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浅谈如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看了视频我觉得张红老师有句些话说得特别好:为什么做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感到做老师的感觉。基于对教师行业的热爱,我加入了教师行业。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从不抱怨什么,认认真真地工作着。经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教学能力有了从无到有的提升。任教一年,两个学期的教学成绩排名都挤入了全镇前十的行列。 作为新老师,想要提高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认为一定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总结出一种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今天我谈谈自己是如何提高教学能力。一、看优质课视频,专家讲座 看了张晶专家的讲座,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感觉上课堂我讲的明明白白的东西学生过后却不理解的原因;看了张红专家的讲座我明白了“老师不是神,学生不是人”的道理,对学生要有接纳的心,包容的心,尊敬的心等;看了与我们教材同步的优质课我学习如何更好的衔接教学内容……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有我们可以看视频,接触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只要我们有一颗学习的心。二、向本校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我一周有二十节课,也不轻松。但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有空时常去听我们学校老师的课,学校的老师们也很热情,从不拒绝我的要求,在这里非常感谢他们。在村小,视频与实际上课有一个很大的差别那就是学生的纪律!视频课里的学生都很乖,他们大多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村小的实际是大多数学生都很调皮,学生纪律不好,教学过程当然就很难进行。我认为在农村小学阶段组织好课堂,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条件。三、参加校外学习 学校为了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机会就派我们参加学习,如听优质课,业务培训等。感谢学校给了我民展,提升的机会。虽然去听了课,但我们还是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平。影响因素很多,不管是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都跟不上。比如去南宁看的英语赛课,我感觉城乡的差别真的很大很大很大,至于有多大,大家就发挥想象力吧。呵呵~~~~~去听课学习还是有帮助的,虽然我们暂时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平,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指引我们往那个发向发展,也使我们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四、参与本校教研课 上个学期的我们学校开展了教研课。这使提我不仅可以看到几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也有机会让学校检验我这一年的学习。旁观者清,教得怎么样,有经验的老师一看便知。我从其他几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听过看过做过跟你什么都参加过感觉真的不一样,那似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值得高兴的是教研课中,老师对我的评价还不错。嘿嘿~~~~~不足的地方,老师们都对我进行了指点,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改善。五、进行教学反思 个人认为反思非常重要,有反思才有进步。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得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上完课后针对之前的课做全盘检讨,例如:提问是否适当?活动参与度如何?学生的接受程度…等,作为下一次课程安排的依据。写好课后得失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进行“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 另外我觉得对教材的理解,钻研;提高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运用语言水平,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面也很重要;还有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如果不爱岗敬业你根本就不想在教学能力方面下功夫。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上面说方法也并不全面,对于其他老师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新老师,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然而,只要我们有敬业精神,把基本功练扎实,善于思考,善于深入实际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最后还想引用张红老师的一句话结束;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乐在其中。
㈡ 如何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人们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追求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凋“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人类初始的教学方式往往显示为“个别化教学”。后来出于追求效率的需要,“个别化教学”逐渐演化为“小组教学”,再由“小组教学”演化为“班级教学”。不过现代教学的危机导致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进而由“小组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的趋势。其实,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循环或轮回,更不是重复或倒退,它是当今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结果,是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今天,个别化教学向班级授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如何优z化课堂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就教师要克服旧有的教学习惯来说,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就十分艰难,这中间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1、当今的课堂教学多“牵引”,少正确“引导”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2、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3、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帅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就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4、当今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说到底这是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或诊断问题,它应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为取向。也可以说,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但问题是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最优化的组织教学环节,怎样的教学效果才算是有效的或是高效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被看成是一种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比照,我们认为,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首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现实的课堂中,许多老师为了体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除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义的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的作用,更体现在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说,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而且展示的还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有研究者提出,要“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实际上,评价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要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有效课堂与无效课堂的区分关键就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一个课堂有效与无效,则关键是看老师的组织与教学的设计,希望老师们能够谈谈你们的看法.
