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五上品社教案

五上品社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09:53:23

『壹』 苏教版五年级品社上册的怎样与人相处的教案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懂得赞美别人是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明白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到赞美别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感受赞美的力量。
2、行为与习惯:欣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坦然真诚赞美身边的每一个人。
3、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懂得赞美别人是与人相处的技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调查本班同学的交往情况,搜集典型案例。
2、根据课文改编的录音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说明游戏规则:每位同学拿取一张纸,选取班级的一位同学,在纸上至少写出他的三条优点。
2、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老师随机拿起学生的纸条大声读出上面的内容,让同学们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老师导语:被别人赞美心里是什么感觉啊?学生说一说心中的感受。
是的,没有比得到别人赞美更开心的事情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怎样与人相处》。同学们,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与人相处?(要学会赞美别人,要……)
点评:游戏导入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活动方式,通过写优点猜同学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赞美和被赞美时的快乐感受。
(二)、开展活动、体验赞美。
活动一:说说我的光荣簿
1、师导入:同学们,其实我们大家至少都得到过各种各样的夸奖。你能和同桌说说:什么原因得到得表扬?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呀?
2、学生前后分为四人一组,每人说出三次的经历。(教师参与聆听学生的交流。)
3、教师从各组中选出一名同学后向全班陈述。
点评:让学生回忆被赞美的经历,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赞美给人带来的动力
活动二:给别人的赞美
1、师:每位同学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或赞美别人。请同学们在班级中寻找一个对象,可以赞美对方的三个优点,依次写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老师。
3、纸条收齐后放在大信封中,随机请学生抽取一条,全班朗读。
4、被赞美到的同学向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点评:再次体验赞美别人和被别人赞美的快乐。
师:今天许多的同学体验到了赞美;也向别人表达了赞美。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赞美的力量。那么,谁能说一说 “送人玫瑰手指留香”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
师生交流:指名回答,共同体会赞美的意义。
(三)、教师围绕“赞美的意义”进行总结并设问:要不要赞美他人?
1、请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2、请小组代表发表小组的看法。
点评:通过讨论加深理解什么是赞美由衷的赞美、真正的赞美。
(四)、听故事想办法:你能帮助小美摆脱烦恼吗?
老师把教材的内容改编成录音故事《孤独的小美》。
学生听故事思考:
1、故事中的小美和同学相处得好吗?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小美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3、你们平时做得怎样?你能帮助小美摆脱烦恼吗?
4、师:假如你是小美,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把各自的观点写在纸片上(主动交流、欣赏别人,赞美、以心换心……)
点评:

『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我为母校添光彩

教学目标:

1、学习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激发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

2、通过问卷调查,主题队会等活动形式,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增强以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设计母校宣传册等活动,增强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和学校共荣辱的责任心与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激发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

2、通过问卷调查、主题队会等活动形式,增强以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

难点:培养学生以校为荣,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责任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按照教科书学习要制作母校名片。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收集以下资料,母校的校史、校训、校歌和校徽,母校的名人录,名人的母校等

3、从“办学特色、辉煌过去、母校名师、喜看今朝”等几方面制作母校宣传册。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母校给了我们知识和力量,母校给了我们荣誉和欢乐,我们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2、教师出示课题――“我为母校添光彩”

二、展示交流“母校名片”

学生展示自制的母校名片,讲述在制作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分析母校名片上的数据给自己的启示,教师对学习交流活动做出评价。

三、阅读“名人和母校”

学生自学“陈嘉庚的故事”,讨论“嘉庚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四、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教科书学习要求选择一题进行调查、研究,数据整理,然后用小报、日记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五、解读校园文化,组织主题队会

