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儿趣味识字怎么教
在教孩子识字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和孩子订任何进度和标准。既然是游戏,家长就要发自内心地认为是游戏。不要有任何形式上的测验和考试。孩子对曾经学过的字一旦犹豫时,决不为难孩子,家长马上再重复一遍帮孩子巩固一下就好了。孩子兴趣转移的时候,决不要勉强,第二天再说。让孩子学得轻轻松松,开开心心!不要让孩子认为识字是件很苦的事,那样,识字教学就会很难进行下去。记着:关键是孩子要有兴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就不要继续下去,第二天换个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常换一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识字兴趣。识字不在于什么时候开始教,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心,在生活中随手拈来,随时都可以教孩子。1、用字卡做游戏如在纸上写个“火”你告诉宝宝这是火字,然后你问他:“着火了,我怎么才能灭火呀,用什么?”他会说好多,如说水你就在纸上写个水字,然后用这字来给火字弄灭。再就告诉宝宝,在火字上面写一横就是“灭”字了。2、硬纸剪成长方形,按宝宝和你的脑形制成头套,套在脑上,然后用大纸写上他喜欢动物的名称贴到头套上去,你也选一个,二人一起玩,不一会宝宝就都能认识这些字了。3、让孩子在家卖东西玩,可以用卡片来当钱币。比如宝宝要卖豆子玩,我就用卡片来买,这样就认识了几个字。我说:“我用“刷”字来买你的黄豆。”他就收卡片给我黄豆。玩得很开心。只要孩子高兴就好,因为心情好了学的东西只一遍就都能认识。4、将所学的字分类。如学习带有足字旁的汉字:跑、跳、跺、踢。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动作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如拿起字卡跑,我就带着宝宝去跑,再问他:“我们是用什么跑呀?”“脚”我就把脚字卡贴在墙上,然后再举牌跑。会了“跑”也贴在墙上了。就这样一直玩下去“跳、跺、踢”,最后都把它们贴在了脚字的四周。准备明天还玩。手字也可以这么展开了。5、运用识字卡片对孩子进行认知自然的教育家长把蚂蚁、蟋蟀、知了、蝈蝈、蚕、老虎、猴子等画片放在一起向孩子提问:“什么虫爬?什么虫跳?什么虫树上唱?什么虫草里叫?什么虫月月换外套?谁把尾巴当棍子?(老虎)谁用尾巴做钩子?(猴子)谁把尾巴当凳子?(袋鼠)谁用尾巴做被子?(狐狸、松鼠)谁把尾巴当掸子?(牛、马)”让孩子在寻找卡片的过程中认知这些昆虫、动物的特征。
6、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一些词组贴到墙上,让小孩子们正念和倒着念,这样不只是为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还锻练他的逆向思维开发他的右脑呢!如,先来些简单的:“小兔,兔小。”“知识,识知。”“大人,人大”有的换了有实质意思,有的没什么实质意思,有没有孩子都很爱玩,,如“睡帽帽睡”孩子总会自己笑着去念,帽子睡了。这也是培养小孩子的培养孩子想象和思维能力。
7、让宝宝在墙上用卡片贴句子。一起贴10个字,然后我们一起念,这是我昨天实施的方法,很有效今天早上让他自己念都会。取下来打乱也没问题。为了让他感兴趣我们的卡片山都到屋顶了。宝宝站在桌上边贴边笑,再高的地方我们在放上椅子。
8、买菜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蔬菜名称及相应的汉字:青菜、黄瓜、萝卜、茄子、蘑菇。请小朋友去帮忙买一些菜回来。现在我们一起到菜场看看有些什么菜好吗?出示字卡对应实物引导幼儿逐一认读。
9、魔筒游戏:用汉字连成一句话。准备:长形圆筒、纸圈(写有汉字)。玩法:将纸筒上的字转一转连成一句话。
10、找位置游戏 ,在纸上画象棋盘的格子,硬一点的纸板剪成与棋子一样大的圆形,分别写有汉字。其中水果类5张,如:梨、苹果、桃、杏、西瓜;干果类5张,如栗子、核桃、枣、花生、榛子;蔬菜类5张,如白菜、土豆、茄子、辣椒、黄瓜;农作物5张,如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大豆。也可在棋子上写其它类物品的名称,如家禽类、植物类、文具类、乐器类等,另外5张子写上不属于上述各类的其它汉字摆在棋盘中。.将棋子字朝下,打乱摆放在棋盘的粗格子里,大人和宝宝分别站在棋盘的一方,轮流翻棋子,每人认一类棋子。(如甲找水果、乙找干果、丙找蔬菜、丁找农作物)。翻到自己要找的棋子后,就把字翻过来,正面朝上放在自己一侧的格子里;如翻不到自己要找的棋子,仍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去翻它。反复轮流翻棋,谁最先找够自己5枚棋子,谁为胜。
不必要他一次就全会,只是玩玩而以,不会大人反复告诉他们。要他们开心就好,一爱玩,就自然而然的都会了。12、变魔术游戏 孩子认识“口”字后,可以教她口可以变成很多字,日、田、电、由等等,这样孩子就会很有兴趣,一心想变出更多的字,多写写,孩子就认会很多字了,比如:一二三王 主 玉 全 金。13、儿歌识字法:第一次教孩子识字,我用的是儿歌识字法。先教孩子背儿歌,再把儿歌打印出来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我记得第一次背的是《香山红叶》;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第一天先教“片、两、四、五”四个字(因为一、二、三这三个字比较容易,孩子一教就会),指读仅前面两句(仅打印了前两句),孩子已会背,读起来也比较轻松。第二天再打印后两句。教六、七、八、九、香、山这六个字,继续指读。第三天先教红、叶、满、天这四个字,先指读后两句,巩固几遍。最后全文出示,让孩子完整地指读。14、“今天我是老师”:新教几个字,把字卡贴在墙上,让孩子做老师。孩子拿根小教棒,大人们坐在凳子上做小朋友上课。小老师读一遍,大朋友们跟一遍。(跟孩子常这样巩固识字,孩子兴致很高,效果可想而知。)
