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语言三只小板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交、己”等7个字,认识“亠、亻、巾”3个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知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或成功。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爱因斯坦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爱因斯坦的相关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激趣,看图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又将和你们一道结识另一位世界名人,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板书)出示人物画像。你们想了解他吗?
2.请几个同学展示资料,教师相机作补充。
3.师:爱因斯坦在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请翻开书第27面,看插图,你从画面上看到什么?能说给大家听听吗?(鼓励学生的合理想像)
相机板书课题。
4.请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示字卡认读:只(多音字)、板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在一次劳技课上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学了这课后,你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集体读(无注音),读认识的字,还不会认的暂时放一放。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生字,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根据课堂情况作小结。
第二课时
一、讨论学习,朗读课文,感悟交流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重点体会“……都……只有……”,“……直到……才……”等词语)
过渡:老师看了爱因斯坦交来的小板凳,满意吗?爱因斯坦听了老师的话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试着读给同桌听一听。
2.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他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
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
3.用------和~~~~分别标出老师的话和爱因斯坦说的话,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想读谁的话就读谁的话。
4.分组讨论: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5.交流:可联系自己的经历谈想法或感受。
6.分角色读一读、合作演一演:师(生)可扮演文中老师,请一生扮演爱因斯坦(鼓励学生当好导演,要把人物的神态和几个动作表演出来),男生(女生)读旁白。评选最佳合作奖。
二、指导书写生字
1.游戏:摘果子(复习已学过的字词)。
2.认识新部首:
亠:点横部
亻:单立人
巾:巾字部
3.讨论: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4.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5.师重点指导、范写:作
6.生书空,描、临写生字,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二、质疑、总结交流
1.你想对爱因斯坦说什么?
2.学完课文,你认为课题应该怎样读更好?( 强调“三只” )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6 三只小板凳作业设计
1、 组词。
交( ) 布( ) 左( ) 两( )
文( ) 有( ) 右( ) 雨( )
※2、选择一样意思的句子打“√”。
(1)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丑的板凳了。( )
(2)这是世界上最丑的板凳。 ( )
(3)世界上最丑的板凳就是这只了。 ( )
3、填空。
爱因斯坦想把板凳做得(让人满意),所以做了(三只板凳),他还会做(更多更多的)板凳。
② 三个小板凳教案
教学准备:
字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三个小板凳》这个故事,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
二、自读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和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从爱因斯坦小时侯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长大以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
三、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讨论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2、指名朗读课文2、3段。
3、联系讲这个故事。
4、识字教学 开火车读生字卡,并且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四、扩展练习
开一个小故事会。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学习他不怕失败,认真塌实的精神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第三个小板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小黑板、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
2、过渡:看来,每个组的生字都认得很准,那现在我们三个小组来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流利。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手工课上制作小板凳,老师对他交上来的板凳很生气,可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于是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二、过程
1、老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自然段)
2、原来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过渡:四个脚是歪的,而且没有挨拢,这样粗糙的样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学交上来的是精美的泥鸭子,可爱的布娃娃,这样糟糕的小板凳真让老师生气。(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读出糟糕的感觉,让人生气)
3、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指名回答。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是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分男女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感情怎样?指名读。齐读 小结:我们有时要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时就可以用这种带问号的句子,虽然是问句,但我们却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问句。请生练习说几句反问句。
4、老师这样生气地批评他,那同学们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时候的笑是赞扬还是取笑?取笑还可以说成什么笑?(笑话、嘲笑、讥笑)
5、引读:面对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老师严厉的责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勇敢地站起来,小声说:“有的。” 过渡: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个还糟糕的板凳吗?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
师: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看插图说说它们是怎么更不像样的。(第一个板凳三个角全是歪的,有两个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长短也不一样,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会摔倒的, 根本不像个板凳;第二个板凳的有两个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还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它”指什么?“这两个”指什么?用“虽然……但是……”造句。 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可是原来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齐读。 老师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不怕困难,不断努力,永不灰心,永远追求更好的爱因斯坦,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这样认真,有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质,所以他长大以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再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③ 急求中班科学教案----我帮小猴找到家
2007小班言语公开课
活动名称:言语----识字指读儿歌
活动目标:认识“螃蟹 青蛙 乌龟 鲸鱼 企鹅”
活动准备:字卡 楼房教具.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过程:
1. 手指操导入:小朋友,今天爸爸妈妈来看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那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手指操:大大的叮当,叮当叮当。中中的叮当,叮当叮当。小小得叮当,叮……当!
