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教学玩具

幼儿教学玩具

发布时间:2020-12-20 22:01:32

Ⅰ 幼儿园需要哪些大型玩具

1、体育活动器械:蹦床、攀登架、平衡木、滑梯、秋千、跷跷板、钻圈或拱形门回、幼儿答体操圈、体操垫、高跷、皮球、跳绳、哑铃等。
2、角色游戏玩具:娃娃、木偶、小家具、各种小玩具、头饰教具等。
3、结构游戏玩具:积木(小型、中型、大型)、结构玩具各种积塑插件、各种巧板、拼图、接龙、串珠等。
4、砂水教玩具:砂池、砂水配件、各种模子、水上玩具等。
5、科学启蒙玩具:小风车、陀螺、万花筒、放大镜、地球仪、磁铁块、巧板、计算器、钟表模型、量杯、天平、塑料彩棍、逻辑几何块、计算卡片、
昆虫盒、水杯、挂图、幻灯片、寒暑计、温度计、电磁游戏盒、教学试验盒、地球仪、镜面教具、幼儿认识器等。
6、美工教具:美工教具盒、12彩色水笔、幼儿油画棒、蜡笔、图形块、泥工板、调色板、小面板、小画架等。
7、音乐教具:钢琴、小铃鼓、儿童简单打击乐器、鼓等。
8、劳动工具:喷壶、儿童铁锨、小铲子、小锤子等。
9、活动室专用设备:电视机、风琴或手风琴、收录机、幻灯机、贴绒板、木偶台、幼儿书架等。

Ⅱ 幼儿园教玩具管理措施(方案)

一、统一配备,避免无计划现象

每学期在班级原有固定资产登记的基础上,拟定计划,有专人购置,将物品统一发放到每个班级,对一些消耗品,也规定使用时间,幼儿园开展特色教育,对特色班需要的东西,是由教师根据需要自己添购,并将购回的物品进行登记。时间长了,管理人员就掌握不到班级里具体有什么?还缺少什么?常常出现重复购置,有些教学具一次性使用后,班级不再需要了,堆放在储物柜里,其他班级还需重新添置。为了避免无计划现象,可委派年级组长根班级计划,统一购置、调配,投放到需要的班级,避免了浪费现象。

二、班级包干,养成精打细算好习惯

每个班级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用品,还是存在差异的,可是,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教师看到别的班级有的东西,她不论自己需要不需要也弄一份。为了防止跟风现象,实行班级包干,使老师根据本班实际需求,精打细算,正所谓,钱要花在刀刃上。如:蒙氏教具中有许多东西是通过老师反复操作,不断积累经验,而设计出来的。有的可以发动家长共同参与的,就利用家长资源,多方位、多渠道为班级解决一些操作性教学材料。自从幼儿园有了过塑机,教师将许多图片拿来过塑,一学期下来,单单过塑纸就用掉50包。为了减少购置费用,将实行班级包干,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使教师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三、精致完美,经久耐用

幼儿园教师自制的教学具非常多,材料大多是不同类型的纸,如卡纸,泡沫纸,即时贴等。如:在开展教科研活动时,教师自制的火山模型是用卡纸做的,幼儿进行小实验后,火山模型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用胶泥制作的火山模型、就可以反复使用,同时也解决教师重复制作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攀登英语教学,通过教师的共同协商,将幼儿名字挂牌英语图片用电脑扫描,再用胶片制作出来,最后一一过塑,使幼儿名字挂牌既精美又耐用。当幼儿升班后,教师将原有的东西移交给相应的班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四、分期归类,轮换使用

管理人员定期将班级使用的教学具、自制学具卡片,进行归类保管,教师随时领用。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学习的需求,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进行相互调换教学具,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发挥教学具的作用。在班级教学具归类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幼儿园只有严谨、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特别是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收获会更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使教师从繁重的资料收集与制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节约幼儿园成本支出。

Ⅲ 幼儿园配备了很多玩具和教学用具,我想问具体都有些什么

幼儿园有很多玩具和教学用具,比如说积木七巧板就是幼儿学习和锻炼智力的很好的玩具和教学用具

Ⅳ 幼儿园对玩具的要求有四点

首先,要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的教育理念。 纲要明确提出: “ 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这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注意玩具的安全卫生,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孩子的探索和学习,不能包办代替。英国的实验证明:严禁接触危险物品(如刀具、火柴、铁丝等)的孩子手上几率最高,自由探索的孩子受伤几率居中,经过教育的孩子受伤几率最低。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卫生的玩具和环境,一切在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爱。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对幼儿进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幼儿玩不同的玩具,应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秋千架时,要注意坐稳,双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玩跷跷板时,除了要坐稳,还要双手抓紧扶手;等等;玩中型玩具游戏棍时,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特别是头部;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 其次,才是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尤其是饮食卫生和消防安全。 基本的要求是: 保证园(班)房屋、场地、家具、玩具、生活用品以及体育器械的使用安全,定期由专人检修,避免摔伤、烫伤、走失、触电、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园方应定期向家长及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园(班)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要经常化,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去。 最后,具体到玩具的安全卫生要求,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1.玩具不要太小,以免孩子塞入口鼻或吞入; 2.玩具尽量不要尖角; 3.玩具要富有操作性,这样孩子才会满足于操作后探究,而不是拿来做危险的事情。(比如孩子不知道电池和电线的奥秘,就会把电池当作积木或“武器”来玩) 4.玩具要经常消毒。

