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案 >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9 02:57:57

❶ 如何教幼儿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首先你要让小孩明白数的概念,就是先让他一个一个数,以前小孩是数到100的,你要教20就数20好了,然后教他加1加1加1什么,然后加2加2,之后可以教更多的加法。久了小孩就会明白加的概念了。(不要着急,教个几天就好了,一个星期也没事)

❷ 幼儿园20以内不进,退位加减法教案

活动目标: 1、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的操作,尝试进行20以内简单的减法运算。 2、能积极思考、细致观察,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2个圆形的蒙氏线场地;数字卡1-20;戒指样的小圆圈若干。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31-32页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青蛙跳水。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个蒙氏线的圆圈上,每组小朋友记住自己组的人数,边听音乐边走线。当音乐停止时,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如“8”,每组8个小朋友跳进圈里,再数数线上每组还剩下几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 (1)复习10以内的减法。 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减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2)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创设情景:神奇工具又现身。小朋友,谁又来到我们班上作客啦? 教师出示工具“加法、减法板”,按顺序摆放好。 教师:看,他又说话了:小朋友们好,又和你们见面了。我是加法、减法板,做起减法也有招。先把大数固定好,根据小数取蓝条。数数看看剩多少,减法计算完成了。 教师从题卡中任意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4=,教师先读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减法板中的数字16 ,用小圆圈圈住,再从蓝色定规中取出4摆放在右端靠着数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数出前面还剩下几格,剩下的格数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减法板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从题卡中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减法板,得出正确答案。 3、分组活动教师:加法减法板想检测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来露一手,比试比试吧。 第一组: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做减法练习。教师事先准备好减法算式,请幼儿看算式,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出结果。 第二组:利用划点子的方法进行减法练习。每张作业纸上都有一道减法算式题和被减数的点子,减去几,就划去几个点子,最后数出剩下的点子数量,记录在作业单上。 第三组:做花环。操作加法减法板完成《操作册》32页的活动“美丽的花环”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❸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二)

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小网络: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❹ 幼儿园20以内混合运算的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学科 年级 教学目标 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 重、难点 信息环境及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分 步 策 略 谈话引入:“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吗?” 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车上有8名乘客,随着刹车声响,汽车到站。这时老师问:“汽车到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通过切换、演示功能,把学生操作后的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原来有8个人,到站后,上来×人,下去×人,车上还剩×人”。接着老师请学生们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刚才交流的结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设置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 选择学生三个板块的练习题上传至教师机进行展示教师帮助引导学生作总结评价。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 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 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学生自主地选择点击相应的板块 由学生自己介绍进行全班交流 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静态的图像与音频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鲜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的 运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的重组建构 通过对经验的唤起,学生在操作和思维活动中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原理等意义,通过意义的建构,感悟并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概念的掌握和巩固,关键在于应用。 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强化新知识的练习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信息技术呈现的图像、声音的激励下,不断体验成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❺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20以内编减法应用题教案

为你奉上,敬请参考: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20以内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的操作,尝试进行20以内简单的减法运算。 2、能积极思考、细致观察,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2个圆形的蒙氏线场地;数字卡1-20;戒指样的小圆圈若干。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31-32页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青蛙跳水。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个蒙氏线的圆圈上,每组小朋友记住自己组的人数,边听音乐边走线。当音乐停止时,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如“8”,每组8个小朋友跳进圈里,再数数线上每组还剩下几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 (1)复习10以内的减法。 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减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2)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创设情景:神奇工具又现身。小朋友,谁又来到我们班上作客啦? 教师出示工具“加法、减法板”,按顺序摆放好。 教师:看,他又说话了:小朋友们好,又和你们见面了。我是加法、减法板,做起减法也有招。先把大数固定好,根据小数取蓝条。数数看看剩多少,减法计算完成了。 教师从题卡中任意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4=,教师先读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减法板中的数字16 ,用小圆圈圈住,再从蓝色定规中取出4摆放在右端靠着数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数出前面还剩下几格,剩下的格数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减法板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从题卡中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减法板,得出正确答案。 3、分组活动教师:加法减法板想检测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来露一手,比试比试吧。 第一组: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做减法练习。教师事先准备好减法算式,请幼儿看算式,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出结果。 第二组:利用划点子的方法进行减法练习。每张作业纸上都有一道减法算式题和被减数的点子,减去几,就划去几个点子,最后数出剩下的点子数量,记录在作业单上。 第三组:做花环。操作加法减法板完成《操作册》32页的活动“美丽的花环”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❻ 幼儿园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整理和归纳计算规律。 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蘑菇图形、 计算题目。 活动过程: 一、通过例题再现,唤起幼儿的回忆 1、 小明买了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2、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教师引出:9+2=11。 3、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个红苹果,还剩几个?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4、示图片,在列式和计算中,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 11减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 1) 二、 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题场景,请幼儿观察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想一想。 教师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并归纳出进位加法可以用“凑十”的方法。 2、再列出两道减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归纳出退位减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赛。每个蘑菇旁边是一道算式,完成计算后,如果正确,就直接跳到下一题,如果错误,则一起纠正比一比谁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选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组幼儿。 三、作业练习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分发计算蓝本子。 2、幼儿独立完成二十以内加减法测试2。

❼ 20以内的减法怎么教大班

一、具体形象思维先有主导地位,必须从摆小棒开始。

1、进位加法

9+2=?把2根中的1根,与9和在一起是10,捆成一捆,代表10。加上剩下的1根,是11。初步明白“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是以后学习加法竖式的基础。

2、退位减法

12-9=?小棒捆成10根一捆,两根单独放。从10根去掉9根,剩1根,再和2根合在一起,就是3根。初步明白不够减,退一当十的道理。

二、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前到一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孩子对10以内的加减法很容易接受,手指正好是十个,掰手指很直接、简单。

(7)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扩展阅读

减法不具有结合性,也就是说,当一个减数超过两个数字时,减法的顺序是重要的。减法0不改变一个数字。减法也遵循与加法和乘法等相关运算的可预测规则。

实数的减法被定义加上带符号的数。具体地说,一个数字通过加上另一个数的负数来实现减法的过程。然后我们有3−π= 3 +(−π)。通过避免引入诸如减法这样的“新”运算符,这有助于保持真实数字的“简单”。

减法遵循几个重要的模式。它是反交换的,意味着改变顺序改变了答案的符号。它表示用不同的对象(包括负数、分数、无理数、向量、小数、函数和矩阵)去除或减少物理和抽象的量。

阅读全文

与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