2.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爸爸妈妈背一下学过的词组吧?好一起来:帮帮忙 阳阳光 金金光 草草坪 读读书 拍拍球 吹吹笛 折折纸 山山谷 伤伤心 宝宝贝。小朋友刚刚背得真好!给自己鼓鼓掌吧!那咱们再来背一个诗词吧?《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儿歌《小白兔盖新房》小白兔,盖新房。小猴小狗来帮忙,拿的拿,扛的扛。新房盖得好漂亮。黄黄屋顶红的墙。阳光下面闪金光。进屋一看黑漆漆。原来忘了留个窗。
3. 今天,咱们班来了五位特殊的小客人,它们是谁呢?出示字卡,第一个是螃蟹,第二个是青蛙,第三个是乌龟,第四个是鲸鱼,第五个是企鹅,跟它们打一个招呼吧!螃蟹你好,青蛙你好,乌龟你好,鲸鱼你好,企鹅你好!知道他们来干什么吗?他们说想让最棒的小朋友来帮他们搬家!谁想帮他们搬家?可是他们说只有认识他们名字的小朋友才可以呢!让我们用最好听的声音来说出他们的名字好吗?螃蟹 螃蟹螃蟹螃蟹(螃蟹 螃蟹螃蟹螃蟹)青蛙 青蛙青蛙青蛙(青蛙 青蛙青蛙青蛙) 乌龟 乌龟乌龟乌龟(乌龟 乌龟乌龟乌龟)鲸鱼 鲸鱼鲸鱼鲸鱼(鲸鱼 鲸鱼鲸鱼鲸鱼) 企鹅 企鹅企鹅企鹅企鹅 (企鹅 企鹅企鹅企鹅)。刚刚小朋友都特别棒!
4. 那现在咱们来帮着“螃蟹 青蛙 乌龟 鲸鱼 企鹅”来搬家好吗(边指着说字宝宝)?小朋友请听好,螃蟹说:我的家住在第二栋房子里(同时老师摆出举手的姿势)。下面请XXX上来把螃蟹搬进第二栋房子里 。XXX放得对不对?(对!)螃蟹说谢谢你帮我搬家。青蛙说:我的家住在第三栋房子里(同时老师摆出举手的姿势)。下面请XXX上来把青蛙搬进第三栋房子里 。XXX放得对不对?(对!)青蛙说谢谢你帮我搬家!!乌龟说:我的家住在第四栋房子里(同时老师摆出举手的姿势)。下面请XXX上来把乌龟搬进第四栋房子里 。XXX放得对不对?(对!)乌龟说谢谢你帮我搬家 !!鲸鱼说:我的家住在第五栋房子里(同时老师摆出举手的姿势)。下面请XXX上来把鲸鱼搬进第五栋房子里 。XXX放得对不对?(对!)鲸鱼说谢谢你帮我搬家 !! 企鹅说:我的家住在第一栋房子里(同时老师摆出举手的姿势)。下面请XXX上来把企鹅搬进第一栋房子里 。XXX放得对不对?(对!)企鹅说谢谢你帮我搬家(老师作出企鹅摇摇摆摆的样子)!!
5. 现在,五个小客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新房子 ,他们可高兴了,他们说要和小班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咱们一起唱一首歌,看看到底谁是你的好朋友?(孩子们开始唱〈找朋友〉,李老师许老师给小朋友分字卡,每个小朋友一张。)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找到了!)请你说出它的名字!(螃蟹青蛙乌龟鲸鱼企鹅)。小朋友真棒!那现在,请你悄悄地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找到的好朋友是谁呀?(……)好!小朋友那好你的字卡,抬头看一看他们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这是螃蟹的家,这是青蛙的家,这是乌龟的家,这是鲸鱼的家,这是企鹅的家。把五个字宝宝用这样的方式在巩固一遍,同时让小朋友记好谁住在哪个家里。)
6. 听好,下面我请拿着螃蟹的小朋友,找到螃蟹的家,把螃蟹放进房子里。记好了,是拿着螃蟹的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永远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请拿着青蛙的小朋友,找到青蛙的家,把青蛙放进房子里。记好了,是拿着青蛙的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永远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请拿着乌龟的小朋友,找到乌龟的家,把乌龟放进房子里。记好了,是拿着乌龟的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永远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请拿着鲸鱼的小朋友,找到鲸鱼的家,把鲸鱼放进房子里。记好了,是拿着鲸鱼的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永远都是它的好朋友!)。下面我请拿着企鹅的小朋友,找到企鹅的家,把企鹅放进房子里。记好了,是拿着企鹅的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永远都是它的好朋友!)让我们看看小朋友帮他们找的朋友对不对?第一个,螃蟹,全对了!小朋友真棒!第二个是青蛙,有一个小朋友放错了,那小朋友看一下,但地那个是乌龟的家?是不是第三个?……这时候,李老师配课,陈姐许老师帮着把桌子摆好,把书放好)。
7.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你们表现这么棒,这五个小客人为了表扬你们想送给你们一件礼物,可是五个小客人告诉我,想要得到他们的礼物可没那么容易,他们说想让咱们班的小客人指读给他们看!那小朋友能不能完成?佟老师也想得到礼物,那佟老师先指读给五个小客人看好不好看看!看老师伸出右手的食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而且老师的手指是放在字宝宝的下面的。《小白兔盖新房》(看老师的手换行了)小白兔,盖新房。(换行)小侯小狗来帮忙,(换行)拿的拿,扛的扛。(换行)新房盖得好漂亮。(换行)黄黄屋顶红的墙。(换行)阳光下面闪金光。(换行)进屋一看黑漆漆。(换行)原来忘了留个窗。小朋友,老师棒不棒?我知道小朋友比我更棒!听好老师的话,小女孩先双手搬着板凳,坐到你的桌子旁边……小男孩双手搬着你的小板凳,坐到你的桌子旁边。(手指着书住桌上的书)。我们一起指读一首儿歌送给他们好吗?(好!!)来,伸出你的小魔棒!老师指一句,小朋友指一句。《小白兔盖新房》(……换行)小白兔,盖新房。(……换行)小侯小狗来帮忙,(……换行)拿的拿,扛的扛。(……换行)新房盖得好漂亮。(……换行)黄黄屋顶红的强。(……换行)阳光下面闪金光。(……换行)进屋一看黑漆漆。(……换行)原来忘了留个窗。小朋友这么棒!那看老师还会一种指读的方法呢!(倒着指一遍)<房新盖,兔白小>。