1、全班根据教科书所示活动流程组织活动

2、学生交流参加活动的感想。

六、制作母校宣传册。

『叁』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科技发展的足迹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科技,追求科技,献身社会的精神。2、能力目标: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足迹,懂得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3、知识目标:了解资本主义时代的三次科技革命,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三次科技革命。教学难点: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法法:活动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爷爷们议论手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出现靠教育,发展科技、振兴教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节。二:学生自学,完成目标1、 科技发展的足迹是什么?2、 总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1、 猜一猜:在人类的最低级阶段——原始社会,有没有科学技术?小结:人类打造出第一件石器工具起,就有了古代科技的萌芽。2、忆一忆:原始社会是一个非常野蛮的时代,那么从什么时候起,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它的标志是什么?它有何影响?3、填一填:近代科技革命 4、 说一说:教材第45面的活动建议5、 议一议:三次科技革命表明了一个什么结论?对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启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表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启示: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四:归纳总结强调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五:板书设计科技发展的足迹一、古代科技二、近现代科技1、第一次科技革命2、第二次科技革命3、第三次科技革命六:作业全品的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感受科技的魅力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重视科学的人生态度,感受科技的魅力。2、 能力目标:了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3、 知识目标:感受科技的魅力,了解科技新知识。教学重点: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科技对人类的强大推动作用。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实践探究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一说”——拜年师:每年春节,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向亲朋好友拜年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都说科技改变生活,真是不假。无论多么传统的东西,就如同拜年方式,也会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演进,我们生活的各方面也随之发生着改变,我们也无时不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二:学生自学,完成目标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1、 想一想:科技无处不在,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有哪些表现?表现:影响、改变、创造着人们的生活。2、 说一说:科技是如何影响、改变、创造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物质生活:电脑、手机、服装、交通工具„„精神生活:网络、电影、电视、娱乐的多样化„„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3、 说一说:教材第46面“比尔盖茨的故事”4、 读一读:教材第47面信息平台“现代科技前沿领域”(1) 空间科技 例如:(2) 信息技术 例如:(3) 生物技术 例如:(4) 纳米技术 例如:(5) 微电子技术 例如:四:拓展空间议一议:科技的作用?正面作用:负面作用:这一问题由学生讨论,并要求举例说明。教师小结:科技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福音,也会给人类带来威胁,我们要趋利避害。五:课堂小结在《感受科技的魅力》的学习中,你体验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六:板书设计感受科技的魅力1、日新月异的科技2、科技改变生活3、科技的作用七:作业 第三课时:直面成就与差距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压力,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压力。3、 能力目标: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与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进行反思。教学重点: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差距,增强责任意识。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实践探究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欣赏:视频播放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的录像资料。师:刚才我们再一次回味了我国神舟七号发射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看到这个场面都会非常高兴与自豪。为什么呢?从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确实,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舟系列飞船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同时,我国科技在很多方面还很落后,这需要我们奋起直追,发展我国科技。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科技的成就与差距。二:学生自学,完成目标1、 说一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2、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国家与我们因该怎么做?3、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一) 中国科技发展史1、 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 讲一讲:中国科技在世界领先时,有那些著名的科技成就?3、 写一写:(1) 我国古代的著名科技人物:(2) 我国古代的著名科技名著:(3) 我国古代的著名科学仪器:4、忆一忆:18—19世纪,西方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5、读一读:教材第48面“世纪回眸”新中国20世纪十大科技成就。6、读一读:教材第49面“21世纪科技成果”,说明了什么?小结: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许多科技成果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许多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7、想一想:下列表格说明了什么?软件出口对比国家中国印度爱尔兰出口额(美元)1.8亿57亿85亿科技实力对比表国家美国日本中国分值10089.358.57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二) 科技的重要性1、 讲一讲: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实力。2、 读一读: 教材第49面“综合国力的研究”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3、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的创新与进步?4、 读一读:教材第50面“信息平台”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四:巩固升华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直面我国科技成就与差距,我们因该采取什么发展战略?我们青少年因该怎么办?五:课堂小结在《直面成就与差距》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六: 板书设计直面成就与差距1、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2、 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 发展科技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4、 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七:作业每课必练第63面 明辨是非、最佳抉择全品的当堂检测,与一节一测。 全品的当堂检测。