15、复习巩固法二(蝴蝶飞舞):孩子认识了不少字,由于孩子仅凭记忆识字,需要常巩固才不容易忘记。跟孩子玩个蝴蝶飞舞的游戏孩子一定会很乐意接受:把所有的字卡给孩子,让孩子读一个扔一个(随意扔)就像飞舞的蝴蝶一样,孩子读得快,飞舞的蝴蝶就多,再加上大人的夸奖,孩子会越读越起劲。读了一遍一定不会过瘾哦!16、认识指示牌,找相关的目的地,角色互换让孩子开车带大人出去玩。模拟路边挂路牌如,动物园、学校、商场、超市、幼儿园、菜场、活动室、医院、工厂、农田、城市名等)。带孩子逛超市,见到有些商品上相关字后读出来。什么脑白金、黄金搭档、上好佳、康佳等能说上一连串。如果孩子想买什么玩具食品让孩子读出了字才买,不认识的问妈妈,下次再来读出来了才买。(有时候孩子在超市里转了一圈,再拉着我去,跟我说,妈妈我认识了。没办法就只能买罗!相信孩子这些字一定会记忆深刻)所以说超市真是孩子们的大学堂,你们也不妨多去玩玩。 http://www.art-child.com/school/lunwen/mslw/200609/786.html
Ⅱ 幼儿识字好方法有哪些
、游戏识字法。孩子最喜欢游戏,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立体早教法”有句名言,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 例如:1、表情识字:笑、哭、眨;2、动作识字:站、爬、捏;3、教小动物“识字”;4、文字当物识字;手心手背猜字;5、谜语识字等等。 二、趣味阅读识字法。即在读书中识字,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小朋友,跟我念”,边读边指即如是也。 1、英国20位高级教育家认为,帮助幼儿识字的最好方式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大声地、一遍遍地念着孩子爱听的故事; 2、看地图识字; 3、学音乐识字; 4、读经典故事识字等等。 5、学儿歌,识字; 6、学古诗,认字; 7、顺口溜识字; 三、环境熏陶识字法。 1、户外的广告、招牌、标语、路牌、门牌等培养认学兴趣; 2、家庭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贴)相应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 3、食品袋、电视节目等到处都有视觉语言,都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1、认名识字; 2、活动识字; 3、观察自然识字; 4、购物识字等等。 5、吃东西识字; 6、人体感觉识字; 7、认物识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您可以根据您家孩子的自身特点来灵活运用,千万不要过于模式化。 倍比学语的识字产品,很适合2到10岁的幼儿学习。将识字融于游戏和动画当中,记住了孩子的兴趣点有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而不枯燥的事情,这是一把万能的好钥匙。一幅图画一个汉字,教幼儿识字的方法这么简单。采用右脑联想记忆方法,将汉字变成图画,将不好记忆的汉字变成了很好 记忆的图画,让您的孩子过目不忘,大大提高少儿识字的效率和识字的积极性。
Ⅲ 幼儿识字有哪些好的方法
1.生活化的内容。上一期谈到孩子的认知基础是生活经验,一个没有见过飞机实物或者内飞机图片的孩容子很难对飞机有恰当的认知,识字也是如此,“飞机”的文字符号对幼儿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孩子有相关的经验才能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所认识的汉字也才能形成意义并成为孩子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推动孩子的符号世界和经验世界的互动,促进智力发展。比方说可以在家的墙上贴上一些白纸,如孩子哭了、笑了、起床了、刷牙了、吃饭了等等与生活有关的字词句呈现在上面供和孩子交流时使用;周末出游了,回来后可以在墙纸上图文并茂地写下一天的见闻,幼儿总是对与自己有关的符号和图形感兴趣。
2.随机性的方式
生活化的内容就要求有随机性的方式,教幼儿认字不能模仿规范的教学,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打开一本书按顺序地教孩子,而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当下的生活现状在不经意间呈现和重复使用文字。
选择随机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幼儿阶段孩子的兴趣易变化不稳定,注意的持久性弱,因此要抓住时机恰当地向孩子传递信息和文字符号。随机不是随便,而是父母在高度教育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为。
Ⅳ 幼儿园儿童识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识字环境
我们幼儿园是小学附设的幼儿学前班,幼儿园的特色就是搞好幼小衔接,为此,我们开设了识字教学。首先我们布置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识字环境。借鉴电脑识字法的图与字的结合,我们把字和物结合在一起,在幼儿园的天棚和墙壁上,我们装饰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的下面,我们都做上了精致的汉字卡片,孩子们在欣赏小动物的同时,会自觉和不自觉的认识这些关于动物的汉字。
