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我的家门口中班教案

我的家门口中班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18:32:26

❶ 中班我爱我家主题教案我家有几口人

一、主题名称:我爱我家二、主题背景:
(一)主题产生: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近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如果孩子们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久而久之因麻木不仁而忘却了对家人乃至社会的责任,终将成为令全家人失望、被社会抛弃的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就应该从其身边最亲近的家人开始,逐步扩展到共同生活中的其他人。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既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这样,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有可能。让爱伴随幼儿成长,他们定将因爱而感动,为爱而行动!
(二)主题价值:
主题《我爱我家》,意图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并在采访、观察中收集身边的相关信息,了解自己的家。我们试图沿着感受、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家人之间本来就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这种情感成为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组成部分。
三、主题预设目标:
能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能在成人帮助下逐步形成与他人共处的良好态度;学习并尝试与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主题实施时间:
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30日五、可利用的资源:
1、请幼儿收集儿时的照片的全家福2、邀请家长怀孕的阿姨到班里作客3、请个别妈妈到班中来介绍怀孕生产的情况六、主题内容安排:
游戏活动:小电话 开锁生活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称谓歌 家里需要关心的人学习活动:全家福 我家有几口人 逗得全家哈哈笑 我家住哪里布置新家 帽子床 我家的厨房 采访爸爸爸爸的大手 宝宝的小床 爸爸本领大 父与子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我出生了 画妈妈我的爷爷奶奶 画画爷爷奶奶 方脸和圆脸做甜糕 给爷爷奶奶敲敲腿、捶捶背运动活动:乌龟搬新家 吸尘器

❷ 远方的家中班教案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内3、天空、树林、草地容、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 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
2、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
4、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
6、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教儿歌
7、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 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

❸ 我爱我的家中班教案怎么写啊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源于中班主题《我爱我家》。我们班孩子最近开展的“全家福”、“说说我的家”、“妈**爱好”等活动,使孩子们对家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但他们的经验很零散,比较关注自己的,细小的事件,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经验的交流和积累中体验到家的温馨,家人共享的快乐,让孩子在情感和认知上对家有初步的感受。
其次从孩子需要的角度看,突出回归生活的特点,这也是二期课改中新教材所倡导和追求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需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经常需要按特定的规则寻找某个场所,这个规则就是从大方向确定小方向。如果能帮幼儿提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的话,对其思维方式比如他再遇到类似问题如何解决和今后的发展成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活动目标
1、感受家的温馨,体验家人间相互关怀的快乐。
2、对家有初步的认识,
3、了解“找家”的顺序并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家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家的温馨。
难点:了解“找家”的顺序并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照片、录像、部分幼儿去过老师的家、包装好的礼物、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乐我的家,讨论:什么是家?
小结:家是有门有窗的房子,是我们住的地方。
2、家里都有些什么?这些东西都放在哪里?家里有谁?
二、 经验交流
1、在你家里,你觉得谁最能干?
2、你家里,发生过什么高兴的事?
3、你觉得你的家还有什么不满意或不够好的地方?
(点评:从对家的整体感受到对细节的关注,让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忆、感受家的舒适,温馨,体验亲人在一起的快乐。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了解家庭,参与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发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这是这本书里没涉及的。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能促使幼儿现有经验与新的经验的整合,引导他们自然的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
4、(观看照片回忆整个寻找的过程)谁记得我家是住在哪里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么?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的?乘哪一辆呢?乘了几站?我们要下车了,看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找到路后接着该找什么?弄堂找到了,再找什么?
5、(观看录像发现房间里的秘密)这是我家的什么地方?
根据幼儿观察的情况,和他们讨论房间的一些设施和物品
6、观察猜测不同的房间,引出礼物想想礼物盒里装的是什么?
(点评:找家的过程中,既包含了对距离、数字等数概念的知识,也包含了乘车、做客等现实生活中的常识,还要和情感的体验,亲情的交流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
三、 操作延伸
1、 幼儿分组拆礼物,想想为什么要送这个?对收礼物者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并引出大家的家。
2、 小结:(用儿歌帮幼儿小结)
(点评:新的经验的拓展,能促使幼儿生成新的问题,引发更广泛的思考。)