㈢ 夸美纽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什么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及的“原则”很多,其中的教学原则多达37条。这些“原则”并不完全是教学原则,含有可以称为原理和其他的具体规则在内。前者如“自然适应性原则”。从现在意义上所谓教学原则的含义出发,可以归纳出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有如下几点,这些教学原则都有其对应的教学方法。
(一)启发
要求教师努力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内向外地发展。为此,要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采用直观教具,并充分利用表扬、奖励等多种方式,
(二)直观
夸美纽斯认为知识是从感觉而来,只有通过感觉器官,才能得到真实可靠且难以遗忘的知识。对某些不可能直接感知和观察的事物,也要采用取代的办法。
(三)量力
夸美纽斯要求教学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强调选择学习材料时要适当,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只需掌握最重要的内容,其他内容则只需领会即可。
(四)因材施教
夸美纽斯既强调人的自然的平等及可受教育性,又重视人的个别差异。主张教育者必须研究儿童、了解儿童、掌握不同儿童的特点,并能够就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五)循序渐进
夸美纽斯主张学习应当分阶段地进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务必使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扫清道路。夸美纽斯主张教与学应当贯彻彻底性原则,即学习过的知识要保持长期不忘。为此他主张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观地进行教学,课程安排要有系统,要训练和培养记忆力,强调复述和练习的作用。
道德教育
德育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据次要地位,并且宗教色彩较重。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详细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强调给予儿童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尤其应当注重节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大教学论》中,他主张学校应当培养儿童“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的道德品质,即以理智指导行动,在日常生活、游戏工作等各方面要适量,自我克制,以及坦诚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等等。
在德育的方法上,夸美纽斯强调预防、榜样、实践、恩威并用、教训与规则、纪律与惩罚等,主张在运用纪律与惩罚等方法时,对于极端做法要谨慎行之,不可滥用。
夸美纽斯
㈣ 实际,谈谈如何实施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
一、抓实“先学”。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先学”,就是学生先自学,它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先学”
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先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先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
那么,“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指导自主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超前学习是片面的、肤浅的,不能体现“先学”的“要求”。这里,我们认识到学会“先学”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方法,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的观念。
教师关键要解决三个观念,一是急于求成的观念,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这个“先学”的过程中,蕴含着指导的力量因素,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家庭的环境,社会的背景等,需要教师的究因识果,体察求索。二是潜能的认识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正如布鲁姆所说: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三是人性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实现的愿望,以人生幸福追求人性化教育。
其次,“先学”需要一定的方法。
1、常规性先学:所谓常规性先学,重点把它放在阅读例题的学习上。如:读懂例题,理解算式、图形、图表表达的意思、理解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等,切重于“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的教学理念,强化问题何在,策略何在的探索。
2、引导性先学:所谓引导性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合作性先学:所谓合作性先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时,时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到解决。在讨论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家讲解,一起评议”,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几位同学可以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不仅能够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要进行调控,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自学、讨论情况,及时发现和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偏离重点、学法不当等。
再次,“先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先学要求:如看书、练习要用多长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如何检测。
(2)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课题引导不同的先学方法。如:在教学《加减法混合运算》时就可以让学生常规性先学,这部分内容简单,容易理解,一看就会。而在教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常规性先学,然后再进行合作性先学,让学生在小组里通过具体的情境讨论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明确小括号先算的意义等,提高先学效果。
㈤ 张佑赫在这个视频中的几个滑步是怎么跳的麻烦给几个教学视频
步骤1:找一双较紧的平底鞋,刚开始你可以先使用软底鞋。
步骤2:确保你用来练习的地板不会太粗糙,尽量找一块光滑的地。
步骤3:两脚并拢站立,左脚稍微比右脚靠前一些(右脚趾的前端与左脚趾的中部应该在同一线)。
步骤4:然后抬起右脚后跟,使你看起来象正在走路一样用右脚前部站立,左脚保持原位(注意不要移动)。
步骤5:当你把右脚跟放下时,把全部重心移到右脚,缓慢向后拖动左脚,使左脚趾与右脚跟平齐。做这一步的时候,左脚跟要稍微离地,左脚不要往下踩,否则就滑不起来了。确保你缓慢放下右脚后跟与和移动左脚同时进行。控制速度需要多加练习。
步骤6:坚持练习以上步骤,直到你确信自己能毫无障碍的做移动。
步骤7:一旦你可以精通上面的动作,将左脚向前伸出,但是不要接触地板,要做的让人看起来就象刚好贴着地踢出的一样。把它移到离右脚趾前面相当于一只脚那么远的位置。左脚任何部位都不要格外地抬高。
步骤8:把左脚挪回开始的最初位置,再一次抬起右脚后跟。左腿弯曲,重复步骤5的动作。坚持练习直到你领悟到所有的精要,能很随心所欲的做出,并且得到他人认可。最后达到可以克服地心引力的效果,这样你就可以象专业人士那样走太空步了.