『肆』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案,共5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Jiao ke ban wu shang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一、 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 教学目标
l 知道人各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的长处,知道学习他人长处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l 知道心胸开阔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狭隘、嫉妒等不良心理对自己成长有害处。
l 体会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可贵。培养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能体谅他人的难处。
l 能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分享快乐,助人为乐。
教学活动示例
示例一 我的伙伴个个棒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 用录音形式播放或用文字形式出示故事《英子的同桌》,学生听故事后谈论如下问题
(1) 提问;英子为什么不愿和海燕同桌?
(2) 后来英子为什么还是请求和海燕同桌?
(3) 为什么英子一开始没有发现海燕身上的优点,是她的优点太少了吗?
(引导学生明白有的美很容易被发现,而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从而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
2. 小结:是啊,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见;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其实,美无处不在。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个个棒!
二、说说伙伴身上的美
1.过渡:从刚才的故事中我们都明白了,原来每个同学都是最棒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只是有些还没有被大家发现而已。现在,让我们把大家的优点都找出来,我们开展一个找“美”的活动。
2.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说同伴的优点。
游戏一:选一个同学击鼓,其他同学传花。鼓响时花在谁手里谁就站起来夸夸自己欣赏的同学,同时被赞美的同学也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游戏二:老师击鼓,鼓响时花在谁手里谁就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赞扬,被表扬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开展此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关照那些平时调皮、多动、优点不明显的学生,尽可能制造机会让同学们夸夸他们)
3.写一写同学的优点,仿照教科书中的范例完成教科书第3页的学生作品空白框。
三、身边的美大搜索
1.教师导语:同学们身上的“美”可真多呀,说完了我们同学身上的优点,你还发现我们身边的其他人有什么优点吗?我们也来夸夸他们吧。
2.学生回顾自己身边有哪些熟悉的人(邻居、父母、老师、医生、司机、清洁工、警察等),并仔细想想自己最熟悉的人的优点,把它们写下来。
4.学生自由说,充分发现身边这些人的优点长处。
5.学生交流自己平时如何发现周围人身上的优点。教师可以用下面的提问引导学生:大家在学习、生活中,有的和伙伴是长期相处,有的是短期接触,就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
四、送出我们的赞美
1.我们发现了这些人的优点,那就试着去告诉他们吧。看看他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看教科书第4页的两幅图和学生作品,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学习把对他人的赞美告诉他人)
2.学生交流表达对别人的赞美的方式。(如一句话、一个微笑、一声喝彩、一个眼神、一张纸条,等等)
3.学生实际行动,送出我们的赞美。
4.小结:是啊,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的成绩被人肯定,自己的努力被人承认。我们自己渴望得到赞扬,那就不要忽略赞扬别人。一个乐于赞美别人的人,是一个播种快乐并能收获快乐的人。
示例二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活动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无论是对自己或对别人都要既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
2.善于发现他人长处,乐于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苹果、一个李子、一个苹果李。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小李子并提问:你们吃过李子吗,味道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2.出示一个苹果并提问:和李子比起来,苹果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
3.教师导语:南方的李子个小、味酸,北方的苹果个大、味甜。南方人也想吃到大个味甜的苹果,把北方的苹果树栽到南方去不就性了吗?其实,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北方的苹果在南方怎么也长不好。怎么办呢?
4.出示苹果李:科学家真有办法。他们把苹果树嫁接到李子树上,就长出了现在这样的苹果李。它生长在南方,个儿大,味又甜,很受大家欢迎。
5.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像“嫁接”这样的技术。可以不限于农业领域,其他领域的“嫁接”技术也很能说明问题。
6.教师小结:谁都有自己的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李子树和苹果树互相取长补短,结出了甜甜的果实。伙伴们互相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此可能并不是很理解。
二、联系实际,实践活动
1.我们全体同学,已经在一起共同学习四五年了。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哪些可取之处?你可以向谁学习以克服自己的短处?现在,我们开展一个活动,看大家谁能够在活动中发现他人的长处,谁能够做到取长补短。
2.学生四人一小组开展活动。学生小组选取本组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然后根据活动的需要,设想班里的同学如何分工才能够使这项活动开展得更有效,更能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下面的一些活动可供学生参考。
(1)班级要参加庆“六一”黑板报比赛。请你们为班主任设想一个人员分工计划。
(2)学校要开运动会。请你们为班级安排参加接力赛人员(男女各4名)及拉拉队队长、宣传队队长、服务队队长名单。