二、识字活动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幼儿园实施主题性教学活动。在主题性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渗透汉字教学,在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会幼儿"春天,春风,春雨,柳枝飘飘,鲜花满园"等汉字,在以冬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会幼儿"冬天,寒冷,暖气,北风呼啸,大雪飘飘,"等汉字。每一次具体活动,都根据主题教给幼儿新的汉字,比如在常识的"学称呼"课上,我们会教给幼儿"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姑姑、姨妈"等汉字,在计算课上我们把"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等汉字教给幼儿,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并没有负担,而且很敢兴趣,也容易理解汉字的意义,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识字和说话结合起来,为幼儿以后的作文奠定基础。
单独的识字,孩子们会感到枯燥,借鉴韵语识字的"整体输入,定位联想"的快速识字法,我们把要学的字,和一段语言联系起来,比如"今天
天气晴朗,风儿轻轻,柳枝飘飘,燕子呢喃,小鸟欢唱"这一段话中要学会"晴朗,欢唱"几个汉字,孩子们容易理解汉字的意义,学得轻松。我们又进一步延伸,让孩子们自己说一段话,这段话中必须有这几个汉字。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次我教孩子们认识"桥"时,有个孩子竟然说了一个小故事,她说"有一次,我爸爸给我到集市上买了几条金鱼,我非常喜欢,天天喂它鸡蛋什么的,可是小鱼还是不高兴,有一条快要死了,我就想,小鱼可能是朋友太少才很难过的,还是把它放到小河里去吧,那里有很多的朋友,于是,我爸爸就带着我到了弥河大桥上,把小鱼撒到了小河里,我在桥的旁边站了一会儿,看到小鱼在小河游来游去可高兴呐!",大部分小朋友都能把所学的汉字,利用一段话说下来。我想,这种训练,对孩子们将来的作文一定很有好处的。
四、识字和游戏结合起来。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识字,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不管是传统游戏、还是体育游戏、娱乐游戏、智力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等,都可以与识字结合起来。我们注重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 比如在自由活动时间,看到很多小孩喜欢蹲在地上反牌打卡,我就想:何不用这些卡片和汉字联系起来?于是,我们制作了很多识字游戏卡片,并规定了一些字是赢方,比如,今天是星期五,我们就规定"今天是星期五"这几个字是赢方。这样幼儿在宽松自然的游戏中就认识了很多汉字。
五、走出小房子,到社会中去识字。
我们幼儿园经常带领孩子们走出小院子,去观察社会,欣赏大自然。在观察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忘记教孩子们认识汉字。走到哪我们学到哪,走到广场上我们认识"广场",站在工厂前,我们认识"工厂",来到百货大楼,我们认识"百货大楼"。这种识字方式孩子们也很感兴趣。我们还告诉孩子们在节假日,如果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游玩,不要忘记认识汉字。
Ⅳ 怎样教育幼儿识字教案
中班识字活动教案
情况分析:
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幼儿通常都会注意到生字中出现与学过的字中偏旁相同或样儿类似的字,有时还会混淆,这无疑对识字教学产生了小小的阻碍,但同时也是一个启发,为何不利用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汉字特有的结构反过来帮助孩子认识汉字呢,例如:有些偏旁相同的汉字本身就有一定的联系,“桃、树、橘、林”这些字都以“木”为偏旁,而且都与“木”有关。在教孩子认识字的同时,又让孩子区分了这些字,也培养了孩子对识字的兴趣。
活动内容:
识字活动——与木有关的字
活动目标;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二、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木”字作偏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特点。
三、培养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一)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等的图片若干;“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的大字卡一套;自制(柳树、桃树、松树、枫树)多媒体图片;森林、桌椅、李、橘的大字卡一套,一个很大的木字;自制小珍珠若干;自制儿歌大挂图一幅。
(二)、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理解了一些木字旁的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幼儿逐一说一说上面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看几棵树,然后说一说它们都是些什么树?(柳树、桃树、枫树、松树)