步骤9:一旦你可以精通右脚弯曲后,交换两脚,尝试用左脚做相同的动作.抬起左脚后跟,当你用右脚向后滑步的同时放下左脚.用左脚支撑,右脚伸出,然后抬起左脚后跟,接着再次在放下左脚的同时把右脚缓慢后移.
至此,已完成一个完整的太空步。接下来只要连续这么做下去就可以跳出mj的魔幻之舞
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简单了。但只要你多练习,熟练以后完全可以在朋友面前炫一下。
视频网站:http://aple202.home.sunbo.net/
㈥ 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是小学数学重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60%,地位十分重要。生本课堂理念下的练习课,就是通过预学、互学、评学三个基本教学环节,通过自主练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拓展延伸、评价反思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巩固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数学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习习惯,提升数学素养。
一、常见练习课的分类
练习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并且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型,可分为单项练习课和综合练习课两种。单项练习课注重巩固性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综合性练习课则注重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
1.单项练习课。单项练习课任务比较集中,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新授课之后,针对教材某一个重点或难点知识安排的强化练习;第二种是针对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为提高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的能力而安排的专项练习;第三种是针对平时作业中比较集中的共性问题和普遍性错误,进行纠偏和查漏补缺的针对性练习。单项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层次性、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形式多样,扎实有效。
2.综合练习课。综合练习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练习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根据练习任务目标,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变换情境与素材,增加知识综合性,拓展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拓展性练习;一种是寻求解题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技能性练习;一种是反思学习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提高性练习。习题设计要层次清楚,由浅如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又能做出的练习题;内容间要紧密衔接,达到知识横向、纵向沟通,利于建构知识体系和拓宽解题思路。
二、练习课的基本模式
小学数学各种类型的练习课都可以应用“预学—互学—评学”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由于任务目标与其他课型不同,练习课的基本模式也具有其不同之处,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以下基本模式:
预 学
互 学
评 学
1、预学。
一般包括两个基本环节: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基本练习,强化基础。这两个环节可以调换顺序。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呈现目标。其中包含前置学习的组织与检查,创设问题情境,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前置学习、创设情境的基本要求与《小学数学“三学小组”模式新授课教学流程及基本要求》相同。本环节主要由教师引导或学生主持等形式进行,大约用时1-2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强化基础。
主要是应用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巩固强化已获得的“四基”。如:通过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等的识记、复述、背诵、辨析、解释等方法,巩固基础知识;通过基本运算的口算、速算强化练习、算理算法解释辨析、应用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演算、验算,推理过程、结论与方法的解释,图形与几何的测量、画图、计算等,训练基本技能;通过回顾新授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经验、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经验等,反思体验基本活动经验;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直观解释、应用体会等,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本环节由教师设计一组与教材例题紧密联系的基础练习题,学生自主练习,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帮助学困生寻找知识的缺漏根源,及时帮扶,查漏补缺。大约用时3-5分钟左右。
2、互学。
包括两个基本环节:重点练习,深化理解;交流展示,反馈拓展。
①重点练习,深化理解。
重点练习的主要是强化重点,深化理解,综合应用,纵横沟通。主要内容包含:设计一组重点练习题组;设计一组导学问题;提出练习要求或练习方法指导。大约用时5-8分钟左右。
单项类重点练习:由教师选择或设计一组单项的、能体现核心知识点、可以考查学生核心知识理解、掌握或应用能力的练习题;设计一组结合新授课教学重点的、能促进对重点知识深化理解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综合类重点练习:由教师设计一组单项或综合性的、能体现知识纵横联系、可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题;设计一组结合新授课教学重点的、能促进对重点知识深化理解的、促进知识综合应用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不管哪一类重点练习,都由学生先独立围绕导学问题学习,把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在的疑问、已经总结出的规律与方法、别出心裁的想法,先做好记录或整理好思路,为小组交流、班级展示做好准备。
②交流展示,反馈拓展。
交流展示的主要功能是反馈学生导学问题的学习情况,交流经验,提出共性问题,互相启示辨析,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加深对重点知识理解,牢固双基,形成技能。有两个小环节:小组交流和班级展示。这是练习课的核心环节,大约用时8-15分钟左右。
