示教学重点难点,展示优美的直观形象,因此一幅优美的富有创意的板书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教艺,融合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审美素养,反映着教师综合的教学能力,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一般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