8. 好现在,小朋友眼睛看我!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我们今天认识了五个小客人,他们分别是螃蟹青蛙乌龟鲸鱼企鹅,他们说,礼物在这里(李老师拿着贺卡,)我们一起到李老师那里站对,收取五位小客人送给我们的礼物吧!
教案 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形势也不尽相同 你自己看着改改吧
④ 托班小板凳小汽车教案
这是一篇关于小板凳的幼儿园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活动教案:小板凳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小板凳》,唱准一字双音。
2.理解记忆歌词,并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3.体验与表达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板凳》课件、《小板凳》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客人话题,引起兴趣。
(1)教师:你们家来过客人吗?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
(2)教师:今天有一个明明家也来了客人,请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3)观看《小板凳》课件。
二、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明明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明明是怎么做的?
(2)听老师范唱。
教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教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听到的,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贴相应的图片,幼儿听出来的少的话,教师第二次示范唱。)
(3)跟随音乐学唱教师:你们把图片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师:小朋友叫小板凳别怎么样?(别歪)阿姨夸谁好乖乖?重点学唱一字双音,如335“板”字的唱法。
(4)幼儿看图唱。
教师通过游戏《图片不见了》引导幼儿多次演唱歌曲。
(5)讨论:怎样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招待客人的时候心情是怎样?(开心,脸上微笑)
(6)创编动作,幼儿进行表演唱。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看,又有谁来我们家做客了?(叔叔、爷爷、客人老师、奶奶)幼儿在教师的动作提醒下表演唱。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⑤ 小班朗朗阅读小板凳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回忆并说出自己高兴的事情以及高兴时的举动、表现。
2、学会保持快乐的方法,初步能调节情绪。
3、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并能初步感知与理解别人的快乐。
⑥ 华文早读小班小板凳教案
课题:说声“对不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过程与方法:抓住“我”在这件事当中的神态与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的心理变化,即超越自“我”的过程,培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为重点,抓住“我”的神态与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是怎样超越自“我”的。
教学难点: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的,即“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三个字的。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出课题,质疑。
让学生说说你们平时使用过哪些文明语言呢?当我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我”们应该说声——,生齐接“对不起”,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由生活出发,自然引入。学生有话可谈,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质疑: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学生自由发问,“谁”说,为什么说,怎样说,说的结果如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以课题为辐射点,帮助学生把握课文概要,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 初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让同学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师生评议。
(评议要中肯恰当,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让学生乐于朗读。) 解疑: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已解决了哪些疑问?