Ⅳ 怎样教育幼儿争抢玩具

争抢行为是在幼儿园内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是幼儿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所选择的维护自身利益或表达内心情感的行为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争抢的原因与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并非都是负面的,正确地处理幼儿之间的争抢行为不仅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幼儿争抢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幼儿在园生活、访谈多位任教老师,笔者发现,争抢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皆有发生,其产生的原因与幼儿的性格、心理特征及所处的环境氛围密切相关。

(一)为获得物品

以获得物品为目的争抢行为包含两种情况,其一是为满足个人喜好而发生,其二则是由于物品数量不足造成。

小年龄段幼儿在喜欢某类物品时往往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而将其占为己有,导致争抢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且缺失同伴交往策略,无法意识到他人的观点,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协商,唯有以争抢的形式取得物品的所有权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当幼儿人数过多、材料投放不充足时,争抢行为也极易发生。无论在游戏、运动还是学习活动中,一旦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便容易发生为获得一件物品而产生的争抢。有时发生争抢并非孩子的主观意愿,而是为完成作品或游戏不得已为之。

(二)为表现自我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性子较急、表现欲较强、能力出众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或承担操作任务时也会发生争抢,这在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中更为常见,其目的是引起成人的注意。孩子的表现欲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教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肯定时,孩子便会得到鼓励,因此他们会通过“争抢”的方式来获得表现的机会、攒取“荣誉”,教师应当正确看待和处理幼儿的表现欲,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其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为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也会发生争抢?这一现象更多地发生在初期的小组合作中。中大班的孩子刚开始体验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当组内的成员意见相左时便会产生意识上的争抢。所谓“意识”上的争抢,是指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希望他人也能支持和相信自己,采取自己的办法,由此产生的矛盾若不能得到恰当的协调,不仅会影响组员间合作的默契度,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培养谦虚得体的良好品质。

(四)为模仿同伴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时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好奇心强、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等特点,例如“我也……”行为的发生正体现了其在语言上的模仿,而幼儿在行为动作上的模仿则表现得更多:当一名幼儿对某件东西产生兴趣时,即使那件物品并非自己所喜爱的,其他幼儿也会受同伴的影响而发生心理变化并将其视若珍宝,由此引发大范围的争抢(都想得到该物品),正确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则能有效避免不愉快的发生。

(五)为帮助他人

在中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会邀请孩子共同帮忙完成一些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例如在运动中请幼儿搬运器材,生活活动中做值日生,帮老师一起摆放桌椅、餐具等,幼儿总是很乐于参与这些活动,并为能够帮助他人而感到开心。有时当几名孩子都想搬运同一件物品时,争抢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这并非孩子有意为之,只是选择的方法不恰当罢了。

【二】针对不同争抢行为成因的处理方式——基于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小班幼儿为获得物品的争抢

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小1班的孩子们都玩起了自己家中带来的玩具,军军看到玩具筐中思思带来的电动娃娃,拿起就玩。思思看见了立刻跑过去抓回娃娃并大声说:“这是我的!”军军说:“我先玩一会儿!”思思说:“不行!这是我带来的你不可以玩!”……玩具在两个孩子手中争来夺去,教师不得不介入其中。

>>>>>>教师处理方法:

对玩具的拥有者可以有如下几种引导语:

(1)你的玩具那么有趣,想不想让别的朋友也玩一玩,使他们也知道这玩具多好玩儿呀?(鼓励幼儿大胆沟通。)

(2)你愿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吗?(激发幼儿分享意识。)

(3)如果你把自己的玩具给了别的朋友,他们以后也会把自己好玩的玩具给你呢!(引导孩子理解交换的意义。)

对玩具的争夺者则可以这样引导:

(1)这个玩具不是你的,你想玩应该怎么说呢?(启发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2)你拿走别人的玩具,别人没玩具了怎么办?(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3)你可以等她玩好了再请她借给你玩哦!(提醒幼儿耐心等待。)

案例二:物品数量不足时导致争抢

建构游戏时,教师提供了几框积木供幼儿拼搭。亮亮想要搭一个生日蛋糕,但却缺少了5根长条形积木做蜡烛,他见同桌的乐乐手里有几根长积木,不假思索地便拿了过来。乐乐紧抓积木不放,两人吵了起来……

>>>>>>教师处理方法:

(1)提供更多材料供幼儿使用。

(2)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替代物。如用扁条形代替长条形积木来做蜡烛。

(3)引导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拼搭。可以先问问乐乐在搭什么,也可以让亮亮邀请乐乐一起搭出蛋糕。

案例三:为表现自我引发的争抢

在一次研究水的浮力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什么东西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不少孩子争相回答,活动室内顿时一片吵闹。当教师示意举手回答时,孩子们都将手举的高高的,有些孩子为了得到回答的机会甚至离开了座位,冲到了老师面前。

这样的探索性话题无疑挑起了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发现自己能够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更是抢着想要表现。

>>>>>>教师处理方法:

保护幼儿表现欲的同时,引导幼儿寻找表达契机。

(1)帮助幼儿理解倾听的意义。可以对孩子说:也许有些答案是你们不知道的,让我们一起听听别人的答案吧!

