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学声乐
想要系统专业的去学习声乐,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推荐找老师学习,这样的话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声乐歌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在练习中,要跟着专业老师的指导去一步步探索,如:“气息怎么吸,吸到哪里,怎样正确开口歌唱,唱在哪,怎么唱,像唱开口音时,整个口腔状态开多大,如:啊呀哈妈……,还有唱闭口音时:i e …… 整个口腔状态又是开多大?唱歌时咬字怎么咬”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长期专业的训练去解决和改善。
一、歌唱的气息怎么练
1.闻花(深呼吸的感觉,慢吸4拍后慢吐4拍,就像婴儿睡觉时一样,每次气息都吸到腰腹部,吸入时腰腹向外扩张,但要注意不是鼓肚子而是腰腹横膈膜处向外左右扩张,同时肩颈要放松,胸腔这块不要像上提,而是静止的,气息直接吸到腰腹部,这个练习如果感到困难,可以把嘴巴张开来吸气,吸入时感觉喉咙是空的,有一股凉气过路直接通道腰腹,在歌唱中使用这样的方式去吸气,既吸得深,且没有声音,练熟后不用张开嘴入吸,直接用鼻腔吸入气息,动作小而灵活,对胸腔僵硬,喉咙紧的问题也有了放松缓解的作用)做此练习时,一定要在积极而放松的状态下进行。
2.小狗喘气
练习完闻花后,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小狗喘气练习,想象小狗跑累了后的状态,快速吸入呼出,腰腹部是弹动的,舌头像小狗一样微伸,张开嘴巴,进行练习,嘴巴口腔张多大呢?(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指头竖起来的宽度)刚开始时,每组坚持30-40秒,每天练习3-5组,后期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气息越来越灵活。
二、怎么练声
1.哼唱
也称“哼鸣”,它能帮助协调发声状态,找到声音位置和焦点,在“哼唱”练习时,可以用“闭口哼唱”找到正确的感觉后,再用“开口哼唱”要做到嘴巴可以任意活动但不影响“哼唱”的状态,在每个字的转换中也不会因为嘴巴的动作而影响声音的完整统一。 怎么做呢?练习哼唱时,牙关要放松,不要咬在一起,口腔要空,留出可以含下一颗糖果大小的空间,气息要通,哼唱时,鼻翼有震动感,鼻孔要扩张。
2.打嘟练习(也称弹唇)可用音阶12345 54321来进行练习
3.开闭口音的练习:用 “咪”“呀”加上练声旋律从钢琴键盘的中央C开始,每练一组上一个半音继续练习,以此类推。
4.初学者可更具自己的情况增加多条不同的练声曲。
三、位置的统一
1.经过了以上的学习,我们在歌唱时,要保持歌唱位置集中和统一,在中高低音的转换时,要控制好状态和气息,以免造成歌唱的不连贯。
四、中文歌的咬字
大家都会汉语拼音,在歌曲中,要求每个字都需要先读标准,做到每个字都归韵,比如“我爱你中国”wo 归到o ai 归到i……以此类推,每个字的字尾都要归韵,同时字头字尾歌唱保持一致的状态,清楚区分那个字的前后鼻音,字头唱实字尾空的感觉去歌唱,这样既不会让听众觉得歌唱含糊不清,也不会使唱到有的闭口高音字时因为咬字太紧而导致唱不上去。
Ⅱ 什么是声乐教学
声乐,是指用人抄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
声乐教学则是学习声乐的方法
Ⅲ 如何学好声乐教学法
1.选择你的歌唱风格
歌唱风格与发声方式具有很密切的联系。首先要清楚这种版特定风格权所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其次要明白:掌握更多风格的歌唱技巧会令你成为一个更优秀全面的歌手。
2.找到你的音域
这是学声乐最基本的原则,假若执意唱出不属于自己音域的部分,很可能伤到自己的嗓子,甚至严重到说起话来含糊不清。
3.正式上课
聘请一位声乐教练或专业声乐导师,能够帮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可以去你当地的琴行寻找或直接找你学校的音乐老师。如果你真想成为一名专业歌手,越早接受声乐训练,受益越大:不准确的唱歌方法真会严重毁掉你的嗓子!