学生释疑结果:其它容易回答,但“我”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对
不起”的,三年级学生说不清楚。
(学生自己提问,然后通过朗读,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寻得答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三)、抓住重点段,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我”在什么情况下说“对不起”的呢?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放一放,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并思考:“我”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抓关键词语“并不固执自私”体会出“我”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也是一个能为他人考虑的孩子。
通过对“挨板子”的影视镜头的回忆,并与我不敢向别人认错的心情比较,初步感受“我”向别人认错的痛苦难受的心情。
(注意联系已有的生活阅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朗读体会“我”的心情。
2.学习的四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我”有这样一个毛病,所以当“我”用铅笔划破了同桌的下巴后,老师要“我”道歉,“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我”的心情。
班级交流,说说读出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一句话当中体会出这种心情的。
① 从“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快石头似的,连一个字也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看出“我”当时心里难受、紧张、害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
② “在心里,我不知已责备自己多少遍了。”看出自己知道做错了,很自责的心理。
反复朗读,读出“我”难受、紧张、害怕、自责的心理。
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请同学们再找找还有哪些句子也表达了“我”的这种心情。共三句:
① 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
② “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③ 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朗读体会。
(经过学生深入探讨,把握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实现了情感的“内化”“吸收”的过程,朗读则是对己理解的思想内容的“外化”“升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的,也就是“在读中悟”和“以悟促读”的有机结合。)
3.学习五——八自然段
过渡:“我”要说出这三个字,是那么难,那最终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说出“对不起”的呢?
默读五至八自然段。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小结: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在“我”提高了自己认识的前提下,在榜样的推动下,“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说出了“对不起”三个字。
(这是课文的难点,但经过上面的铺垫,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也就水道渠成了。)
(四) 总结全文,回归生活。
1.做填空题。
“我”说了“对不起”后,老师( ),同桌( ),同学们都( ),“我”和陆叶还( )。
2.总结性提问:这个结果好不好。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我”?说说理由。
3.十运会即将在南京举行,我们南京市开展了争当文明市民的活动,同学们也是当中的一员,你们打算怎么做。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4.交流,点评。
(语文只有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情感。
2.搜集文明礼貌用语至少三条。
3.搜集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一则。
七、板书:
说声“对不起“
以 前: 向别人认错难受
老师同学的鼓励
那 一 次 后: 超越自我
我的认识、榜样、勇气
⑦ 幼儿中班棍子舞加凳子
活动名称:神奇的棍子 设计思路: 棍子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器械之一,特别是男孩子,出于对英雄的崇拜,他们喜欢用棍子充当孙悟空的金箍棒或是解放军的冲锋枪,小班幼儿也不例外。怎样帮 助幼儿转化观念,在玩棍子的技能和方法上给予幼儿更多的运动经验的体验,激起他们继续玩棍子的兴趣,并能将棍子这一器械运用到全身锻炼之中,促进幼儿身体 动作的发展,发挥“棍子”一物多玩的功能,是设计本项体育活动的重点考虑所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棍,发展幼儿大肌肉运动,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每种棍子的不同玩法,体验玩棍的快乐。 3.初步激发幼儿的合作游戏的意识。 材料提供: 各种长短、粗细的棍子、皮球、圈、积木、瓶子、动物头像、小筐等等。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棍棒操。 2.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孙悟空的本领很大,能打败妖怪,他有一个很神奇的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金箍棒)“现在,你们的手上也有金箍棒,你可以用它来练本领,想一想,你准备练什么本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玩棍子。 如:棍子放在地上跳过去。 棍子夹在两腿中间做小马跑。 投掷棍子。 用棍子来抬筐。 棍子横在两块积木中间,从棍下钻过 去。等等。 4.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并引导幼儿进行两人合作一起玩棍子。 5.集体游戏《打野兽》: 幼儿排成两队,排头人抗着棍子跑过去,先跳过棍子构成的小河,然后爬过垫子,接着跑到野兽的头像前将手中的棍子投向野兽头像,最后跑回来拍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再接着跑。游戏依次进行。先跑完的一组为胜。 活动反思: ………………………………………… 查看全文。。。 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很大,能够投入到玩棍当中,并想出了多种玩法,并在老师的提醒下,尝试借用了傍边各种辅助物,如箱子、积木等等。而也有不足之处,如整个活动中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以渲染气氛,效果更加。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游戏道具要事先让他们熟悉起来将会有助于游戏的开展。
⑧ 托班音乐教案 《小板凳小汽车》
去网络上搜一下。关键是歌名会不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