❹ 幼儿园中班《我家门口的小河》教案反思

主题的产生: 随着江阴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我们城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我们身边的房子尤为明显。在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散步,我们发现小朋友对房子有一定的话题与兴趣。于是我们觉得应该让幼儿从观察自己身边的房子入手,再组织幼儿参观欣赏幼儿园的房子、幼儿园周围的房子等,逐步满足幼儿对房子的观察兴趣,让他们逐渐了解了房子的用途和不同造型房子的建筑美。最后把活动发散到了解有中国特色的房子、外国的房子、小动物的房子,以及原始的房子和未来的房子等。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拓展视野,充分感知房子存在的作用与意义,体验到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主题目标: 社会生活: 1、使幼儿知道各种房子的名称,了解房子和人们的关系。 2、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体会建筑工人工作的辛苦。 3、通过参观,了解房子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幼儿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 身体运动: 1、在体育游戏中体现小动物房子的特征。 2、能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房子。 语言交流: 1、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房子。 2、尝试在猜谜活动中了解各种房子的特点,并体验与同伴猜谜的乐趣。 3、激发幼儿关注周围生活,热爱多元文化的情感。 科学探究: 1、能感知物体的轻与重。 2、能辨认物体的轮廓,手眼协调的按物数数。 艺术表现: 1、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名民居的外形特征及特有的文化内涵。 2、感受不同风情的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并能用多种方式表现民居的外形特征和装饰特点。 3、能欣赏江南名曲,感受旋律舒缓、柔美的特点。 4、通过欣赏民居邮票,让幼儿了解各种民居的风格及色调,感受民居邮票的美。 家长参与: 1、请家长收集资料: (1)图文资料:自己家房子是内外的照片,各种民居的照片、画报、挂历、明信片、邮票;旅游景点的门票、照片、图片;售房广告、海报等。 (2)废旧材料:各种大小型的纸箱、纸盒。 (3)影像资料:电视售房广告短篇、录像等。 2、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路上,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各样的房子。 3、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关注少数民族的房子、江南水乡的民居、云南民居等各种有特色的房子,利用在家时间,做做、聊聊有关房子的手工、谜语、传说。

❺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目标
1. 能用均匀的、较稳定的速度数数,并按照节奏朗读儿歌。
2. 在书上儿歌中加入标记的地方按要求演奏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碰钟、沙锤,并加入表演的动作。
3. 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选择一个角色参加表演,并学会与他人愉快合作。
4. 能为熟悉的儿歌创编新的表演方式。
教学重、难点
1.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 能为熟悉的儿歌创编新的表演方式。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音乐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训练内心节奏稳定感和准确演奏与表演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学习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
1. 学读儿歌。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儿歌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题,师生共同读课题。(《我家门前有条河》图片)
师:老师的手就是小河的流水,我指到哪,你就读到哪。
教师引导学生读儿歌。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下面老师读第一句,你们来读第二句,好吗?
学生回答。
师生接龙,共读儿歌。
师:读了两遍儿歌后,你有没有发现老师黑板上的卡片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卡片是两个字,有的卡片是一个字。
师: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
师:听老师来读,你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师按节奏读儿歌,使用电子琴中的固定节拍。)
师:你们发现秘密了吗?
生1:两个字的读得快一点,一个字的读得慢一点。
生2:速度是一样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像我这样读吗?(使用电子琴中的固定节拍提示。)
我 家 门 前 有 条 河
2. 游戏《红绿牌》。
师:我想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学生回答。
师:你们会数数吗?
生:用不同的方式数数。
师:你能用一样的速度来数数吗?(学生匀速数数1—20)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要出个难题考考你们。看到绿牌要大声数,看到红牌要在心中默数。(师出示红绿牌,学生看红、绿牌数数)
师:谁能来当小警察举红、绿牌?(学生举红、绿牌数数。)
3. 出示红牌,代表休止符。
师:请小朋友看,我把红灯放在了什么地方?(将3个红牌粘在儿歌中。)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谁知道这两句儿歌怎么读?(学生朗读。)
4. 师出示动作标识、打击乐器标识。
师:看我把小白鹅放在了什么地方?(将小白鹅粘在儿歌中。)小白鹅的头上是几分音符?
生:四分音符。
师:这4拍要来做小白鹅的动作,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动作。)
5. 加入乐器来练习。
师:仔细看,我又加上了什么打击乐器?(将打击乐器标识粘在儿歌中)用我们的嘴和手来模仿打击乐器,一起来读儿歌。(学生按节奏读儿歌)
师:请一组小朋友来数数,另两组小朋友来读儿歌好吗?老师还有个要求,数数的一组同学在数完第50个数时,读儿歌的同学们也正好读完儿歌。请大家小声一些,相互配合,好好合作。(学生分组配合,一组数数,一组读儿歌。)
师:现在我们加上打击乐器来说儿歌。(按节奏、配打击乐器读儿歌,及时纠正不足。)
师:请同学们在书中有标记的地方加上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这也是有休止的地方,我们不出声音只用动作来表现。试一试,加入鹅的动作和划水的动作。
6. 完整地再次以各种形式表演《我家门前有条河》。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轻声数数的、有朗读儿歌的、有按书中提示用打击乐器敲击的,有加入动作表演的。
7. 师:同学们,你们表演得很好,合作得也很好,大家各有分工,我们齐心合力地完成了《我家门前有条河》的音乐活动。
二、集体舞《小蚂蚁》《小雨沙沙沙》(《小蚂蚁》动画、《小雨沙沙沙》动画)
师: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个舞吧。(学生变换位置,跳集体舞。)
三、改编儿歌
师:除了今天学的《我家门前有条河》这首儿歌,你们还会说什么儿歌?
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会说这么多的儿歌,你们都是从哪学的?学生回答。
1. 小组练习。
师:请你模仿《我家门前有条河》的形式,将你熟悉的儿歌改编成一首新儿歌。可以加入休止符,也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或表演动作。(学生分小组练习。)
2. 小组汇报。
3. 互评及点评。
师:三个小组都表演了,你最喜欢哪个组的表演?(学生互评。)我觉得三个小组的表演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一组的小朋友,加上了休止符和打击乐器。今天学了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河里的小鹅很快乐,你快乐吗?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我们学的儿歌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一起说儿歌、表演儿歌好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活动课同学们一起合作表演了《我家门前有条河》,并创编了新儿歌的活动,希望课后同学们多做练习。