小组交流:重点练习以后,在小组内围绕练习题组和导学问题,按照学习要求和方法指导提示,由各组员交流练习情况,核对解题过程与结果,得出正确的方法与结论;同时把共性问题集中起来,进行集中讨论,寻求解决的方法,化解个别性问题,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整理好后在班级展示时寻求帮助。本环节一般由组员轮流主题汇报,其他组员补充,尽量减少汇报时间,增加讨论时间。组员要分好工,如确定主题汇报、归纳整理方法、整理共性问题、补充发言人等。一般情况下,低年级两人组交流,高年级四人组交流;简单的、难度不大的单项练习两人组交流,稍复杂的、难度大的综合性练习四人组交流;技能性练习两人组交流,思维性练习四人组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时,要有具体的任务、时间、方式、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可在出示导学问题时,以“小提示”的方式出现),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班级展示:在小组交流基本结束以后,全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一般情况下,由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展示或提出疑问,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再进行深入讨论、合作探究。组织形式上,先由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通过组间互动补充完善。班级展示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小组指定发言人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小组部分代表展示、全组展示、多组同台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结束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改错,并进行反思,寻找出错的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纠正后,要引导学生总结同类题型的规律,加深学生认识。
3、评学。
评学环节包括两个基本环节:综合练习,应用提高;评价定向,反思升华。次序可以调换。
综合练习,应用提高。
为了让学生养成应用意识,拓展思路,提升思维层次,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结束阶段,可以根据之前出现的问题与疑难,设计一组数量与难度适当的综合练习题,以作业或检测的形式进行独立练习;也可设计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题、趣味数学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灵活应用。
综合练习题以课本习题为主,尽可能一次性呈现,由学生独立完成。拓展题可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灵活安排,即可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
练习后,一般由教师集中批阅,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集体批阅。对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个别性问题要督促学生自己及时订正。一般控制在6-10分钟左右。
评价定向,反思升华。
练习结束后,及时反馈练习效果,应用学生、小组、老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个人及小组表现给予平价;同时结合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完成情况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评价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一节课的末尾,可以用“我的收获”、“我的发现”、“我的提示”、“我的感受”、“我的思考”等形式组织学生对课堂练习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对核心知识进行强化,对系统知识进行构建,对基本方法进行提炼,对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对基本学习情感进行关注。提倡、鼓励学生通过解题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练习课所涉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主动、自觉、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或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回味,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下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兴趣。一般控制在1-3分钟左右。
以上只是一般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模式,教学时,要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和年级特点灵活把握,适当调整,不可机械套用。
三、练习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容确定要合理。
练习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深入钻研教材,突出重点,紧扣难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发挥教材中习题的作用和功能。单项练习,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综合性练习中,可以适当调整教材习题的难度,适当补充针对性习题,加大练习量,进行综合训练。
2、练习设计要科学。
练习设计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节奏明快。
一要典型。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是难度要适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有一定的坡度。如果选题难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范围,想不明白,议不充分,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如果选题太简单,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是要有层次性。通过基本训练、简单运用、重点训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拓展创新等多层次的练习,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训练技能技巧。
四要有弹性。题量要适中,既避免无目的随机式的盲目练习,又避免密不透风的题海战术。要照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题目难度要有弹性,要预设过渡性练习,降低学困生的学习坡度。
练习题一般以题组形式出现。如基本练习时的巩固性题组,重点练习时的层次性题组,揭示规律时的对比性题组,发展能力时的拓展性题组,构建体系时的沟通性题组等。利用题组,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和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和重建。
3、学习方式要适当。练习课要以练习为主,适时合作,适当指导,做到练、议、导、评相结合,促进学生达成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
练习课中导学问题设计十分重要。导学问题设计要选准问题点:如,重点练习题的核心点、常见习题错因生发点、知识内在联结点、规律性知识探求点、易混知识关节点、综合运用衔接点、思维方式转折点等。导学问题设计详见《小学数学导学问题设计例谈》(《走向生本》2015年第二期)。
4、教师引导要适宜。
教师引导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小组中间,了解各组任务完成情况,遇到关键问题及难点问题,既现场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又及时反馈各小组的学习动态和进展,把握第一手资料,为班级展示时的引导收集必要信息。班级展示时,教师要根据展示情况,及时予以引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深化理解、突破难点、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同时进行交流展示技能、互动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学习素养的训练。班级展示时,教师还要把控展示的方向,避免走偏、跑调;控制展示的时间,避免冷场、重复或低效;把握展示的深度,直指数学本质,避免只关注表面现象或形式上的东西;关注展示的广度,适时引导同化或顺应,沟通知识、方法、情感体验间的联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举一反三。