(2)赞扬孩子积极表现的行为,安慰孩子:“不要着急,下一个就请你来回答!”尽可能给每个举手的孩子均等的表现机会。

案例四:为解决问题产生的争抢

大1班里,孩子们正在比赛小组合作拼图,洋洋想先拼好了再贴在底板上,而丁丁则拿起一块就贴上去,洋洋不得不一边把已经贴上的撕下来,一边跟丁丁说按自己的方法来,结果2分钟过去了,这一组一块拼图也没有完成。

>>>>>>教师处理方法:

(1)缓解幼儿焦急心理,鼓励幼儿取长补短。可以请幼儿先思考哪种方式更快。

(2)引导幼儿分工合作,支持幼儿尝试错误。对于不服气的幼儿,可以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实验,帮助幼儿感受合作能够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案例五:模仿同伴行为导致争抢

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种新的材料,在游戏时许多孩子都争抢着想要尝试,有些平时不太喜欢此类游戏的孩子也挤在其中。

>>>>>>教师处理方法:

(1)寻找一个没有争抢的孩子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孩子向其学习。

(2)请孩子自己分析模仿的动机,让孩子理解自己真正的心意和需求。

案例六:帮助他人引发争抢

运动时老师请孩子们自己搬一块软垫,结果6个孩子一起冲向软垫,原本并不重的垫子却因为几个孩子往不同的方向拉扯而停滞在原地无法向前挪动。

>>>>>>教师处理方法:

既不能磨灭了孩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爱劳动的积极心理,也要使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让孩子在应当做值日生的那天完成工作,遵守值日的规则。

(2)对于更大的孩子而言,可以引导他们在帮忙前略微思考下如何分工才能既轻松又高效。例如两个人就能搬运的软垫不需要5、6个人一起搬,也就不会有争抢发生。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产生的争抢行为应当得到制止和调整,而有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争抢则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习得,如为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帮助他人时产生的争抢完全是“事出有因”,教师可以藉此机会帮助幼儿掌握更适宜的行为方式。因此,对于不同前提背景下产生的争抢行为,教师切莫一概而论,必须从幼儿个体出发,了解事件始末,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Ⅵ 幼儿教学玩具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幼儿教学玩具属于商标分类第28类2802群组;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幼儿教学玩具的商标达22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教学积木,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3件,注册占比率达13.64%
2.选择注册(儿童益智玩具,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3件,注册占比率达13.64%
3.选择注册(模型玩具,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3件,注册占比率达13.64%
4.选择注册(益智玩具,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5.选择注册(比例模型套件(玩具),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6.选择注册(教育玩具,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7.选择注册(可手工制作的益智玩具,群组号:无)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8.选择注册(游戏器具,群组号:28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9.选择注册(室内游戏玩具,群组号:2802)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10.选择注册(电动或使用电池的教育玩具(用于儿童阅读、数学、科学和其他学科技巧的教学),群组号:无)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4.55%

Ⅶ 幼儿园教师自制教玩具欢乐跳跳跳活动教案

目 标 玩具的形状、颜色,材料的质感。会借助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尝试对材料进行简单的拼摆、剪、贴、粘、堆积、组合等。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初步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学会交流,懂得谦让和分享,树立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教 学 重 点 体验运用简易材料设计制作玩具的乐趣。 教 学 难 点 材料合理、恰当地利用,组合构成新形象。 作 业 要 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小玩具 学 习 材 料 软、硬质瓶,纸箱,杯,盒,气球,泡沫板,各色彩纸,绳,胶水,剪刀等。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教 学 设 计 1、创设有趣味的学习情境。 (1):将大家带来的玩具堆积起来用布蒙上,学生从中摸玩具,先说一说手触摸玩具的感觉,猜一猜是什么玩具,然后再拿出来给大家看。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用身体、动作、表情和声音进行模仿,如:娃娃的哭声,小白兔的动作,小狗的叫声,飞机飞翔的样子、声音等。 (3):各组把各类玩具进行有趣的组合,采用讲解员和参观者的形式介绍和交流玩具。 2、引发想象。 (1):在众多的简易材料中任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观察材料的形、颜色,触摸材料,感受材料的感觉,联想能做什么玩具。 (2):想一想自己做什么玩具,需要什么材料,根据自己的想象有目的地选择材料。 (3):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多种自制玩具的形象,或通过实例讲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发联想,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 3、设计、制作。 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学习方式最好是合作式,自主结成合作伙伴。制作过程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材料共享,工具共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答疑、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方法。制作活动的场地最好比较宽松,学生不受座位的限制。 通过创设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适形造型能力 开阔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Ⅷ 幼儿园教具玩具学具区别与联系

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主要看使用方法。
1教具:教师教学用品。
2玩具:幼儿游戏用品。
3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阅读全文

与幼儿教学玩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