二、 猜谜语,学字宝宝。
1、师:小朋友们都能很快的说出这些树的名称,那是因为每棵树都有不同的样子,接下来,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猜谜语,谜底就是这些树中的一种,看看谁先猜出来。
谜语:什么树爱梳麻花辨儿(柳树)
什么树爱挂亮宝石(桃树)
什么树爱摇小红旗(枫树)
什么树爱举小宝塔(松树)
幼儿猜对后将原来掩着的谜底翻过来,带领幼儿朗读。
2、分组读:“伸长脖子”朗读游戏。
教师拿着字宝宝带领幼儿熟悉,每到一组幼儿面前,故意将字宝宝离幼儿一段距离,要求幼儿不能离开座位可以伸展身体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转换声音的大小来吸引幼儿朗读的兴趣。
三、找到字宝宝的共同的地方,引出它们是一些与“木”字有关的字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这些字宝宝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这些字宝宝里藏着一个相同的字)引出“木字”,教师手拿木字让其从黑板后缓缓而出。
老师总结:中国的汉字可真有趣,今天咱们学的字都以“木”字为偏旁,而且这些字都和“木”字有关。
4、请幼儿在花瓣桌上找一找,找出已经学过的和木字有关的字,并读出来。
三、 识字游戏
1、 游戏:连线。请幼儿把字宝宝和相应的图片用线连起来。
2、 游戏:捞珍珠。请幼儿站在椅子上扮演潜水员下海捞珍珠,打捞珍珠前先把字宝宝读对了,然后“潜水”捞珍珠。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勇敢的潜水员,不怕风,不怕浪,来把珍珠捡。
3、 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我们的火车快快开,不要你把车票买,只要你把字宝宝读出来。读对的幼儿就请他上车。
Ⅵ 幼儿识字方法有怎么教
幼儿识字量的多少,关乎到幼儿将来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幼儿识字成为家长们最越不过的坎。很多家长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就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会让孩子对学习识字产生烦感造成学习压力。教幼儿识字家长们应该跟孩子进行文字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识字,不仅识字快而且孩子还会对学习识字产生兴趣。
识字方法如下:
1.激欲法
玩法:在识字前想法调动孩子的情绪、唤起兴趣,激起求知欲。如有人教孩子和字“交朋友”,说字是人的好朋友,它可以告诉你好多故事,好多知识,认识的字越多,朋友越多,知道的事情也就越多,将来干的事就越大,如当汽车司机、飞行员,这样孩子就十分想和字交朋友,并且想交很多朋友。
2.给字搬家
游戏玩法:把将要复习的生字贴在家里或幼儿教室的门上,父母或老师说:“宝宝,我们要把字宝宝搬到书房去,请圆圆把某个字宝宝搬到书房。”搬对了,给以掌声鼓励;搬错了,家长或老师以身作则,给孩子进行指证。直到生字搬完为止。
磁性识字卡片
3.快乐魔方
玩法:家长或老师将要复习的生字写在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坐在床上或者是地上让宝宝来抛,小方盒落地后,哪一面朝上,就请念出它的名字,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物字法
玩法:将孩子熟悉的家俱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字,一边指着物体和字,一边念物体的名称和字音,多次反复就会形成音形结合的条件反射,就把字记住了。
4.小演员游戏法
玩法:如果要复习的生字是幼儿可以用动作来表现的,家长或老师可以出示字卡请宝宝当小演员来表演相应的动作,如出示“跳”字,孩子看后,原地跳几下。
5.照相游戏
玩法:家长或老师出示字宝宝,孩子给字宝宝照相,幼儿念三遍字后,说“咔嚓咔嚓咔嚓”。
磁性识字卡片
6.送字宝宝回家
玩法:家长或老师长将儿歌或故事中的生字空出,幼儿齐念儿歌(或故事),念到空白处时,请幼儿找出所缺的生字字卡,放到空白处。
7.摘果子游戏
玩法:把字卡做成各种水果状贴在大树上,请孩子上来摘果子。宝宝摘下果子后,如果念出果子后面的字宝宝,就把果子奖励给宝宝。
8.捉迷藏
玩法:学完生字后,家长或老师可以将其中一生字盖起来,让孩子闭上眼睛,请宝宝猜一猜是哪一个字宝宝藏了起来。
9.少了谁
游戏方法:把所学的字张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注视几秒钟后闭上眼睛,迅速拿掉其中一字,让幼儿观察一下少了谁并说出其名字,然后亮出该字,让幼儿加深记忆。
磁性识字卡片
10.字卡识字
玩法:把《全脑识字卡》里头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宝宝们读出这个字。爸妈或老师陪读做玩字游戏 ,提高宝宝对识字的兴趣 ,组织语言将字打乱然后重排 ,巩固所学汉字,再加上翼趣全脑识字卡特有的组词、延伸造句,每天早晚坚持10分钟学习很快即可实现自主阅读。
11.童话乐园识字
在小编看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离不开童话故事,离不开动画片。在我们长大了,可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如今有一些游戏软件,里面有一些故事书,让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识字。
12.同找类法