5、学习评价要客观。
在练习过程中要对个体和小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合作交流意识、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为习惯等方面及时进行评价。评价轮次要合理,在大的学习活动单元结束时集中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不可频繁;评价机会要适当,可在需要激情、强调、转折、小结、出现创新、出现意外等情况下,随机进行定性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学生个体、小组、教师都是评价主体,要视情况灵活确定,避免教师一言堂评价,也要避免学生的泛泛评价;评价要客观,以正面激励和引导为主,避免出现“恭维式”或“斗地主”式评价。
6、课堂组织重实效。
练习课要设计具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的练习形式,使其具有自主性、主动性、竞争性、合作性、趣味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果组织形式单调或习题选取单调,仅限于模仿与套用,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不能刻意追求环节完整或死守各环节的次序,而忽视实效。
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开展高效教学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1.研究背景面对新一轮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我县教师师资队伍的现实状况,博兴县数学教研室于2007年8月开始进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而我县部分教师尤其是乡镇年龄较大的教师很难融入到学习新课改的氛围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成了新课改的旁观者。主要表现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而忽视了理念上的更新,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只是新课改的一层外衣。为了全县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合拍,用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实施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标》)在“前言”部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实践《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预期突破(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英国肯特布雷大学爱伦·史博教授研究的“优秀的教与学”和我们研究的“高效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爱伦·史博教授对高效的理解是从高效享用学习资源,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高效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效互动与滋养四个方面来研究的。与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也是吻合的。艾伦·史博教授的研究对英国小班化的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与优化的作用,而与我们国内的大班额集体授课的现状不太适用。2.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但是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模式”适用中学生的比重较多,而适用于小学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少。(二)预期的突破我们研究的《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将进一步充实、细化同类研究中的争议和遗憾,尤其是在新授课的教学流程中所存在的疑惑,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师生共同提高、和谐发展。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冯.格拉斯菲尔德(VonGlasersfeld)。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认识是由主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从外界被动地吸收的。(2)主体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去发现独立于他们头脑之外的知识世界,而是通过先前个人的经验世界,重新组合,且建构一个新的认知结构,认识具有建构性。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观是20世纪末,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观,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就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美)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2)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不掩饰,坦诚公开。(3)学生是以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心理来学习的,因此注意以“同化”来影响学习过程。(4)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互相接触。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决定怎样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一、研究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1.通过实践与研究创立一套科学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师生和谐的共同发展。2.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育专家的理论为指导,逐步的探索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的完善。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将进一步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4.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加大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促进全县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基本策略和管理制度。
㈧ 且居旧职莫东西,更改翻为名卑位,但得一方清净福,他日平步天梯什么意思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都中生七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秩满,改郴州路总管。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迁饶州路总管。年饥,米价翔踊。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服阕,除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都中曰:“为臣子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循吏无以尚之。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