4.熟悉你的发声器官
你对歌唱器官各部分组织如何相互配合及其感觉越为了解熟悉,你唱歌时的乐感及协调性也就越好。
Ⅳ 浅谈几种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
(一)讲授式 1.讲授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的讲解、演示、范读为主。 2.讲授式的结构特点是: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记忆性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听众;教学程序大体是宣布本课教学目的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等四个阶段。 3.讲授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控制整个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发挥正面教育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纳大量的听众。其缺点是:学生活动少;易受教师教学经验与教材难易及趣味性的影响。讲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 4.讲授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教材的统一;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并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水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二)启发式 1.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体规律,以谈话、问答、揭示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之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2.启发式教学的结构特点是: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并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谈话为主,但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讲清教材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弄懂教材,在关键之处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其领悟;其程序是:比较多样、复杂,视教材的难度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的变化,一般可按“自学—发疑—提问—释疑”或“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步骤进行。3.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启发的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缺点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师在运用时常常流于简单的一问一答之中。(三)讨论式 1.讨论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2.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目的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退居辅助地位,采用分组或全班讨论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程序上,基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二步,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辩论、总结,求得真正的答案。3.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用于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讨论;第二种是就某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第三种是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缺点在于难以组织、发动学生,而学生一旦被发动起来又不易控制课堂秩序,而且讨论问题一般费时较多。4.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岐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作出总结,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功能(一)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和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是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依据,已经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的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二)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辨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在一种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
Ⅳ 声乐教学
这个东西不是速成的 我学声乐已经10年了 这些都是靠自己平时积累的 歌唱家版都一直在学习 不断的改权变自己的毛病 谁都是不是那么完美的
气息的话 你知道丹田吧 吸气到丹田 那种感觉不是文字能表达出来的 唱歌时 自己用手把着丹田那里 自己感觉有没有力 但不是一直用力 要随着歌的情感来调整的
唱歌都是“以气带声”这么说也不知道你懂不懂 气息不稳定喉头当然会动
所以喉头稳住 也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的
打了这么多字 希望你看见到之后 回复一下 要不我白打这么多了 哈哈
Ⅵ 提高声乐教学几个有效途径
(一)讲授式 1.讲授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的讲解、演示、范读为主。 2.讲授式的结构特点是: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记忆性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听众;教学程序大体是宣布本课教学目的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等四个阶段。 3.讲授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控制整个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发挥正面教育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纳大量的听众。其缺点是:学生活动少;易受教师教学经验与教材难易及趣味性的影响。讲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 4.讲授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教材的统一;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并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水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二)启发式 1.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体规律,以谈话、问答、揭示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之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2.启发式教学的结构特点是: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并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谈话为主,但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讲清教材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弄懂教材,在关键之处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其领悟;其程序是:比较多样、复杂,视教材的难度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的变化,一般可按“自学—发疑—提问—释疑”或“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步骤进行。3.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启发的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缺点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师在运用时常常流于简单的一问一答之中。(三)讨论式 1.讨论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2.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目的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退居辅助地位,采用分组或全班讨论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程序上,基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二步,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辩论、总结,求得真正的答案。3.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用于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讨论;第二种是就某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第三种是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缺点在于难以组织、发动学生,而学生一旦被发动起来又不易控制课堂秩序,而且讨论问题一般费时较多。4.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岐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作出总结,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功能(一)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和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是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
Ⅶ 请问声乐教学中初级练声为什么要从元音(a e i o u)开始练习
声乐和器乐最大的不同在于拥有语言,语言包括了语音,语音又包含了元音,歌唱中只有元音才能承载声音在空间的回响,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其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元音也是辅助歌唱的一个要素举。例来说,“u”的发音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头腔共鸣
至于1234554321的发音训练是与元音相互依赖,相互交融的。在不同的音阶位置唱好元音元音也是不容易的呢。如果只唱“a~~~~~”就体会不到位置的感觉了
望采纳
Ⅷ 声乐初步应该练些什么
关于吉他弹唱中的唱
大家吉他弹的都好!不过我们该如何唱好呢,找到的给大家!