❻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的家有几个人

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 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大意。 2、结合自己的一家,尝试用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准备:幼儿已了解并能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1、说一说,自己的家里有些谁呢? 教师:你的 家有 几个 人...? 幼儿:有爸爸 有妈妈 还有我这个 小宝宝(或介绍爷爷奶奶) 2、数一数,他的家有几个人?(请其他幼儿根据他的回答来数数、猜猜他家有几个人。) 二、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听一听,老师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掌握节奏××× ×× × ×× ××× ×× × |) 2、说说歌里还唱了什么。 三、熟悉歌曲: 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2、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主要唱三口之家)

❼ 综合益智活动《我住哪层楼》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用简短的语句说出自己居住的小区名称。

2.要求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

3.鼓励幼儿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关城市小区、街道、生态广场、驿站广场、昌硕公园、机关幼儿园等图片。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居住小区的名称,小区的一些主要景色。

3.介绍小区的图画(幼儿照片或自己画的图)。

重难点:能用简短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

1.出示安吉地图:看!这是什么?(一张地图)

这是哪个地方的地图?(安吉地图)

我们住的地方叫“安吉”(指出地图中的安吉)。

你住在安吉的哪个小区?(让幼儿说出自己居住小区的名称,最好能说出几幢几单元几号。)

2.老师小结:我们居住的地方叫安吉,有许多的小区:汇丰花园,新嘉园,芬芳小区,桃园新村,宁馨花园,市民中心……我们住的地方很美,我爱我家!

(活动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了解了安吉地图,为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寻找自己居住的地方提供了保障,幼儿因此能大胆地进行介绍。有多名幼儿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住的小区。)

二、引导幼儿围绕居住地进行谈话

1.提问:你家周围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提示:汇丰花园的旁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如生态广场……)

2.请你介绍给大家。(生态广场、驿站广场、昌硕公园、机关幼儿园……)

3.你最喜欢到什么地方玩,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好玩的地方告诉大家呢? (拍照,画下来。)

(幼儿回答时语言丰富、声音响亮,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家很熟悉,又通过与父母的交流知道了许多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所以与老师的互动、同伴的互动积极。)

三、讨论:主题墙的布置

出示收集并已制作的居住小区图片让幼儿谈论。

师:昨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回家画了自己居住的地方,我们怎么将你的家介绍给同伴?(布置“我居住的地方”。)

怎么来布置“我爱家乡”的主题墙呢?(提示:上一次的主题“我爱妈妈”,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如:爱心,心愿卡,画妈妈等表达了自己的感受o)

(通过集体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让幼儿大胆表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主题墙的创设中,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与环境、幼儿与老师产生积极的互动。)

四、延伸活动

回活动室,师幼共同布置主题墙。

❽ 幼儿园乐高教案《我的家》

活动目标
1、感受家的温馨,体验家人间相互关怀的快乐。
2、对家有初步的认识,
3、了解“找家”的顺序并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家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家的温馨。
难点:了解“找家”的顺序并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照片、录像、部分幼儿去过老师的家、包装好的礼物、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乐我的家,讨论:什么是家?
小结:家是有门有窗的房子,是我们住的地方。
2、家里都有些什么?这些东西都放在哪里?家里有谁?
二、 经验交流
1、在你家里,你觉得谁最能干?
2、你家里,发生过什么高兴的事?
3、你觉得你的家还有什么不满意或不够好的地方?
(点评:从对家的整体感受到对细节的关注,让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忆、感受家的舒适,温馨,体验亲人在一起的快乐。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了解家庭,参与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发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这是这本书里没涉及的。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能促使幼儿现有经验与新的经验的整合,引导他们自然的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
4、(观看照片回忆整个寻找的过程)谁记得我家是住在哪里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么?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的?乘哪一辆呢?乘了几站?我们要下车了,看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找到路后接着该找什么?弄堂找到了,再找什么?
5、(观看录像发现房间里的秘密)这是我家的什么地方?
根据幼儿观察的情况,和他们讨论房间的一些设施和物品
6、观察猜测不同的房间,引出礼物想想礼物盒里装的是什么?
(点评:找家的过程中,既包含了对距离、数字等数概念的知识,也包含了乘车、做客等现实生活中的常识,还要和情感的体验,亲情的交流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
三、 操作延伸
1、 幼儿分组拆礼物,想想为什么要送这个?对收礼物者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并引出大家的家。

阅读全文

与我的家门口中班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