『伍』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15/down-12364.html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执教的《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选自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巨龙腾飞”。日新月异的交通是我国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水上交通,地面交通,空中交通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框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进入并改变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方式,交通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交通》是在四年级《交通连四方》的基础上,从“家乡的交通”到“祖国的交通”的继续研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工具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知道交通工具的演变推动了交通的日新月异;
2.知道我国交通发展的巨变,我国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3.体会建国以来道路交通的变化,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工具从古至今的演变,体会交通的变化与发展。 ......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15/down-12361.html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圆明园在哭泣教案
教材分析: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心痛如焚、不堪回首的一幕,教科书在向学生介绍中国近代史时就以这一不能遗忘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展开,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整课的设计旨在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并向林则徐和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先介绍了圆明园焚烧前的辉煌,再展示了圆明园焚毁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激起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感情;第二层“小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第三层“辩论会”就“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
第二部分是“屈辱史”。教材中列举的六个不平等条约充分展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旨在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第三部分可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共2课时完成。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 ......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15/down-1275.html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
教材简析:
我国西部地区风光壮美秀丽,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潜力大。开发西部是我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件大事,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关系到全中国经济的腾飞。1999年,中央决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2000年1月,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懂得开发西部的重要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西部重大工程已使我们周围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感受到开发西部带来的好处。搜集西部图片和录音采访等形式可以鼓励学生为西部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陆』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案例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乌拉街中心校 杨玉娥
一、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主题下的一个活动。这一活动又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小的活动。根据教材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活动:“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开始安排的是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和各民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民族地区分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使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3、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4、活动过程中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MTV《爱我中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民族团结照片和体现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2、学生简单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并搜集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MTV《爱我中华》)
师生一起边拍手边跟着唱(一段)。
2、师:看得出来,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孩子们,大声说出歌曲的名字吧!(学生大声说:爱我中华)
3、师:是的,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活动一:我知道的民族
1、师:同学们,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都要建学籍,你见过自己的学籍卡片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
老师这里也有一份学籍卡片(学籍卡片部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看一看,你会填吗?谁想试一试?勇敢的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学生说怎么填,教师及时评价)
2、同学们,老师听到刚才这些同学在填学籍卡片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认真听的同学也一定发现了!(让学生说共同的地方)
是的,刚才这些同学在民族一览中填的都是“汉族”,同学们,是汉族的,请把手高高举起来。(老师跟学生一起举手)
3、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都是汉族的,老师也是汉族的。汉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对说的较多的及时表扬鼓励。)
(三)活动二:民族区域自治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着56族兄弟姐妹,为了保障各民族的权利,国家制定出台了一项民族政策,你知道是什么政策吗?(民族区域自治),那么,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找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强调)
2、师: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机关,我国共设立了5大自治区,你知道哪些自治区?(找学生说五大自治区)
3、在地图上找找我国的五大民族自治区,并请学生到前面指出来。
4、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民族分布图,说说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居住。联系我们坊子、潍坊实际,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知道除汉族外,这里还有哪些民族。)
(四)活动三:民族大团结
1、师:在我国许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记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吗?“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正是民族团结的体现。
2、师:体现民族团结的故事何止这一个,同学们,老师相信,课前你一定也搜集了许多有关民族团结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分组交流,组长主持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非常热烈,课前搜集的资料形式多样,图片、文字、光盘各种各样,下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组织指导)
4、小结:刚才,各个小组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民族大团结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很深。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围绕“民族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新风尚”教师适时引导。)
(五)齐唱歌曲,深化感受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齐唱《爱我中华》(MTV《爱我中华》)。
(六)课后探究
我国各民族的服饰、民居、民俗文化、节日习俗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课下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成小组,一起探究。