首先我们要弄懂什么是通俗唱法?
多用自然嗓音,吐字清晰,亲切随意。这种因通俗歌曲而产生的唱法,即可称之为通俗唱法。
既然是自然嗓音,吐字清晰,亲切随意。那么应该说:只要是爱好通俗歌曲,音准、节奏和嗓音没有太大的毛病,几乎都可以学。所以,欲学者,其音乐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太多专业术语教课,会让很多学习者丈二摸不到头脑。那么,我个人认为‘通俗唱法”应通俗教。下面就此阐述我的观点:
一、我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由于我主要是教通俗唱法短训(速成)大课,并为此积累近千个课时的教学经验。我就此大概的说些我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分几点说明如下:
1、在每期开课的第一天,我会让每个人以清唱一段歌+自我介绍的方式互相认识。我趁此了解学生的嗓音、乐感、信心度等情况,并初步对他(她)们歌唱定位。
2、很多学习者因性格内向、信心度底等原因而缺乏主动性学习,甚至影响正常发音(主要就是不好意思在陌生人面前唱歌)。所以,我接下来的课,会围绕放松和大声朗诵及反复上台等训练。增加学生的信心和松弛度。做到在台上要面子、台下就没有面子。台上不要面子、台下就很有面子!
3、接下来就是呼吸训练,我的呼吸训练课是要打破常规练习唱歌呼吸技巧! 可以让学员躺着、座着、玩着都可以练习!这样既打破了因时间、场合而产生的约束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4、再接下来安排的课就是各种通俗歌唱技巧训练:包括通过发声修复嗓音练习、高低音练习、颤音练习、弱声练习、声门撞击练习、混合音掌握技巧、歌曲情感掌握技巧及本人自创的‘意念演唱法”。
5、舞台表演基本技巧:通过文字视像做动作、模拟表演、调侃式报幕谢幕、小小品等方法授课。
6、经常加强与学生交流、随时了解他(她)们进步状况和需求,不断纠错和鼓励。并保持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做到上课时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同时做到课外时间开通---除睡眠时间的随时歌唱指导热线。
7、最后安排多次模拟演(唱)出比赛,并我会逐个当场纠错、指正。最后基本做到每个人都有较明显的进步!
二、松弛篇
要让学生在上课时尽量做到松弛,首先要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那么你就要在讲课中尽量保持幽默、可爱、亲善的一面,如有某学生唱歌的声音或长相很象刘德华,其他同学就会直接称其为“刘德华”。那么我也会在上课时间里把其叫成“刘德华”,每次叫的时候,所有学生就会开心的笑,被称为“刘德华”同学也会很高兴让我这样称呼。从而更加拉近了我和同学们的距离。让学生反复上台试唱,也是提高学生的信心和身心松弛的重要手段。我有一个训练就是让学生一一上台来,用‘愤怒’并大声的语气说道:“你们给我听着----我是XXX(自己的名字)----”。通常,性格内向或胆子较小的同学,都不好意思这样叫,但我会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些同学完成。这些同学叫完后,都会感觉有一种没有过的轻松体念。当然,除了讲解歌唱基本的松弛技巧外,还要让学生在唱歌时知道;思想松弛是非常重要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包括比喻和暗示来提醒同学。如针对通俗唱法的特点说到:“唱慢节奏的歌,要用悄悄话的状态”,又如说:“当唱到高音时,要暗示自己、想--太容易了”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唱歌时尽可能的保持松弛。
三、开声篇
让学生松弛后,重要的就是把声音打开。我接触了很多最初学的同学,由于平时因为环境或性格的原因,唱歌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如一唱到高音时,就不敢放声高歌,造成了音暗、气嘘的歌唱习惯。那么,我会用些大家较感兴趣、并独特的训练方式,来训练把声音放开。如用一口气念 1-2-3-4-5-6-7-8-9-10 要求一个数字比一个数字的声音大,并体会肚子和腰部的用力感觉, 然后用这种感觉来试唱歌曲。另外就是放声的朗诵。特别有一个很管用方法就是:当我听学生在唱歌时,某句声音没有放开,我就会让学生立即停唱。并让学生大声的读出这句歌词。然后,让学生用刚才大声读的感觉再来唱这句。这样,基本学生都能放开声音唱了。
