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层小学教学楼 建筑面积4000平米(超过了防火分区面积要求) 用不用做封闭楼梯间
四层小学教学楼每个防火分区面积2500,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7条
不超过5层可设开敞楼梯,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5条
防火分区不用各层叠加,这个规范编制组有解释
Ⅱ 一栋教学楼防火等级为一级,则最多能建几层
在建筑规范里面,建几层楼不是看防火等级的,首先,你得先控制整个学校规划设计的容积率,超过容积率的话,规划局是审批不通过的。先满足规划要求才满足建筑要求。
Ⅲ 问137:普通教室及教学楼防火要求有哪些
()作为教室的建筑,其防火设计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要求,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如由于条件限制设在低于三级耐火等级时,其层数不应超过1层,建筑面积不应超过600m3。普通教学楼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等,应满足具体的规定。
(2)作为教学使用的建筑,尤其是教学楼,距离甲、乙类的生产厂房,甲、乙类的物品仓库以及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独立实验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3)课堂上用于实验及演示的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控制用量。
(4)容纳人数超过50人的教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安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且不得设置门槛。
(5)教学楼的建筑高度超过24m或者10层以上的应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的有关规定。
(6)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楼体积大于5000m3时,应设室内消火栓。
(7)教学楼内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电气安装规程的要求,其中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暗敷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厚度不小于3cm;当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8)当教室内的照明灯具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进行防火保护;隔热保护材料通常选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非燃烧材料。
Ⅳ 教学楼起火时如何脱险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
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立即返回到屋顶平台,并呼救求援。
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
(4)教学楼防火扩展阅读:
高层建筑火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的特点是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被困人员的逃生自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利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
利用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2、根据火场广播逃生。高层建筑一般装有火场广播系统、当某一楼层或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蔓延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而注意听火场广播和救援人员的疏导信号,从而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和方法。
3、自救、互救逃生。利用各楼层存放的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充分运用身边物品自救逃生(如床单、窗帘等)。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共同逃生。
Ⅳ 教学楼属于火灾危险性什么类别
一、学校教学楼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二、目前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就火灾危险等级内没有统一规定,《建筑设计防容火规范》(GB50016-2006)对生产、储存类厂房和仓库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类而对非生产、储存的民用建筑火灾危险性未分类。《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版)对高层民用建筑的类别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一些场所进行了火灾危险等级分类。
个人认为教学楼火灾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
Ⅵ 教学楼的防火分区怎么划分
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竖向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水平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规定,在设计、审核和检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公共建筑”的条文解释里“较大规模的教学楼”怎么确定,多大面积算“较大规模”
按照规定,使用人数超过500人的中小学校或者其他未成年人的学校,使用人数超过200人的幼儿园就属于重要公共建筑!
Ⅷ 学校教学楼建筑防火要求
咨询当地消防部门。
Ⅸ 教学楼"防火"资料
首先你的问题很笼统,不同的教学楼参考的规范(还有特殊教育学院)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内多容层教学楼除了满足《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里的与疏散相关问题以外,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一类,可以参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里面相关的条款,如果教学楼高度超过了24米按照建筑级别要参看《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Ⅹ 普通教室及教学楼的火灾预防措施应该是怎样的
普通教室及教学楼的火灾预防措施
1) 作为教室的建筑,其防火设计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的要求,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如由于条件 限制设置在低于三级耐火等级时,其层数不应超过一层,建筑面积 不应超过600m2。普通教学楼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其他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等,应满足具体的规定。
2) 作为教学使用的建筑,尤其是教学楼,距离甲、乙类的生 产厂房,甲、乙类的物品仓库及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独立 实验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3) 课堂上用于实验及演示的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控制用量。
4) 容纳人数超过50人的教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安 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且不得设置门槛。
5) 教学楼的建筑高度超过24m或者10层以上的应严格执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M)中的有关规定。
6) 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楼体积大于5000m3时, 应设室内消火栓。
7) 教学楼内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电气安装规程的要求,其中消 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暗敷时,应敷设在不 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厚度不小于3cm;当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 取防火保护措施。
8) 当教室内的照明灯具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 隔热、散热措施进行防火保护;隔热保护材料通常选用瓷管、石 棉、玻璃丝等不燃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