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自主学习来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自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独立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教学法理论依据主要是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
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基本步骤:1.引发动机2.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3.实施自主学习4.自主评价学习效果5.教师引导概括总结
自主学习教学法的优缺点:1. 优点:学生有较多的独立学习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师生间易建立起平等协作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缺点:增大教师的工作量、结构松散,不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大规模使用、需要具备一系列前提条件、教师的指导地位难以保证
㈡ 自主课堂教学中怎么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内习氛围,才能愈来容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尽量接近自主学习的过程,既能提高课上学习吸收率,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㈢ 什么是自主型教学方法
自主复型教学方法意思:所谓“自主制型学习方法”的概念在文献中有种种不同的界说,未必统一,叶希波夫(Б.П.Есипоя)指出,这个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这就是, 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型学习是“在没有教师寿命下解决课题”,另一些学者则反糨阐释为“学生的能动的自发的活动”。在前者的界说中,“自主型学习活动”是过分绝对化了。教师指导的学生的自主型学习活动总是相对的,是比较自主的。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的自主型学习活动是不可能有的。 另一方面,学生的一切能动的活动不能说是自主型学习活动。不能把自主型学习活动同学生能动的自我活动的学习活动等同起来。
正确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效果:自主型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改善学生的“士气”。
㈣ 自主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新课程理念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唤醒学生问题意识,由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提出问题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教学的最大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结合自身的实践,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是问题多,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他总说没有问题。正因为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没有思维的活动,是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困生越学越“困”,也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是问题意识的淡漠。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题而产生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并由此激发积极思维,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一种心理品质。如何唤醒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生活是创作之源,素材是思维之泉”。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多渠道搜集相关的信息,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文本呈现方式。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关心、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问题不断追问的习惯。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 学生自然提出了“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有多少根?”的问题,在探索“扣1次后有几根?扣2次后有几根?……”的过程中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二、互动交流 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新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只是学科学习的载体,课程资源丰富多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探索往往是数学课堂的智慧之源。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畅所欲言。学生互动交流时,老师应耐心倾听,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尤其是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的新知识和新问题。例如,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中易错的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研究易错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逐渐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学生常犯的错误:(1) 对意义理解不正确的:(2) 与整式乘法混淆的:(3) 分解不是恒等变形的:(4) 分解方法不正确的: ;在生生、师生思维碰撞中,群情激动,让师生不得不大动脑筋,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发现的新问题多了,提出新看法有见地。三、实践体验,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系统的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在矩形的教学中,学生常常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折叠方面的问题。如把矩形沿对角线折叠后重叠部分是怎样的图形?若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6和8,那么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教师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实践,再让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说出来,然后请全班同学评议。这样,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发现和概括出重叠部分的图形及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到了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因此,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总量有多少,而是学生有所得、有所获有多少。四、示范引领,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现代研究表明: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阅读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但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而会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是极少,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发现了问题,但不愿提出来。其实学生提出问题的信心来自于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应示范引领,创造机会让学生拾级而上。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知识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七巧板拼成的多边形,其边数不能超过8.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整个过程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去探究,教师只要辅之以引导。因为七巧板七块部件的内角度数只有 、、 ,用它们拼成的最大角是 ,设七巧板能拼成 边形,则, 。即用七巧板拼成的多边形其边数不超过8。教师示范引导,“一石激起千层浪”, 可训练学生有更多
㈤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建构自主学习课堂
新课程倡导自主、高效的课堂.其实质就是要求:在课堂要有限时间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有效的达成,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自主是课堂学习的手段.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课堂一改以前单一,沉闷,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形式多了,花样多了,课堂也多姿多彩了.但是透过这些浮躁眩目的现象,我们发现光彩背后的苍白与空洞,许多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形式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施效果.那么应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呢? 一、优化课前准备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习需要条件,预习就是保障.预习分近期和远期预习. 预习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主动,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当然容易打胜仗.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 预习要有针对性,能发现重难点,带着问题预习.预习要有集中性,要做到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预习要有发现性,发现问题是预习的关键.我们可尝试采用预习纸的方式进行(附预习纸操作纲要),预习内容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次完成,也可根据文章类型调整预习目标,安排其他内容.预习也要目的性要明确二、优化时间安排是自主、高效课堂的前提. 自主高校课堂结构要求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呈现两种形式: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其信息是单向的,教师独占课堂或基本上是教师一人表演,学生学习被动,课堂只是讲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进行积极思维,完全依赖教师.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张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时提问学生也是为教服务.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学生求知欲受到抑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叫起来回答,表达能力很差,怕羞,勉强举手,寥寥无几.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潭死水的结构,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学生之间发生平行影响,课堂成学堂.课堂气氛好,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发言交锋,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其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难,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多向立体式结构是老师引着学生走向教材.