四、呼吸篇
歌唱中的正确呼吸是唱歌里最重要的基础,但是要让同学们能重视并感兴趣,可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我运用了几种打破常规练习唱歌呼吸的方法来教学,让同学们座着、躺着、玩着照样可以训练!我举例说明一个练习方法:我们教室的凳子是那种有靠背的椅子,我让同学们坐在上面,要求在练吸气和呼气时,都要感觉腰和背部尽量紧贴在椅子的靠背上,并体会用气的支点和力度。我还会提醒同学们,在家里即使看电视都可以这样训练。
五、技巧篇
通俗唱法的技巧,可谓是千奇百怪、千百万种。可以说每人都有自己的唱法。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管怎么变,都不能脱离正确的歌唱方法。在我的学生里,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声
乐专科毕业生,有几乎对歌唱知识一窍不通的通俗歌曲爱好者。所以,通常我讲课几乎都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话语讲解。在技巧教学方面,用得最多的是比喻和提示。我会经常用日常用品作比喻:如讲喉头打开放松技巧,我会说:“你们要感觉喉管就像洗衣机的排水管那样空、那么大”。我还用人体自然反应来作提示。如我会和同学们说:“当我们平时遇到气、打哈欠、打喷嚏时,千万不要浪费此时机,要大声的打出声音来。并留意口腔张开和用气位置及力度的感觉。并说明,这是最好的练声时机。如果我们把这些人体自然反应在人的一生中善加利用,那我们就等于多练了许多时间的声了”
六、情感篇
我们知道,通俗唱法是以情带声。人在悄悄说话时,是非常动听的。如一个人用悄悄话在他的情人的耳朵边说:“我--爱--你’你想,那是多么的动听感人。通俗歌曲演唱几乎就是悄悄话加上美妙的旋律而成。所以,情感的真挚表达,在通俗唱法里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由于学生们的情感理解深浅不一,我会尽量用最易理解情感理解的方式讲解。比如说到:每首歌都是一首有着动人旋律的“诗”!我们不能光用技巧唱歌,关键还要用“心”来唱,你要先用心看懂歌词的深刻含义。同时你可以假设,你就是词作者,这样,在唱歌时,你才能投入,才能感动自己!另外 多看些情感类的文学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情感指数!
七、爱心篇
通常大家可能会说,这教课跟爱心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关系非常大着呢。我经常会提醒自己;要善待每一位同学,要对得起他(她)们的学费,你要把他们当成是你自己家的人。同时,我更要求同学们要互敬互爱。记得有一位非常但小、性格内向,并且嗓音条件比较差的同学。在开班的前三次上台试唱歌曲时,连歌曲的前三句歌词都唱不完。但是,我要求同学依然为他鼓掌加油!同时 我在语言上为他鼓励、打气。这样,在后面的试唱时,基本能唱完整个歌曲了。以至后来,这位同学每次上来,大家都能给予他一次比一次大的掌声。后来,有有位同学把这掌声,称为‘爱的鼓励”。所以,我会经常在课堂上,特别在每期“培训班”最后结业典礼上,我都会反复讲我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格言:“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别人”!另外,我在我们的网站上还特别设制了一个以情感交流和联络通讯为一体的同学录,以备即使结业后,大家彼此还可以继续保持联系,互通同学之谊。
文章来源: E网音乐
还可参考:http://www.wyguitar.com/text/newsshow.asp?ID=263&db=tomqq_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