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江”“河”“湖”“海”偏旁都是三点水,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和水有关的;“鸡”“鸭”“鹅”这些字里都有一个“鸟”字,而这些东西也都和鸟儿长得很像,都属禽类;“雾”“露”“霜”都是雨字头,都是跟天气相关的;还有人字旁等等。
13.写日记法
把孩子喜欢做的及当天做过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成短篇日记,再打印出来跟孩子一起指读;要有针对性的认字,着重其中的几个字或几个词组。区分字体大小及颜色,孩子印象深刻,一下子就记住了。
14.文字分解法
把字体分解成部首来帮助记忆。如“娶”字,告诉孩子是由“耳、又、女”三字组成。
以上的幼儿识字方法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家长们在教育幼儿识字时要有耐心多陪伴孩子督促他们学习识字。小编也家长们推荐几款优力优磁性识字卡片来辅助孩子学习识字有:磁性识字卡片、磁性甲骨文游戏字卡以及动物磁贴。
Ⅶ 幼儿识字的认知规律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规律教学汉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否则,不仅会降低识字效率,而且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要了解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就要从了解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入手。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看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特殊的认知活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一般的认知因素既相同,又有区别。一般的认知因素包括感知、思维、实践三因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则包括感知、思维(主要是理解)、记忆、运用四因素,学习过程中的诸认知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是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
儿童学习汉字必须统一地掌握字的音、形、义,既要通过听觉、视觉感知字音和字形,又要理解字(词)义,还要记住字的音、形、义,达到能在书面语言中会写会用之目的。其实,这就体现了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的认知过程。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的过程,也都是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过程。尤其是字(词)义的掌握,首先要通过具体事物、形象、动作等感知字(词)义,进一步理解字(词)的概念,能解释说明字(词)的含义、用法,并要记忆,进而达到能在语言中运用;缺少其中的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如从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形成识字能力来讲,就更要以认知规律为指导了,因为识字方法的掌握和识字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师讲一讲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学生在识字的实践中,不断地感知、理解、记忆、运用才能形成。所以,不论是学习一个字还是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都必须以儿童的认知规律为指导。
二、汉字教学要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
儿童的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这一发展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各年级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认为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教学具体形象,让儿童易于接受。
刚入学的儿童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他们记忆力虽然较强,但是也很容易忘记。针对这些特点,教学汉字大都是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相对的)。例如,一般的识字教材大都采用看图识字形式,将独体字(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编在前面,因为独体字的笔画相对较少,结构也相对简单,字义(词义)易懂(实词多),符合儿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上要分散难点,多采取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广大教师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汉字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更符合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