我们需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求活应以求实为基础,才能活而不空;求实,应与求活相联系,才能实而不死.打好了求实的基础,才能建筑起语文教学的高楼大厦,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三、优化学法指导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纯的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更重视学法的方面转变.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熟练地掌握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1)质疑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从题目上问、从词语上问、从内容上问、从矛盾处问、从语言标点运用上问、从写作上问、从中心上问、从省略处问、从结尾处问、从联系(句、段;课内外)上问.质疑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即敢问善问拓问. (2)自读自悟的培养自读自悟是实现高层次思维的重要能力,其关键在于读文和感悟.从内容上说,一悟词句,通过充分的读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二悟内容,知道文章写什么;三悟思路,了解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悟写法,发现表达上的特点.从呈现方式来说,可以用小练笔的方式,把自己最想在课上和大家交流的感悟用不拘一格的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朗读、课本剧、说唱、摘录等方式表达感悟.这样,学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维的个性.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法指导和训练的主要基地.如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默读朗诵、编写提纲等,引导学生加强信息贮存与积累,从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吸取营养,积极寻找发现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问题争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自学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在学科考核测评时,要更多注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测试,做到合理设计题型,既检查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促使学生重视学法的掌握. 四、优化练习巩固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措施.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练习并非只是机械的重复.练习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是每一位教师应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 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使练习的设计趋于多元化.教师应该因人因材,适实地优化每一次练习的设计,让练习真正发挥其最大的效能,让学生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㈥ 数学课如何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特色学来校研究课题“自励教源育”,学校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性格自强”为奋斗目标。根据该课题研究的方向,结合新课改精神和高校课堂理念,学校确立了自主学习课堂环节教学模式,并逐步在全校推开。现就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作如下交流和阐释。1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思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六个环节:1)情境导入;2)感知目标;3)自读文本
㈦ 如何构建高效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做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㈧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复量的方法颇多,制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校条件、情况的具体措施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㈨ 教育部五个自主是什么
教育部公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今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实施“强基计划”。与原自主招生相比,新计划有哪些区别、亮点?对此教育部在招生专业、入围依据、录取方式等五个方面做出解释。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选拔定位上的区别。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其次,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划出了范围。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而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入围校考的依据上,二者也有区别。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录取方式也有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此外,培养模式上,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㈩ 如何构建自主学习课堂
如何构建自主学习课堂
其实质就是要求:在课堂要有限时间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有效的达成,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自主是课堂学习的手段。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课堂一改以前单一,沉闷,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形式多了,花样多了,课堂也多姿多彩了。但是透过这些浮躁眩目的现象,我们发现光彩背后的苍白与空洞,许多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形式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施效果。那么应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呢?
一、优化课前准备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习需要条件,预习就是保障。预习分近期和远期预习。 预习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主动,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当然容易打胜仗。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
预习要有针对性,能发现重难点,带着问题预习。预习要有集中性,要做到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预习要有发现性,发现问题是预习的关键。我们可尝试采用预习纸的方式进行(附预习纸操作纲要),预习内容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次完成,也可根据文章类型调整预习目标,安排其他内容。预习也要目的性要明确
二、优化时间安排是自主、高效课堂的前提。
自主高校课堂结构要求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呈现两种形式: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其信息是单向的,教师独占课堂或基本上是教师一人表演,学生学习被动,课堂只是讲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进行积极思维,完全依赖教师。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张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时提问学生也是为教服务。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学生求知欲受到抑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叫起来回答,表达能力很差,怕羞,勉强举手,寥寥无几。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潭死水的结构,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学生之间发生平行影响,课堂成学堂。课堂气氛好,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发言交锋,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其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难,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多向立体式结构是老师引着学生走向教材。我们需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求活应以求实为基础,才能活而不空;求实,应与求活相联系,才能实而不死。打好了求实的基础,才能建筑起语文教学的高楼大厦,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三、优化学法指导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纯的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更重视学法的方面转变。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熟练地掌握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1)质疑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从题目上问、从词语上问、从内容上问、从矛盾处问、从语言标点运用上问、从写作上问、从中心上问、从省略处问、从结尾处问、从联系(句、段;课内外)上问。质疑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即敢问善问拓问。
(2)自读自悟的培养
自读自悟是实现高层次思维的重要能力,其关键在于读文和感悟。从内容上说,一悟词句,通过充分的读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二悟内容,知道文章写什么;三悟思路,了解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悟写法,发现表达上的特点。从呈现方式来说,可以用小练笔的方式,把自己最想在课上和大家交流的感悟用不拘一格的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朗读、课本剧、说唱、摘录等方式表达感悟。这样,学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维的个性。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法指导和训练的主要基地。如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默读朗诵、编写提纲等,引导学生加强信息贮存与积累,从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吸取营养,积极寻找发现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问题争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自学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在学科考核测评时,要更多注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测试,做到合理设计题型,既检查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促使学生重视学法的掌握。
四、优化练习巩固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措施。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练习并非只是机械的重复。练习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是每一位教师应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
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使练习的设计趋于多元化。教师应该因人因材,适实地优化每一次练习的设计,让练习真正发挥其最大的效能,让学生变要我练为我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