教学反思: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习得知识。尤其是“民歌服饰、舞族”的教学环节,创设“歌舞大看台”,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民族学生的哈族、维族舞蹈表演,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大方自然的歌舞表演,加深了民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并结合新疆的特殊地理环境,及时进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自然升华学生的“民族团结”情感。
在学习壮族相关知识后,全班模拟壮族竞技运动项目“多人板鞋”,游戏中,每个小组商量不同的方案,相互补充、认同,体现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不足之处:在收集民族服饰环节,意在通过收集活动,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的认识了解和认同,但个别学生不够积极主动,收集的民族服饰不够多,图片也较少,使展示交流活动不够丰富。
培养学生的课外收集资料能力,是综合学科必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详细的指导和强化。

阅读全文(307)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上一篇:[原创]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原创]四年级社会上册《伸出爱的手》说课稿
登录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昵称:
主页:
标题:
友情提示:发表评论/留言后需要等待3-5秒刷新页面才能看到!

悄悄话:

『柒』 五上《品德与社会》 怎样与人相处教案

五.与家人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课本20-2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家庭民主的好处,消除优越感或对父母的恐惧,把父母当作良师益友。
2.学会与父母沟通,体谅理解父母,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伦理关系。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主动与家人进行沟通,与家人和谐相处,初步具备一定的家庭民主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掌握与家人沟通的一些基本方法。
预习内容:
1.熟读课文中的小故事。
2.收集自己生活中的有效与家人沟通的事例。
预习要求及方法:
1.能够从小故事中得到感悟。
2.细心收集,仔细观察。
检查预习: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充分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收集的事例和对沟通的认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20-21页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你在家里最怕谁?如果他的观点你不赞同,你会怎么做呢?
2.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按照大人说的话去做,不能说不;很多同学认为家长为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否则就不是真的爱我们。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理解犹如治理国家,只有在家庭中实行民主管理,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促进理解
1.每学期我们都会选班干部。平时评选文明之星等都是同学们投票选举,如果这些人员都由老师来指定,你会怎么想?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你认为什么是班级民主呢?让学生回答并加以引导。
3.在家庭生活中实行民主有什么好处呢?
板书课题
三.交流体会
1.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谈感受。
2.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说说家庭民主的好处。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四句话的含义。
4.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对比文中舅舅的形象说感受。小组讨论5.齐读教材中的顺口溜,与自己的家庭生活做对比,在小组中交流。四. 教师小结
学生在了解了集体民主的好处后,都向往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里。
五. 限时作业:
1.辨析课文中的四个观点。(课本21页)
2.指导学生制定家庭民主公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15-19页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为自己家制定了几条民主公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希望自己家在哪些方面实行民主。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民主公约。二.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的家长不支持我们制订的民主公约怎么办?老师赠送大家一件法宝---沟通。(板书课题)
三.掌握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两则故事。
2.分组交流:从故事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案例中主人公的做法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看法。
3.指导学生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4.讨论:小明的母亲去世多年,他的父亲最近要结婚了,你能帮小明想想与他的新妈妈沟通的方法吗?把你的方法写在字条上。
四.明理导行
1.最近,你与父母有什么小摩擦么?如果有,你打算怎么与他们沟通呢?引导学生坦率与父母交流主动进行沟通。
2.你最希望与父母一起民主解决的家庭问题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做一个活动吧。
回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完成调查表。
五.教师小结:
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民主平等的家庭生活,子女父母能够和谐融洽,平等相待。让我们多与父母沟通,彼此体谅,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吧!
六.限时作业
1.我来选一选(课本20页)
2.我行动,去沟通。

阅读全文

与五上品社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