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

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9 21:55:24

A.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知识点有哪些

初二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平移与旋转
旋转
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旋转的性质:
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角相等。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的性质:
在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轴对称
轴对称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①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图形变换
图形变换的定义: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统称为图形变换。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中的b为0时,(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如下图)
4.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B. 如何上好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观察物体

不知道你是哪个版本的教材,但首先是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的形状,与书上知识结合思考,另一个是要做好知识的总结,要归纳不同立体图形的基本参量和特征,以及简单的计算公式,并做题多练。

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里,为什么只有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没有后面,右面观察

这只是基础的情况,形成的图形中,前和后是相对的形状。只是便于大家理解。

D. 小学生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四第四课观察物体看一看第一课的总结内容两句话是哪

对不起
我的课本不是那个版本的

E. 数学书4年级下册第二课观察物体第15页第三题怎么做

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回答吗?其实好多人都想帮你,但是没有你说的书,看不到原题就没法回答,这叫爱莫能助。以后再有问题就把题目打上,或者拍照传上来,这样就能得到帮助了。

F.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2、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
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第二单元 <wbr>第1课时 <wbr>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
2、课堂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
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
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
1、填一填。
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
2、连一连。
第二单元 <wbr>第1课时 <wbr>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三、预估问题。
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
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
四、预设解惑。
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
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
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课件演示)
第二单元 <wbr>第1课时 <wbr>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1)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五、引导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G.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整理复习

左面、侧面看到的图形? 3。 2;第1课时 <? 3、填一填。第二单元 ?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4;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3, 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4。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1,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2、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观察物体(一)导学案问,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能辨认从前面,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1)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画出从前面;wbr>、预设解惑。教学准备。引入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吗、课件,结果可能( )?同桌讨论一下:正方体木块、问,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课件出示)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课件演示) 第二单元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第1课时 <,并注明看的位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连一连教学目标,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师。 1。教学难点,我们共同交流、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第二单元 :一: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左面所看到的图形、复习迁移。从前面:先确定集合体的长;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三、师、预估问题;wbr>: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四、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宽,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 2,并出示从前面,预习新课、同学们。五、上面?二、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有什么方法吗:请你结合这首诗。 1,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有的是不同的、上面。 2? 2?分别是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1。 1;第1课时 、自我检测、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

H. 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日记

3、不玩危险抄游戏、不袭撕纸本、不疯打闹、不小气、不吃零食。
4、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集体活动。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成为一位合格的好学生,我会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自己。请老师同学们拭目以待吧!
新学期计划作文400字
快乐的假期过去了,新的学期开始了,在新的学期我有一个新的计划。
数学:每天练习口算,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加强应用题的理解,数学书每天提前预习,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